喜歡看古裝劇或者喜歡到一些古鎮旅遊的朋友肯定都知道,古代的很多大戶人家喜歡在家門口擺放兩尊石獅子用來鎮宅,這似乎也成為了中國古代建築體系約定俗成的規矩了。久而久之這個門口擺放的石頭獅子就潛移默化的讓我們認為,這就是我們本源衍生而來了,但並不然,那麼問題就來了,不知道有沒有人發現我們中國的神獸是龍,至於獅子在我國古代是從未出現過的物種,那為什麼大街小巷都有石獅子的蹤影呢?石獅子為什麼又流傳的這樣廣呢?根據相關史料的記載和歷史研究發現,非洲才是獅子的發源地。

直到兩萬年前才有一些獅子離開非洲到大亞洲境內。要知道,當時這些獅子都未曾到達中國邊界,只存在於印度和印度洋沿岸的一些國家,而且這是獅子當時多半是獨居狀態,在這種情況下,地處內陸的中國又是怎樣知曉獅子這種動物的呢?這一切還得歸功於漢代就已經發掘出來的絲綢之路了。對中國古代歷史有點研究的人都知道,絲綢之路為我國的經商與統治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後來也變成了我國對外經商的必經之路,所以絲綢之路在中國古代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以至於今,我們也藉助著絲綢子路開展我們中國的「一帶一路」。可謂絲綢之路是全世界交流的一種情懷。

現如今人們依舊會提起絲綢之路,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又建立起了新的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可見絲綢之路對我國經濟的發展起到了多麼重要的作用。古代的絲綢之路可謂是四通八達,完美的將亞洲、非洲和歐洲聯繫起來,而其中一條路正好途經印度,獅子這一大型貓科動物也藉由絲綢之路傳入中國境內,讓我們在中國也親眼目睹了這麼龐大的一種貓科動物,獅子的形象與我們神話裡面的「麒麟」形象竟然完美的結合在一起。在經過了多年的文化演變的基礎上,獅子這一形象在中國廣受歡迎,因此不少大戶人家開始拿獅子這一形象用來鎮宅,以祈前程美好、萬事如意、平安吉祥。
從《漢書》中一篇文章對獅子的描述就能知道,獅子是在漢章帝時,西域大月式國把一頭獅子作為禮物進貢給中國皇帝,由此獅子開始傳入漢朝,當然,僅僅有這一次的文化輸入是僅僅不夠的,石獅子後來之所以能在中國得到廣泛的流傳主要還得意於唐朝對佛教的大肆推廣,隨著佛教的發展,獅子成為了一種賦予了神力的靈獸。到了唐朝後期,玄奘入印度取經,使得更多的中國人了解到了佛教,正好佛教典籍記載裡,獅子是一位地位較高菩薩的坐騎,由此獅子更多的作為一種神話中的動物,而不是現實生活中的動物,甚至獅子還和麒麟一起成為了中國的神獸。
在種種原因的影響下,獅子的形象在人群中很快流傳開來,有不少人因為獅子形象威嚴,所以選擇雕刻石獅子來鎮宅。後來,隨著人們對獅子這一形象的喜愛,又有許多人把石獅子用來鎮墓,久而久之,石獅子便在中國流傳開來。所以雖然獅子並不是我國的本土產物,但是經過各種途徑的傳播到達了中國,併到了古人的喜愛,除了獅子本身的長相以外,可能跟多的是出於獅子的美好寓意和象徵吧。所以常理的認為中國門口擺放的石頭獅子是我們本土發源而來,然而並不是這樣。但是擺放石獅也是我們華夏民族美好的願景,所以更多的融入了我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