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雁傳書,原來和蘇武牧羊的故事有關~~

2020-11-30 澎湃新聞

原創 大同日報融媒中心 大同新聞網 收錄於話題#發現大同·飛鳥翔集13個

周衛 攝 ▲

孤雁不飲啄,飛鳴聲念群。

誰憐一片影,相失萬重雲?

——杜甫《孤雁》

何寧華 攝 ▲

深山逸夫 攝 ▲

何處秋風至?蕭蕭送雁群。

朝來入庭樹,孤客最先聞。

——劉禹錫《秋風引》

尹繼 攝 ▲

好象沒有哪一種鳥超越鴻雁

被大量寫進古詩詞裡

好象沒有哪一種鳥超越鴻雁

從古至今被賦予特別的美學意象

成為遊子、書信、孤客的象徵

雲中山人 攝 ▲

在所有的鳥類中

它獨得中國人的偏愛

鴻雁傳書

雁陣南飛

翩若驚鴻

衡陽雁斷

……

在漢語詞彙裡,它佔據著重要的位置

這種鳥早已是中國人

情感的寄託、鄉愁的比喻、個人際遇的表達

音樂、舞蹈、詩詞、畫作

它是文化藝術領域的寵兒

雁來了,春天也就來了

雁南飛,冬天要到了

聰明的中國人

總是根據鴻雁的飛去來兮

來計時、安排農時

大同,有雁塔

西安,有大雁塔

以鳥命名的古建很少

偏愛,可見一斑

雲中山人 攝 ▲

看到它們遠上雲霄的身影

中國人一定是詩情生發

感懷滿滿

鴻雁傳書,它何時成了信使?

這裡有個故事:漢朝時,蘇武出使匈奴,被單于流放北海去放羊。10年後,漢朝與匈奴和親,但單于仍不讓蘇武回漢。與蘇武一起出使匈奴的常惠,把蘇武的情況密告漢使。漢使就對單于說,漢朝皇帝打獵射得一雁,雁足上綁有書信,敘說蘇武在某個沼澤地帶牧羊。單于聽後,只好讓蘇武回漢。後來,人們就用鴻雁比喻書信和傳遞書信的人。

13

鴻雁 (學名Anser cygnoides)雁形目,鴨科、雁屬。大型遊禽,國家二級保護鳥類。體長90釐米左右,體重2.8-5千克。它屬於大雁的一種。大雁有豆雁、鴻雁、灰雁、白額雁等種類。

深山逸夫 攝 ▲

形態

嘴黑色,體色淺灰褐色,

頭頂到後頸暗棕褐色,前頸近白色。

遠處看起來頭頂和後頸黑色,

黑白兩色分明,反差強烈。

尹繼 攝 ▲

周衛 攝 ▲

雲中山人 攝 ▲

習性

性喜結群,常成群活動,特別是遷徙季節,常集成數十、數百、甚至上千隻的大群。

善遊泳,警惕性強,行動極為謹慎小心,休息時群中常有幾隻「哨鳥」站在較高的地方引頸觀望。

深山逸夫 攝▲

繁殖

繁殖期4-6月,3月末4月初遷入中國東北繁殖地。常成對營巢繁殖。巢多築在草原湖泊岸邊沼澤地上或蘆葦叢中,亦有在靠近山地的河流岸邊營巢的。每窩產卵4-8枚,多為5~6枚。孵化期28~30天。

周衛 攝 ▲

何寧華 攝 ▲

種群

鴻雁是中國大量飼養的家鵝的祖先,也是長期以來重要的傳統狩獵對象,曾擁有很大的種群數量。20世紀60年代以前估計種群數量在10萬隻以上,但多年來種群數量明顯下降。

尹繼 攝 ▲

鴻雁在大同

2012至2019年大同攝影人在桑乾河溼地拍到了鴻雁。桑乾河溼地、口泉河溼地是大雁遷徙途中必經的中轉站,春秋兩季的遷徙可在溼地累計停留時長達兩個半月。

據攝影人連續幾年的觀察,每個遷徙季途經溼地停留的大雁數量超過3萬隻以上,數量巨大。但它們最大的威脅仍然是人類的侵擾。有捕獵者使用呋喃丹(克百威)投毒獵殺。

這是一隻落單的鴻雁,被攝影人長恨哥發現時在桑乾河溼地的冰水裡已無法走動。雖不知是何原因,但愛鳥的人還是擔心它如何挺過來。

雲中山人 攝 ▲

長恨哥 攝 ▲

保護

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易危(VU)。中國國家二級保護動物。

每周日

大同新聞網

以【發現大同·飛鳥翔集】與你相約

一起來認識

來到大同或生活在大同的鳥兒

一起講講大同鳥兒的故事……

本期圖片攝影人

何寧華

網名隨緣,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中國攝影家著作權協會會員。山西省攝影家協會會員,大同市攝影協會會員。鳥類攝影愛好者。

李棟祥

網名深山逸夫,中國攝影著作權協會會員,山西省攝影家協會會員,人民攝影協會會員,大同市攝影家協會會員,大同市旅遊攝影協會副會長,國家高級攝影師。鳥類攝影愛好者。

郭忠

網名雲中山人,山西省攝影家協會會員,鳥類拍攝愛好者,野生動物保護志願者,致力於當地生態環境、野生鳥類的保護和救助。經過多年跟蹤觀察,對大同市及桑乾河流域鳥情鳥況比較熟悉。曾多次組織志願者在桑乾河溼地(同朔地區)進行野生鳥類保護、救助及反盜獵野生鳥類行為的宣傳活動,救助及參與救助受傷野生鳥類多起,多為國家一、二級保護鳥類。

尹繼

網名高山流水,大同市財政局退休員工。山西省攝影家協會會員,大同市攝影家協會會員,大同市企業攝影家協會理事。

周衛

湖南長沙人,現供職於平朔集團公司,鳥類攝影愛好者。

長恨哥

大同鐵路退休職工,愛好攝影,喜歡拍攝名勝古蹟、城市風光、花鳥魚蟲。用相機記錄美好時光和動人瞬間,六年來拍攝了大量圖片,尤其喜歡拍攝大同境內的各種珍稀鳥類。

刊頭題字:杜鵑

文案:賀英

©大同日報社融媒體中心出品

責編:周建新

審核:鄧 琳

監製:劉雙英

大同日報社新媒體矩陣

所刊發的原創內容歡迎轉載轉發

但是一定要註明出處呦~

● 多動症的尾巴抖啊抖,展翅飛出了正弦曲線

● 鍾靈毓秀的廣靈,TA們年年此時都會光臨

● 自帶飯勺可還行,這種大鳥不挑食的好習慣值得學習

● 你可曾見過桑乾河邊的「超級奶爸」?聽說它還是「暖男」呢

● 白鷺成群,芳草萋萋,這畫面簡直不要太美!一大波美圖來了…

● 「十二黃」「十二紅」……它們上著「額黃妝」,「藝名兒」也別致~

● 小胖妞、八字鬍……這種反差萌你受得了嗎?

● 大同有個地方竟然是黑鸛之鄉,「鳥中的大熊貓」生活於此~~

點分享

點點讚

原標題:《鴻雁傳書,原來和蘇武牧羊的故事有關~~》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青鳥傳書」與「鴻雁傳書」
    鳥兒傳書的典故出處,分別是「青鳥傳書」和「鴻雁傳書」,其傳說都出現在漢代,「青鳥」和「鴻雁」都很古老,而且還神奇而玄乎。「青鳥傳書」中的「青鳥」,在上古奇書《山海經》中,這青鳥共有三隻,是西王母的隨從與使者,它們能夠飛越千山萬水傳遞信息,將吉祥、幸福、快樂的佳音傳遞給人間,是天地之間的使者。傳說漢武帝在承華殿齋戒時,一隻青色的鳥從西方飛來,停在宮殿前面。漢武帝就向東方朔問原因。
  • 古詩詞中常有鴻雁傳書的典故,鴻雁真能傳書嗎?
    問題:古有鴻雁傳書的典故,鴻雁真能為詩人傳達思鄉之情嗎?前言在古詩詞中常常見到鴻雁傳書的典故,估計大家隨口就能說出幾個: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李清照)困依危樓,過盡飛鴻字字愁。(秦觀)大雁真得能和信鴿一樣,替人傳信嗎?
  • 鴻雁傳書:鴻雁在雲魚在水,惆悵此情難寄
    鴻雁傳書是一個漢語成語,因為鴻雁每年秋季南遷,常常引起遊子思鄉之情和羈旅之感。鴻雁作為書信的代稱,起源於漢代,當時蘇武出使匈奴,被單于扣押流放到北海去放羊。10年後漢朝與匈奴和親,但單于仍不讓蘇武回漢。
  • 「鴻雁」從古至今都受寵愛,多少史詩都流傳著它的故事
    距離遙遠,音書難達,受限於落後的交通和通信方式,在苦苦的期盼中,古人生出許多超越空間障礙的幻想,鴻雁傳書就是其中的典型。鴻雁傳書最早見於蘇武的事跡之中。《漢書》卷五十四《李廣蘇建傳》載,漢武帝時期,使者蘇武秉持漢節,拒不投降匈奴,被流放到北海(今貝加爾湖一帶)牧羊。
  • 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古代人的飛鴿傳書真的有那麼神奇嗎?
    立下大功的鴻雁傳書飛鴿傳書在古代又叫做鴻雁傳書這還要追溯到漢朝時期,蘇武出使匈奴但是卻被扣押的故事了,當時漢朝與匈奴和親,蘇武作為使節卻被匈奴扣押了,當時匈奴的首領讓蘇武前去牧羊並說只有公羊生下小羊羔的時候,蘇武才能回到自己的家鄉,蘇武無奈只能一個人在天寒地凍的遠方牧羊。
  • 「鴻雁」為何從古至今都受寵,從戰國直到今日都流傳著它的故事
    起初,小編以為鴻雁只不過是一隻普通的鳥,但查閱資料才發現,原來,這隻並不怎麼美麗的鳥兒從古至今都很受寵,在大作家、大詩人筆下,常常出現鴻雁的身影。一、戰國時期:《孟子》一書中就出現鴻雁這隻鳥最近小編讀《孟子》時,意外發現,其實,早在孟子生活的戰國時期,鴻雁就非常得寵了。《孟子》開篇就提到了鴻雁,在《孟子·梁惠王上》第三段中寫道:「孟子見梁惠王。
  • 宋詞鴻雁,寄情蘇武,傳書弗遠,惆悵如故
    聽琴聲,鴻雁傳書咫天涯。雖隔千山,提筆總是手難下。炎炎,秋風依舊如夏,又待燕子來,卻不見,故人依舊無法。《宋詞》,千裡傳書,「鴻雁」宋詞寫鴻雁,多用於寄情於遠方的人。上次說到的是眼前人,這次說的是鴻雁,一個是莫負當前,一個是遙寄遠方。總是用情詠懷,連綿而不絕。當然如果只是寫鴻雁,也不足以表達遠方寄情的話,也可以用遊魚來寄託。「驛寄梅花,魚傳尺素,砌成此恨無重數。」這是秦觀所寫,表達的是綿綿的情意,只能用遊魚悄悄的傳遞。當然蘇武的雁足傳書也是鴻雁寄情的最早記載。唐詩的鴻雁,說的是自己在遠方,遙想的是故鄉人。
  • 寄雁傳書,為何稱書信為「鴻雁」
    我們經常能在詩文中看到古人用「鴻雁」代稱書信,比如黃庭堅那首有名的《寄黃幾復》「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傳書謝不能」,比如李清照的「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那麼,為什麼書信又稱為「鴻雁」呢?人與人之間除了言語溝通外,書信的往來也是一種方式。
  • 所謂灰天鵝其實是鴻雁 營養價值跟普通鵝差不多
    為了確定這些動物到底是不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天鵝,執法人員拍了照片,傳給浙師大化學與生命科學學院生物學專家包毅新。  包教授仔細看過照片後並比對了資料後表示,這不是天鵝,中國只有3種天鵝,即大天鵝、小天鵝和疣鼻天鵝,並沒有所謂的灰天鵝。  那煲鑫隆賣的是什麼動物?包教授說,那就是鴻雁,家禽中的鵝多是從鴻雁馴化而來。
  • 古代詩歌中的鴻雁與小燕子的不同形象與意義
    出現這樣的問題,主要是分不清這兩種鳥的不同意義,有的同學甚至沒有見過真正的鴻雁。下面我們來梳理一下。鴻雁,一種鳥,羽毛紫褐色,腹部白色,嘴扁平,腿短,趾間有蹼。 吃植物的種子,也吃魚和蟲。群居在水邊,飛時一般排列成行,是一種冬候鳥。也叫大雁。那麼,在古代文化中,鴻雁主要代表什麼形象呢?第一,鴻雁常代表鄉思之情。
  • 蘇武牧羊挖野菜充飢,為何不吃放的羊呢?19年後發現蘇武真高明
    蘇武牧羊的故事,在中國廣為流傳。唐朝詩人李白寫了一首《贊詩》:「蘇武在匈奴,十年持漢節。白雁上林飛,空傳一書札。牧養邊的路,落日歸心絕。渴飲月窟冰,飢餐天上雪。東還沙塞遠,北愴河梁別。泣把李陵衣,相看淚城血。」讚揚蘇武面對威逼利誘忠心耿耿,不畏強權,忠貞不屈,愛國且不向挫折屈服低頭的精神。
  • 蘇武牧羊,持節不辱,配樂超級好聽
    發布個人照片,講述照片背後的故事; 探究人類歷史,仰望歷史浩瀚的星空! 公元前100年,匈奴單于且鞮侯釋放了過去扣押的漢朝使節,還在給漢朝皇帝的信中自稱晚輩,稱漢天子為長輩。
  • 蘇武牧羊時吃野草籽飽肚,為何不直接吃羊呢?專家:吃了就要後悔!
    01  提到民族氣節,最廣為人知的故事當屬《蘇武牧羊》。作為漢朝派遣到匈奴的使者,蘇武被俘後遣放於北海牧羊長達19年,在這期間匈奴單于想盡辦法多次誘降,蘇武都始終不為所動,最終在遲暮之年得以返回長安。其持節不屈的故事一直為世人所稱頌,漢宣帝還將他列為麒麟閣十一功臣之一。
  • 古有鴻雁傳書的典故,但鴻雁真能為詩人傳達思鄉之情嗎?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王灣生卒年不詳,洛陽(今河南洛陽)人。景雲三年(712)中進士,開元初任榮陽縣主簿。開元五年(717)參與纂修群書四部錄》,四年後書成,因功授任洛陽縣尉。開元十七年後,他曾任過朝官,而後不知所終。王灣早慧穎,殷璠《河嶽英靈集》小傳說:「灣詞翰早著,為天下所稱最者不過一二。」指的就是遊江蘇鎮江後所作《次北固山下》(一題作《江南意》)。
  • 古人寄信真的只能依靠飛鴿和鴻雁嗎?
    古人寄信真的只能依靠飛鴿和鴻雁嗎?隨著時代進步以及人們的行為方式與思想意識轉變。很多曾經比較有歷史韻味的東西,已經逐漸被人們淡忘於歲月的長河之中。「書信」作為古人傳遞消息,以及互訴衷腸的媒介和載體。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末期就已經,淡出人們的視線並徹底消失。筆者認為時代進步固然是一件,非常值得彈冠相慶的事情。
  • 鴻雁傳書,青鳥殷勤為探看。邂逅詩詞裡的精靈,品古人詩意人生
    「花兒對我笑,小鳥說,早早早」,「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來這裡」……多麼歡快的旋律,多麼快樂的童年,這些和鳥有關的童謠,都帶著滿滿的幸福感,那份童真呼之欲出。小時候,媽媽說,雁過留聲,人過留名,人活一輩子要做個被別人稱道的好人。長大後,看見燕子在梁上築巢,會心生歡喜,燕進幸福門,天天都是好日子。
  • 玩具總動員4以牧羊女寶貝和胡迪的愛情故事作主線,安迪不再出現!
    相信很多女生都知道《玩具總動員4》將會以牧羊女寶貝(Bo Peep)和安迪的愛情故事作為主線吧?最近為牧羊女寶貝配音的女星Annie Potts透露了一些關於《玩具總動員4》的小故事,當她發現在第三集沒有牧羊女寶貝的戲份後,還讓她傷心了好一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