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貴州省正安縣「中國大鯢之鄉」授牌儀式在北京舉行。圖為分會常務副秘書長郭志傑(中)向正安縣相關負責人頒發了「中國大鯢之鄉」證書和牌匾。圖片由水生野生保護分會提供。
新華網北京5月23日電(記者 陶葉)5月23日,貴州省正安縣「中國大鯢之鄉」授牌儀式在北京舉行,全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分會正式授予貴州省正安縣「中國大鯢之鄉」稱號。
正安縣位於貴州省遵義市的東北部,是野生大鯢在我國的主要自然分布區之一。近年來,正安縣高度重視大鯢資源保護工作,於2006年建立了正安縣謝壩大鯢自然保護區,並出臺了一系列保護大鯢資源的文件,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大鯢保護宣傳活動,採取了與當地民眾籤訂大鯢保護承諾書等措施有效地保護了大鯢資源。
大鯢俗稱娃娃魚,是世界上現存個體最大的兩棲動物,已在地球上生活了三億五千萬年,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Ⅰ和中國二級保護水生野生動物名錄。有專家認為,自然環境破壞和人為捕獵等原因造成了大鯢數量的銳減,設立野生大鯢自然保護區、放流人工養殖大鯢是國內保護大鯢工作的主要方式。
全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分會自2010年起開展「水生野生動物之鄉」命名工作,旨在提高公眾的水生野生動物保護意識、推進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工作的開展。
(原標題:貴州省正安縣被授予 「中國大鯢之鄉」稱號)
本文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 王曉易_NE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