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許多人再問獅子與老虎誰的地位高?我以為,在民間,老虎地位高,在廟堂獅子地位高。
因為在中國的藝術家中,以畫虎馳名的畫家很多,有名的有張善子、胡爽庵、劉奎齡、劉繼卣、馮大中、阮班超等。他們的虎代表了一種中國傳統文化的審美趨勢,使畫虎藝術和中國的民間審美有機的結合起來,成就了人們心中虎的理想。
比如當代著名畫虎名家阮班超,沿著宋代「筆韻高簡為工」的繪畫宗旨以「虎」為對象,強調立意,使虎處於自然寫實之境,以「人情化、人性化、擬人化」的筆觸,在「形貌神韻化,姿態情意化,配景意境化,關係詩情化,賞析親敬化」的理念中,不落俗套,獨闢蹊徑,從而以詩意的語言,建構了自己的繪畫語境,充滿了終極的人文關懷,走出了一條自我之路。
而中國的虎文化更是源遠流長,內涵豐富,自然之虎、神話之虎、趣味之虎、意象之虎,都在眾生眼中變化演繹,一切真實與虛妄,面對無法逾越的自然,讓人求索不息。
而在古代,老虎一直都和龍相提並論,在古代,龍代表皇帝,虎代表大將,並有五虎上將、虎子、虎賁等說法。因之,歷史的看,自先民有了藝術創造的活動,便有了關於虎的內容,虎文化、虎藝術便由此產生。
上世紀中期河南濮陽發現的新石器晚期墓葬中,就有一隻貝殼塑造的虎。此後在商周青銅器和同時期的玉石雕刻,也有虎的器具。
漢代幾乎所有的裝飾紋樣都有虎的內容,唐宋之後逐漸出現了虎的絹本和紙本繪畫,關於虎繪畫特別具有東方意味和精神,因此也就特別具有與西方藝術相對比的審美價值。
這種價值折射出的民族精神,則是畫虎藝術的審美本質。佛經道學中,最有名的是一美麗的山鬼與虎相依為命;財神趙公明驅虎策役三界;更具悲劇意識的是佛祖以身飼虎,從而涅槃。虎在自然界中瀕危,然而卻出現在畫家筆下,生命這個重生的過程,演繹出一段段悲壯悽婉的傳奇。
而獅子則從國外進貢而來,後來衍化為一種吉獸,被人崇拜。而威立於宮廷門前的獅子獸,流傳於大家小戶的獅子枕、小石獅、炕頭獅等等,作為護獸被人喜愛。但在我的印象中,對老虎的喜愛,比對獅子的喜愛多,所以以一家之見,與大家分享。
親親古文化
長摁解鎖,開啟尋古之旅
風水 | 解夢 | 運勢 | 命理
探尋散落的中國古代文化碎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