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偷走的嗅覺

2021-01-17 西安交大黎荔

作者:黎荔

新冠病毒疾病的臨床症狀不僅包括乾咳、發燒和氣短,化學感知功能喪失也成了一項標誌性症狀,其中,「嗅覺喪失」是涉及新冠肺炎症狀最早和最常見的報告指標之一。我看到此前的媒體報導,在感染新冠病毒後,有母親聞不出嬰兒尿布的味道,有廚師無法分辨咖喱或大蒜的氣味,還有人說他們無法聞到洗髮水的甜香和貓砂的臭味。一些研究表明,與其他眾所周知的症狀,如發燒和咳嗽相比,「嗅覺喪失」實際上是一種檢測是否被感染更好的方法。據復旦大學附屬上海市公共衛生臨床中心盧洪洲教授牽頭,聯合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舒易來主任以及德國、法國等國際專家的一項最新研究,「嗅覺喪失」症狀在新冠患者中佔據了較大比例,高達 41%,其中中國、德國和法國患者嗅覺或味覺障礙的發病率分別為 32%、69% 和 49%。看來,嗅覺障礙的發病率可能因種族而異,這也與病毒在各地區的變異發生有關聯。

為什麼「嗅覺喪失」症狀在新冠患者只佔到41%?我覺得,可能是因為不少新冠患者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嗅覺減退。因為,嗅覺的地位是這樣的:如果必須放棄一種感知,幾乎每個人都會說,那就放棄嗅覺好了,嗅覺是一種很多人都相對忽視的感知。再加上現在患上鼻炎的人那麼多,鼻腔的炎症是導致嗅覺下降的一個常見原因,許多人根本就長期嗅覺失靈,所以他們難以分辨、察覺自己的嗅覺功能改變。非新冠病毒感染導致的嗅覺失靈在人群中一直存在,成年人有 20% 會有嗅覺失靈,這個數字在 75 歲以上老人更是高達 80%。

嗅覺是一種如此精妙又脆弱的感知。人的「五感」中,視覺最直白,聽覺和味覺的發揮客體範圍有限,觸覺給人的感覺強烈,卻因日常接觸的材質大多普通,常常隱埋於平庸,只有嗅覺最微妙、最複雜,也最具有「感覺取向」,往往難以用語言表達。嗅覺具體是怎麼運作的,我們仍然不知道。當我們嗅聞或吸氣時,空氣中的氣味分子會進入我們的鼻腔通道,並與嗅覺上皮(這一片神經細胞包含了350-400種氣味受體)接觸,如果恰當的受體激活了對應的受體,受體便向大腦發出信號,將其闡釋為一種氣味。但事實上我們今天還不清楚其機理。受體是如何被激活的?是分子特定的化學形狀還是分子的振動方式?還有,氣味複雜難以解構,氣味分子激活的往往不是一種而是若干種氣味受體,就像鋼琴家在巨大的琴鍵上彈奏和弦,我們聞到的許多氣味,比如咖啡的苦香味,烤焦的杏仁味,可能都是由幾十種甚至上百種不同的化學組合產生。時至今日,人類在嗅覺研究的徵途上不過才稍微開了個頭,前路還何其「路漫溫其修遠兮」呢!

關於人類的嗅覺,一個有趣又特別奇怪的地方是,在人的五種基本感知中,只有嗅覺不經下丘腦介導,每當我們聞到某種味道,信息會直接傳送到嗅覺皮層。嗅覺是人類最直接的感覺。同時,嗅覺皮層又靠近塑造記憶的海馬體,有一些神經科學家認為,這可以解釋為什麼某些氣味能強烈喚起記憶。很多人聞到一種煙味會想到他們已經故去的爺爺,聞到清晨雨後的泥土香,喚醒少兒時與小夥伴的歡樂玩耍畫面,遠處飄來紅燒肉的香味,看見了爸爸在廚房大展拳腳的身影……我們很多時候並不能用文字去描述氣味,而它卻與我們所經歷的事情自然而然發生了關聯。通過氣味,我們能夠回憶起六七歲時的事情,而通過文字我們卻很難做到這一點。因為氣味不需要語言,就可以直接傳到大腦邊緣系統,這種化學信號跨越了語言的橋梁,撬動了某種既奔騰又幽微的特殊情感。在鼻子和大腦之間有一條通向記憶的捷徑。

在這個意義上,氣味顯然是一種強烈的個人體驗,即使今天人類已經可以用化學分析的手段來精確測定某種氣味的分子式和濃度比,我們依舊無法去準確地向別人講述某種氣味。事實上,同一種氣味,不同的人用鼻子吸嗅,會得到不同的描述和評價。嗅覺的最不同尋常的地方在於,每個人都以不同的方式聞到世界。有科學家用量子力學來解釋嗅覺,由於微小的化學變化,一些具有相同形狀的氣味分子具有完全不同的氣味,但它們仍然以完全相同的方式進入受體分子。那麼,嗅覺系統如何感知差異呢?答案可能在於量子粒子的波動能力。這就是關於嗅覺的科學之所以複雜的原因。這一理論的提出的確非常具有啟發性,氣味的千變萬化原來是一種量子態,若斷若續的氣味傳遞之所以呈現某種波浪般的性質,原來是一種純粹的量子效應,受體能夠感知到這種振動的差異,事實上受體是被共振所激活的。我覺得,自然世界已經演化出一種能夠把宏觀和微觀聯繫起來的機制,雖然人類還不清楚宏觀和微觀之間的界限,但嗅覺感知,也許正好就是處在微觀量子和宏觀經典世界邊緣之間的過程。

我們可以選擇不看、不聽、不嘗、不接觸,卻一刻也不能停止呼吸,因為呼吸是我們賴以生存的必要元素,而嗅覺是唯一一個無法被關閉的器官。對人類而言,氣味遠比我們以為的更重要。一旦嗅覺喪失或者嗅覺減退,會奪走多少人生愉悅、抹去多少珍貴記憶,難怪有科學家將嗅覺喪失稱為「不可見的殘疾」。從病因上分,嗅覺失靈或者嗅覺喪失分為原發性及繼發性兩種。續發性,常見於外傷造成的嗅神經損傷,以及鼻腔的疾病造成的嗅覺喪失,所謂原發性,即是當前還沒有找到原因的嗅覺喪失,如一次感冒之後嗅覺突然喪失,有的人甚至是莫名其妙地喪失了。感染新冠病毒導致嗅覺功能障礙,毫無疑問是原發性。新冠病毒侵擾嗅覺的機制仍然是個謎,目前有許多懸而未決的問題,被新冠病毒「偷走」的嗅覺還能回來嗎?可能是暫時性的,也可能是永久性的。總而言之,這一切都還是未知的。

相關焦點

  • 嗅覺與大腦
    嗅覺的產生是一個複雜的過程,鼻腔內的嗅覺上皮含有數百萬種識彆氣味的化學受體,當氣味進入鼻腔時,嗅覺上皮中的氣味受體神經元檢測到這些氣味並將神經信號發送至嗅球。這些信號然後通過嗅覺傳導到大腦的嗅覺皮層,嗅覺皮層識別和感知氣味。嗅覺皮層位於大腦的顳葉,嗅覺皮層同時也是大腦邊緣系統的組成部分。嗅覺皮層與其他邊緣系統結構如杏仁核、海馬和下丘腦也有聯繫。
  • 狗狗的嗅覺
    大體說來,嘴巴長的嗅覺都靈敏,嘴巴短的稍差些。例如,尋血獵狗的嗅覺是狗中的佼佼者,巴賽特狗及臘腸狗次之。但不論是哪個品種的狗,其嗅覺的靈敏度都是人類所無法比擬的。人的嗅細胞為500萬個,而狗中的靈梗為12500-15000萬個,德國牧羊狗為20000萬個,因此狗的嗅細胞是人的30到40倍。但若是以此估計狗的嗅覺優於人的30-4O倍,那就大錯特錯了。
  • 貓咪的嗅覺居然比狗狗的嗅覺還要強大,而且嗅覺不止能聞味道!
    每次一吃東西,我家小貓叮噹就來湊熱鬧,小鼻子一聞一聞的,樣子特別萌,有時候叮噹在另一個房間玩,我吃東西時它也能很快的過來,所以今天我們就來說說貓咪的嗅覺有多強大!貓鼻的構造很特別,鼻子內部有很多褶皺,它的嗅覺器官位於鼻腔的深部,叫嗅黏膜,接觸空氣的面積很大,達20~40平方釐米,是人的3倍,裡面含有2億多個嗅細胞,甚至比狗狗嗅覺還要強大。貓咪能嗅出稀釋成800萬分之一的麝香氣味。
  • 淺談「嗅覺障礙」
    嗅覺是人類的感覺功能之一,在生命活動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嗅覺障礙以「嗅覺減退和嗅覺缺失」較為常見,嬰兒無嗅覺、婦女月經期嗅覺減退不能視為嗅覺障礙!研究表明,耳鼻咽喉科疾病、腦外傷、腫瘤和神經精神疾病等是嗅覺功能障礙的主要原因,嚴重影響其身心健康。
  • 嗅覺對貓咪的重要性
    嗅覺器官的秘密貓的嗅覺器官是鼻孔,將它們的鼻腔和口腔聯繫起來。在鼻孔的頂部是雅各布遜氏器,與嗅覺細胞聯在一起,可直接通過神經通道與嗅覺泡相連。由於解剖學上的特殊性,貓被認為是Marosmic的(動物可以嗅到單個氣味分子,而人類則需要幾百個)。貓通過鼻子裡「嗅上皮」中的嗅細胞來感知氣味,貓嗅覺上皮的面積有 21〜40平方釐米在小小的鼻孔裡,嗅上皮像紙一樣一層一層地卷在裡面。而人類的嗅上皮卻只有4cm2的郵票大小。
  • 小偷偷手機順便偷走貓!店主:被偷走手機不要緊,主要擔心我的貓
    杭州的一位小夥小鄭的手機維修店被盜,小偷偷走值錢手機的同時。順便也偷走了店裡的貓。第二天小鄭到店時,第一反應發現店鋪被盜。然後找不到貓查看監控。發現小偷偷手機的同時也偷走了貓。採訪時小鄭說,店內損失大概一萬元左右,但是他最心疼他的貓,這隻貓他養了很久。因為小偷沒拿貓糧和貓砂,也不知道貓的情況如何?
  • 小偷偷手機順便偷走貓!店主:偷走的手機不要緊,我主要擔心貓
    杭州的一位小夥小鄭的手機店被盜,小偷偷走值錢手機的同時。順便也偷走了店裡的貓。第二天小鄭到店時,第一反應發現店鋪被盜。然後找不到貓查看監控。發現小偷偷手機的同時也偷走了貓。
  • 【少兒閱園】狗狗的嗅覺
    狗狗的嗅覺具體能好到什麼程度呢?狗的鼻子裡有許多皺褶,因此它鼻子內的表面積就增加了許多,這樣它就擁有更多嗅覺細胞。因為嗅覺能力靠的就是嗅覺細胞的數量,人類只有一千萬個嗅覺細胞,而狗狗大約有兩億五千萬個。狗狗的鼻黏膜呈黑色狀,鼻子裡的黑色素也能幫助狗狗提高嗅覺的敏感度,而且它的每個鼻孔可以獨立控制,這使它們可以準確探測出氣味來自何方。
  • 《小英雄託託》:你偷走我一生,我偷走你的夢
    他固執的認為自己之所以沒有能夠得到想要的,主要是因為鄰居小朋友偷走了自己的一生。他總是覺得因為保育院的一場大火使得自己被迫與鄰居小孩互換了身份,此後的自己厄運連連,鄰居小朋友卻在偷走了自己的身份之後活的挺滋潤。 託託的這個念頭在自己的父親以及最愛的姐姐離開後更加的深刻了。託託自己在親人接連離開後徹底的變得神經質,他覺得生活無望,沒有什麼是值得留戀的。
  • 研究稱大象嗅覺高於狗兩倍 嗅覺基因系動物中最多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日本《產經新聞》7月28日報導,日本東京大學特聘助教新村芳人等人通過研究發現,非洲象的嗅覺基因數量大約是狗兩倍,在目前研究過的動物中,非洲象是擁有最多嗅覺基因的動物。動物具有的這種嗅覺基因數量越多,能夠分辨的氣味種類也就越多,因此該研究表明大象擁有出色的嗅覺。美國科學雜誌刊登了該研究的論文。
  • 《被偷走的那五年》:被偷走的時光從來不會改變真愛
    《被偷走的那五年》:被偷走的時光從來不會改變真愛 這是一部悲情的愛情電影,影片一開始直接呈現的是一段人生新的開始,這樣的開始並非是一件好事,反而是極為心酸且充滿苦楚的篇章,失去了的記憶被不斷挖掘出來,看似一切幸福的回歸實際上是生命剩下時間的倒計時
  • 嗅覺出現障礙
    慢性化膿性鼻竇炎常繼發於急性化膿性鼻竇炎,以多膿涕為主要表現,可伴有輕重不一的鼻塞、頭痛及嗅覺障礙。針對閔先生說的情況,可能是嗅覺異常引起的病變,嗅覺變異會導致神經變性,要用激素治療,建議閔先生做個鼻CT,具體檢查才知是什麼情況。  文/記者羅素靜
  • 被偷走的2020
    2020,我更願意形容它是被偷走的那一年。被偷走的是因為新冠逝去的無數生命,是上半年本可以自由行動的時光,是沒來得及實現的計劃,是期待了許久的最後一次熄燈以及畢業典禮。時光從未停止前進,而我回憶起的2020卻更像是一段漫長的停滯,欣喜,失望,焦慮,成長,都在被偷走的這一年中變得格外漫長。
  • 蓋倫:我的嘲諷動作被偷走了,蘭博:我的大招特效被偷走了!
    那麼小法師的這個技能特效就被錘石給偷走了。好了我們看一下這個動作,你首先想到的是誰呢?如果說你不仔細去看的話,我相信大多數的玩家首先想到的應該就是蓋倫。這個是蓋倫非常招拍的一個嘲諷動作。現在你可以仔細看一下,這個英雄是誰?沒錯就是猴子這個英雄。而這個皮膚也是猴子新出的皮膚。這個皮膚偷了蓋倫一個非常招牌的嘲諷動作。只能說拳頭設計這個技能估計也肯定是參考了一下蓋倫的動作特效的。
  • 狗狗嗅覺靈敏度是人類的100萬倍,嗅覺能力最棒的狗狗居然是它!
    每一隻狗狗都是天生的摩爾福斯偵探,因為它們嗅覺的靈敏度是人類的100萬倍或更多。 為什麼它們的嗅覺那麼靈敏?狗狗的嗅覺感受器官叫做嗅黏膜,位於鼻腔上部,表面有許多皺褶,其面積約為人類的四倍。人類和狗的嗅覺從原理上是一樣的,都是通過嗅覺上皮細胞來聞的,嗅覺上皮細胞的底層是比頭髮絲還細小的受體。但不一樣的是,人類只有4000萬個嗅覺受體,而狗則有大約20億個。這就使得狗完全有可能感受到癌變細胞發出的最淡氣味。除了完成呼吸的功能,鼻子是狗感知器官中最敏感的部分,因為狗的嗅覺能力比人靈敏100萬倍。
  • 《被偷走的那五年》:賞心悅目結尾突兀
    舉報 《被偷走的那五年
  • 胖爺貓咪身體科普-嗅覺
    在我們的認知中,狗狗的嗅覺是非常靈敏的,但實際上貓咪的嗅覺要比狗狗更加靈敏,因為貓的嗅覺細胞有2.4億個,而世界上嗅覺最好的狗——德國牧羊犬只有大約2.2億個嗅覺細胞!貓咪的嗅覺主要依靠它的鼻孔,能夠將它們的鼻腔與口腔聯繫起來,在鼻孔的頂部是雅各布遜氏器,與嗅覺細胞聯合在一起,可以通過神經通道與嗅覺細胞相連。
  • 嗅覺靈敏的人易胖
    他們將小鼠分為三組,其中一組嗅覺正常,一組被基因技術切斷了嗅覺,一組被基因技術加強了嗅覺。三組小鼠都被飼餵高熱量飲食,同時記錄它們的重量和代謝速度的變化。研究者發現即使吃了相同的食物,那些沒有嗅覺的小鼠體重最輕,嗅覺正常的小鼠體重增加了一倍,嗅覺被增強的小鼠最重。為什麼嗅覺對體重有如此大的影響呢?研究者解釋:嗅覺會影響我們的新陳代謝,可以調控人體將食物的能量燃燒或是儲存為脂肪。
  • 貓咪的嗅覺比狗厲害?
    貓的嗅覺是狗狗的好幾倍貓鼻的構造很特別,鼻子內部有很多褶皺,它的嗅覺器官位於鼻腔的深部,叫嗅黏膜,接觸空氣的面積很大,達20~40平方釐米,是人的3倍,裡面含有2億多個嗅細胞,能嗅出稀釋成800萬分之一的麝香氣味。
  • 世上嗅覺最好的4種汪星人:英國可卡犬上榜,第一名嗅覺靈敏!
    世上嗅覺最好的4種汪星人:第四名波音達犬,是一種萬能獵犬,一種多用途的槍獵犬,能在水中和陸地執行各種困難的任務。是一個貴族化、非常平穩協調、勻稱的動物,整體結構顯示出力量、耐力、敏捷、且看起來非常聰明的狗狗。世上嗅覺最好的4種汪星人:第三名巴吉度,是一種古老而高貴的獵犬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