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遊#窮遊、馬蜂窩這樣的內容社區的平臺,和攜程,同程這些平臺相比,未來會怎麼樣呢?
先說我的看法:未來可期。
窮遊和馬蜂窩,如果還是最初的內容社區,可能就會變得像是豆瓣那樣了吧。但不論是窮遊,還是馬蜂窩,現在已經通過自己的方式進入到了整個旅遊業了。只要旅遊這個蛋糕還在,窮遊和馬蜂窩必然能吃上一口的。
2004年窮遊誕生,2006年馬蜂窩成立,兩家從一開始的特價旅遊信息分享,到現在以內容為基石,自由行為主力的全方面的旅遊平臺。窮遊和馬蜂窩早已不是原先那個只是分享一下旅遊體驗的小而美平臺了。
我們先來看下窮遊現在都做了什麼。
窮遊官網的一級入口有:目的地、錦囊、社區、行程助手、商城、酒店·民宿、特價酒店這個。
其中「目的地」、「錦囊」和「社區」可歸為一類,都是旅遊諮詢、分享內容,是護城河與基石所在。
「行程助手」是旅行出遊輔助,後面的「商城」、「酒店·民宿」和「特價酒店」都是窮遊的商業化嘗試,尤其看中酒店住宿這塊。
而馬蜂窩做了哪些嘗試呢?從官網來看:
馬蜂窩的一級入口:目的地、旅遊攻略、去旅行、機票火車票、訂酒店、社區。
在主頁還額外添加了這樣的分類入口,就是一級入口「去旅行」的詳細展示。
從馬蜂窩的入口看,也是分為「目的地」、「旅遊攻略」、「社區」這樣的旅遊諮詢、分享內容,也有「去旅行」、「機票火車票」、和「訂酒店」這樣的商業化措施。相對於窮遊,馬蜂窩在商業化這塊做的更加豐富與深入。
窮遊在內容社區的基礎上,主頁入口增加了「自由行」為主體的旅行產品,而馬蜂窩則多加入了「跟團遊」、「郵輪」這些傳統旅行社的產品,表明馬蜂窩對這塊業務的看中。這也讓馬蜂窩與傳統的旅行社和OTA聯繫的更緊密,競爭的也更激烈。(從主頁深入以後,其實可以發現窮遊和馬蜂窩實際上已經接入了全部類型的旅行產品,只是不同級別入口的展示,表示兩家對業務看重上的考量不同。)窮遊和馬蜂窩在自己內容基礎上,對攜程等傳統的OTA進行了彎道狙擊,吃下了一口蛋糕。
當然了,攜程也嘗試進入到旅遊分享領域來,做了「氫氣球」這樣的產品,但一直是不慍不火的,不知道哪天會被砍掉。OTA不是不想做內容分享,是有了窮遊和馬蜂窩這樣的內容領域兩座大山,其他OTA想做起來很難。只能多努力做「酒店點評」「線路點評」這樣的,也許某一天美團點評的酒店類目會追趕上攜程的酒店類目。
為什麼內容能成為窮遊和馬蜂窩的護城河?為什麼攜程這些OTA也想做?
我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
1. 旅遊是低頻次的,多數人每次出去都需要經過計劃的,尤其是出國去遠方。這也就導致了每個人在出行前都想了解更多的信息,選擇合適的目的地。內容社區就成為了首選,也是內容社區一直發展的原因。
2. 自由行人群越來越多。眾所周知,隨著經濟與旅遊業的發展,越來越多人都開始了自由行,而不太願意跟團遊。窮遊和馬蜂窩選擇的也是優先滿足自由行人群的旅遊需求,從內容到產品,實現閉環。
3. 年輕用戶為主。內容社區一開始是新鮮的,只有年輕人在上面不斷嘗試,這也為窮遊和馬蜂窩積累大量的初期轉化用戶,這是長生命周期的養成用戶。而攜程是商務出行用戶的首選,抓住了商務的需求。
對於窮遊和馬蜂窩來說,可能最大的對手不是攜程、同程這些傳統OTA,而且小紅書、抖音這些新的內容社交平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