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尾沙虎鯊"飛越"太平洋北京安家 全程記錄鯊魚如何通關

2020-12-03 北晚新視覺網

2014年8月13日  北京   北京海洋館又來新成員啦!昨天下午,歷經30多個小時的長途飛行,來自東太平洋海域的6尾沙虎鯊乘專機抵達首都國際機場,隨後由國檢人員一路護衛至北京海洋館。不過,遊客們還不能馬上見到這些「海洋殺手」。這些沙虎鯊必須在北京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的監管下,待在隔離池中先過上一段為期30天的隔離檢疫生活。這些大傢伙是如何通關入境,需要接受哪些嚴格的檢疫?在「新家」海洋館的飲食起居又是什麼樣?北京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和北京海洋館昨天首次對外揭秘這些「海外來客」鮮為人知的隔離檢疫生活。

 

鯊魚被放至在特製的擔架上,由轉運車運往新鯊魚館內,再用起吊機吊至檢疫池內。

北京海洋館新建鯊魚館第二批引進鯊魚昨晚到達。

6尾沙虎鯊露出「真容」:體長約1.5米,沒有想像中兇狠。 

 

隔離期間,每尾鯊魚都有專人輔助伴遊,減少其應激反應。

入關先驗「護照」 通關檢疫「量身定做」

昨天下午14時30分左右,沙虎鯊們「漂洋過海」飛抵首都機場。它們的「VIP包廂」是3個直徑2.5米、高1.3米的圓形藍色運輸箱,裡面注滿了海水,每2尾裝在一個箱子內。「箱子是特別為鯊魚製作的,能容氧,可防撞」,北京海洋館工作人員說。

而早早等候專機著陸的北京國檢人員,行使了第一道程序——驗證沙虎鯊的「護照」:動物衛生證書與原產地證書正本。

一切無誤後,鯊魚運輸箱被轉入到長15米、高2.8米的專用運輸車,由國檢人員一路「護衛」到北京海洋館。為了減少鯊魚在機場的停留時間,北京出入境檢驗檢疫局特意將現場檢疫改在北京海洋館進行。

北京國檢局動植處處長陳世松告訴記者,為了歡迎這些遠道而來的朋友,國檢局為沙虎鯊量身定做了通關、檢疫措施。為保證該批珍貴鯊魚入境後有一個適合其生活習性的安全的隔離環境,此前,該局派考核組對北京海洋館進行了現場考核,包括隔離設施、水溫控制、防逃逸設施、無害化處理設施、動物飼養管理、衛生防疫等管理制度、技術人員資質等。一切確認符合要求後,鯊魚獲準按期入境。

進館先換水 換水過程1個多小時

昨晚18時30分左右,運輸車開到北京海洋館,工作人員小心翼翼地操作叉車,把鯊魚運輸箱從車上搬出。卸掉頂蓋後,6尾沙虎鯊露出「真容」:體長約1.5米,沒有想像中的兇狠模樣。它們絲毫沒有旅途的疲倦,來回遊動著,不時濺起水花,「好像沒有暈機,還挺活潑」。

此時國檢人員開始現場核對鯊魚數量,查看是否有體表損傷或寄生蟲,並對其整體健康狀況進行評估。

檢疫隔離池將是沙虎鯊們的「暫居地」。初步檢疫後,工作人員一邊緩慢地將與隔離池內水質、水溫相同的水慢慢注入運輸箱內,一邊排水,「這是為了幫助魚兒適應新的水體環境,整個換水過程大約需要1個多小時」,國檢人員說。待鯊魚適應了新的水體環境後,它們被放至在特製的擔架上,由轉運車運往新鯊魚館內,再用起吊機吊至檢疫池內。

沙虎鯊將由此開始為期30天的隔離檢疫期,最終確認健康後方可正式入住展池。

入館專人「伴遊」 「保姆」照顧飲食起居

來到一個新環境,鯊魚也要慢慢適應。隔離期間,每尾鯊魚都有專人輔助伴遊,減少其應激反應。

過了隔離期後,沙虎鯊將入住海洋館新建的「鯊魚小鎮」——一個30米長、容納1400噸水體的巨型展池。這裡水溫常年控制在24攝氏度,並配備砂缸過濾系統、蛋白分離器、臭氧系統等,確保水質穩定,營造了貼近海洋的原生態居住環境。

北京海洋館水族部總監李灝介紹說,醫療小組會對鯊魚24小時看護,為它們建立專屬的健康檔案,根據鯊魚生活習慣制定保健計劃。還會配備「保姆」專職照顧飲食起居,除了給它們吃魷魚、鮁魚、多春魚等餌料,還會補充鈣、維生素。「在這種環境下,它們的壽命會比野生環境下長。」

據了解,除了沙虎鯊外,海洋館陸續還將有窄頭雙髻鯊、高鰭真鯊、鬚鯊、豹紋鯊、黑鰭鯊、白鰭鯊等近十種、數十尾珍稀鯊魚入住,加之鋸鰩、犁頭鰩等其他魚種,形成千尾魚兒群遊舞動的壯觀場面。新展區「鯊魚小鎮」將於國慶節前夕啟幕,在帶給遊人精彩體驗的同時,引導公眾「保護鯊魚,愛護環境」。

相關閱讀:為什麼隔離30天?

北京國檢局動植處處長陳世松解釋說,根據不同動物種類,入境後一般有30天到45天的隔離檢疫期,對沙虎鯊設立30天檢疫期,是考慮了感染潛伏期的時間,在風險評估的基礎上確定的。

隔離檢疫期對進境鯊魚的健康和存活至關重要。隔離檢疫期間,國檢人員要不定期對鯊魚進行臨床檢查,掌握其健康狀況,還要對工作人員日常飼養管理、消毒等工作進行監管,確保其符合動物隔離檢疫規定。

「水質調控質量直接關乎鯊魚的健康」,在檢疫隔離期間,通過檢驗水體環境,來實現對鯊魚的檢疫,還需要通過培養池內的正常微生物環境、模擬系統負載等化學調整「養水」,讓魚兒適應海洋館的水體環境。

 沙虎鯊:

沙虎鯊:是最兇悍的食人鯊之一,有「海洋殺手」之稱。有強勁的遊泳能力,不過它卻保持沉靜及遊動較緩慢。平素性情溫和、看似文雅的沙虎鯊絕對不是永遠都這麼溫和,除非受到挑釁,否則它並不帶有攻擊性。一旦遭受攻擊,沙虎鯊便會以閃電般的速度向對手還擊。在「國際鯊魚攻擊檔案」所列出的「無故攻擊」鯊魚中,沙虎鯊名列前茅,與大白鯊同屬極危險的海洋掠食動物。

 

來源:北晚新視覺網 記者 :楊濱/文 程功/攝

 

相關焦點

  • 4條美國沙虎鯊入住上海海洋水族館
    圖說:8月20日,4條從美國遠道而來的沙虎鯊正式入住上海海洋水族館。新民網記者 胡彥珣 攝圖說:工作人員將觀察1個月,確認4條沙虎鯊的身體狀況良好,方可與遊客們見面。新民網記者 胡彥珣 攝8月20日14點,4條沙虎鯊準時抵達上海浦東機場,成功空降上海灘。
  • 【rlyl物種說】今日--沙虎鯊(Sand tiger shark)
    大西洋、印度洋及太平洋▲沙虎鯊與潛水員沙虎鯊,又名戟齒砂鮫或戟齒錐齒鯊,是一種生活在海岸海域的大型鯊魚。現正分布在大西洋、印度洋及太平洋不同的地方。繁殖:卵胎生,每產幼鯊2-4尾習性:夜間活躍,性情溫順分布:大西洋、印度洋及太平洋
  • 襲人記錄最多的十幾種鯊魚,臭名昭著的海洋殺手。
    其中約有27種有攻擊人類的記錄,沒有一種鯊魚會真正把人當食物,多數都是把人誤以為海獅等動物。下面是襲人記錄最多的十幾種鯊魚。大白鯊,又稱噬人鯊,是我們印象中最可怕,最臭名昭著的鯊魚,最大的掠食性魚類,身長可達6.5米,體重3200公斤,尾呈新月形,牙大且有鋸齒緣,呈三角形,牙長10釐米,大型進攻性鯊魚。但正因為其巨大的體型,可以認為已經是食物鏈最終極獵食者,即最高級消費者。
  • 七夕:沙虎鯊「空降」包頭海洋世界!
    戟齒將軍——沙虎鯊,又名戟齒砂鮫或戟齒錐齒鯊,是一種生活在海岸海域的大型鯊魚。沙虎鯊主要生活在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及地中海區域,有「海洋殺手」之稱。它有小而兇狠的眼睛,滿口牙齒像釘子一樣突出而鋒利。
  • 落戶皇家極地海洋世界 京城沙虎鯊撫順安家(圖)
    昨日夜間,海洋館的第一批動物———兩尾沙虎鯊從北京起程,將經過10餘小時的路程抵達海洋館。  為了使本報讀者提前目睹海洋動物明星的風採,本報今日起獨家全程跟蹤報導這些「明星」移居的旅途生涯,揭秘運送過程的艱險,探視海洋明星的起居生活、喜怒哀樂。  同時,本報將與皇家極地海洋世界聯合推出一系列大型活動,讓讀者有機會與海洋明星率先「親密」接觸,了解海洋的秘密。
  • 唯一能在鹽水和淡水生活的鯊魚 與大白鯊、沙虎鯊同列
    牛鯊的頭寬扁,尾基上下方各長有一個凹窪。這是一條素有「海洋之狼」之稱的牛鯊!牛鯊的學名為「白真鯊」,是世界上最兇猛的鯊魚之一,與大白鯊、沙虎鯊同列為最具攻擊性、最兇猛的鯊魚。牛鯊具有一個很多鯊魚都沒有的能力——它是唯一一種生活在鹽水和淡水兩種環境中的鯊魚。
  • 【有趣的鯊魚大圖鑑】第5期【修訂版】
    它們主要捕食小魚和頭足類動物。長尾鯊華麗的長尾並非裝飾,而是可以用來擊昏獵物的武器。人們捕獲這種鯊魚獲取其肉、肝臟及魚鰭。除商業用途之外,淺海長尾鯊也受到釣魚愛好者們的親睞。目前屬於瀕危物種。這種奇妙的生物四海為家,在全世界的大部分海域中,均有發現它們的蹤跡。通常它們生活在水深0-2000米的環境中,以捕食橈腳類動物(如水蚤)、藤壺、幼年的蝦蟹,及魚卵為生。雖然姥鯊是濾食性動物,但嘴部次端長有細小的鉤狀齒,一旦受到威脅,發起飆來也是很厲害的。目前姥鯊被列為瀕危物種。
  • 潛水愛好者打卡聖地「大西洋墓地」,讓船隻迷失,卻讓沙虎鯊著迷
    「大西洋墓地」位於北卡羅來納州海岸附近的大西洋水域,數百年來的一艘又一艘的船隻沉默,靜靜地躺在了海底,卻也成為了沙虎鯊的最愛。在眾多潛水愛好者拍攝的圖片中,沉船殘骸周圍總是圍繞著嬉戲遊玩的沙虎鯊。最近,研究人員從成千上萬的照片中,發現了雌性沙虎鯊會和這些殘骸進行定期「約會」。
  • 地球上10大最厲害的鯊魚,虎鯊和大白鯊領銜,你都認識嗎?
    2、大白鯊:大白鯊是世界上最大的鯊魚,體重一般在3.5噸左右,體長能夠達到6.5米,目前主要生活在熱帶和溫帶等海域。大白鯊對於血腥味極其敏感,牙齒的咬合能力更是可怕。
  • 膨脹鯊魚的那些事
    在一些物種中,鯊魚的胃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儲存食物的地方,食物可以被送到腸道進行消化。和其他鯊魚一樣,沙虎鯊(Carcharias taurus)比水密度更大,如果停止遊泳,它們往往會下沉。但事實證明,沙虎能夠通過吸入表面的空氣並將其保持在胃的前部,達到接近中性的浮力。
  • 北京海洋館為鯊魚蓋新家
    2014年,在北京海洋館開業十五周年之際,鯊魚霸主將再次回歸北京海洋館,新展區「鯊魚小鎮」也將為遊客們帶來極具衝擊力的震撼感受。新展區「鯊魚小鎮」位於2號展區,緊鄰雨林奇觀和白令海峽展區,由鯊魚館和漁港小鎮兩部分組成,將於十一前盛大開幕:巨型池體部分高6.4米,長33米;水深5.1米,池底面積263平米,蓄水總量達1400噸。
  • 北京海洋館觀賞海底沉城,原來鷹嘴鰩,魟魚都是鯊魚
    參觀完北京海洋館的雨林奇觀,就來到了鯊魚小鎮,6.4米高的鯊魚缸裡有巨型海底沉城的壁畫,除了經典的長著鋒利牙齒的沙虎鯊魚之外,原來飛翔的鷹嘴鰩,潛行的魟魚都屬於鯊魚的一種。鯊魚與魟、鰩同屬於軟骨魚綱的板鰓亞綱,早在4億年前就已經存在,分布在世界各地溫帶和熱帶海洋,在海洋食物鏈中是頂級掠食者,最大的天敵卻是人類的捕殺,許多種類瀕臨滅絕,已經影響了海洋生態的平衡,保護鯊魚,拒絕魚翅,已經是我們刻不容緩的任務了。
  • 韓國水族館沙虎鯊為爭地盤怒吞獵犬鯊(圖)
    據美國合眾國際社1月29日報導,日前,在首爾的韓國會展中心水族館中,就驚現了殘忍血腥的一幕:一條雌性沙虎鯊為了爭奪地盤憤怒地吞下一條雄性獵犬鯊。  據悉,這條8歲的沙虎鯊身長7.2英尺(約2.19米),而可憐的獵犬鯊年僅5歲,長3.9英尺(約1.19米)。兩隻鯊魚因為地盤問題「大動幹戈」,最終以「大魚吃小魚」的結局收場——勝利者一口便將慘敗者的頭部吞入腹中,嘴裡的鯊魚尾巴還清晰可見。
  • 【水族生物小百科】鯊魚系列之沙虎鯊1
    中文名:沙虎鯊英文名:Selachimorpha拉丁名:Carcharias taurus又名戟齒砂鮫、戟齒錐齒鯊,是一種生活在海岸海域的大型鯊魚。現正分布在大西洋、印度洋及太平洋不同的地方。沙虎鯊的外表兇猛,但它們往往很溫順,除非受到挑釁,否則它並不帶有攻擊性。
  • 女子在大連老虎灘極地館潛水被鯊魚咬傷,館方:配合處理此事
    有網友糾錯,傷人的鯊魚不是虎鯊,而是相對溫順的沙虎鯊,但它被「惹毛」攻擊人也不罕見。老虎灘極地館工作人員表示,該女子是隨潛水俱樂部到館內活動,下水後被咬傷。微博爆料女子頭部共縫合70多針4月6日下午3時許,微博認證的「大連同城會」官方微博發布消息稱:4月5日,女子娜娜被安排到大連老虎灘極地館學習自由潛水。
  • 美偵察機飛越臺北事件一再反轉 美國太平洋空軍認錯更正...
    1、 10月21日,多家跟蹤美國軍機動態的專業平臺發現,編號為62-4134美軍大型電子偵察機RC-135W侵入臺灣省臺北市上空。 此事非同小可,各方十分關注,臺媒更是呼籲臺當局給出明確答覆。當天下午,臺「空軍司令部」極力否認此事,稱「此為假訊息,並非事實。」
  • 沙虎鯊穿梭大規模沙丁魚群中大飽口福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8月24日報導,近期,美國維吉尼亞州的44歲攝影師坦妮婭(Tanya Houppermans)在北卡羅來納州莫爾黑德城附近的一片海域裡抓拍到了一則沙虎鯊穿梭於沙丁魚群中進餐的視頻,場面甚是壯觀。 視頻中,一條體型龐大的沙虎鯊,徑直遊進沙丁魚群圍成的餌球中,致使其整個頭部都被淹沒其中,場面頗為刺激、壯觀。
  • 聽說6條美國沙虎鯊遊來上海啦!這個周末就去看!
    帶著6歲小屁孩行走了22個國家和地區。這是我在業餘時間,和你分享快樂和心得的地方。喵媽最新探報:最近又有6條來自美國的沙虎鯊「遊」來上海,入駐長風海洋世界奇妙海洋城!這個周末,就可以趕緊去看看這些新朋友啦!六條從美國移民而來沙虎鯊,如今在海洋城無憂無慮地生活著。它們的新家在鯊魚甬道。
  • 巨型章魚捕食鯊魚,鏡頭記錄下全過程,讓人大開眼界!
    巨型章魚捕食鯊魚,鏡頭記錄下全過程,讓人大開眼界!縱觀天下奇聞趣事,根本停不下來,歡迎收看本期內容。今天就跟大家介紹一種巨型章魚,能夠捕食海洋霸王鯊魚,鏡頭記錄下全過程,讓人大開眼界!那這隻章魚是怎麼做到的呢?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了解一下吧。世界上最大的章魚是太平洋巨型章魚,章魚腕足展開後直徑能夠達到15.6米,重達53.6千克。它們往往能夠拖動超過自身重量5倍、10倍甚至20倍的大石塊。
  • 體長可達3米 8條活體鯊魚從美國「打飛的」來渝
    原標題:體長可達3米 8條活體鯊魚從美國「打飛的」來渝檢驗檢疫工作人員登機檢疫。重慶檢驗檢疫局供圖  華龍網7月26日14時30分訊(首席記者 黃軍)記者今(26)日從重慶檢驗檢疫局獲悉,一架裝載8條活體鯊魚的飛機日前抵達重慶江北國際機場,重慶檢驗檢疫局工作人員全力保障該批貨物快速通關。據悉,鯊魚均從美國進口,30天檢疫隔離期滿後將於市民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