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8年底,蘇州大市範圍分布的陸生野生動物達431種。其中,國家I級重點保護動物3種,包括東方白鸛、黑鸛和中華秋沙鴨;國家II級重點保護動物49種。陸生野生動物調查中,鳥類種類最多,高達356種。
蘇報訊(蘇報融媒記者張丫)昨天上午,蘇州市2019年野生動物保護宣傳月主題活動在穹窿山萬鳥園舉行,蘇州陸生野生動物資源調查結果同時對外公布。調查結果顯示,截至2018年底,分布在蘇州大市範圍的陸生野生動物達431種,比20年前調查數據增加了188種。
陸生野生動物是陸地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維護生物多樣性和生態平衡、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有著重要作用。近年來,隨著蘇州自然環境的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野生動物出現在市民身邊、受到市民關注。2017年,蘇州市林業站與南京林業大學組成調查團隊,對蘇州市陸生野生動物資源(包括兩棲動物、爬行動物、鳥類及哺乳動物四個類群)進行了為期一年的系統調查。截至2018年底,蘇州大市範圍分布的陸生野生動物達431種,比20年前的調查數據增加了188種。其中,國家I 級重點保護動物3種,包括東方白鸛、黑鸛和中華秋沙鴨;國家II級重點保護動物49種。陸生野生動物調查中,鳥類種類最多,高達356種。
據了解,此次陸生野生動物資源調查採用了常規調查和專項補充調查相結合的方法。全市共布設41個調查樣地、76條調查樣線,調查樣地覆蓋了蘇州市範圍內的湖泊、森林公園、溼地公園、沿江溼地和農業用地等典型的野生動物棲息地。由省林業局、省野保站、南京大學、南京師範大學組成的專家組,對蘇州陸生野生動物資源調查給予充分肯定。專家組表示,蘇州在全省地級市中第一個開展陸生野生動物資源調查,在全省起到了引領、示範作用,對生態文明建設、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意義重大。
蘇州市林業站站長姚新華告訴記者,每年的4月20日至26日是全省「愛鳥周」、10月為全省「野生動物保護宣傳月」。隨著候鳥遷徙期的到來,蘇州地區的野生動物也逐漸豐富起來。大批鳥類遷徙將經過蘇州,其中包括鷹隼和雁鴨類等珍稀物種,市民可以通過參與宣傳月的各項活動,到大自然中感受壯觀的鳥類遷徙。
我市曾在1998年至1999年組織開展野生動物資源調查,距今已近20年。自啟動「綠色蘇州」建設以來,我市森林資源總量從2003年的88.75萬畝增長到2018年的219.06萬畝,陸生野生動物棲息地環境條件大幅改善,野生動物種類、數量、時空分布等情況也隨之發生較大變化。「隨著蘇州市野生動物的環境保護及陸生野生動物資源調查的深入,尤其是廣大鳥類及野生動物愛好者的關注,蘇州市陸生野生動物種類還會有新的發現。」姚新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