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繪畫作品中,動物類書畫一直是主流之一,古人也喜歡講各種動物賦予不同的寓意,
鷹作為一種兇猛的鳥類,處於食物鏈的頂端,在古人的畫卷中,也常有這種動物的身影出現,它們象徵著英勇威武的氣節,代表了大展宏圖的寓意,常被相關學士用以自喻。雖然鷹的寓意很好,但並不是尋常畫家能創作好的,有這麼一位畫家就曾畫過一隻鷹,後來這幅畫竟拍出了2.7億的天價,然而在專家鑑定時,他們用放大鏡放大五倍後查看,竟然說:這根本不是畫。這究竟是怎樣的一幅畫卷,它又是誰創作的呢?
這幅畫便是著名畫家潘天壽的作品,《鷹石山花圖》。潘天壽非常喜歡畫鷹,最開始他是學習花鳥繪畫的,後來他看到在天上翱翔的雄鷹,瞬間被這種猛禽的氣勢給折服了,於是開始著力研究鷹的畫法。其實潘天壽本人就對自然萬物有著獨特的痴迷,他常常觀察大自然的變化,親身走進山林間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並將這些景色銘記於心,然後回到畫室,將心中所想用畫筆勾勒出來。
畫鷹的畫家有很多,但不是每一個都能夠畫出潘天壽這樣的水準,專家在將潘天壽的《鷹石山花圖》放大了5倍觀察,驚嘆到,這根本不是畫!原來這幅畫將鷹的每一處細節都描繪得淋漓盡致,讓人可以親身感受到畫中鷹的蓬勃朝氣和旺盛的生命力,仿佛就置身於大自然之間,使得專家們如同跟真正的鷹在接觸。
國內許多畫家在繪畫時都會加入西方元素,倡導中西結合併予以濃墨重彩,例如徐悲鴻,他也擅長畫動物,其中就畫過鷹,他的鷹畫也描摹得栩栩如生,跟真正的鷹沒什麼區別。而潘天壽不同,他的鷹雖然沒有過度修飾,但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栩栩如生。這種沒有重彩修飾的畫卷,卻又無可挑剔,這便是潘天壽的厲害之處,也難怪這幅畫卷能拍出2.7億的天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