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老虎和獅子的文化地位更高?

2021-01-07 親親古文化

有許多人再問獅子與老虎誰的地位高?我以為,在民間,老虎地位高,在廟堂獅子地位高。

因為在中國的藝術家中,以畫虎馳名的畫家很多,有名的有張善子、胡爽庵、劉奎齡、劉繼卣、馮大中、阮班超等。他們的虎代表了一種中國傳統文化的審美趨勢,使畫虎藝術和中國的民間審美有機的結合起來,成就了人們心中虎的理想。

比如當代著名畫虎名家阮班超,沿著宋代「筆韻高簡為工」的繪畫宗旨以「虎」為對象,強調立意,使虎處於自然寫實之境,以「人情化、人性化、擬人化」的筆觸,在「形貌神韻化,姿態情意化,配景意境化,關係詩情化,賞析親敬化」的理念中,不落俗套,獨闢蹊徑,從而以詩意的語言,建構了自己的繪畫語境,充滿了終極的人文關懷,走出了一條自我之路。

而中國的虎文化更是源遠流長,內涵豐富,自然之虎、神話之虎、趣味之虎、意象之虎,都在眾生眼中變化演繹,一切真實與虛妄,面對無法逾越的自然,讓人求索不息。

而在古代,老虎一直都和龍相提並論,在古代,龍代表皇帝,虎代表大將,並有五虎上將、虎子、虎賁等說法。因之,歷史的看,自先民有了藝術創造的活動,便有了關於虎的內容,虎文化、虎藝術便由此產生。

上世紀中期河南濮陽發現的新石器晚期墓葬中,就有一隻貝殼塑造的虎。此後在商周青銅器和同時期的玉石雕刻,也有虎的器具。

漢代幾乎所有的裝飾紋樣都有虎的內容,唐宋之後逐漸出現了虎的絹本和紙本繪畫,關於虎繪畫特別具有東方意味和精神,因此也就特別具有與西方藝術相對比的審美價值。

這種價值折射出的民族精神,則是畫虎藝術的審美本質。佛經道學中,最有名的是一美麗的山鬼與虎相依為命;財神趙公明驅虎策役三界;更具悲劇意識的是佛祖以身飼虎,從而涅槃。虎在自然界中瀕危,然而卻出現在畫家筆下,生命這個重生的過程,演繹出一段段悲壯悽婉的傳奇。

而獅子則從國外進貢而來,後來衍化為一種吉獸,被人崇拜。而威立於宮廷門前的獅子獸,流傳於大家小戶的獅子枕、小石獅、炕頭獅等等,作為護獸被人喜愛。但在我的印象中,對老虎的喜愛,比對獅子的喜愛多,所以以一家之見,與大家分享。

親親古文化

長摁解鎖,開啟尋古之旅

風水 | 解夢 | 運勢 | 命理

探尋散落的中國古代文化碎片

相關焦點

  • 獅子和老虎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地位PK
    當然,它們深受歡迎的另一因素是,由於這兩種動物實力不分伯仲,好奇的人類很想知道獅子鬥老虎孰強孰弱,所以獅虎鬥成為人們津津樂道的永恆話題,獅迷和虎迷爭論了半個世紀也沒分出勝負。但今天要討論的話題不是獅虎鬥,而是獅子和老虎在我們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地位對比。
  • 中國古代沒有獅子,為何鎮宅瑞獸不是老虎而是獅子?說來很荒誕!
    中國古代沒有獅子,為何鎮宅瑞獸不是老虎而是獅子?說來很荒誕!石獅子,對中國人來說並不陌生,古代很多官衙寺廟、豪門大戶的門口都會擺放一對石獅子用以鎮宅護院,直到現代很多莊嚴肅穆的政府機關,甚至大廈酒樓等門前依稀可見。
  • 古代衙門為什麼用中國沒有的獅子鎮宅護衛?而不用中國的老虎呢?
    古代衙門為什麼用中國沒有的獅子鎮宅護衛?而不用中國的老虎呢?文/炎炎談歷史我們出去旅遊,看到現在保存完好的古代衙門和寺廟,門口都有兩個石獅。據史料記載,獅子是張騫出使西域時,大月氏國進貢給西漢的,並不是我們中國的,但是古代的衙門為什麼不用我們中國的老虎,而用他國進貢的獅子呢?原來,自從獅子被作為兩國友好象徵送到西漢,便立即引起轟動,從此代表著威嚴和尊貴。因它特殊的造型,民間將它視為吉祥的神獸。各種皇家的建築裝飾上都有獅子的形象,連古代有點聲望的大戶人家也要在門口放上一對石獅。
  • 中國沒有獅子,為什麼古代喜歡在門口放一對石獅子,而不是老虎?
    我們知道,中國大地自古以來盛產老虎,老虎這動物在中國古史料上經常出現,而獅子來自非洲,中國當地又不盛產獅子,這就奇怪了,為啥中國古代皇家和官府喜歡在門口放大家誰也沒見過的獅子,而不是老虎呢?據史料記載,獅子在中國古代出現,最早記錄是漢朝,張謇出使西域時,順便把這獅子帶到中原,引發了整個漢朝的轟動,大家第一次見到獅子,從那以後,獅子開始影響中國上千年的歷史。獅子之所以在中國古代混得比老虎好,頗受老百姓歡迎,就因為兩大原因造成的。第一,獅子在中國是稀有動物,它是皇家專屬,一般人很難見到,更不要說摸了。
  • 獅子老虎誰是百獸之王?古代皇帝做了個實驗,老虎直接跪地求饒
    獅子,草原之王,在中國古代,有一個單獨的名字"魁魁",如《水滸傳》中英雄鄧飛的綽號是"火眼魁魁";老虎,草原之王,在中國古代,有個別叫"大蟲"的,《水滸傳》中的英雄武松、李逵都打過老虎。書中沒有武松和李逵鬥獅的故事,因為老虎屬於"地方神獸",而獅子在古籍中記載為"大漠神獸",簡直是異類。但老虎和獅子都很兇猛,所以人們會好奇,老虎和獅子到底誰更厲害?百獸之王是誰?在古代,皇帝對這個問題也很感興趣,為此還專門安排了實驗。做實驗的皇帝是北魏孝莊帝袁子友,《洛陽伽藍記》記載,孝莊帝看到這隻獅子是波斯的貢品,前面說過,獅子是外來的,在古代是很少見的。
  • 中國並不產獅子,為何到處都是「石獅」而不是「石虎」?
    一直以來,獅子在中國就有獨特的「獅文化」,大家都把獅子看作是喜慶和威嚴的象徵,比如隨處可見的石獅子,再比如「舞獅」的文化。許多旅遊景點也都是以獅子聞名的,比如盧溝橋的獅子,滄州鐵獅子等。但實際上,中國本土是沒有獅子的,我們在動物園裡看到的獅子,都是從國外引進的。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更有名的應該是「虎文化」,那為什麼到處都是石獅子,而不是石老虎呢?這其中的原因是非常深刻的。
  • 中國建築物前面為什麼放獅子,不放老虎?
    古代宮殿、寺廟、橋梁、府邸、園林、陵墓、橋梁等建築物前都會放石獅子,用來闢邪和顯示威儀,因為古人以獅子為原型創作出很多神獸,認為把石獅子放在門前就能鎮邪轉運。石獅子並非中國獨有的建築形象,古希臘、古埃及、西亞、南亞、東南亞的一些國家也有很多以獅子為原型的石像。
  • 獅子和老虎在野外無法相遇?大錯特錯,是人類將它們分隔開的!
    獅子和老虎作為兩大貓科猛獸,關於它倆孰強孰弱的爭論在網上一直存在,今天我們不討論這個沒意思的問題,我們來聊聊獅子和老虎的野外分布,順便談談獅子和老虎看似涇渭分明實則千絲萬縷的聯繫。
  • 中國古代只有老虎沒有獅子,那為什麼會有石獅子這種雕像呢?
    就連古代的縣衙那裡都會擺有。儼然,它已經成為了一種象徵意義的東西。但有一個很實在的問題,在古代人們要打的也是老虎,這獅子人們幾乎沒有見過。為什麼石像這麼受歡迎呢?我們可以來看一下。一般來說,大門前的石獅子分為左、右兩隻,左邊的為雄獅,抓子抓著一個球。右邊的是雌獅,抓子上是幼獅,它們都是成對出現的。我們中國確實是沒有獅子的。
  • 中國本土獅子,卻被叫做老虎
    裴老先生發現,這個下頜骨無疑屬於豹屬,整體形態上很像獅子,但下犬齒長又比較符合老虎的特徵,於是將其暫定為一種獨立的豹屬物種。楊氏虎很可能是一種我國土生土長的古代獅子。裴老先生當時將楊氏虎的拉丁學名定為Panthera youngi,意為豹屬—楊氏種,為獅、虎之外的一獨立種,並沒有虎的含義。
  • 論智商,獅子與老虎誰更高?網友給出了兩種觀點
    那麼就以老虎和獅子這對百獸之王來看,誰的之上比較高?老虎與獅子誰比較厲害的話題已經討論很久了,不僅是國內,國外也討論的非常熱烈,爭辯雙方誰都不願意服輸,也都能拿出證據相互力爭。討論的時間久了,人們也不再局限於實力方面了,於是近年來發展出了另外兩大討論熱烈的話題,其一是獅子到底是不是貓科動物,其特點更多的與犬科動物類似;其二是老虎與獅子相比,誰的智商比較高。
  • 中國並不產獅子,為何全國流行的都是「石獅」而不是「石虎」呢?
    說到獅子,大家會想到什麼?應該是一種喜慶和威嚴的氣氛吧,確實,在中國文化當中,「獅文化」是非常獨特的,中國很多地方都有很獅子有關的民俗,最著名的就是「舞獅」了。「舞獅」在中國廣東地區相當盛行,《黃飛鴻》系列電影也有所提及。古代很多地方,比如衙門門口都有兩個大石獅子,有些地方的石獅子甚至成為名勝,最著名的自然是盧溝橋的石獅子了。
  • 古代衙門口的一對獅子有何寓意?為何不放彰顯兇猛的老虎呢?
    我們可以發現現存的古代建築,不管是宮殿、衙署,還是達官顯貴的府邸,大門前都會擺放一對石獅子。要知道獅子並不是中國本土的動物,而是西域傳來的,那麼為何古人喜在門口擺石獅子而不擺本土的石老虎呢?史書上最早對獅子的記載是《後漢書·列傳·西域傳》:「章帝章和元年,遣使獻師子、符拔。」
  • 中國古代本沒有獅子,為何石獅子卻能成為中國的守門瑞獸?
    在我國古代,石獅子就像古人所幻想的龍、麒麟般的存在。象徵著中國傳統文化的石獅子,其外形有別於真正的獅子,是多種文化碰撞再加上古人的主觀願望所形成的產物,是意義與現實相互滲透的結果。然而,石獅子之所以被賦予了中國傳統的審美特徵和符號寓意,繼而成為我國古代的守門瑞獸,主要源於古人對於美好生活的追求。
  • 楊氏虎:中國本土獅子,卻被叫做老虎
    裴老先生發現,這個下頜骨無疑屬於豹屬,整體形態上很像獅子,但下犬齒長又比較符合老虎的特徵,於是將其暫定為一種獨立的豹屬物種。楊氏虎復原圖後來,很多古生物工作者對楊氏虎的分類地位進行了進一步討論,如遼寧博物館的張鎮洪將在遼寧安平發現的下頜骨化石也劃入楊氏虎,並認為楊氏虎應屬於獅類。隨著人們對獅、虎形態差異的理解不斷加深,現在多數古生物工作者支持楊氏虎屬於獅類的觀點。
  • 老虎和獅子誰厲害?東漢皇帝做了個實驗
    盲熊被牽來後,一聞到獅子氣味,突然「驚怖跳踉,曳鎖而走。」劉莊哈哈大笑。這段軼聞,記載於北朝的歷史人文類筆記《洛陽伽藍記》。有同學肯定懷疑,獅子就算厲害,但也不至於虎豹見了居然嚇得不敢仰視,是不是古人在吹牛逼啊?且聽風哥慢慢道來。二、中國歷史上不出產獅子,古代的百獸之王是老虎。虎,對於中國人來說早已不是動物,而是圖騰。都說中國人是龍的傳人,但「龍」是杜撰動物,虛無縹緲,哪有虎嘯山林這般威猛實在?
  • 「石頭獅子」並不是中國發源,卻在古代卻十分盛行,代表著吉祥
    久而久之這個門口擺放的石頭獅子就潛移默化的讓我們認為,這就是我們本源衍生而來了,但並不然,那麼問題就來了,不知道有沒有人發現我們中國的神獸是龍,至於獅子在我國古代是從未出現過的物種,那為什麼大街小巷都有石獅子的蹤影呢?石獅子為什麼又流傳的這樣廣呢?根據相關史料的記載和歷史研究發現,非洲才是獅子的發源地。
  • 鎮宅神獸只見獅子沒見老虎,為何歧視老虎,只讓老虎成虎符
    其中起關鍵作用的就是佛教的傳播,可說佛教和獅子是同步出現於中國,進而影響中原文化的。中國沒獅子,可是印度卻有獅子,而且在佛教文化中披上了神話色彩,被稱呼為「聖獸」。後續佛教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廣泛流傳,不斷深入人心,間接讓獅子也在中國不斷被神話,地位節節高,最後也成了中國的"瑞獸"。瑞獸瑞獸,就是祥瑞神獸的意思,被賦予了神力的神獸,因此在中國文化中,獅子從尋常生物,變成神話生物,和傳說中的麒麟貔貅一起,成了中國的靈獸!
  • 在中國的古代,人們最害怕的動物不是老虎和蛇,而是它!
    在中國的古代,人們最害怕的動物不是老虎和蛇,而是它!在我國的古代,當時的老虎被稱為大蟲,體型巨大,生性殘暴,常有食人的傳言,《水滸傳》中,武松在景陽岡打虎的故事被人廣為讚揚,當時村名都極為害怕那隻老虎,由此可見古人對老虎的害怕,在古代還有很多兇殘的動物威脅著人類的生命安全,比如蛇,獅子等但是要說人們最害怕的動物既不是老虎也不是蛇,而是狼。
  • 獅子VS老虎,誰更厲害?
    作者 曲徑通幽處的人 老虎還有一個比獅子天然強的優點是被很多人忽視的,那就是皮毛厚且鬆弛,雄獅的皮緊緻,張力大彈性小,撓上一道就是個血口子,老虎的毛厚而且皮膚很鬆,具有一定範圍的活動性,不容易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