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包包放唇膏我的包包養國寶 廣州動物飼養員背包專養袋鼠寶寶
【解說】
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在廣州長隆野生動物世界裡,來自澳大利亞的標誌性動物——袋鼠成為了當天的焦點,而原因就在於,有一頭小袋鼠,似乎是住進了工作人員的「背包」裡。
據動物專家介紹,袋類動物是發育不完全的動物,屬早產胎兒,所以需要在育兒袋中發育,袋鼠寶寶出生後即在媽媽的保育袋內吃奶,直到6到7個月後,才開始短時間地離開保育袋學習生活,一年後才能正式斷奶,離開保育袋。
而這隻小袋鼠還未到出袋的年齡,卻因為貪玩跳出了媽媽的育兒袋,卻又回不去,而且,也不能人為地把它放回媽媽的育兒袋。
【同期】動物園動物專家 王智慧
它如果掉出來的話,一整群袋鼠如果我們去追趕,或者是抓它的媽媽,會讓它很緊張,很應激,就是把它塞回去也很容易再一次掉出來,就很危險,所以為了它的生命安全,所以我們就選擇人工來養。
【解說】
所以動物專家為了能模擬袋鼠媽媽的育兒袋,巧妙地做了一個袋子,把小袋鼠放入,然後背在身上成為一個「人肉」育兒袋,這位人類「袋鼠媽媽」還要保持走動,以營造一種袋鼠媽媽日常活動的感覺,真可謂是用心良苦。
【同期】動物園動物專家 王智慧
這個袋子就是為了模擬它在母體內的生存環境,所以就給它做了一個人工的育兒袋,包括它的溫溼度的控制,包括溫暖程度柔軟度這些,讓它覺得跟在它媽媽的袋子裡生活是一樣的
【解說】
動物專家還介紹,等小袋鼠慢慢成熟以後,也要讓它離開育兒袋,同時,還會讓小袋鼠逐漸適應吃草葉、樹葉,以培養它們正常的野外採食習慣,長大後可以儘快適應回歸群居生活。
記者 王慶然 廣州報導
責任編輯:【王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