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南極上班:企鵝、鯨魚和探險隊員的日常-虎嗅網

2020-12-06 虎嗅APP


去南極這件事,對於很多愛旅行的人來說,可以說是一個終極夢想。從中國到南極,要飛越大半個地球到達南美洲的最南端,然後換乘專業的抗冰船再一路向南。這樣一趟完整的旅程下來,至少要花上小十萬塊人民幣。但是南極的冰蓋、企鵝、海豹、深藍的海水和世界盡頭的奇異風光還是吸引著很多人每年前往。


今天的講述者叫 Laura,目前是一位在南極遊船上工作的探險隊員。Laura 原本是一個律師,也做過教育領域的自由職業者,屬於已婚已育有家庭的人,但是 Laura 依然熱愛折騰,喜歡戶外運動和充滿驚喜的生活。


1. 到南極數企鵝去!


我第一次去南極是 2018 年 2 月。當時是南極的夏天,過了南極圈後,有一天的時間我們坐著小艇在海上巡遊,突然駛入了一片飄滿碎冰的海域。駕駛小艇的隊員把發動機關上了,我們一行 11 人飄在南極靜謐的海面上,聽見的只有碎冰之間撞擊的聲音。



那些冰已經存在了上千年了,在那個夏天,飄到了我們面前,冰裡面還有一些被壓縮的空氣,一邊融化一邊發出噼噼啪啪的聲音。我覺得我們好像是地球上的最後幾個人類,在世界的盡頭飄蕩。


那個時候,我大概明白了什麼是永恆,而我就像是巨大的自然之間一顆渺小的沙粒。


那次的南極之旅我是以遊客的身份去的,但是因為那艘船上沒有會說中文的探險隊員,我承擔了許多照顧同行者的工作。正好那個航期,船公司的創始人也在那條船上,他在旁邊默默觀察了我幾天,覺得我挺擅長這個工作的,後來我們逐漸交談、熟悉,他向我發出了南極探險隊員的工作邀請。


這份工作需要我每年 10 月底到 3 月份,也就是南極的夏季,來到南極工作,可以深度體驗南極生活,不僅不用花錢、還能得到一份薪水,我聽了很心動,就開始跟家人商量。


我爸媽一向是很支持我做我喜歡的事,再加上我稍微向他們隱瞞了一些可能的安全風險,他們就同意了,還答應幫我照顧兒子。


至於我兒子那邊,我也跟他商量了。我向他解釋了我是要去做什麼,問他,「你是希望媽媽在家裡面就是陪你,還是說希望媽媽出去做媽媽喜歡的事情?」


他想了一下,回答我說,「我感覺大家的媽媽都會在家烤餅乾、烤蛋糕什麼的,但我覺得媽媽去南極數企鵝特別酷!」


於是綜合考慮之後,我接受了這份工作,在 2018 年的 10 月底以探險隊員的身份再次前往南極。


■ Laura 在南極


2. 探險隊員的自我修養


這份工作雖然聽起來挺有趣的,但實際的工作強度和壓力都很大,對於個人能力的要求也很高。南極遊船上的每一位探險隊員都是加強版的船員、導遊、戶外教練和南極知識專家的合體,不僅要照顧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還要有豐富的知識儲備。在最開始的一年,我看了很多相關的書籍、紀錄片,來了解南極的地貌、動物、探險史等等。


即使是已經了解了南極的很多知識,但是到了真正上船之前,我心裡還是有點慌的,人畢竟是一個陸地動物,而這一次登船就意味著要在海上生活一個月。


在船上的生活很規律,我們工作人員一般是 6:15 起床,探險隊長 6:30 向遊客進行廣播,當船上中國人比較多的時候,我就要配合隊長進行翻譯工作:


「大家早安,早餐時間是 7 點,今天的溫度是零上 2 度,今天太陽很大,請大家注意防曬。」


這些都是常規操作,但是因為隊長是個英國人,英國人呢,除了擁有悠久的探險、飲酒、喝茶的傳統,還酷愛詩歌朗誦,而且喜歡在廣播中一時興趣,說來就來:


「現在外面陽光明媚又是非常美好的一天,我想起了一首詩……」


這就讓我有些措手不及,只好跟大家說,「剛才我們探險隊長給大家朗誦了一首詩,一會兒我把這首詩翻譯了貼布告欄裡,大家有興趣可以去看一下。」


■ Laura 在南極


3. 穿越德雷克


一般我們的船是下午 6 點從阿根廷烏斯懷亞的港口出發,差不多晚上 9、10 點的時候就穿過了畢哥水道,開始進入大名鼎鼎的德雷克海峽。


這個時候,就是暈船人士噩夢的開始。


這條著名的魔鬼西風帶上沒有任何遮擋,十米浪都是很常見的。風浪特別大的時候,圖書館就像是哈利波特魔法學院一樣,書架上的書都蹦蹦跳跳的;餐廳像是在開打擊樂會,一會兒碎一箱子杯子,一會兒碎一摞碗。而穿越這片海域大概需要一天半的時間。


我之所以能做這份工作,正是因為我是亞洲人中少有的不太會暈船的人。大部分亞洲人在穿越德雷克的時候,會產生暈船的反應。我們每次在上船前準備的時候,船上的 Hotel Manager 會根據這趟行程中亞洲人的數量準備更多的嘔吐袋。


這也不是說西方人不暈船,而是西方的老人家對於吃藥這件事基本不排斥,他們上船之前,就會使用各種內服外用的藥物、甚至是玄學的壓脈帶,來預防可能的暈船反應。而有些中國的老人家會覺得自己有很多坐船的經驗,不願意吃藥。


■ 遊客坐衝鋒艇登陸


4. 在南極能看到的,只有南極本身


南極之旅,號稱是一生一次的旅行,不僅是因為距離遠、時間長,也是因為價格不菲。根據航期和倉位的不同,南極船票的價格也不太一樣,最便宜的大概 8000 美金,而最貴的套房要 20,000 美金。


一般來說,我遇見比較多的遊客是已經付掉了孩子最後一筆學費的老夫妻、公司的創始人或者高管、攝影愛好者和新媒體博主……


10 天的航期主要是到南極半島,就是南極大陸那個尖尖的地方;20天的航期會到南極三島,看到更多的物種。但其實對於很多人來說,在船上呆個兩個星期就會受不了了。



我曾經遇到一個乘客,差不多在第 10 天的時候問我,「今天我們登陸看什麼?」


我說,「這個地方有很多企鵝。」


「昨天不是看過企鵝了嗎?」


「不一樣,這是一個很大的王企鵝的聚集地。」


「昨天那個不是也很大嗎?還會看什麼嗎?」


「這個地方還有一個很大的倒懸的冰川。」


「那不還是冰嗎?」


「對,我們在南極啊。」


去看了之後回來,我問他,「感覺怎麼樣?」


「還挺漂亮的,就是太臭了。」


我也確實見過那種花了 20 多萬人民幣買了頂級倉房的遊客,最後因為嫌企鵝太臭了,堅決不肯登陸去看企鵝的。大家都去登陸的時候,只有他留在船上一邊看冰山一邊抽菸。


■ 王企鵝


5. 神奇動物在南極


從進入德雷克開始,我們就能看到各種各樣的海鳥,這些海鳥很有意思,風浪越大它們越嗨。


到了南極,我們會遇到白鞘嘴鷗,通體雪白,只有嘴是淡粉色的,特別漂亮,但是它們熱衷於吃屎。它們一般會在企鵝聚集地附近生活,在企鵝的排洩物裡尋找一些沒有消化完全的磷蝦和魚。


這種鳥有點缺德,有的時候當企鵝的爸爸媽媽餵小企鵝的時候,它會突然飛過來,從側面伸出腳掌去蹬小企鵝一腳。小企鵝都笨笨的,它那麼一蹬,食物就會掉到地上,大企鵝和小企鵝都不會把食物撿起來,只能一臉惋惜地看著地上的食物。這個時候白鞘嘴鷗閃亮登場,大搖大擺地撿起食物,自己開心地吃了。


■ 白鞘嘴鷗和顯然不是很喜歡它的企鵝  圖/視覺中國


幾乎所有的南極旅遊公司都是國際南極旅遊組織協會的成員,大家嚴格遵守保護南極野生動物、植物、地貌的條約,因此這些年來南極的動物被保護得很好,也基本上對人類沒有太多的防備。


在前兩年,我們登陸的時候,我坐在海灘上,經常有象海豹寶寶在一旁上下打量我,看我不太動的話,就向我蠕動過來,躺在我的腿上,把我當成另一隻海豹。它抬起頭看著我的時候,眼睛又大又圓,水汪汪的,讓人完全沒有抵抗能力。


■ 剛剛滿月的威德爾海豹  圖/視覺中國


後來因為動物學家發現與人類的這種交往可能會影響海豹的行為,就要求所有登陸的人,在海豹接近的時候,要主動離開。每次海豹寶寶離我近了,我都要躲開,它們會像一隻小狗一樣地看看我,好像在說,「我們不是朋友嗎?你為什麼躲開我?」


除此之外,在威德爾海附近的一個登陸點上,有漫山遍野的阿德利企鵝。這種企鵝長得很別致,整個頭都是黑的,只有一個小白眼圈,每一隻都像 drama queen。它們看起來對你毫不在乎,但實際上一直在悄沒聲地觀察你的一舉一動。


■ 阿德利企鵝 


有一次,我坐在小船上休息,突然「撲通」一聲從水裡蹦出來一隻鵝,整隻鵝直接就蹦在船裡了。進來以後它還生氣了,就好像這條船是它的一樣,一直在對著我狂喊。後來我就站起來了,離它遠了點,它就不叫了,好像就說,「行吧,你走了,我就不跟你計較了。」


當你觀察一大群企鵝的時候,是可以看到它們企鵝社會中的各種戲劇化事件的——比如,互相投石頭、互相吵架、吵不過了就互相打架……我還見過一個企鵝的小孩,已經長得跟它媽媽差不多大了,還死乞白賴地往媽媽肚子下面鑽著取暖。我就可以腦補出來,一個成年人還在家裡啃老的情景。


接觸的時間長了,我發現每一種企鵝,或者說每一種動物,都有自己的性格和行為方式,很好玩。


■ 金圖企鵝


在眾多的動物裡,我個人格外偏愛座頭鯨,看到鯨魚對我而言是一件很激動的事情,尤其是當它離船特別近的時候,直觀的對比之下,這種海中巨獸的突然出現,會讓人有一種既興奮又恐懼的感覺。


座頭鯨尾巴上的紋路就好像是人類的指紋一樣,你可以通過尾巴來辨認一頭鯨魚。有一個叫做 Happy Whale 的網站,你可以在上面查詢你見到的這頭鯨魚,如果發現你是第一個發現它的人的話,你還可以給它命名,之後每當有人目睹了這條鯨魚在哪裡出現,網站都會給你發消息告訴你。這是你和一隻鯨魚之間的美妙連接。


之前有一個晚上,我和一位獨自來南極的 70 多歲的女士一起在甲板上喝酒聊天。突然間,我們的周圍出現了二三十頭鯨魚,大鯨魚領著小鯨魚,小鯨魚活蹦亂跳,水面一時之間就沸騰了!鯨魚寶寶就像小孩子一樣,很興奮地展示著它剛學會的新技能,一會兒蹦起來,一會兒甩尾,一會兒轉彎,好幾頭鯨魚忽然一起鯨噴、一起下潛、齊頭並進……


我們兩個都看呆了,那位女士突然開始狂流淚。那個時候覺得相機什麼的都是多餘的,我們就是站在那裡,默默地看著。


■ 躍出水面的鯨魚


6. 斯科特的孫子


茨維格在《人類的群星閃耀時》中寫過一篇名為《偉大的悲劇》的傳記,講述了 1912 年英國探險家斯科特率領團隊和挪威的阿蒙森隊徵服南極點的競賽。這個故事的主角斯科特比他的對手晚了五個星期到達南極點,因為遭遇了連續的惡劣天氣最終他不幸遇難。這個故事是南極探險史上特別著名的一個篇章,斯科特雖然失敗了,但也因為他的故事和勇氣成為了歷史上最出名的探險家之一。


很碰巧的是,當我在船上工作時,有一位探險家同事也姓斯科特,跟他聊了幾次之後,我發現他居然就是那位著名的斯科特的孫子。


■ 1912 年 1 月 18 日,英國探險家斯科特和同伴抵達南極點,後面是五個星期前阿蒙森隊插上的挪威國旗


我們在一起工作時,只要有機會出去,他只要站在艇裡,看到海水、冰川,他就會突然變得特別興奮。有一次他是在外面開了六七個小時的艇,回來的時候整個人都凍僵了,但是眼睛裡還是閃著光,整個人像打了雞血一樣。


像他一樣,很多從事我們這個行業的人,都有一些家族傳承,他們具有祖祖輩輩遺傳下來的冒險精神。


我在做了這個工作之後,經常有人問我,「你的正經工作是什麼?」


我說,「這就是我的正經工作。」


我和我的同事們都認同的一個觀點是,「如果你做一件事情,每天早上睜開眼睛不是說滿心歡喜、迫不及待的話,那你為什麼要去做它呢?」


在過去的這三年裡,南極對我來說,是家、辦公室、也是樂園。每次一到南極,看到冰天雪地,吹過海風,聞到企鵝的味道,我都覺得特別親切,好像是回到家了。有句老話講,心安即是歸處,我覺得南極就是讓我心安的地方。



相關焦點

  • 我在南極上班:企鵝、鯨魚和探險隊員的日常
    但是南極的冰蓋、企鵝、海豹、深藍的海水和世界盡頭的奇異風光還是吸引著很多人每年前往。今天的講述者叫 Laura,目前是一位在南極遊船上工作的探險隊員。Laura 原本是一個律師,也做過教育領域的自由職業者,屬於已婚已育有家庭的人,但是 Laura 依然熱愛折騰,喜歡戶外運動和充滿驚喜的生活。-1-到南極數企鵝去!
  • 帝企鵝一路跟隨南極探險隊員(圖)
    中新網9月20日電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近日,澳大利亞探險隊的一組隊員,在南極地區遇到一隻帝企鵝。這隻帝企鵝一路跟隨,還用叫聲跟探險隊員「聊天」,十分有趣。一隻帝企鵝一路跟隨在南極探險隊員身後。(圖片來源:澳大利亞南極局視頻截圖)據報導,當地時間6日,澳大利亞南極探險隊的一組隊員在從莫森研究站走向附近的奧斯特帝企鵝群棲地(Auster Rookery)時,偶遇一隻一路跟隨他們的帝企鵝。從莫森研究站領隊馬特·威廉士拍得的視頻可見,這隻帝企鵝用腹部滑冰方式跟著探險隊員前進,還會滑一滑後站起身子。當威廉士對它說「跟上。兄弟!」
  • 帝企鵝一路跟隨南極探險隊員(圖)
    中新網9月20日電 據臺灣聯合新聞網報導,近日,澳大利亞探險隊的一組隊員,在南極地區遇到一隻帝企鵝。這隻帝企鵝一路跟隨,還用叫聲跟探險隊員「聊天」,十分有趣。一隻帝企鵝一路跟隨在南極探險隊員身後。(圖片來源:澳大利亞南極局視頻截圖 )據報導,當地時間6日,澳大利亞南極探險隊的一組隊員在從莫森研究站走向附近的奧斯特帝企鵝群棲地(Auster Rookery)時,偶遇一隻一路跟隨他們的帝企鵝。從莫森研究站領隊馬特·威廉士拍得的視頻可見,這隻帝企鵝用腹部滑冰方式跟著探險隊員前進,還會滑一滑後站起身子。當威廉士對它說「跟上。兄弟!」
  • 【南極夢尋】「不要迎接企鵝,要讓企鵝迎接你」
    出發前,探險隊將所有參戰人員分成信天翁組、企鵝組、海豹組、鯨魚組4個小組。記者被分到「海豹組」。188位探險者和遊客先在裝備室集合,試穿了衝鋒衣和登陸靴。指揮員說,一旦氣候適合登陸,就用廣播通知大家;聽到通知後,要立即趕到裝備室武裝好自己。 據介紹,每次登陸前,先由一批王牌探險隊員下水,試試大西洋風浪的「鋼火」。
  • 除了看企鵝和北極熊,還能在南北極幹什麼?
    △Credit: silversea.com但每年總有30000人抵達南極,成為極少數見過企鵝、吃過冰川、在南極圈內遊泳的「幸運兒」。△Credit: 脫脫那麼除了眾所周知的企鵝和北極熊,在南北極還能幹什麼?讓那些少數派告訴你。南極圈看企鵝南極半島上棲息著無數企鵝與海鳥,它們是這片大陸真正的主人。
  • 玩家| 南極動物來襲,萌炸了!請幫這些可愛的動物上頭條
    眾生分「土著「和「僑民「,族群龐大,有企鵝、海豹、鯨、海燕、賊鷗、藍眼鸕鷀、磷蝦等,而其中可以作為南極象徵的非企鵝莫屬。企鵝拍攝筆記即便同在南極,各類企鵝棲息地和主要活動區域也各有不同,此次航程共探訪到四類企鵝。最初,每次登陸見到的只是阿德利、帽帶和白眉企鵝這三類。直到在企鵝繁殖聖地-堡壘角的斷崖下,發現一隻混在眾多帽帶和金圖中的黃眉。因為這一隻獨秀(主要是天生黃眉太張揚)的大俠成就了此行發現四類企鵝的輝煌戰績。
  • 想去南極旅遊,該如何選船?
    型:C1型是載客13人到200人之間的小型探險船,可以安排南極登陸優點:安全性和舒適性比YA型高,可以選擇登陸的地點較多,乘客體驗普遍較好缺點:過德雷克海峽時會比較暈船3、C2型:C2型是載客201到500人之間的中型探險船,可以安排南極登陸優點:航行比較平穩,不易暈船缺點:受南極條約限制,在任何一個南極登陸點,每個批次的登陸人數都必須控制在100
  • 到南極就得看企鵝,南極都能看到哪幾種企鵝?
    長城站的遊覽和在海上巡航還真是有點累了,經過了一夜高質量的睡眠迎來了南極的另一個極為安靜的早晨。習慣性地去閱讀室吧檯打一杯蜂蜜薑絲水,廣播中天氣預報今天的最高風速是11節,室外溫度3.5℃,越接近南極大陸,溫度也隨之慢慢開始下降。
  • 想看企鵝又去不了南極怎麼辦?這裡不僅可以看還能和企鵝一起吃飯
    可是這兩點不知為難到了多少人,筆者就是去不了南極卻又想去看企鵝的人兒。那麼,想看企鵝卻又去不了南極怎麼辦呢?大家都很聰明,會告訴我,去動物園看啊。沒錯,如今許多動物園都有企鵝了,可都是三兩隻,沒有那種雪山上遍布企鵝的震撼之感。但是,我最近發現了一個好地方,那就是位於珠海的長隆海洋王國,它裡面的企鵝館飼養了很多隻企鵝。
  • 我在南極看企鵝,走的時候它們一路跟隨依依不捨
    從南極半島坐了兩天兩夜的郵輪才能到達這個名叫南喬治亞的島嶼,1904-1965年間,約6000名挪威人在這裡捕殺了超過17萬頭鯨魚和無數的海豹,一度導致這片海域除了企鵝外沒有任何海洋生物。由於政府在強制捕鯨站退出南喬治亞島的時候,禁止攜帶任何設備離開,500噸儲量的鯨油至今還有300多噸,這些用鯨魚身上剔下來的骨頭和內臟烹煮出來的鯨油,足夠接待遊客五十年的電量需求。
  • 南極夢尋(24)企鵝究竟有多美
    南極夢尋(24) 企鵝究竟有多美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徐亞平 有不喜歡企鵝的嗎?應該沒有。為啥?它們太可愛了! 3月9日,記者有幸在南極圈附近看到了阿德利企鵝。掐指算來,這是第七種企鵝。同行的探險隊員和遊客都說,一趟南極之行能看到7種企鵝,真是太幸運了。
  • 南極旅行日記,魅力南極(上篇)
    這一組組冰冷的數字,給懷著好奇心初次踏上南極的鵝友們,在激動之餘,也心存少許恐懼。註冊法國的龐洛系列遊輪日麗號,滿載著175位追夢的鵝友和本次組團單位德邁國際11位領隊,2019年11月29日下午6點離開烏斯懷亞港,駛向遙遠的白色大陸——南極洲。船長親自迎接每一位去南極旅行的追夢者。
  • 鯨魚和鯊魚尾巴的擺動方式一樣嗎?來南極告訴你正確答案
    我在北半球觀過鯨,視覺衝擊至今難忘,總期盼著下一次的觀鯨活動。在魁北克有一次宣傳活動,本以為Sagneunay河與聖勞倫斯河交匯處的Tadoussac小鎮是我們這次活動的重頭戲,沒想到魁北克旅遊局根本就沒有安排我們觀鯨這項活動!讓我大感意外和大惑不解,難道觀鯨不是魁北克最重要的旅行項目嗎?帶著失望離開了魁北克沒想到很快迎來了這次觀鯨的機會,而且觀南半球的鯨。
  • 一戰期間,22人探險隊被困南極22月,靠著吃企鵝全部活了下來
    一戰期間,22人探險隊被困南極22月,靠著吃企鵝全部活了下來南極是一個非常美麗而且充滿神秘的地方,因此長期以來都吸引著各種冒險家或是探險隊。但是南極天氣嚴寒,氣候十分的惡劣;由於受到電磁幹擾,在南極很難與外界取得聯繫,說不定就會永遠地留在了南極,這也是很多探險隊望而卻步的原因。
  • 企鵝媽媽會拼死保護自己的蛋:1911年南極探險隊拍攝的罕見老照片
    【圖1】1911年,南極探險隊的特拉諾瓦號探險船停泊在南極洲羅斯島西部的麥克默多灣。前景可見自然形成的奇形怪狀的冰原。【圖2】在南極洲羅斯島的羅伊茲角,遍地都是正在孵蛋的阿德利企鵝。攝影師赫伯特·龐丁將一隻腳踩在了一隻企鵝的蛋坑前,那隻企鵝站起身來,奮力用頭頂著他的膝蓋,要誓死捍衛自己的巢穴,保衛自己尚未出生的企鵝寶寶。【圖3】1911年,南極探險隊在雪地裡放置了一臺留聲機。一隻雪橇狗被它所吸引,走上前來,貌似要一探究竟。【圖4】1911年年,南極探險隊成員埃德加·埃文斯拄著一支鐵棍,站在鏡頭前,身後堆滿了探險隊的物資裝備。
  • 在南極看小屋和企鵝
    這其中,中國首個南極考察站長城站也是可以參觀的站點之一。2019年9月,中國自然資源部網站發布了赴南極長城站開展旅遊活動的申請指南,按照相關流程,計劃赴長城站開展旅遊的企業申請通過後則可以按照相關要求安排旅遊活動。現在每年中國有5000多名遊客赴南極旅遊,「打卡」長城站是每個中國人的心願。不過長城站只在周末和節假日對外開放。
  • 路書專訪|大熱之後的南極旅遊該如何深耕?
    因為岸上探險活動是南極旅遊最精華,也最依賴專業性的部分,需要完全由船方主導,所以船上的活動更多為客戶提供儘可能豐富的選項,除了船上的遊樂設施外,通常會安排南極知識講座,探險隊員故事分享,酒吧音樂歡樂時光,戶外甲板公民科教體驗項目,知識趣味競賽,慈善拍賣等活動,這些活動的原則都是在安全的前提下,儘量滿足客戶不同的需求。
  • 荒原長草、鯨魚挨餓 南極正在發生的變化不容忽視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張高麗在開幕式致辭中表示,南極地區地理位置和生態環境極為特殊,對全球氣候變化和人類生存發展具有重要影響。  事實上,近期有不少研究關注到氣候變化對南極的影響。從苔蘚到虎鯨,南極正在發生的變化不容忽視。
  • 企鵝都在南極?錯,企鵝也在非洲
    非洲粉企鵝夫妻企鵝生活在南極!這個常識,是從小到大的科普讀物和課本告訴我們的,是抄作業的標準答案。非洲企鵝,老師都沒見過,編兒童讀物的大人們也沒見過。先入為主,企鵝特屬標籤--南極。所以,當我在非洲大陸親見這一大群呆萌呆萌的非洲企鵝時,是很驚奇的。
  • 萌萌的南極企鵝
    萌萌的南極企鵝1萌萌的南極企鵝2萌萌的南極企鵝3萌萌的南極企鵝4萌萌的南極企鵝5萌萌的南極企鵝6萌萌的南極企鵝7萌萌的南極企鵝8萌萌的南極企鵝9萌萌的南極企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