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諸神有著龐大的體系,在五臺山的寺院中常見的有佛、菩薩、羅漢、天神。
佛是佛陀的簡稱,意為覺者,是佛教修行的最好境界。覺有三層含義,自覺、覺他和覺行圓滿。羅漢和天神卻最後兩項,菩薩缺最後一項,只有佛才是三項俱全。小乘佛教所說的佛一般是指釋迦牟尼佛,大乘佛教除指釋迦牟尼佛外還泛指一切覺行圓滿者。大乘佛教認為,三界十方到處有佛。在五臺山寺院中供奉的佛主要是釋迦牟尼佛,另外還有過去六佛(七佛寺)、五方佛等。
菩薩是菩提薩埵的簡稱。他的職責是協助佛普度眾生,除此外要將自己和一切眾生一起從苦難中救度出來,而得到徹底的覺悟,這種人便叫做菩薩。菩薩在佛國中的地位僅次於佛。在五臺山寺院中常見的菩薩有文殊菩薩、觀音菩薩、普賢菩薩、地藏菩薩、大勢至菩薩、彌勒菩薩、龍樹菩薩、韋陀菩薩、伽藍菩薩、日光菩薩、月光菩薩等。
羅漢是阿羅漢的簡稱,佛教認為每個人因修行的功夫不同,故取得成就也有高低之分,每一種成就就叫做一個「果位」,果位有四個階段,斷除見感的叫須陀洹果、即初果;進而斷除思惑,按照其深淺粗細不同而有斯陀含果和阿那含果,最後到阿羅漢的果位。」阿羅漢果「是小乘佛教中修行達到的最高果位,在大乘佛教中則低於佛、菩薩,是第三等。佛教稱,獲得這一果位就可熄滅一切煩惱,進入涅槃,永遠不會再投胎轉世,受所謂的」生死輪迴「之苦,獲得阿羅漢果位的人叫」阿羅漢「,簡稱羅漢。在五臺山寺院中常見的羅漢有十八羅漢。據經典說,他們受了佛的囑託,不入涅槃,常駐世間,受世人的供養,為眾生作福田。
在佛國中,不但有佛、菩薩、羅漢,而且還有天神。天神的「天」,是佛國世界中管理一方的尊神,其主要職責是保護佛法弘揚廣大,在五臺山的寺院中屬於護法神,是佛的護衛者,數量最多。著名的護法神有二十四諸天的大梵天、帝釋天、四大天王、韋陀等。「天龍八部」諸天鬼神,以護持佛法為天職,,另外還有密跡金剛和伽藍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