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國都市報數字報-網購農藥便宜3千元害我損失30多萬元

2021-01-08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
  「我在網上買的農藥,懷疑是『問題農藥』,防治害蟲不力,導致我荔枝大減產,損失至少30多萬元,現在投訴都沒門,不知該咋辦?」5月18日,從湖北來瓊海市大路鎮禮合大隊搞種植的金先生向南國都市報瓊海站新聞報料熱線18889995552求助。

  中午1點多鐘,記者趕到金先生的荔枝種植園看到,荔枝樹上掛著一串一串紅的、青的荔枝,有些已經成熟待摘,樹枝都被果實都壓彎了腰。

  看著豐收在望的荔枝,金先生卻直搖頭:「你看,這些荔枝果個頭很小,而且現在已經不再生長了,剝開果肉就能看到,果核上這些小蟲子叫蛀蒂蟲,我這34畝荔枝幾乎都受了蟲害。」

  南國都市報記者陳康 文/圖

  圖便宜

  店裡賣農藥

  比網上要貴三千元

  據金先生介紹,去年6月,他從「中國XX第一網」上買了毒死蜱、啶蟲咪和高氯·馬三種治蟲農藥,總計3680元。他在本地實體農藥店打聽價格,比網購至少要貴3000元。

  貨送到後,包裝盒上的生產日期是2015年4月25日,有效期至2017年4月25日。金先生就按照包裝說明上的要求正常使用這三種防蟲農藥。到了今年三月開花旺盛期,金先生發現所用的農藥似乎藥效不明顯,他改用雙倍用量來防治蟲害。直到一周前,眼看荔枝即將成熟,可有大部分青果不再生長,有的還未成熟就掉落在地。剝開果肉一看,金先生傻眼了:他果園的荔枝大部分果子長有蛀蒂蟲,原來是今年所打的農藥效果不行,他原以為加大了用量能見效,結果還是沒把蟲防住。

  金先生再細看他網購來的農藥包裝,發現鐵皮包裝盒的生產日期標註處有擦痕和重新噴印跡象,再打開那些未用完的農藥,發現有的鐵皮盒竟然已鏽腐斷成兩截。這時候他才想到,為什麼這幾個月蟲子防治不了,懷疑這批網購的農藥是過期藥,是改印生產日期的。

  難投訴

  違規買農藥 有「問題」難辦了

  懷疑買到「問題農藥」,那趕快投訴去吧,可現實並沒有這麼簡單。

  農藥盒上也有生產廠家、廠址,但由於農藥是通過網站平臺付款送貨的,不是直接與廠家聯繫購買的,廠家沒辦法答覆。那就找網站吧,金先生接連好幾天與當時網購的「中國XX第一網」平臺反映,希望給個說法,可每次撥通網站的電話,都是不同的工作人員接聽,每次都是以不清楚什麼事為由,反覆投訴、登記,再打電話、再記錄。向網站投訴六七天也沒有個明確回復。

  金先生想到找瓊海市農業主管部門尋求幫助。當他找到瓊海市農業綜合行政執法大隊一打聽,執法人員告訴他,「你從網上在省外買農藥本身就是違規了,而且是網上購買的,網站在外地,瓊海市農業綜合行政執法也沒辦法去查處。」

  原來,根據《海南經濟特區農藥管理工作若干規定》第十四條:「農藥零售經營應當從本經濟特區的批發企業購進農藥。除運輸農藥批發企業採購的農藥,以及經省人民政府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批准用於科研與批評與推廣示範的農藥外,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運輸、攜帶農藥進入本經濟特區。購買農藥應當到取得經營許可的農藥商店購買。」

  瓊海市農業綜合行政執法大隊王德莊大隊長接受採訪時稱,該大隊接到金先生情況反映後非常重視,也請示了省農業廳。可以確定的是,金先生網購農藥是違規行為,依法還要進行處理,至於金先生是不是買的「問題農藥」,需要權威鑑定。各省農藥管理條例不一樣,農藥都是屬地管理,根據海南的氣候條件,有些農藥在外省能用,但在海南就不適合使用。因此,根據《海南經濟特區農藥管理工作若干規定》,海南規定有允許使用的農藥目錄,也通過招標確定定點銷售農藥點,購買農藥應當到取得經營許可的農藥商店購買。

  隨後,金先生又找到瓊海市工商局諮詢。工商人員告訴他,在網上買的農藥需要提供相關證據才能立案。但金先生原收貨憑證早已丟失,僅有的記錄就是在購物網站上的註冊信息和購買信息記錄。工商人員還說,懷疑買了過期農藥需要做質量鑑定。金先生最著急的是,荔枝這幾天就要採摘了,如果等做完鑑定再立案,今年的荔枝就全完了。

  遭損失

  蟲害導致今年損失至少30萬

  金先生介紹,他34畝荔枝園已種植多年,往年正常收成有6至8萬斤荔枝果,平均包園採摘收購價8元左右。而今年,許多荔枝早期長青果時就長蟲了,一長蟲就掉落了;晚期長蟲的,既使荔枝果成熟了也賣不上好價錢,收購商看到長蟲的荔枝要麼不收,要麼只肯出兩三元的價格。

  而在同一片山地的其他荔枝園都沒有這種大面積遭蟲害的情況,只有他的果園出了問題。因此,他懷疑買的是「問題農藥」。金先生說,從目前行情來算,今年他的荔枝至少損失30萬元以上。

  當記者問起他為什麼想到要從網上買農藥,金先生稱,去年他從網上買了些化肥,看到價格便宜,就網購了這批農藥,本來想省點錢,沒想到結果損失大了。

  目前,金先生準備收集證據走法律程序,要向網站討說法。

  資料連結

  荔枝蛀蒂蟲,屬鱗翅目、細蛾科。主要分布在廣西、廣東、福建等少區的荔枝、龍眼產區,以幼蟲為害荔枝、龍眼的背後嫩葉主脈、花穗,在幼果膨大期蛀害果核,果實發育後則蛀害果蒂,導致幼葉中脈變褐色、表皮折裂、花穗頂端枯死、影響果實品質和產量。

  

相關焦點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30種重大疾病險單 政府買了
    南國都市報9月7日訊(記者 利聲富)記者7日獲悉,在新一輪精準扶貧中,為減輕貧困群眾醫療負擔
  • 網購農藥不合格率高達80%,復購率不足50%,10元假農藥會導致1000元...
    化肥元素含量多與實際不符,農藥假冒知名品牌現象嚴重,有效成分不足、水分超標,這兩個行業正品率低於30%,僅為20%。 之前江蘇省徐州市警方偵破一起重大農藥制假售假案,共繳獲冒充「巴斯夫」、「先正達」等國際知名農資品牌的假冒偽劣農藥十萬餘件,涉案金額達百萬元,已構成刑事案件。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上邦百匯城過夜停車費收50元 市民戲稱是「天價」
    南國都市報記者 王小暢  停車一晚收50元  據吳先生介紹,7日晚上9時左右,他和朋友去上邦百匯城的KTV唱歌,將車停在停車場上。第二天上午8時左右,他去取車時被工作人員收了55元停車費,而且給的2張發票中面額50的一張還是餐飲發票,他懷疑裡面有「貓膩」。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疑為珍貴藥材羊寶
    南國都市報6月22日訊(記者 聶元劍 文/圖)在定安縣龍湖鎮從事養羊業的吳先生,日前在宰殺一頭母羊時,從羊肚裡發現一顆桌球大小的棕黑色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守株待賊結果等來警察
    「小偷棄車逃跑後,我將車騎回家等小偷上鉤。但5天後警察找上門,要求我將該摩託車交給他們處理。」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明知我養狗還住我隔壁
    需要注射三針,鄰居支付了790.5元。  被咬傷當晚,年幼的孩子發起高燒。張偉和鄰居又一起將孩子送到醫院治療。4天後,孩子高燒才好。這幾天,都是張偉請假照顧孩子。這次的醫療費由張偉夫婦支付。因為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等問題協商未果,作為孩子法定代理人的張偉最終向海口龍華區法院提起訴訟。
  • 朋友圈「9元9」網購水果,有人"花"了40萬元!警惕這些網購詐騙手段
    在朋友圈常看到9.9元網購水果的消息安徽的周女士就試著買了一次誰知一下子損失了1.4萬元優惠的水果到最後怎麼成了苦果前不久警方揭開了這背後的詐騙圈套9塊9的便宜水果引出800萬元的朋友圈詐騙案!微信聊天記錄周女士察覺被騙後報警民警發現這個看似正規的投資平臺和國際外匯漲跌行情完全無關漲跌只是後臺隨意調整的一個數字有受害者損失金額高達三四十萬元▏安徽省寧國市公安局刑偵大隊城關責任區中隊長 唐天翔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珍稀!這種猿
    南國都市報1月7日訊(記者 黨朝峰)7日,南國都市報記者從省林業局獲悉,海南長臂猿從1980年發現的7隻,發展到現在的30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住手!放過那些鳥
    南國都市報4月15日訊(記者 黨朝峰)14日下午,觀鳥愛好者在海口金沙灣蜂虎築巢棲息地觀鳥時,發現兩名年輕男子用彈弓打珍稀鳥類蜂虎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化療好疼,一 「上學」就不哭了
    南國都市報熱線966123訊(記者 王洪旭 文/圖)「媽媽,痛,拔了……」12月6日上午
  • 企鵝是對愛情忠貞的動物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刊
    南極企鵝訪問海南暨冰雪嘉年華活動為方便市民購票,南國小讀者俱樂部面向全省家庭推出優惠親子套票。套票分為兩種:「2+1」套票(130元):即2個大人帶1個孩子;「1+1」套票(80元),即1個大人帶1個孩子,在海口市區範圍內提供送票上門服務。想要報名的家庭,可撥打66810223、66810226、66810242具體諮詢。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有關部門初定為路氏雙髻鯊
    南國都市報4月9日訊(記者 賀立樊)4月9日,幾張碼頭照片迅速席捲了三亞市民的手機屏幕,照片中近百條「大魚」橫七豎八地堆放在地上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自來水渾濁 只能洗衣服衝廁所
    我反映  南國都市報1月3日訊(記者 瓊文)「我們後安鎮樂來墟的幾百戶群眾到目前還是喝原來的自來水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1萬罐雞湯送給武漢
    南國都市報、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3月15日訊(記者吳嶽文 文/圖)3月13日,海南傳味文昌雞產業股份有限公司捐贈的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抓不到娃娃 真不是手笨
    為了抓到娃娃,有人心有不甘繼續投幣……「抓不到娃娃是技術不夠好,還是娃娃機對我有意見?」如果你這樣想的話,可就大錯特錯了。因為抓娃娃機的生產廠家說了:「抓不到娃娃真的不是你的錯,是因為娃娃機暗藏貓膩。」  南國都市報記者 王天宇 文/圖  玩家 70多個幣只抓了兩個娃娃  精緻的娃娃,配上動感的音樂,抓娃娃機如今成了三亞各大商圈聚集人氣的好方式。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擱淺海灘 大鯨喪生
    3月20日早上,文昌漁民邢先生到龍樓鎮海邊捕魚,發現寶陵港對面沙灘上躺著一頭已經發臭的大鯨魚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一個臺灣商人在海南 養石斑魚養出千萬財富
    現在,洪宜展的石斑魚養殖面積達到2000多畝,企業年銷售額8000多萬元。  南國都市報記者  吳嶽文 文/圖  一公斤石斑魚魚卵最高賣到7萬元  9月8日,文昌市木蘭灣的海水湛藍清澈。海灣邊的一家水產養殖基地,工人們在魚塘邊上忙碌,在鋪滿黑色膜布的池塘中,龍膽、東星斑、老虎斑等不同品種的石斑魚躍然池內。洪宜展的水產養殖基地讓人大開眼界。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12人開房吸「笑氣」被抓
    南國都市報3月8日訊(記者 孫學新 通訊員 羅佳)3日,三亞警方依法查處一起聚眾吸食「笑氣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黃黎祥:千把刻刀塑十八羅漢
    南國都市報記者 許欣   實習生 邢冬雪/文   陳衛東/圖  一手抓毛筆,一手抓刻刀  黃黎祥,1972年出生於浙江嵊州,他自幼喜愛美術,1990年畢業於浙江工藝美術學校。科班出身的黃黎祥,按理說應該成為拿筆桿子在紙上塗塗畫畫的美術工作者,但命運不知道在什麼時候出現了轉折。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記者書記」鸚哥嶺下扶貧記
    工作隊進駐第一件事就是「摸家底」,元門村的「輪廓」在駐村工作隊員心中漸漸清晰:擁有優質水資源;良好日照條件;主要作物是橡膠和檳榔,價格低迷;近幾年因村民外出務工部分農田利用率極低甚至撂荒。駐村工作隊決定把做強村級集體經濟當成第一個抓手,有了清晰目標後,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勤考察、找項目和爭取資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