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剛看了黑鏡最新一季的前三集,覺得不太舒服,雖然說《黑鏡》系列算是我認為的比較少有的,對於未來有著更強洞察能力的電影,但是越拍越恐怖,《黑鏡》更像是恐怖片。
而恐怖電影,也是整個科幻電影的起源,工業時代的恐怖片為了製造出更多毛骨悚然的效果,於是引入了技術元素,諸如科學怪人,弗蘭肯斯坦這類的話題,那是科幻電影亞文化的階段。
所以,在《黑鏡》系列中,我看到的是某種朝著恐怖片方向的回歸。
2
再說《哆啦A夢》這部充滿童趣,天真浪漫的卡通電視劇,其本質上和《黑鏡》一樣。
並不是討論未來人工智慧技術是否會變得越來越像人類,人工智慧會不會覺醒,取代人類,消滅人類這樣的空泛的話題。
《哆啦A夢》和《黑鏡》探討的都是,當某種技術進入到人類社會以後,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其所圍繞的依然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而人性本身不會有任何變化。
3
《黑鏡》所探討的是,當一項技術進入人類社會之後,人性的惡會如何利用,並造成怎樣的災難性後果,它的價值觀取向是黑暗的,毀滅性的,對一部分人來說會引起更深刻的思考,我們需要對技術加以防範來應對可以避免的災難。
而對另一部分人來說,這樣的價值觀是灰暗的,技術的發展將被人性永無止境的滿足於自我欲望的滿足,奴役他人,破壞世界,處處是黑暗森林,防不勝防。
《哆啦A夢》同樣展現了技術的強大,以及人性的弱點,大雄一直都是一個懦弱的宅男,成績差,不願上學,還老想展示自己很強大,需要受尊重。
而哆啦A夢這隻機器貓,通過不同的方式來滿足他的願望,但是故事中總有波折,靠技術取得的成績最終只是一時的,而真正的價值,依然需要靠人自己努力去爭取,努力、公平、正義這些價值是人類存在意義的核心,技術只是一個輔具,或者說幫助大雄和他的朋友們去看清世界,幫助他們成長的工具。
有一集劇場版我挺感動,大雄穿越到了未來,看見了未來的自己即將迎娶靜香,但是卻依然躊躇懦弱,和自己想像中的完全不一樣,但是在小時候大雄的鼓勵下,未來的大雄終於克服了自己的怯懦,完成了自我的成長,而小時候的大雄也受到了感染,也要做一個勇敢的人。
每個人,長大以後多多少少會對自己有所失望,這種失望來自於兒時的期待,而穿越時空的這一技術,為的也只不過是重新認識你自己。
答案或許是奉獻與犧牲,你的犧牲並不是為了拯救別人,而僅僅只是自己。
答案或許是宿命論,你終將走向必然的那一天,無處可躲,但是你必須仍然擁有自我的自由意志,在必然的終點到來之前完成更好的自己。
答案或許是無窮平行宇宙,你的每一刻選擇都將走向命運分岔的花園。
答案或許是永恆輪迴,是佛陀,上帝,站在世界盡頭等待你的舍悟離迷。
4
《黑鏡》與《哆啦A夢》都是對未來技術的探討,卻是兩套完全不一樣的價值觀,其實也折射了成人與兒童世界的價值觀。
在成人世界中,佛家講七情六慾,七情就是7種情緒。
「喜」 「怒」 「哀」 「樂」 「驚」 「恐」 「思」
仔細觀察者幾中情緒,只有「喜」跟「樂」在積極情緒,其他都是負面情緒,世界上大多數人每天都活在負面情緒中,滿足的感受很少,憤怒、恐懼、自卑,其實是多數人的常態,因為要滿足快樂這種情緒需要的條件實在太多,而讓人不快樂的條件只需要一條即可。
為什麼我們喜歡貓狗?為什麼要「吸貓」?
這些小動物,吃飽了就滿足了,絕大多數都時候都是滿滿的快樂,充滿負面情緒的人是會被治癒的。這些動物能夠傳遞出我們所匱乏的喜悅。
小嬰兒的世界也是一樣,只要吃飽就很滿足,任何一點點的小刺激都能快樂無比,對人也是一種治癒,內心豐盛。
到兒童階段,他們成人化的東西就逐漸出來了,攻擊性和力比多要釋放,嫉妒、貪心、懶惰等等行為也具備了,而此時,好的兒童作品,正是為了帶他們重新回到過去天真無邪的狀態,在小挫折中依然保持樂觀。
5
成年人太聰明了,成年人永不滿足,喜歡保持永遠得不到的匱乏狀態。
即對技術帶來的便利性極度貪婪,瘋狂的刷著朋友圈、信息流推薦,來獵奇吐槽,滿足自己的偷窺欲表現欲。
同時又恐懼技術取代自己的工作,恐懼技術被惡人利用,恐懼技術偷窺了自己過多隱私。
我們真的能夠提前看到一項技術會造成的災難,然後去提前制止嗎?這是不可能的,因為匱乏的狀態一直都在,與技術、與物質世界本身無關。
這些都是《黑鏡》在表達的。
但是《黑鏡》系列在我看來並不是一部能夠最終給人帶來更高意識狀態的作品,即使同樣是暗黑系的《黑客帝國》,最後的人類世界依然得到了拯救,而《黑鏡》依然是恐怖片的內核,只不過加入了技術元素而已。
6
所有優秀的科幻故事,所要敘述的內核,都和技術沒有太大關係,沒有人會為作品中的某些新技術興奮多久,我們所期待的是主角的成長與反映。
與我們為何以及如何生存在這個世界上有關。
哆啦A夢為大雄帶來了未來無所不能的技術,但是大雄只是想用這些技術滿足自己的小欲望而已,撒個小荒,偷小懶,偶爾欺負下胖虎,和靜香親熱,但是最終大雄都會受到應有的教訓。
在這一過程中,大雄也在逐漸成長,純粹的藉助於外部技術獲取滿足,並不能為他帶來真正的力量與滿足,而相反真正的力量一直在自己內心,正是這種力量才能讓他幫助到更多的人。
在這個科技越來越強大的世界中,我必須不斷折返到《哆啦A夢》裡所創造的價值觀中,你對科技的依賴與恐懼的想法和行為,都是折射你七情六慾的鏡子,你必須最終依靠自己的力量去超越和擺脫這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