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沒有呂不韋就沒有之後一統中國的首位皇帝秦始皇嬴政。但呂不韋最終也是因秦始皇而死,這究竟是為什麼,或許你心裡已經有了答案。
呂不韋原本是戰國時期一個富有的商人,他遇到在趙國當人質的秦國公子秦異人後,認為他奇貨可居,決定進行一次政治豪賭。
他先是花了重金去扶持秦異人,讓他廣交朋友。又賄賂秦孝文王寵愛但無子的王后華陽夫人,讓她說服秦孝文王立秦異人為王位繼承人。
後來秦孝文王死後,秦異人即位成為秦莊襄王,但即位沒多久就去世了。秦莊襄王的兒子嬴政年幼便成為秦王,呂不韋作為宰相輔佐他治理朝政,長大後的嬴政一掃六合統治全中國,成為中國歷史第一位皇帝。
但秦始皇對呂不韋不僅不感恩,反而逼得他服毒自殺,這是恩將仇報嗎?其實也未必,推敲秦始皇憎恨呂不韋的原因,有以下幾點:
1.存疑的身世之謎
呂不韋扶持秦異人後,秦異人有一天突然跑來和呂不韋說,他喜歡呂不韋的侍妾趙姬,讓呂不韋送給他。
呂不韋先是有些生氣,但想到前面已經投入這麼多錢了,便心平氣和地把趙姬送給了秦異人。但是傳說,趙姬在嫁給秦異人的時候,是懷有身孕的。但這個孩子究竟是不是嬴政,嬴政的父親是秦異人還是呂不韋,仍存在疑問,目前歷史上也是存在爭議的。
設想回到當時,不管嬴政的父親到底是呂不韋還是秦異人,對外肯定都宣稱這孩子是秦異人的,但是很難說當時會不會有流言蜚語。嬴政懂事後,也能很輕易知道呂不韋和自己母親的關係,這層關係肯定會讓嬴政不太舒服。
2.童年受到的欺凌
有一年秦國攻打趙國,讓在趙國當人質的秦異人處境更加危險,呂不韋想辦法帶秦異人逃走了。但是由於逃得匆忙,沒有把嬴政和趙姬帶走。
年幼的嬴政和趙姬就留在趙國繼續當人質,期間飽受欺凌。父親不在身邊,童年又欺壓,過得不太愉快,不知道秦始皇在心裡會不會怨恨呂不韋沒有把他和母親帶走。孩子很單純,但是心靈也很容易受到傷害,不過這一點只是筆者自己的推測,可靠性不高。
3.年幼登基沒有實權
嬴政的父親秦異人成為秦王沒多久就死了,讓嬴政年僅十三歲就當了秦王。這時的嬴政力量還很薄弱,朝政都是由宰相呂不韋把持,嬴政尊他為「仲父」。
嬴政雖然年幼,但是經歷過很多波折,大權全落到呂不韋手中,一開始或許嬴政會心存感激,但是他也不是傻子,也會渴望得到權勢,很難說嬴政會怎麼看待呂不韋,畢竟每個人都不希望有別人壓制自己的想法。漢武帝也是年幼登基早期沒有得到朝政的控制權的,秦始皇和漢武帝兩人在正式執政之後,方式都很激進,導致戰事連連,不知道是不是一種發洩。
4.母親淫亂,源頭是呂不韋
秦異人死後,嬴政母親趙姬又和前夫呂不韋舊情復燃了。當時嬴政還小,未必知道此事。但是呂不韋眼看嬴政越長越大,有些害怕嬴政知道這件事,又不想趙姬生氣,於是把一個叫嫪毐的男人偽裝成宦官,送進皇宮獻給趙姬。
趙姬找藉口騙嬴政,搬離原來的寢宮,和嫪毐去了秦始皇見不到的宮殿居住,還給秦始皇生了兩個同母異父的弟弟。嫪毐在太后趙姬的幫助下權勢越來越大,氣焰越來越囂張,有人看不慣跑去嬴政那裡告發了。
嬴政知道以後生氣的程度可想而知,嫪毐在嬴政知曉他與太后的關係後,破罐子破摔準備發動叛亂。不過叛亂失敗了,嬴政不僅殺了嫪毐,還殺了嫪毐和趙姬生的兩個孩子。在大臣的勸說下,嬴政最後才勉強原諒母親,但是破碎的感情和心裡留下的傷害很難恢復了。
這個事情追溯源頭,查到最後呂不韋的事情就敗露了,這才是嬴政憎恨呂不韋最主要的原因,讓原本權勢很大的呂不韋直接丟了相位。
5.不當宰相的呂不韋影響力還是很大
出了嫪毐的事情後,秦王早就想殺了呂不韋,但是很多賓客都為呂不韋求情,才饒了他一命。
呂不韋被趕出秦國首都後,各個諸侯國的賓客都來呂不韋這問候他,可見呂不韋即使不當宰相,影響力還是很大。嬴政知道以後就不高興了,擔心呂不韋謀反,又寫信繼續把他趕到更遠的地方。
呂不韋看到嬴政的態度,擔心以後被嬴政迫害,就主動喝了有毒的酒自殺了。
呂不韋進行的政治賭博,既成功了,也失敗了。他成功把秦異人推上秦王的位置,又在嬴政即位後繼續輔佐,成為權傾朝野的宰相。但是惹怒了嬴政後,最後又是一場空。
沒有呂不韋,嬴政幾乎沒有機率當上秦王。但是這也不能怪嬴政忘恩負義,不僅是出於政治權力的考量,還是個人家事的私仇,嬴政對呂不韋的恨是註定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