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1點多鐘,記者趕到金先生的荔枝種植園看到,荔枝樹上掛著一串一串紅的、青的荔枝,有些已經成熟待摘,樹枝都被果實都壓彎了腰。
看著豐收在望的荔枝,金先生卻直搖頭:「你看,這些荔枝果個頭很小,而且現在已經不再生長了,剝開果肉就能看到,果核上這些小蟲子叫蛀蒂蟲,我這34畝荔枝幾乎都受了蟲害。」
南國都市報記者陳康 文/圖
圖便宜
店裡賣農藥
比網上要貴三千元
據金先生介紹,去年6月,他從「中國XX第一網」上買了毒死蜱、啶蟲咪和高氯·馬三種治蟲農藥,總計3680元。他在本地實體農藥店打聽價格,比網購至少要貴3000元。
貨送到後,包裝盒上的生產日期是2015年4月25日,有效期至2017年4月25日。金先生就按照包裝說明上的要求正常使用這三種防蟲農藥。到了今年三月開花旺盛期,金先生發現所用的農藥似乎藥效不明顯,他改用雙倍用量來防治蟲害。直到一周前,眼看荔枝即將成熟,可有大部分青果不再生長,有的還未成熟就掉落在地。剝開果肉一看,金先生傻眼了:他果園的荔枝大部分果子長有蛀蒂蟲,原來是今年所打的農藥效果不行,他原以為加大了用量能見效,結果還是沒把蟲防住。
金先生再細看他網購來的農藥包裝,發現鐵皮包裝盒的生產日期標註處有擦痕和重新噴印跡象,再打開那些未用完的農藥,發現有的鐵皮盒竟然已鏽腐斷成兩截。這時候他才想到,為什麼這幾個月蟲子防治不了,懷疑這批網購的農藥是過期藥,是改印生產日期的。
難投訴
違規買農藥 有「問題」難辦了
懷疑買到「問題農藥」,那趕快投訴去吧,可現實並沒有這麼簡單。
農藥盒上也有生產廠家、廠址,但由於農藥是通過網站平臺付款送貨的,不是直接與廠家聯繫購買的,廠家沒辦法答覆。那就找網站吧,金先生接連好幾天與當時網購的「中國XX第一網」平臺反映,希望給個說法,可每次撥通網站的電話,都是不同的工作人員接聽,每次都是以不清楚什麼事為由,反覆投訴、登記,再打電話、再記錄。向網站投訴六七天也沒有個明確回復。
金先生想到找瓊海市農業主管部門尋求幫助。當他找到瓊海市農業綜合行政執法大隊一打聽,執法人員告訴他,「你從網上在省外買農藥本身就是違規了,而且是網上購買的,網站在外地,瓊海市農業綜合行政執法也沒辦法去查處。」
原來,根據《海南經濟特區農藥管理工作若干規定》第十四條:「農藥零售經營應當從本經濟特區的批發企業購進農藥。除運輸農藥批發企業採購的農藥,以及經省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批准用於科研與批評與推廣示範的農藥外,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運輸、攜帶農藥進入本經濟特區。購買農藥應當到取得經營許可的農藥商店購買。」
瓊海市農業綜合行政執法大隊王德莊大隊長接受採訪時稱,該大隊接到金先生情況反映後非常重視,也請示了省農業廳。可以確定的是,金先生網購農藥是違規行為,依法還要進行處理,至於金先生是不是買的「問題農藥」,需要權威鑑定。各省農藥管理條例不一樣,農藥都是屬地管理,根據海南的氣候條件,有些農藥在外省能用,但在海南就不適合使用。因此,根據《海南經濟特區農藥管理工作若干規定》,海南規定有允許使用的農藥目錄,也通過招標確定定點銷售農藥點,購買農藥應當到取得經營許可的農藥商店購買。
隨後,金先生又找到瓊海市工商局諮詢。工商人員告訴他,在網上買的農藥需要提供相關證據才能立案。但金先生原收貨憑證早已丟失,僅有的記錄就是在購物網站上的註冊信息和購買信息記錄。工商人員還說,懷疑買了過期農藥需要做質量鑑定。金先生最著急的是,荔枝這幾天就要採摘了,如果等做完鑑定再立案,今年的荔枝就全完了。
遭損失
蟲害導致今年損失至少30萬
金先生介紹,他34畝荔枝園已種植多年,往年正常收成有6至8萬斤荔枝果,平均包園採摘收購價8元左右。而今年,許多荔枝早期長青果時就長蟲了,一長蟲就掉落了;晚期長蟲的,既使荔枝果成熟了也賣不上好價錢,收購商看到長蟲的荔枝要麼不收,要麼只肯出兩三元的價格。
而在同一片山地的其他荔枝園都沒有這種大面積遭蟲害的情況,只有他的果園出了問題。因此,他懷疑買的是「問題農藥」。金先生說,從目前行情來算,今年他的荔枝至少損失30萬元以上。
當記者問起他為什麼想到要從網上買農藥,金先生稱,去年他從網上買了些化肥,看到價格便宜,就網購了這批農藥,本來想省點錢,沒想到結果損失大了。
目前,金先生準備收集證據走法律程序,要向網站討說法。
資料連結
荔枝蛀蒂蟲,屬鱗翅目、細蛾科。主要分布在廣西、廣東、福建等少區的荔枝、龍眼產區,以幼蟲為害荔枝、龍眼的背後嫩葉主脈、花穗,在幼果膨大期蛀害果核,果實發育後則蛀害果蒂,導致幼葉中脈變褐色、表皮折裂、花穗頂端枯死、影響果實品質和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