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藥店人推薦給顧客的營養補充劑中,維生素C的推薦率遙遙領先,究其原因,與維生素C的多種作用(主要為增強免疫力)、多種口味(橘子味、水蜜桃味、青蘋果味等)、多種劑型(咀嚼片、含片、泡騰片等)以及顧客的接受度高等因素有關。當維生素C被推薦給越來越多的人群時,我們不禁反思,維生素C真的這麼全能嗎?真的適合所有人群服用嗎?因此,今天我們重點來聊聊關於維生素C的注意事項,避免大家走入「全能神藥——維生素C」的誤區。
一、大量服用維生素C可致多種不良反應
維生素C是水溶性維生素C,服用後在體內的代謝和排洩速度較快,但一次性大劑量的服用維生素C,也會引起中毒。
1、一次性攝入維C2500-5000毫克以上時,可能會導致紅細胞大量破裂,出現溶血等危重現象。
2、每天服用1-4g的維生素C,可引起腹痛、腹瀉、皮疹、胃酸過多、胃酸反流等症狀。
3、人體攝入維C後,由肝臟代謝分解為草酸,並以草酸鹽的形式通過尿液排出。大量服用維生素C會增加草酸鹽的形成,過多的草酸鹽會加速泌尿系統結石的形成。
4、大量的維C會增強紅細胞對血管內皮的粘附能力,促進凝血酶的形成,繼而引起紅細胞凝血,增加血栓的形成。
5、長期大量服用維生素C,可減少腸對維生素B12的吸收,使巨幼紅細胞性貧血病情惡化。
6、兒童大量服用維生素C,可增加骨科病的發病率。
7、長期大量服用維C,突然停藥,會導致體內維C缺乏,引起壞血病,因此,停用維C應逐漸減少服用劑量。
8、育齡婦女,長期大量(每日2g以上)服用維生素C,會使生育能力及免疫力降低。
二、注意維生素C與其他藥物的相互作用
1、維生素C能促進鐵的吸收,但如果補充大量的維生素C,也會使鐵的吸收增加而引起鐵超負荷。
2、維生素C與磺胺類抗菌藥物(如聯磺甲氧苄啶)合用,可降低磺胺類藥物在尿液中的溶解度,繼而在腎、輸尿管、膀胱內析出結晶,引起腰痛、尿痛、血尿、蛋白尿,嚴重者甚至可導致腎衰竭。
3、維生素C與維生素K3合用,因維生素K3具有氧化性,會發生氧化還原反應,降低兩藥的療效,應避免同用。
4、口服大劑量維生素C可幹擾抗凝藥的抗凝效果,應避免合用,如華法林鈉片。
5、長期大量服用維生素C,可能會導致草酸鹽結石,與鈣片同服,會增加結石的發生機率,因此應避免同服。
6、維生素C為酸性物質,與慶大黴素同用,會降低降低慶大黴素的抗菌作用。
7、維生素C不宜與鹼性藥物同服,以免降低藥效,如碳酸氫鈉片等。
8、維生素C與葉酸或維生素B2同服時,會發生氧化還原反應,導致藥物結構被破壞而失效。
9、維生素C對維生素A具有破壞作用,大量服用維C後宜注意補充足量的維生素A。
三、注意維生素C的服用方式
1、維生素C泡騰片在用冷水或溫開水充分溶解後,應儘快飲用,因為維C具有還原性,空氣中放置過久會損耗維生素C。
2、口服維生素C,避免使用茶水送服,因茶葉中含有茶鹼,會使維生素C被氧化分解,而降低藥效。
3、口服維生素C,避免使用牛奶送服,因牛奶中含有維生素B2,兩者會發生相互作用而降低療效。
4、維生素C宜空腹服用,但消化性潰瘍者應慎用。
通過上述三個方面的介紹,相信大家都了解了關於維生素C的諸多注意事項,也提醒大家,維生素C雖然應用廣泛,但也不是萬能神藥,不合理的服用維生素C,不僅不能改促進人體健康,反而可能帶來危害。所以,今後在給顧客推薦維生素C前,還要多考慮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