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中國比較珍貴的動物,大熊貓、華南虎、朱䴉等動物總是被最多提及的,它們也是民眾廣為熟知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行列的物種。然而很少有人知道,其實我國有一種鹿科動物在珍稀程度上並不比上述的三個物種差。甚至如果單純論數量的,這種鹿的數量比大熊貓還要更少,無論是野生狀態的還是人工圈養的。
這種鹿科動物就是在我國曾一度被認為滅絕,後來又在雲南邊境發現的——豚鹿。豚鹿,顧名思義,「豚」乃是豬的意思。但其實作為花鹿屬下的一員,豚鹿無論是皮膚還是長相都不像豬。之所以稱呼其為豚鹿,是因為它們的體型。
單以花鹿屬而論(不算亞種的情況下花鹿屬共計有豚鹿、加島花鹿、巴島花鹿與斑鹿四種),該屬以下除了豚鹿以外其他幾種鹿的身材都是比較瘦削的,儘管在肩高方面加島花鹿與巴島花鹿與豚鹿也差不多,成年後都是六七十釐米的樣子,但是它們的體重比豚鹿是要輕不少的。而斑鹿那就更不用說了,成年後肩高可達九十釐米以上,屬於花鹿屬中不折不扣的長腿歐巴!
但是我們今天文章的主角豚鹿就可憐多了,除了在幼年時期以外,這貨的體型簡直就如同是一隻小豬。成年後肩高固然也能達到六七十釐米,但是它們的體長只有七十釐米左右,這一點比花鹿屬的其他成員都要遜色。體重方面這貨倒是能夠達到八十斤,再配上一個碩大無比的屁股,豚鹿之稱可謂實至名歸了。
目前世界上的豚鹿共計有三個不同的亞種,分別是豚鹿南亞亞種、豚鹿指名亞種以及豚鹿印支亞種。這三種豚鹿在體型方面都差不多,我們國家唯一擁有的就只有豚鹿印支亞種。並且生存狀態極度瀕危。
說來豚鹿的瀕危也屬情理之中,畢竟對於反芻亞目的食草動物而言,要嘛你體型巨大身體強壯(比如像野牛那樣),要嘛你身材高挑奔跑迅捷(比如像梅花鹿那樣),這樣才能夠在自然環境之中建立起屬於自己的生存優勢。而豚鹿這貨兩邊都不佔,力量不強跑的也不快,這還是在亞洲地界,要是生活在危機重重的非洲,只怕分分鐘就走向滅絕了。
所幸的是豚鹿在繁殖能力方面算是比較強的,這一方面體現在豚鹿全年都可以交配繁育,另一方面也體現在雌性豚鹿的妊娠期並不算長(一般只需要七個月的懷孕期就可以產下幼崽)。有時候運氣來的話,雌性豚鹿還有可能一炮雙響產下雙胞胎。
在如今這個大型獵食動物普遍走向瀕危的年代,豚鹿這種級別的繁育力為其在自然界的生存爭取到了一點優勢,也為人工圈養下的繁育工作省了很多麻煩。
面壁思過:
豚鹿的命運是多舛的,早些年沒有將其列為保護動物的時候,它們簡直就如同是行走的肉塊。故而在我們國家印支豚鹿一度被認為已經滅絕,好在它們的血脈一直悄悄地延續著,終於在本世紀初的時候給了人類一個贖罪的機會。
生命的第一需求是生存,每一個物種都有保障自己生存的權利,對於我們每一個人來說,從自己做起,尊重生命就是尊重人類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