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可以佔領整個西伯利亞,為何中國卻沒有佔領!

2020-12-06 搜狐網

原標題:俄羅斯可以佔領整個西伯利亞,為何中國卻沒有佔領!

莫斯科向東,氣候是漸變;從漢族季風農業地區向北,氣候是突變。所以草原民族得勢的時候,亞洲內陸有自東向西的擴張趨勢;農業帝國掌握火藥的時候,亞洲內陸有自西向東的擴張趨勢;但只要沒出現工業革命,沒有鐵路,中國農業社會就不會有向北的擴張趨勢。所以,在農業社會晚期的火藥時代是俄羅斯向東拓土,而不是清朝炮隊駐紮西伯利亞。其實,亞洲還有一個地區的歸屬可以用類似的理論說明——西藏。

從距離角度說,青藏高原距離印度人口密集區很近,距離中原要遠的多,就算考慮到四川盆地的存在,成都到拉薩直線距離1200多公裡,加爾各答到拉薩不到800公裡。西藏西部大多數地區更是靠近新德裡。

..........................................................................................................................................................................................................

然而,中原帝國屢屢控制西藏,印度無論是哪個政權上臺,軍事實力多麼強大,也從未對青藏牧區實施過行政管理。現在的局面更是中國基本上全佔西藏,印度只能控制一些向南開口的山谷。為什麼幾千年來會有這樣的局面呢?為什麼文化上西藏受印度影響很大,卻一直屬漢藏語系呢?

核心問題就是青藏高原向北向東有一個地理和氣候上的漸變,向南卻在一兩百公裡的距離內出現突變。所以,東方帝國強大了,會從密集農業區進入稀疏農業區,再到農牧業地區(日月山為中點),最後進入高寒牧區,一路上步步有收穫,始終有前進的動力,還可以用近百年時間慢慢建立新的管理方式和軍事體制。而南方的帝國無論怎麼強大,也無法從密集農業區出發,對100公裡外的雪山牧場產生徵服欲望。

青藏地形圖,可見東北方有漸變過渡

年均溫地圖,青海是一個過渡跳板

東亞-南亞冬季平均溫度圖,可見中原到西藏是多層漸變,印度到西藏是迅速突變

還有,中原帝國往往會控制一部分牧業地區,捲入遊牧民內部的爭鬥,有的王朝甚至根本上就是遊牧民建立的。藉助青海這個跳板,蒙古草原上的牧民可以很容易地過渡到西藏牧場。換句話說,中原王朝到西藏,最便捷的通道不是從成都西進,而是藉助草原這個「漸變」區過渡到青藏牧場。印度距離北方草原太遠,帝國統治者不會既統治農業地區,又是北方牧民的首領,所以缺乏控制西藏的跳板和動力。

清朝因為準噶爾蒙古問題,最終下決心控制西藏

這樣,回頭再看西伯利亞問題,回顧我的前一個答案,不難理解為什麼在農業時代末期是俄羅斯控制西伯利亞,而不是清朝越過貝加爾湖——在火器時代的第一場對抗中,明明是後者勝利。至於工業時代後邊界進一步固化,那是另一個問題了:

中國農業區是夏季太平洋季風水汽的產物。從中國向亞洲內陸前進,在季風極限處存在一個溼潤度的突變。再往裡就會碰到源於亞洲內陸的氣團,氣候忽然變的寒冷乾燥,無法支撐精耕細作灌溉農業。即中國農民在向亞洲內陸前進的過程中,無法通過「微調」生活方式來適應西北方氣候。只有蘇武那種意志堅定的中國人才能適應亞洲內陸生活。(但一旦有機會,他還是要回來,而且要把自己的孩子接出來)

夏季,季風覆蓋中國,但無法到達亞洲內陸

冬季,西北風呼嘯。大西洋水汽可以從西面進來,中國農民卻很難有動力趁農閒向北搬家

而歐洲農業區靠北大西洋暖流,從大西洋獲得水汽。水汽進入方向和西風帶總體上一致。所以不存在大陸氣團把大洋水汽「推回去」的情況。從歐洲出發一路向東進入亞洲內陸,大西洋和地中海水汽逐步減少,但一直到阿爾泰山和蒙古西部才消耗乾淨。這意味著降水量和氣候的變化不存在突變,而是一個逐漸收縮的過程。

亞洲內陸總體色調是黃色,中國的藍綠色有明確邊界線,歐洲的綠色斷斷續續延伸到西伯利亞

來源:歷史風雲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相關焦點

  • 從根源上說,為什麼俄國可以佔領西伯利亞,而中國不能?
    有關於土地爭奪的戰爭有很多,就拿中國來說,國土面積是比較遼闊的,正因如此很多的西方列強,在清朝末年的時候才會踏上中華大地。除了中國的國土面積比較大之外,俄羅斯的國土面積也是特別豐富的。況且在當年美國在這眾多的國家裡面稱得上是其中的大哥大。
  • 西伯利亞本是中國的後花園,為何近代卻成了俄國的自留地
    那麼西伯利亞就在中國的眼皮底下,為何卻拱手讓給了俄國人?第一,古代中國是傳統的農業國家,中國人只對溫暖能長莊稼的土地感興趣。西伯利亞雖然幅員遼闊,但氣候寒冷、土地貧瘠,在中國人眼裡就是不毛之地,和沙漠沒有區別,別說中原王朝就是遊牧民族都不願意要,所以遼闊的西伯利亞成了無主之地。也只有飢不擇食的俄國人會當寶貝。
  • 俄羅斯為何能佔領北亞?為賺歐洲人的錢,收穫價值75萬億美元土地
    瀚海就是如今的貝加爾湖,可惜的是,這兒及其周邊廣大的西伯利亞地區,被我們看作是苦寒之地,歷代王朝對這裡都沒有多大的興趣。結果,這裡在俄國人崛起之後,被逐漸徵服,成為俄羅斯作為強大國家的底蘊。西伯利亞位於亞洲大陸的最北部,瀕臨北冰洋,這裡特殊的地形,阻擋了來自海洋的暖流,而且因為緯度太高,常年氣候寒冷。對於生產力低下的古人來說,這裡確實不太容易生存。
  • 西伯利亞共和國聲稱:擁有一千三百萬平方公裡的領土
    西伯利亞共和國聲稱:自己擁有一千三百萬平方公裡的領土。中國古代守著西伯利亞幾千年,為何沒有完全佔領它? 我們大家都知道,世界上領土最大的國家是俄羅斯,以1700萬平方公裡的土地,雄踞地球第一位。
  • 中國這一領土被外國佔領近百年,現在中國終於強勢收回了!
    黑瞎子島,位於中國黑龍江和烏蘇里江交匯處,在明朝時期就是我國固有,1927年查明島上住有中國籍農民30戶,均以捕魚養殖為生,1929年蘇聯非法佔領黑瞎子島,此後民國政府經多次抗議和溝通蘇聯均為交還島嶼。
  • 俄羅斯為何僅用50年,就基本徵服了廣袤的西伯利亞?有三點很關鍵
    俄羅斯只用了10多年,就佔領了西西伯利亞。此後,俄羅斯又向中西伯利亞、東西伯利亞發起了進攻。俄方對這些地區的徵服進程更加順利,甚至只需派100餘人、200餘人的小規模部隊,就能縱橫馳騁、連戰連捷。最終,俄羅斯人在1637年到達了太平洋沿岸,基本徵服了整個西伯利亞(少數邊緣地區除外)。
  • 俄羅斯畫的明清地圖:從全球的角度展示了清朝和俄羅斯領土爭奪
    到了明朝中期,西方殖民地已經佔領了東南亞的馬六甲,壟斷了中西貿易。之後,西班牙和葡萄亞不斷騷擾中國沿海,葡萄牙佔領了澳門,西班牙佔領了菲律賓,荷蘭佔領臺灣、印度尼西亞等。而這個時代,明朝的海軍已經無法和西方抗衡,就是幾艘武裝商船都是明朝難以應對的。殖民擴張時代的下的世界(明朝是黃色部分)在葡萄牙、西班牙、荷蘭忙於海上擴張的時候,俄羅斯就在陸地上瘋狂擴張。
  • 俄羅斯歸還我國171平方公裡領土,佔領我國79年,這才是大國風範
    俄羅斯歸還我國171平方公裡領土,曾佔領我國79年,這才是大國風範我們都知道對於我國的領土完整,一直以來我都沒有任何商量的餘地,如果其他國家入侵我國領土的話,我們一定會把對方給打出去。不過由於近代清政府特別的軟弱,所以籤訂了很多喪權辱國的條約,也給很多國家割讓了很多領土,其中當年清政府就給俄羅斯割去了非常大的一片領土,至今也有很多領土沒有回到祖國的懷抱之中,雖然我國曾經提出過多次交涉,但是一直都是石沉大海沒有回信。
  • 古代中國為什麼沒有把遼闊的西伯利亞納入版圖
    文/寂寞的紅酒西伯利亞,位於亞洲北部,是一片面積遼闊、物產富饒的土地。作為中國人的後花園,歷史上西伯利亞和中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西伯利亞可以說是中國傳統的勢力範圍。但雖然西伯利亞和中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但中國實際上一直沒有對西伯利亞進行過有效的管轄,即使被劃入版圖的黑龍江流域,中國對當地的管理其實也是很疏鬆的。那麼古代中國為什麼沒有把遼闊的西伯利亞納入版圖?這主要和西伯利亞惡劣的氣候有關。西伯利亞地處亞洲北部,緯度較高,所以氣候較為寒冷。西伯利亞地域溫差很大,越往北越冷,不過即使最溫暖的南部,氣候也是非常寒冷的。
  • 【地理視野】從地理角度看,為何佔據西伯利亞的是俄羅斯而不是中國?
    當初的俄羅斯在烏拉爾山以西,和我國隔著茫茫西伯利亞,亞洲、特別是東亞的事,歷來都是中國說了算,周邊一圈藩屬國,都維中國馬首是瞻。但最終佔據西伯利亞的卻是俄羅斯,而不是我們中國。,可以說西伯利亞的未來基本只屬於兩個國家,不是俄羅斯,那就是中國。
  • 二戰期間,我國大半被佔領,面對沿海城市浙江為啥只佔領一半?
    要說整個近代史發生的所有侵略戰爭,對咱們國家傷害最大的肯定就是日本在二戰期間發動的侵華戰爭,因為一開始在東北的嘗到的甜頭,也使得日本發出三個月佔領我國的囂張言論。雖然他們的計劃失敗了,但是他們依舊是只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就佔領了我國的大部分地區。
  • 抗戰勝利後,美國允許中國派5萬人佔領日本,蔣介石為何放棄
    按理說,中國作為抗擊日本的最主要國家,理應派出軍隊參與佔領日本,可是最終為什麼沒有成行呢? 一、中國佔領軍方案 開宗明義地說,中國在抗戰勝利之初,原本有機會派出5萬人佔領日本某一地區。 但這個數字一降再降,最後只降到20人。
  • 中國跟俄羅斯領土接壤有很多,可為何寒流侵害都從西伯利亞來?
    中國跟俄羅斯領土接壤有很多,可為何寒流侵害都從西伯利亞來?相信大家近幾年或多或少都有聽到過西伯利亞這個地方是在近代以來,因為這個地方豐富的能源和歷史問題,成為一個人們心中波瀾壯闊的寶地。但其實早在19世紀之前這個地方可以說除了寒冷,剩下的也只有寒冷。在我們中國古代管西伯利亞,這個地方叫做羅荒野,而在蒙古的語言裡也叫做,這裡是泥濘之地,反正自古以來這裡都是環境特別的惡劣,極少有人在這裡生活,更別提什麼名氣了。如果不是我們中國離西伯利亞比較遙遠,說不定在我中國的刑法當中還會出現另一種比死刑還要嚴酷的刑法,那就是分配西伯利亞。
  • 俄羅斯西伯利亞,神秘莫測的狩獵天堂,老王也深深嚮往的地方~
    天地悠悠,過客匆匆,俄羅斯旅行,在你的心頭。老王走南闖北這些年,最讓我難以忘懷的就是俄羅斯。大家可能要問了,俄羅斯很多人也都去過,好像並沒有什麼神乎其神的事物讓人印象如此深刻,究竟是什麼令老王如此感嘆呢?老王告訴你,那就是西伯利亞狩獵遊!
  • 中國的海參崴是如何變成俄羅斯的符拉迪沃斯託克的?
    如今,海參崴為俄羅斯遠東最重要的城市,是俄羅斯海軍第二大艦隊太平洋艦隊司令部所在地,總人口約60萬。海參葳港是三面臨海的優良天然港灣,貨物吞吐量居全俄之首,是俄羅斯在太平洋沿岸最重要的港口。海參崴一年中有4個月是結冰期,但藉助破冰船可全年通航。有重要的戰略意義。然而,這個有著重大戰略意義的天然良港,在中國近代以前,是屬於中國的。失去她的時間,其實距離我們很近。
  • 二戰蘇德戰爭,巴巴羅薩計劃為何不是佔領蘇聯全境?心有餘力不足
    那麼疑問就來了,德軍這麼做,是巴巴羅薩計劃壓根就沒有佔領整個蘇聯的打算?還是德軍統帥部另有他圖呢?首先,德國閃擊蘇聯是螞蟻吃大象,一口難吃一個胖子巴巴羅薩計劃是二戰以來戰爭史上最宏大的作戰計劃之一,它在諸多懷疑和爭論中發起,又在諸多質疑和指責中結束。有人說這個計劃就是個紙上談兵,德軍根本沒有辦法實現;也有人說如果沒有德軍統帥部瞎指揮,計劃就能成功。
  • 美國國會大廈被佔領,俄國人開始亂想了:趁亂奪取阿拉斯加!
    川普支持者衝擊並佔領國會大廈,讓俄羅斯等國媒體看了大笑話,更是有所謂主流專家認為美國即將衰落甚至解體,已經開始想像如何肢解美國,搶奪利益,其中,最匪夷所思的,就是打算搶回阿拉斯加,將其重新置於俄羅斯控制之下。
  • 中國空軍繞島巡航之際,這架蘇-35為何卻飛往俄羅斯新西伯利亞?
    ▲中國空軍蘇-35為轟-6K戰略轟炸機護航(中國空軍/劉銳)就在首次飛越巴士海峽的蘇-35成為媒體關注焦點的同一天,有俄羅斯攝影愛好者在新西伯利亞託爾馬切沃機場拍到了中國空軍61271號蘇-35的身影。在61272和61273號蘇-35前出巴士海峽為轟-6K護航之際,隸屬同一旅的61271號蘇-35為何會出現在數千公裡之外的俄羅斯新西伯利亞?
  • 西伯利亞對俄羅斯有多重要?中國還有機會嗎?
    如果能將北亞收入囊中,中國的國家格局將比當下有著質級提升。知識點:北亞是指俄羅斯的亞洲部分,主要是指烏拉爾山以東、西伯利亞的廣大地區、阿爾泰山脈以北、哈薩克斯坦以北、蒙古國以北、中國以北、日本以北、白令海峽以西的地區,佔亞洲面積的三分之一。而最讓大家遺憾的是,中國曾經是擁有北亞的機會和資格的。
  • 清朝和西伯利亞什麼關係,為何要放棄尼布楚等大片土地
    文/寂寞的紅酒 西伯利亞位於中國北部,是一片物產富饒、地域廣袤的土地。西伯利亞的總面積近1300萬平方公裡,佔俄羅斯總面積70%以上,比加拿大的面積還要大不少。西伯利亞不僅面積大,而且資源豐富,絕對是一塊風水寶地。世界許多國家都非常豔羨,中國人更是如此,甚至可以說是耿耿於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