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在當今這個社會上,說到農村很多人都會覺得十分的親切。多數人,即使如今已經在城市當中買房買車了,但是其根也還是在農村。每逢過年過節,都會帶上好禮回到農村老家中與家人團聚。很多人生於農村且長於農村,他們對農村有著很深刻的印象。說到對農村的印象,大家的第一反應都是農田。
是的,世界上多數的農作物,都是來自農村。農民們每天都面朝黃土背朝天的頂著嚴寒酷暑,辛辛苦苦的種植農作物。這是他們的主要工作,同時也是他們主要的收入來源。然而,卻有這麼一個人認為農民們的辛勤勞作是最懶惰的行為,而此人竟然也是從農村當中走出來的。
一、著名經濟學家
這個人的名字叫做王福重,他是我們國家十分著名的經濟學家。王福重在經濟界來說,還是擁有一番成就的。他是北京大學的博士後,曾經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擔任國貿系主任,現在在中央財經大學擔任經濟學教授的職位。不僅如此,王福重還曾經在各大財經雜誌當中發表過大大小小一百多篇學術論文。
可以說,他在財經界頗有一番影響力。很多人都十分願意聽他解讀財經的熱點問題,除了他在學術界的一番成就之外,他還是某熱門財經類節目的常駐嘉賓。除此之外,他還前前後後被各大電視臺節目邀請過很多次。但是,就是這樣一個極具威望以及頗有成就的人,發表了這樣一種不尊重農民,不尊重農業勞作的言論。
二、粒粒皆不為辛苦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們常說,吃飯的時候我們要節約糧食,不浪費糧食,才能對得起農民伯伯們的辛勤勞作。在小學的作文當中,孩子們也時常引用這句話來歌頌農民伯伯們的辛苦貢獻。但是,王福重卻認為"農民的辛苦,實際上是真正的懶惰。"
這句話是他在參加一檔節目當中說出來的,此話一出引起了觀眾們的軒然大波。依照王福重的言論不難看出,在他看來,農民們正是因為不想學習,不想努力,才會在天地之間付出這些所謂的辛苦,所以他們是懶惰的。
陶淵明是一個田園詩人,他喜於通過對鄉村的描寫來表達自己對田園生活的嚮往。所謂的"心遠地自偏",這本該是很愜意舒適的一件事,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但是到了王福重的口中,這種"採集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勞作,卻成為了愚蠢的行為。他在節目當中提出,當時的社會並不穩定,而這一種行為實屬逃避享樂。
實際上,在田間勞作實屬算不上享樂。要知道,莊稼從種植,到成長,再到收割,這其中無不蘊含了農民們的心血。根據季節氣候播種,而後又在田間地頭耕作。
天氣炎熱的夏天,大部分人在午後,都會在家中或寫字樓中吹著空調,而農民們卻頂著烈日在施肥澆水;到了冬天,我們在室內吹著暖氣,烤著火爐,而農民們依舊在嚴寒中的田間地頭澆水施肥。
莊稼在成長的過程當中,除了需要防止病蟲害之外,還需要得到肥沃的滋養,而農民們不嫌棄髒累的一扁擔一扁擔的用自己的肩膀挑起農家肥為植物增加養分。
到了冬天,農民們還需要擔心由於氣溫過低、下雪降霜給植物帶來的危害。這些種種,無論從哪一點上看,農民們也並不輕鬆,何來"偷懶享樂"之說?
此外,王福重還說:農村走出來的學生,均是打算通過自己的努力而改變現狀,接受高等教育後的他們收入將遠遠高於農村耕作的年輕人。
事實上,每年想要憑藉學習走出大山的人數不勝數,人各有志,這也無可厚非,但是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渴望離開農村,有的人在獲得了更高層次的知識之後,依舊選擇回到了自己的村子當中,幫助村子建設。
另外,並不是所有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收入都高於農村收入。農民也算一份職業,但在王福重看來,農民這一份職業就是收入最低的底層職業。
從其實王福重的言論當中不難看出,他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職業歧視"。可實際上在這個社會中,有很多大學畢業的學生坐在辦公室當中每個月拿著三四千元的工資,而那些他所謂的"底層",每個月或許有上萬元收入。
在生活中,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辛苦與否並不能判斷是否愚昧,更不能判斷收入高低。王福重也是生於農村,長於農村,他竟不能明白這樣的一個道理。
農民是一個重要的事業,即使是到了科技發達的今天,社會依舊依舊離不開這一職業,不少大學甚至將農業類專業列為了學校的重點專業。
三、農業專業的重要性
農業類專業對於現在社會的重要性,在這裡就不說得太過於宏觀。舉個例子來說,著名的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也正是畢業於農學院,農學系的。
他們也會在田地間耕作,不斷實驗研究。在一次偶然當中,袁隆平在試驗田發現了一顆特殊的水稻,而後他開始了嘗試雜交水稻的嘗試。
整個雜交水稻的試驗過程當中,袁隆平都是在稻田間不斷地種植、耕作,而後才有了一次又一次的發現與突破。由此可見,王福重的觀點並不是正確的。而袁隆平在耕作中所發現的,對於國家對於人民而言,都是意義重大的。
袁隆平一生都在致力研究雜交水稻,使得水稻產量更高,種植更易。他這輩子最大的心願就是讓所有的人都不再挨餓。
他雖是一介"農夫",但誰又能說袁隆平的貢獻不偉大,誰又敢說袁隆平此舉愚蠢?袁隆平既是一個農民,也是工程院院士,更是我們國家的驕傲。
做人不分高低,工作不分貴賤。在這個社會上,每一份合法的工作都有它存在的意義,任何人都不應該自以為是的"優越"且看不起其他的職業。
存在即合理,法律既然允許這些工作存在,那它便是有用處的。而農民更是一份偉大的職業,沒有農民我們都無法吃上新鮮果蔬以及任何主食,因此我們應該尊重他,敬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