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細化管理,是齊魯幼教集團多年前就倡導的一種管理模式。徐國梅園長將這一理念貫徹到幼兒園工作的方方面面,為鑄就精品教育打下堅實基礎。
首先,是「課程管理精細化」。做為淄博市首家蒙氏教育基地的園長和「蒙臺梭利教育課題組」的組長,她對課程的精細化管理有著自己的理解。針對蒙氏教育的特點,課程計劃制定要基於需求,精於指導,課程內容的教研要細化到每一個教學環節,課程種類的設定要兼顧全面和優勢互補。因此,每次的教研活動,她都和老師們一起潛心研究:不同領域的不同工作怎麼展示才更能讓孩子理解?怎樣對孩子進行觀察才能做到適時幹預和幫助?如何製作延伸教具以便更好地發揮教具的教育作用。本著全面發展和優勢互補的原則,在做細蒙氏課程基礎上,通過美術、韻律、繪本、戶外體智能課程等活動讓孩子的藝術潛質得以發揮,為孩子養成終身受益的好習慣。
其次,隊伍管理精細化。打造一支高素質的師資隊伍是徐園長孜孜以求的目標。她以教師的師德建設為基礎、以成長規劃為路徑、以園本研究為平臺、以考核評價為動力,形成「四崗」模式:職前教師的「試崗」、新教師的「適崗」、成熟教師的「愛崗」和骨幹教師的「優崗」,為教師的專業成長提供了個性化的支持路徑,她總是想辦法滿足不同層面老師的不同需求。工作中,她敢於放手,不斷發現、挖掘老師的不同特長,讓每位老師找到體現自身價值的平臺,揚人所長,用人所長,讓每一位老師的優點和長處都被發現並放大,讓她們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都有極強的存在感和自豪感,感受到自己是被尊重的,被關注的。
第三,「園務管理」精細化。徐園長認為,園務管理工作是紛繁複雜的,如果不能準確把握細節,就會影響幼兒園一日活動的順利開展,也會影響每個教育環節的質量。因此,從早上孩子入園時的晨間鍛鍊,到一日活動各環節的銜接,再到離園前孩子們的個人事務整理和離園談話,每一個環節她都力求細化,做到精緻。
徐園長非常認同蒙臺梭利博士 「兒童對活動的需要幾乎比食物的需要更為強烈」 的這句名言。她認為:豐富多彩的活動,能夠開闊孩子的視野,充盈孩子的內心。因此,雪北幼兒園每學期都會組織各種的活動。秋高氣爽,氣溫適宜,幼兒園會組織全員參加的親子健行,一家三口甚至爺爺奶奶輩的也有參與,在健步鍛鍊的同時,磨練了孩子的意志,增進了親子感情。每周五的戶外課程,孩子們在老師的帶領下,走出幼兒園,走進大自然,用自己的眼睛發現大自然的美,用自己的心靈感受大自然的美,用自己的身體體會大自然的魅力。中大班的孩子會在消防日參觀消防隊,了解消防員叔叔的工作,知道了消防車的功能。中秋佳節,孩子們在麥齊專業糕點師的指導下,自己動手製作月餅,並和爸爸媽媽組織了一場別開生面的月餅時裝秀。結合節日開展喜滋滋集市活動,讓孩子們感受到濃濃的節日氛圍,在動手製作、自己推銷的過程中,體驗了勞動的快樂,收穫了合作帶來的喜悅。
家庭教育和幼兒園教育,就如同人的兩條腿,缺一便無法正常行走。只有將家庭教育和幼兒園教育很好地結合,孩子的教育才能事半功倍,孩子才能得到更好地發展。她帶領幼兒園開展的「蒙氏寶貝好習慣養成計劃」就是家園共育的很好案例。為讓孩子養成一個終身受益的好習慣,結合蒙氏教育理念,雪北幼兒園開展了「蒙氏寶貝好習慣養成計劃」。啟動會上,家長、老師、孩子一起制定每月的好習慣具體培養內容並制定實施記錄表,家長帶回記錄表督促並幫助孩子共同完成,每月由家委會代表統計好習慣養成堅持較好的孩子,幼兒園組織活動進行頒獎鼓勵。兩個月後組織自理能力pk賽,利用家長開放日,家長交流好習慣養成的心得體會。
家長資源的合理利用,也是家園共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幼兒園會請擅長講故事的媽媽定期給孩子們錄製好聽的故事,各行各業的家長志願者走進幼兒園,利用自己的職業優勢,給孩子組織一次次精彩的活動。警察媽媽給孩子講如何安全自救,護士媽媽給孩子講如何保護牙齒,當跆拳道老師的爸爸,帶著帥氣的助手,給孩子組織一次難忘的跆拳道課,豐富的活動內容,讓孩子們有了不一樣的快樂體驗。
幫助孩子身心自然的發展是兒童的一切教育都必須遵循的原則,攜手老師和家長,共同打造一個孩子快樂生活的伊甸園,用愛耕耘,靜等花開是徐園長工作的不斷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