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們又何嘗不是草原的守望者。本報記者 姚斌 張多鈞 攝
獵食鼠兔。李友崇 攝
育雛的母鷹用犀利的目光給出警示。本報記者 姚斌 張多鈞 攝
儘管處於飢餓狀態,但它們的眼中依然流露出王者的桀驁。李友崇 攝
護巢的鷹夫婦。本報記者 姚斌 張多鈞 攝
這個夏天,行走在江源,只要有鷹在翱翔,整個天空就不再空靈。俯視江源,展現在它面前的是連綿的雪山、碧綠的湖水和無盡牧野的勃勃生機。
不同的氣候和植物帶造就了鷹不同的棲息環境,三江源國家公園面積達30.25萬平方公裡,約佔青海省總面積的43%,佔中國總面積的3.1%,比英國的國土面積還要大,有許多大大小小的河流、湖泊,鷹的棲息環境得天獨厚。
青藏高原棲息的鷹據不完全統計有數十種之多。在這裡,鷹只是一個總體的稱呼,它的種類叫法都不同。有的叫鷹,有的叫鷲,叫鳶,叫鷙,叫梟,叫雕,叫隼等等。多數鷹築巢於樹上,但有些種類鷹築巢於多草的地面凸出物上或懸崖上。
鷹每窩產3至6枚卵,卵具褐色斑點。鷹的視覺敏銳,能在高空飛翔時看到地面上的獵物。因而古人形象地喻其為「孤飛一片雪,百裡見秋毫」。
在三江源採訪的42天時間裡,我們常常會看到鷹在高空盤旋或在低空滑行,也見到過它偶爾冒險在地面上行走。它們和國家公園裡的其它「居民」都受到了很好的保護,生態管護員會定期巡視,以確保這裡的野生動物不被打擾。
在天邊的索加,見到鷹,那裡的牧民會摘下帽子鞠躬致敬;瑪多縣黃河鄉的牧民,常常搭建鷹架和鷹巢;扎陵湖鄉的牧民,也常常會解救被網圍欄掛住的鷹,並給它們療傷。
鷹,是天空的王者。它俯瞰大地,守望高原。棲息在高原的鷹被視為是自由、力量、勇猛和勝利的象徵。
作者:姚斌 張多鈞 稿件來源:青海日報 聲明:以上內容版權為《青海日報》所屬媒體平臺所有,未經許可禁止轉載,違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