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社12月24日訊
一、價格走勢
2019年,華北地區乙二醇優級品出廠價年初價格為5800元/噸,年終價格為5300元/噸,最高價為5683元/噸。
由上圖可見,2019年乙二醇出廠價格呈現一個變形的「W」走勢。上半年價格一路走低,偶爾有小幅上漲,也難挽頹勢。一直到了七月份左右,乙二醇價格才開始曲折爬升,十月中又開始下滑,直到十二月才有一撥突漲,但好景不長,隨即又迅速走低。
二、產能情況
2019年1-12月,國內共有乙二醇生產企業46家。除了中石化、中石油等大型國有企業旗下公司外,乙二醇生產行業中的合資企業、民營企業等也越來越多。
國內乙二醇生產原料變得多元化,除石腦油裂解乙烯之外,還有煤基合成氣和甲醇。雖然乙烯制乙二醇仍然是我國乙二醇生產的主要工藝路線,但佔總生產能力的比重在不斷下降。而煤制乙二醇發展迅速,這也符合我國「富煤貧油少氣」的特點。
2019年1-12月,中國乙二醇總產能約為1307萬噸/年,比2018年產能增加231萬噸。由於2019年上半年乙二醇行情不太好,因此新增產能均為下半年投產。其中恆力石化,榮信和浙石化均為十二月中下旬投產,目前尚未產出。
2019年,國外主要廠家新增產能262萬噸。
據目前消息,預計2020年,國內乙二醇新增產能約為554萬噸。由於乙二醇價格漲跌難定,實際投產情況可能會隨著2020年價格走勢而變化。
2019年,因上半年乙二醇價格持續低迷,現貨價格一步步突破油制乙二醇成本,逼近煤制乙二醇成本,因此各廠家裝置開工率均不高。
三、進口情況
由上圖可見,2019年乙二醇外盤價格跟國內現貨價格走勢基本一致。
2019年我國乙二醇進口量預計為1,050萬噸。長期以來我國企業對乙二醇的需求遠高於生產,需國外產品補足缺口。由於進口乙二醇均為油頭產品,價格較低,而質量較優,因此進口量逐年上升。但隨著國內乙二醇產量逐漸增加以及煤制乙二醇工藝的改進,未來這種情況將有望改觀。
四、下遊情況
由圖可見,2019年,聚酯價格走勢同乙二醇價格走勢有所偏離。
作為乙二醇優級品的主要下遊,聚酯約佔乙二醇總消費量的93%。聚酯今年產能增速不高,2019年,聚酯新增產能323萬噸,較2018年的553萬噸有所縮減,有一部分裝置投產推遲至2020年。從投產計劃來看,預計2020年聚酯計劃投產468萬噸,實際投產量可能低於這個數值。
2019年聚酯開工率一般維持在85%以上,處於高位。但聚酯產能增速較低,對於上遊乙二醇而言意味著需求增加較低,乙二醇出貨動力不足。
五、期貨價格情況
由上圖可見,乙二醇現貨價格與期貨價格大體吻合。12月中旬,由於供應偏緊,現貨供應商大幅提價,導致價格在短時間內攀高,但期貨價格維持穩定態勢。
業內人士認為,「乙二醇期貨有加速高成本乙二醇產能供應出清的作用,這有助於加速乙二醇產業的市場出清,並迎來新一輪的底部復甦期。」
六、後市分析
2019年上半年乙二醇華東港口庫存一度達到143.6萬噸歷史最高值,主港張家港庫區乙二醇庫存更是達到90萬噸以上高位。此後隨著國內外裝置的檢修及降負,貨源補充逐步減少,港口開始漫長的去庫存階段。截止目前,華東港口總庫存35.5萬噸,大幅低於去年平均庫存水平,也抵達了近幾年的相對低位。
12月中旬,由於開工率和到港延遲等方面因素,乙二醇供應一度偏緊,致使廠家和經銷商紛紛提價。幾天後,由於到港預期大幅提升,新裝置相繼投料,乙二醇現貨價格迅速回落。由此可見,乙二醇庫存量與價格存在負相關。
春節前後是聚酯行業的傳統低開功率期,目前乙二醇出貨已較前期有大幅降低。此外,港口延遲的船貨將陸續到港,而新裝置產出也可預期。因此近期乙二醇港口庫存將會增加,不利於價格上漲。
(文章來源:生意社,作者:蔣亞君)
【版權聲明】秉承網際網路開放、包容的精神,生意社歡迎各方(自)媒體、機構轉載、引用我們原創內容,但要嚴格註明來源生意社;同時,我們倡導尊重與保護智慧財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將版權疑問、授權證明、版權證明、聯繫方式等,發郵件至dana@netsun.com,我們將第一時間核實、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