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是《用肯定式教養理念輔導孩子寫作業》的第5章,所有購買本專欄的朋友可以免費加群進行後續指導。
專欄的上一章,我們專門解決了父母在輔導孩子作業時容易生氣的問題。大家按照我的方法操作,可以說很容易的就可以做到情緒控制,避免在輔導孩子作業時經常性的情緒失控問題。
只要父母做到了控制情緒,可以說就解決了我們輔導孩子作業的一個大問題,因為父母的情緒問題是導致孩子作業問題的一個非常重要原因。
但是僅僅幫助父母單方面的控制情緒,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父母的情緒問題。因為父母的情緒歸根結底來源於孩子的作業,如果孩子作業沒問題,父母會生氣發火嗎?肯定不會。因此如果孩子的作業問題不能徹底解決,我們無論怎麼教父母控制情緒,最終總有爆發的一天。
因此解決孩子的作業問題才是化解父母情緒的最根本方法。
當然,在解決孩子作業問題的過程中,父母有效的情緒控制有非常好的促進作用。可以這麼說,父母的情緒和孩子的作業問題是相輔相生的,父母越是更好的控制自己情緒,孩子的作業問題越少;而孩子的作業問題越少,父母當然也就更不容易情緒失控。反之亦然。
所以,我們可以這麼說:
父母在輔導孩子作業時之所以生氣,是因為孩子的作業問題導致的,但是孩子的作業問題卻是父母不當教育的結果。那麼,當父母掌握了正確的輔導作業方法後,也就解決了孩子的作業問題,父母也就不會生氣發火了。
父母輔導作業的目的
要想解決孩子的作業問題,我們首先要搞明白輔導作業的目的。只有在搞清楚目的的基礎上,我們才有可能發現最有效、最正確的方法。如果方向都搞錯了,那麼我們父母再努力也是白費,甚至越努力問題越多。所以,我們首先要搞明白輔導作業的目的。
我們輔導孩子作業的目的是什麼?
別看這個問題這麼簡單,父母也在天天輔導孩子作業,但是估計很多父母都沒有思考過這個問題,更不用說明白輔導作業的真正目的了。
就父母們每天的輔導作業表現來說,很多父母會認為輔導孩子作業的目的是為了幫助孩子更好的掌握知識。只有幫助孩子掌握好了知識,孩子才能跟上老師的學習,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績。正是出於這樣的目的,父母們天天耳提面命的盯著孩子的作業,督促加強孩子的作業練習,甚至不惜增加作業量,上各種作業輔導班。
但是,我們輔導作業的目的真的是為了幫助孩子掌握知識嗎?
事實上父母在這個問題上犯了嚴重的錯誤:掌握知識只是我們輔導作業的一個目的,但絕對不是最終目的。也正是這個最終目的搞錯了,才讓孩子作業上表現出了種種問題,最終讓父母情緒失控,愛對孩子發火。
那我們輔導作業的最終目的是什麼呢?
我們輔導作業最終目的應該是不輔導。讓孩子養成自己完成作業的習慣,在沒有父母的幫助下,孩子也能又快又好的完成作業。
這才是我們輔導孩子作業的最終目的。
因為作業本身就是孩子自己的,父母越是監督輔導,孩子就越養不成獨立作業的習慣,也就越不把作業當成自己的事,也就預測不會對其負責。久而久之,孩子作業問題就會越來越突出,父母看著孩子在作業上表現越來越差,可不就越來越生氣?而越是生氣反過來又助推了孩子對作業的厭惡情緒,於是就陷入了一個惡性循環。
只有孩子實現了作業獨立,他們才會把作業當成自己的事情來看待,才會對其負責,才會有更強的內動力去做好。
父母輔導作業中常犯的錯誤
現在我們明白了父母在輔導孩子作業上犯的意識形態錯誤,也就是沒有搞清楚輔導孩子作業的最終目的。而正是因為這個錯誤,使得父母在輔導孩子作業上表現出一系列的錯誤,也正是這些錯誤讓孩子越來越討厭作業,最終使得作業成為了一個讓父母頭疼的大問題。
父母們犯的第一個問題就是重知識輔導,而不注重作業技能的掌握。
正因為父母的意識形態錯誤,使得父母們錯誤的把掌握知識當做主要問題,因此在平常輔導孩子作業時也主抓知識的掌握,而忽略了對於相關作業技能的掌握。
父母會更注重孩子掌握了多少漢字、算數的正確率、背了多少詩詞等等,平常也買這方面的資料給孩子來訓練。在父母這樣的重視下,孩子這方面的知識肯定掌握的比較快。但是對於如何獨立完成一次作業所需的技能,父母們就不重視了,甚至也從來沒有思考過。
在這樣的教育下,孩子每次作業必須要藉助父母,沒有父母的監督和督促,孩子就無法完成一次作業,或者說不能出色的完成一次作業。
父母犯的第二個問題就是過度幹預孩子。
建立在父母重知識而不注重技能的培養思想下,孩子要想完成作業,就不得不藉助父母的幫助,這樣就必然到了一個問題:父母越是想讓孩子作業完成的又好又快,就越是要過度的幹預孩子。
你看看父母們,每天晚上從吃飯就開始盯著孩子,讓孩子快吃,吃完就開始寫作業。孩子寫作業時,自己啥也不幹,就坐在旁邊盯著。孩子出了一點問題,就立刻指出……父母活生生把自己變成了一個監工。
但是當父母越是過多幹預孩子時,孩子在作業上就會喪失越多的自主權,作業在孩子看來,更像是父母的作業。你想啊,在一件事上,別人付出了90%,你付出了10%,你還會把這件事看作是自己負責的事嗎?出了問題,誰又該負主要責任?你不對其負主要責任,你還會對其特別上心嗎?不上心,你又怎麼會表現的好呢?孩子在作業上就是這種心態。
這就產生了這樣一個情景:父母一方面喊著作業是孩子自己的,但一方面又比孩子更上心。而父母越是上心,孩子越是喪失主動權,越是沒有積極性。孩子越是沒有積極性,父母看著越是來氣,因此也就越是經常對孩子發火。孩子越是因為作業被罵,越是覺得作業是為父母寫的,越是討厭它。惡性循環就這樣形成了。
輔導孩子作業的正確打開方式
我們分析了輔導作業的最終目的,也看到了輔導作業中存在的問題,那麼應該如何正確的輔導孩子作業呢?
1、著重抓作業技能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