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劇《黑鏡》:反叛者的天堂和批量生產的黑暗故事

2021-01-20 鋒芒智庫

一個看似誇張的未來,又小心翼翼地與現實產生強關聯——個人獨裁主義、公園裡孩子的失蹤、不再私人的記憶、被機器狗支配的恐懼……《黑鏡》它在時時刻刻提醒你,這不是幻覺。

在剛剛過去的2017年末,全世界的美劇迷主題活動基本上都是同一個:看《黑鏡》。

自2011年《黑鏡》第一季於英國Channel 4首播,這部前期零宣傳的科幻恐怖大作一戰成名。站在酷炫高科技世界對立面的《黑鏡》,通過四季十九集的內容探索了一個高度發達又極度扭曲的世界,人性中最偉大的創新精神和最黑暗的本能在劇中交織衝突,讓《黑鏡》迅速成為高口碑現象級神作。《黑鏡》每集不同的黑暗主題,既是真實世界的一面鏡子,亦是人類如今所處時代和歷史的深刻見證。

叛逆者的傳統

科技與人類的交火在所難免。網際網路的出現讓世界變「平」,《黑鏡》則成功地捕捉到了人們動蕩敏感的神經。第一季首播集,《黑鏡》就討論了社交網絡的民意給首相帶來的壓力。《衛報》引用的一位美國評論家的盛讚《黑鏡》,207萬人收看的好成績,則顯示了《黑鏡》給美國市場帶來的巨大驚喜。

但是,由於沒有固定的演員以及連續的劇情,《黑鏡》在Channel 4的收視一直在走下坡路。特別是2014年的白色聖誕特輯,複雜而多元的設定顯得雜亂無章——它們本可以獨立成篇,卻被硬塞入了70分鐘內。

儘管聖誕特輯由《黑鏡》的主創兼核心編劇Charlie Brooker操刀,但過分縮短的時間依然暴露出大量硬科幻的Bug,收視人群僅僅徘徊在100萬。《黑鏡》能否繼續在Channel 4播出,被打上了一個大大的問號。

然而2015年Netflix從電視臺手中「搶」到《黑鏡》,一次性被續訂十二集的《黑鏡》不僅讓擁躉者放了心,更讓他們只想跪著叫「網飛霸霸」。2016年10月,「移民」後的《黑鏡》在Netflix上放出半季6集,其中90分鐘的加長集《Hated in the nation》講述了一個網絡暴力的腦洞,在國內外掀起了討論浪潮。

《Hated in the nation》中被人造蜂包圍並毀滅的人類

最犀利的一集《Nosedive》設定在一個人人都可以互相評分的社會,點讚的高分有特權,低分則將被排擠,活在網絡世界的鍵盤俠和噴子在這集中錯步上前。在艾美獎上,拿下電視電影類最佳編劇獎的單集《聖朱皮羅》,是《黑鏡》結局最溫暖的故事,卻依然能在午夜夢回時感到背脊發涼,因為愛情和永生在《黑鏡》裡不過是一場發生在San Junipero的遊戲。

無法被模仿 更無法被超越

2017年8月25日,《黑鏡》第四季公布了標題預告,剩下的6集標題分別是致命鱷魚、方舟天使、絞死DJ、卡利斯特號飛船、金屬頭和黑色博物館,在去年12月29日播出時順序稍有不同,但還是沒能改變集與集之間水準變化各異、風格差別明顯的結果。

對《黑鏡》的頂禮膜拜成了某種「政治正確」。對《黑鏡》回歸的期待,反而降低了許多人對於劇情內容的關注度,觀點似乎只有一個,就是「神劇歸來」——公眾號的頭條紛紛在元旦期間為其讓位,對神劇的習慣性操作已然形成。

不過,從豆瓣8.3的評分就可以看出,中國觀眾對這一季《黑鏡》並不是十分滿意,因為它太……不像《黑鏡》了。外媒的評價也體現了這種差距,不少評論都選擇用「disappointing」來形容 《黑鏡》。但Charlie本人表示,世界已經夠黑暗了,因此不會故意再去營造一個黑暗的世界,人艱不拆,你懂的。

的確,除了上一季在艾美獎驚豔的《聖朱皮羅》,在此前《黑鏡》裡,我們基本看不到任何正面情感。隨著網際網路普及,民眾對於其的牴觸情緒也越來越強大,高度發達的科技讓虛擬和現實的邊界變得模糊,這種模糊感反而使《黑鏡》第四季不那麼黑暗——一個看似誇張的未來,又小心翼翼地與現實產生強關聯:個人獨裁主義、公園裡孩子的失蹤、不再私人的記憶、被機器狗支配的恐懼……它時時刻刻提醒你,這不是幻覺。在《黑鏡》裡面,觀眾既忘卻了你所存在和生活的真實世界,也不願從遊戲一般的世界中醒來,從這個層面來看,《黑鏡》第四季其是事實、恐懼和希望的混合體。

第二集與一款育兒軟體有關,它生動地詮釋了什麼叫care full而不是careful,就算導演是朱迪·佛斯特,也難掩平庸;第三集更是像《消失的客人》的擴容版,看的人內心毫無波瀾;第四集講述了一種速配率99.8%的高級約會軟體,系統通過大數據可以幫你找到完美的對象,並設定一個相處時間,可能是18小時,也可能是9個月、5年,一旦違反,後果不堪設想。這集婚戀交友的主題十分符合時代特性,但在影像呈現時,卻又有太明顯的說教意味。

第五集的黑白畫面倒是讓人眼前一亮,由《Silk》的女主角Maxine Peake主演,她眼神中渲染絕望的氣氛讓人不寒而慄,人類VS太陽能機器狗更是絕地逃亡的對決戲碼,原本的默片設定或許能加分,最後主創還是選擇了臺詞呈現。

兩個加長集可能是本季最好看的兩集了。第一集《卡利斯特號飛船》是一個類似於《星際迷航》的故事,它以遊戲《無限輪迴》切入。在《無限輪迴》中,現實生活中怯懦的男主角能在遊戲裡的流氓宇宙扮演暴君。權力爆炸的結果,是數字克隆體女主角試圖自救並成功逃離控制,男主角意識來不及抽出,最終被永遠困在遊戲之中。

這樣的輪迴印證了《海上牧雲記》中的一句話,「當你舉起屠刀之時,自己也必將死於刀下」,到了第六集《黑色博物館》,也能咂摸出相同的味道。宣傳中對於該集一直強調的一點是膽小勿入,曾經是著名景點的黑色博物館是一個專門收集犯罪物品的地方,參觀者來到這裡,聽館長講那過去的事情。

第一集《卡利斯特號飛船》中男主提取DNA的棒棒糖

《黑鏡》第四季播出後,口碑並不理想。絕大部分人將這種失望的感情甩鍋在了Netflix上,並忘掉了Netflix豪氣續訂時帶來的激動和欣喜。

要知道的是,從活力和劇集質量來看,五大商業廣播電視網、三大付費電視網之外,三大流媒體平臺也是不可忽視的主角,就算Amazon和Hulu的《了不起的麥瑟爾夫人》和《使女的故事》在金球獎上出盡風頭,還是無法撼動食物鏈頂端是Netflix的事實。論內容,Netflix《紙牌屋》《女子監獄》《怪奇物語》《心理神探》等作品口碑與收視並舉,Netflix相對而言表現更強勢。

到了《黑鏡》這,Charlie Brooker一貫的藝術品位和價值導向沒有改變,只是世界更迭的速度快過內容創作,人們很難再次被《黑鏡》徵服。

Charlie不止一次在採訪中表示,他們的工作不是重複自己。從《黑鏡》第四季來看,他們也沒能刷新自己,作為一部科技驅動的劇集,主創們應該考慮一下走到科技前面了。在不久的未來,將根本不存在現實和電視劇的區別,閉上眼睛前黑掉的手機屏幕告訴你,《黑鏡》的bad沒有Ending。

相關焦點

  • 美劇即將冬歇,除了意外回歸的《黑鏡》,還有啥能看?
    其實對於《無恥之徒》來說,小編一直將這部「黃暴毒」、笑與淚共存的美劇看作是2017年最後一部神劇,因為《黑鏡》被Netflix接手後,第四季本要秋季回歸,可是到現在也沒有放出確切的開播消息,豆瓣上更是顯示2018年播出。
  • 《黑鏡》的故事是發生在同一宇宙中,不信請看細節分析!
    《黑鏡》海報科幻劇集《黑鏡》(Black Mirror)在廣大英美劇迷當中的評價相當不錯,荒誕卻又合理的劇情,黑色的諷刺和幽默,對現實世界的思考等,雖說自打網飛接手之後評價有所下降,但這部劇依然可以稱為科幻迷你劇神作。
  • 《黑鏡》《夜魔俠》《格林》等美劇續訂及取消最新消息
    昨天說了,今天給大家帶來 NBC 和 Netflix 的美劇續訂和取消消息。好消息是深受大家喜愛的《黑鏡》、《毒梟》、《盲點》、《小鎮滋味》都已經續訂,《我們的生活》(《我們這一天》)更是連續續訂了第二、三季。不過令人遺憾的是奇幻美劇《格林》第六季完結了,《馬可波羅》也在第二季完結。《超感獵殺》以及《鐵拳俠》並未公布消息。
  • 神劇《黑鏡》已死?
    從第一季的9.4到第二季的9.2,然後是8.8和8.3。肉眼可見的退步。有人說,神劇再一次爛尾了。我覺得算不上。畢竟這不是一個完整的故事,而是以科技為主題的單元敘事。這個故事探討的話題和之前比較熱的臺劇《我們與惡的距離》內核其實是一致的。就是大眾對罪犯的態度。這一集裡,既沒有高概念的科幻設定,也沒有震撼的特效。只是一個現實中可能發生的事件加上了一個荒誕的假設。
  • 《黑鏡》「褪色」,因為Netflix太相信套路
    關於科技,人類一直同時心存幻想和恐懼,之前的《我,機器人》等作品就表達過類似的主題。但《黑鏡》的英式冷峻讓這種恐懼與人性幽深結合在了一起,顯得獨一無二。以第四季的《大天使》和《DJ下臺》為例,這兩集故事本身還算精彩,但表達的仍然還是人類對科技凌駕自身的恐懼,並無太多新意。而《鐵頭》則形式大過內容,被指像一場未來「吃雞」遊戲。這種重複或許跟製作周期縮短有關:在BBC時,《黑鏡》的節奏是5個月製作一集,但到Netflix後,這個時間變成了3個月。
  • 《黑鏡》:這部口碑爆棚的科幻懸疑劇,為何在第5季跌落神壇?
    所以美劇的觀眾和英劇的觀眾口味不同,顯然如果想兩者兼顧的話,是一個比較艱難的探索過程。但是,除掉劇迷口味這個因素,它本身的質量就真的差了嗎?二、《黑鏡》的故事,是始終如一還是走向了雞湯?很多粉絲愛上《黑鏡》是因為科技與暗黑童話的結合,讓觀眾對探索人在科技中的異化和迷失,探索更深層次的哲學與意識的問題。
  • 盤點國外電視劇之黑鏡,網友:倡導我們健康生活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是國外電視劇之黑鏡,網友:倡導我們健康生活,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一下這一部電視劇的簡介和部分網友的評論吧。劇情簡介:《卡裡斯特號》:羅伯特(傑西·普萊蒙 Jesse Plemons 飾)是一家遊戲公司的技術總監,卻因為內向怯懦的性格而無法得到同事和下屬們的尊重。
  • 拾級而上的2019美劇
    除了「期望越高、失望越大」的逆反心理之外,《黑鏡》的確不「黑」了。與前作相似,仍舊是一季三集的搭配,VR、社交媒體和AI繼續擔任故事中的「大反派」:兩個中年男人在網絡世界解決關於愛情的困惑。一群人被社交媒體控制忽略了現實生活的可貴。偶像歌手被AI複製又險象環生重獲平凡的幸福。
  • 《環形物語》是另一部《黑鏡》嗎?
    作為亞馬遜推出的與網飛(《黑鏡》《愛,死亡與機器人》)、HBO(《西部世界》)抗衡的科幻劇集,《環形物語》在播出後顯然沒能迎來它的爆點。這部美劇改編自瑞典藝術家西蒙·斯塔倫海格同名圖像小說。或許大家更為熟悉的,是他在大陸出版的圖像小說三部曲之一的《電幻國度》。這部相比小說更近似於科幻概念設定集的畫冊,在2018年一經出版就登上了豆瓣科幻/奇幻榜單第二。
  • 皮卡丘毀童年了,權遊爛尾了,《黑鏡》也跌下神壇摔了個粉碎
    《黑鏡》中,全是這些讓人遍體生寒的故事。它讓你感受到,高科技仿佛籠罩在人類命運上的巨大沉默物體,而每個故事裡的人就像沒頭亂撞的小白鼠,最終逃不過被宰殺的命運。它沉默、壓抑、黑暗。就像片頭那個高頻振動的屏幕,讓人感到高壓之下必然的破裂和崩潰。可是現在的黑鏡,不「黑」了。首先就是科技感的減弱。
  • 觀眾用遙控器決定劇情,《黑鏡》新劇噱頭大於內容
    《潘達斯奈基》的導演依然是執掌《黑鏡》第四季的大衛·斯雷德。故事發生在1984年,主角是一位年輕的程式設計師史蒂芬。觀眾可以通過不同的選項來控制史蒂芬的行為,這也是影片最大的賣點。交互式體驗給觀眾帶來的新鮮感是不言而喻的。小到選擇早餐吃燕麥片還是玉米片,大到要不要殺了站在你面前的這個人,觀眾都可以通過手中的遙控器來自行改變故事的下一步走向,「定製」你希望的劇情。
  • 《黑鏡》最「黑科技」的一集 一個叫Netflix的人在控制你做的選擇
    作為netflix公司的招牌美劇《黑鏡》,自2011年開始播出以來,一直都是【黑科技】主題。每一集一個獨立的黑科技故事。就在昨天,網飛公司放出了今年的黑鏡特別篇《黑鏡 潘達斯奈基》,而這一次,短短的幾小時,就成了全球最熱門的討論話題。
  • 最受歡迎100部美劇出爐!從內容到工業模式國產劇要學什麼?
    迷失》)、《遠東特遣隊》(《兄弟連》)等,通過對劇中人物關係的重置、故事背景的更新、結構調整或細節增刪,在跨文化語境中實現美劇的橫向遷移與國劇的本土創新。《黑鏡》第一季和第二季屬英國承制,第三季屬英美承制,第四季屬美國承制,因而把第三季和第四季歸為美劇。
  • 《黑鏡》中的故事
    黑鏡劇我也是才出現,可以說是才發現的,後來就失控了,其中的一些腦洞和一些故事所揭示的人性黑暗面都引起了人們的深思。到之前為止,這齣戲一共演了五季,每一季的每一集都是一個獨立的故事,時間長大是在一個小時左右,你可以單獨看一集,他對其他部分沒有影響。
  • 盤點:別一個人看的10部美劇,有點恐怖!
    《美國恐怖故事》 《美恐》算的上是這幾年恐怖題材美劇中的佼佼者,有的劇集特別嚇人,一個人看會害怕!《X檔案》 這部美劇相當於是神秘學與陰謀論入門101,實在太經典,片頭曲也超有分辨度!《行屍走肉》 雖然《行屍走肉》這兩年有點拖節奏,但前幾季還是很好看的!
  • 《黑鏡》的迷思:當科技黑入我們的感官
    《黑鏡》中對這一技術基本持中性略偏負面的立場。《黑鏡》S0501中的兩個男人由於過度沉湎於遊戲中的性快感,以至於一個耽誤了家庭生活,一個影響了個人生活。最後的折中辦法是兩個人每個月只能進入虛擬世界體驗一次這種快感,而在這一天這個已婚男人的妻子可以去酒吧約會。另外兩個跟連接大腦相關的故事是S0302和S0404。S0302中由於遊戲體驗過於真實,導致玩家精神徹底崩潰。
  • 黑鏡第四季分集劇情介紹 黑鏡第四季劇情分析
    Metalhead  這將是《黑鏡》史上的第一次黑白電影。雖然是新領域,但鏡頭下的世界還是不會讓人失望的。6. Black Museum  這就是一部十足的爆米花電影,共三個故事。在你還沒意識到時,你已經看完了一個半小時的影片。這也是我們最後拍攝的故事。
  • 她們惡夢的敘事詩《黑鏡》
    儘管這故事貌似有趣,中間也確實發生了意想不到的轉折,但整體來說〈聯邦星艦卡裡斯特〉是《黑鏡》第四季中容易猜到結局的一集,也是硬科幻細節錯誤最明顯的一集。〈聯邦星艦卡裡斯特〉具有許多媚俗的好萊塢元素,譬如關鍵時刻必然要讓重要角色對其他發表勵志演講以團結眾人意志,以及莫名其妙地假設所有程式設計師都是黑客,而且黑客剛好也都懂基因科技,並且違背常識地設定只要局部基因就可以攜帶個體全盤記憶。
  • 豆瓣日曆 2020年12月4 日《黑鏡 第一季》
    今日主題:《黑鏡 第一季》。《黑鏡》(英語:Black Mirror)是一部由查理·布魯克創作的英國獨立單元劇,該劇由布魯克和安娜貝爾·瓊斯擔任節目統籌。該劇展現現代社會發展,特別是對新技術利用的副作用,其中的每一集是獨立的,背景通常設置在架空的現實或不久的將來,並以黑暗和諷刺的語氣和或輕或重的實驗感來表現劇情。
  • 《冒險島》黑暗天堂攻略 任務在哪裡接
    導 讀 冒險島這款遊戲之中,玩家能夠接去到各種各樣的不同類型的任務,這些任務環環相扣,常常玩家需要完成任務前置以後才能夠接取到下一環的任務,那麼遊戲之中玩家應該怎麼獲得黑暗天堂這個任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