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六共宗,為水居北;二七同道,為火居南;三八為朋,為木居東;四九為友,為金居西;五十同途,為土居中——《河圖》。
《河圖》、《洛書》是上古神秘的兩幅圖案,蘊含了各種複雜的宇宙星象,後世根據河圖洛書演化出了先天八卦,周文王又以震卦作為基礎,創造了後天八卦,不過大多數的佔卜之法,都失傳了,只剩下《周易》、《推背圖》。
古時人們都比較信看相佔卜,特別是殷商、唐代兩個時代,唐代尊道教為國教,李唐皇室成員又痴迷煉丹、長生不老,黃金更是被當作延年益壽的至寶。
在這種背景下,袁天罡得到了重用,唐太宗詔他入朝收納為智囊,然而伴君如伴虎,唐太宗打算贈他諫議大夫時,袁天罡深感會有禍事發生,就請求回鄉擔任火井縣縣令。
貞觀十七年,袁天罡與李淳風又合推了《推背圖》,兩年後,袁天罡也去世了,袁天罡這一生留下了不少的傳聞,他除了會看相外,還會看字,這一項本領,古代的道士基本都會,那麼「王」少一筆,你能想到什麼呢?不同字不同人生。
我們學的「王」字是簡體字,不過古代的「王」字也並不複雜,甲骨文已經有了「王」字的雛形,唐代將楷書當作正式字體,「王」字跟現代的王寫法是一樣的,因此古人眼中的「王」和我們眼中的「王」是一樣的。
「王」字抽掉中間那一豎是三。
《說文解字》中解釋道:天地人之道也。從三數。凡三之屬皆從三。
「三」是道家本源,道生以,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三」是一切世界萬物的源頭,它也能夠從混沌當中演化成世界,這說明想到「三」字的人,生性豁達,本性善良,能透過現象看到本質問題。
「王」字抽掉中間那一橫為工。
工,巧飾也。象人有規榘也。與巫同意。凡工之屬皆從工——《說文解字》。
古人在造「工」字時仿造了曲尺,代表工具,隨著「工」的廣泛使用,它就成了各種技藝的一個總稱,第一時間能想到這個字的人,肯定是一個「熱愛」工作的人,而且還是一個公司、一個小組的頂梁柱,《論語·衛靈公》說: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王」字抽掉上面那一橫為「土」。
土本就是不凡之物,遠古時期,黃帝有「土德之瑞」,又土又是黃色,因此稱為「黃帝」。
華夏五千年文明,都是農耕文明,土地是生命之根本,人們視土為生命之源,因此也有「入土為安」、「落葉歸根」一說。
而在陰陽五行當中,土位居正中,又以黃龍相配,所以能想到土的人都是性格沉穩,不輕易顯露山水,但是在一些領域當中,卻能夠成為主心骨,即便人生當中可能會有一些挫折,但是厚實的大地,總會度過一切困難。
「王」字抽掉最下一橫為「幹」。
「幹」在古文當中一直都是用作高大樹木的枝幹,這些枝幹雖然不是大樹的主幹,但也至關重要。
能第一時間想到這個字的人,說明這個人心思細膩,能夠輔助他人,不過他們往往都是被人忽略的那種,在適當的時候,也需要好好表現自己。
一個「王」字就能夠推出這麼多有趣的人物性格人生,不得不感嘆中國漢字的博大精深,它一筆一划俱是風骨,一撇一捺書盡風流。想要徹底了解漢字,筆者跟大家推薦一本《說文解字》。
單獨的《說文解字》可能大家現在閱讀會比較吃力,如果輔以圖片則會更加方便理解。原價128現價僅需65,這本《畫說漢字》就採取圖文結合的方式,並且添加了1000個有關漢字的小故事,學習的同時還能享受到趣味橫生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