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鏡》海報
科幻劇集《黑鏡》(Black Mirror)在廣大英美劇迷當中的評價相當不錯,荒誕卻又合理的劇情,黑色的諷刺和幽默,對現實世界的思考等,雖說自打網飛接手之後評價有所下降,但這部劇依然可以稱為科幻迷你劇神作。雖然《黑鏡那個》單集故事看似毫無關聯,但它們共享同一個「黑鏡世界」的推測卻從未停止。主創查理·布洛克(Charlie Brooker)先前也改變了以往說法,暗示共享宇宙的可能性。《黑鏡》的故事是否發生在同一個「黑鏡世界」當中,下面這些細節或許能夠提供相關的證據了。
一、相同新聞標題
第一季第一集「國歌」
在《黑鏡》的很多集中都出現過一個臺標是UKN的電視臺,如果觀察的足夠仔細的話,你就能夠發現,在《黑鏡》第一季第一集「國歌」(The National Anthem)以及第二季第三集「瓦爾多時刻」(The Waldo Moment)中,UKN電視臺在播出畫面的下方都出現過一個相同的新聞標題。
第二季第三集「瓦爾多的時刻」
二、維多莉亞的犯罪事件
白熊世界女主角維多莉亞
《黑鏡》第二季第二集「白熊世界」(White Bear)講述的是女主角維多莉亞與未婚夫伊安·蘭諾克因為綁架折磨並殺害了一個無辜小女孩而遭受無窮無盡「追殺」的故事。維多莉亞這一案件在「黑鏡世界」中也多次出現過。
第二季第四集「白色聖誕節」
第二季第四集「白色聖誕節」(White Christmas),注意看屏幕下方的文字:Victoria skillane appeal bid rejected(維多莉亞的上訴請求被駁回)。
第三季第三集「黑函之舞」
第三季第三集「黑函之舞」(Shut Up and Dance),注意屏幕右下角的新聞:Victoria skillane trial latest(維多莉亞最終審判)。
第三季第六集「為國所恨」
第三季第六季「為國所恨」(Hated in the Nation)在對白中提到了維多莉亞丈夫:Ian Rannoch?The child killings,yeah.(伊安·蘭諾克?那個兒童殺手,是的)。
三、「顆粒計劃」(Granular)
《EDGE》雜誌
《黑鏡》第三季第二集「遊戲測試」(Playtest)中,主角談論虛擬遊戲公司時,在鏡頭中曾經出現過一本名為《EDGE》的雜誌,如果你仔細看一下雜誌的左下角,就會發現「GRANULAR」字樣,這家公司就是第三季第六集「為國所恨」中開發出機械人造蜂的那家公司。
第三季第六集「為國所恨」
四、科技公司TCKR
《EDGE》雜誌上半部分
同樣在第三季第二集「遊戲測試」中,那同一本雜誌上方出現科技公司TCKR的技術廣告,該公司便是第三季第四集「聖朱尼佩洛」(San Junipero)中的科技公司。
第三季第四集「聖朱尼佩洛」
五、卡洛首相啪豬事件後續
第三季第三集「黑函之舞」
第一季第一集「國歌」(The National Anthem)中,首相麥可·卡洛(Michael Callow)遭受巨大羞辱後,與妻子的後續發展在其它集數可見,在第三季第三集「黑函之舞」中與「維多莉亞的犯罪事件」同時出現在網頁上,新聞顯示兩人後來已離婚。新聞的標題為:PM Callow "to divorce"。
六、選秀節目「歌唱高手」
第一季第二集「一千五百萬」
第一季第二集「一千五百萬」(Fifteen Million Merits)中,女主角參與的真人秀節目「歌唱高手」(Hot Shot)在其它集同樣有出現。
第二季第三集「瓦爾多時刻」
第二季第三集「瓦爾多時刻」,注意看後方的屏幕上,出現了女主角的形象。
第二季第四集「白色聖誕節」
第二季第四集「白色聖誕節」,電視中正在播放這個節目。
第三季第三集「黑函之舞」
同樣還是第三季第三集「黑函之舞」的那個網頁,屏幕上方的紅框中的文字是:「tolent show15 Million Meritslaunches next week」(注意加粗的字體)。
七、動畫人物瓦爾多
第二季第三集「瓦爾多時刻」
第二季第三集「瓦爾多時刻」的動畫人物瓦爾多連續以不同的方式出現在其它集數中,包括玩家名稱以及貼紙。
第二季第四集「白色聖誕節」
第二季第四集「白色聖誕節」中有人用「瓦爾多」(Waldo)作為自己的暱稱。
第三季第三集「黑函之舞」
第三季第三集「黑函之舞」,注意右上方紅圈中的那個貼紙。
綜上所述,如此多的細節都在證明《黑鏡》中的故事是發生在同一個世界當中的,只不過可能劇集播出的順序並非按照正常的時間順序。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