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貝「月薪5千不該吃」風波背後:子品牌屢受挫 上市之路任重道遠...

2021-01-18 中金在線
西貝「月薪5千不該吃」風波背後:子品牌屢受挫 上市之路任重道遠

2021-01-12 09:10:16 來源:藍鯨財經 已入駐財經號 作者:佚名
關注中金在線:

掃描二維碼

關注√

中金在線微信

在線諮詢:

掃描或點擊關注中金在線客服

  來源:藍鯨財經

  原標題:西貝「月薪5千不該吃」風波背後:子品牌屢屢受挫,上市之路任重道遠 

  「你月薪過5000了嗎?沒有的話就不能去吃西貝哦!」這句話成為近日眾多網友的自嘲語。

  近日,西貝餐飲又雙叒叕陷入輿論風波了。

  1月9日晚間,有網友注意到,西貝前任副總裁楚學友曾在2020年4月轉發點評過一條關於海底撈和西貝菜品漲價的微博,其中談到,海底撈和西貝漲價之所以引發如此大的輿論反彈,是因為得罪了微博95%的月收入在5000以下的網友。

  楚學友迅速發微博就相關言論致歉,並在接受藍鯨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餐飲業,開門做生意,來的都是客。沒有什麼收入之分。」西貝方面也指出楚學友已經離職,但相關言論依舊引發了眾多網友的不滿與抗議。

  事實上,陷入「漲價」輿論風波的西貝還面臨諸多難題。疫情以來,屢屢因「言論」而登上熱搜的西貝,口碑一度受到影響有所下降,這讓本就受困於資金鍊的西貝餐飲,更是雪上加霜。除此之外,近年來,西貝頻頻推出子品牌、發展第二曲線的計劃似乎也屢屢受挫。

  而在這樣的背景之下,西貝餐飲上市之路仿佛有些任重道遠。

  月薪5千不該吃?西貝再次陷入「漲價」風波

  從1月9日晚間開始,西貝「月薪5千以下不該吃」風波這一事件不斷發酵,到1月10日晚間,西貝再次因「漲價」問題而登上了微博熱搜,引發眾多網友的不滿。

  隨後,西貝公關總監于欣通過媒體回應稱,楚學友已於2020年9月底從西貝離職,因此該條微博不代表西貝的立場。同時他表示:「希望所有的顧客都能夠來西貝就餐,我們不會把顧客劃分階層、年齡、地域、職業等。」此外,西貝目前也並無新的漲價計劃,任何門店價格的變動都需要總部嚴格審批。

  1月10日晚間,楚學友也發布微博公開道歉,表示是自己言論不當。

  此外,在接受藍鯨記者採訪時,他也表達了自己的觀點:「餐飲業,開門做生意,來的都是客。沒有什麼收入之分。」

  事實上,這已經不是西貝第一次因為「漲價」而上熱搜了。2020年上半年疫情期間,在餐飲業陸續恢復堂食之後,西貝曾因漲價問題引發廣大消費者不滿,隨後其董事長賈國龍發布微博表示歉意,並宣布從今天開始,所有漲價的外賣、堂食菜品價格恢復到2020年1月26日門店停業前的標準。

  日前,藍鯨記者留意到,在外賣平臺上,部分消費者對於西貝評價中均有提及「貴」字。

  據了解,自2009年開始,西貝的人均消費價格便日漸上漲,由最初的50-60元/人到現在的人均100元以上。對此,于欣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西貝菜品價格變動最直接的原因是原材料成本變動,除此之外,餐飲企業的成本結構非常複雜,還包括人力、房租、損耗等。

  食品行業分析師朱丹蓬也向藍鯨記者表達了他的看法:「目前,國內已經進入精準分層的階段。從餐飲行業來看,也出現了超高端、高端、中高端、中端以及中低端和低端6個不同的消費層次。西貝本身定位於中高端,因此這個定價其實並非不合理,對於消費者來說,則是要根據自身的經濟實力有選擇性的進行消費。」

  嘗試子品牌屢受挫,西貝餐飲上市之路漫漫

  其實,自去年疫情以來,因「哭窮」、「漲價」、「715事件」頻頻登上熱搜的西貝餐飲,被外界熱議較多的還有其對於資本化態度的轉變。

  曾經,西貝餐飲董事長賈國龍對外界宣稱,西貝不差錢,且永不打算上市。不過如今,賈國龍自行打破這一說法,對外坦言,西貝已經決定上市,目前正在尋找合適的時間,選擇合適的資本投資西貝。

  賈國龍態度360度大轉變的背後,或與疫情之下,餐飲企業深受現金流困擾有關。「受疫情影響,發現西貝自身的問題現金流問題,也認識到了資本的實力和力量,因而萌生了上市的想法。」賈國龍曾公開對外表示。

  餐飲行業的投資和管理平臺百福控股CEO王小龍向藍鯨財經記者表示:「疫情的出現加速了餐飲行業的洗牌,同時也推動著餐飲行業的變革。餐飲品牌集中化、規模化提速,對於資本化也有了新的考慮。一方面,原本不缺錢的餐飲企業由於受到疫情衝擊,階段性缺錢了,它需要一筆資金應急;另一方面,餐飲企業們受到相關案例的『刺激』,不得不重新審視資本化路徑的必要性。比如海底撈這類大公司登陸資本市場後市值成功突破3000億,再比如九毛九,規模不算很大,通過上市拿到加速擴張的資金,可以輕鬆應對疫情,並獲得讓人眼紅的高估值。」

  當然,餐企上市也並非易事。在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看來,餐飲行業因為其經營的特殊性,成長率一般都不如網紅飲料等,而收益率也相對不高,而經營和擴張對資金周轉的要求也很大,因此如何能夠穩定資金鍊是最大的難點。

  除此之外,上市意味著西貝將由「掙辛苦錢」轉變為「掙股民的錢」,這也需要公司尋找新的增長點,有新的故事可講。

  據了解,近年來,西貝餐飲為找到第二曲線做過不少嘗試。從最初的西貝燕麥片、西貝麥香村,再到後來的超級肉夾饃、西貝酸奶屋,以及最近的弓長張、賈國龍功夫菜等等,都是其為之努力的見證。不過,西貝對於這些子品牌的嘗試似乎都沒有激起太大的水花。

  沈萌表示,這主要由於西貝的主品牌還沒有達到對消費者的粘性溢出的能力,因此西北主品牌的經營尚且不夠穩定,對子品牌的培育就更加困難。

  事實上,對於餐飲企業來說,走五多戰略路徑(多品牌、多品類、多場景、多渠道以及多消費人群)是正確的,但目前從西貝來看,之所以會屢屢受挫,主要與公司自身有關。在朱丹蓬看來,西貝並未真的將多元化作為公司的發展重點,推出子品牌之後有些任由其自生自滅的感覺,同時對應的,也就沒有傾斜足夠的資源給到他們。此外,西貝推出的這部分子品牌,在相應的賽道上也並未打出差異化,因而優勢不明顯。

  資金鍊一度受困、子品牌發展遇阻,處於風口浪尖的西貝能否順利轉變邏輯、重拾消費者興趣點,同時找到適合企業自身的第二增長曲線,成功破局實現上市,藍鯨記者將持續關注。

熱門搜索

為您推薦

相關焦點

  • 西貝「月薪5千不該吃」風波背後:子品牌屢屢受挫,上市之路任重道遠
    「你月薪過5000了嗎?沒有的話就不能去吃西貝哦!」這句話成為近日眾多網友的自嘲語。近日,西貝餐飲又雙叒叕陷入輿論風波了。1月9日晚間,有網友注意到,西貝前任副總裁楚學友曾在2020年4月轉發點評過一條關於海底撈和西貝菜品漲價的微博,其中談到,海底撈和西貝漲價之所以引發如此大的輿論反彈,是因為得罪了微博95%的月收入在5000以下的網友。
  • 一個饅頭21、一盤生菜49……月薪5000以下「不配吃」西貝?
    「現金撐不過三個月」,哭窮後漲價,又致歉,然後又藐視996算個啥,表示「我們是715、白加黑…」剛剛過去的2020年,頻繁因言論站上熱搜的西貝,再次曝出——月薪5000元以下「不該」吃西貝的聲音。#收入5000以下不該吃西貝#
  • 一個饅頭19元,月薪五千以下還真「不配」吃西貝了!
    月薪5000以下,能吃得起西貝嗎? 自從2020年疫情發生後,餐飲行業受到的衝擊不小,像海底撈、西貝等連鎖餐廳就經常因為「漲價」而頻繁登上熱搜。 而這次,又一餐飲品牌因漲價上了熱搜。
  • 一份蘿蔔21元 月收入5000元以下不配吃西貝?
    微博截圖。「吃得時候感覺自己像傻子一樣。」「對不起,我不配吃。」「行,吃不起還躲不起嗎?」「月薪5000元以下『不配』吃西貝?」 為何去年大多數購物中心還處在疫後復甦的節奏中時,國內奢侈品店已經現排隊搶購潮?在這背後,國內的消費潛力不言而喻。「金錢傷害不大,侮辱性極強。」有消費者如是評論。面對輿情,西貝方面向媒體回應稱,這不代表西貝立場,楚學友已於2020年9月從西貝離職。
  • 月薪低於五千「不配吃」?西貝前高管微博發言再惹爭議
    來源:新浪財經相關閱讀:月薪5000以下「不該」吃西貝? 企業回應:非西貝立場1月10日消息,近日一則關於西貝前任副總裁楚學友轉載微博的評論讓西貝再次登上熱搜。微博提到,輿論對於西貝漲價反應大,主要是「95%微博網友月收入在5000以下」。
  • 一個饅頭19元,西貝離職副總裁稱「月收入5000以下不該吃西貝」
    1月10日,繼「996算個啥」「我們是『715、白加黑、夜總會』」「年輕人應該首選北上廣」言論之後,一則關於西貝前任副總裁楚學友轉載微博的評論讓知名餐飲品牌「西貝」二字再次因漲價問題被「罵」上熱搜。目前,西貝公關總監于欣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獨家回應道,楚學友已於2020年9月從西貝離職,該條微博不代表西貝的立場,最近沒有漲價計劃。
  • Hot文章值得看:火出圈的西貝,月薪5000以下不配吃,有幾百萬房子也...
    Hot文章值得看:火出圈的西貝,月薪5000以下不配吃,有幾百萬房子也吃不起 房天下  作者:房小研   2021-01-16 12:00
  • 比特大陸內鬥升級為爭搶營業執照 上市之路屢受挫
    5月8日,據媒體報導稱,詹克團在海澱區政務服務中心領取以其為法定代表人的比特大陸公司的營業執照時,一群不明身份的人員從工商行政人員手中搶走了該執照。有消息稱該群不明身份的人員由比特大陸現任CFO劉路遙指揮。當天下午,比特大陸發聲明稱,詹克團已不在比特大陸擔任任何職務,劉路遙為比特大陸現行合法有效的法定代表人。
  • 西貝幾度變臉 如何大而強?賈國龍的成長焦慮
    對此,西貝先否認漲價,後賈國龍又承認漲價並道歉。同時,道歉還不忘來波廣告:「我還決定,5月31日前,在全國59個城市386家西貝門店堂食用餐,可以享受吃100元,返50元的優惠,以表誠意。50元的返券只能下次使用了,其實我們也挺難的,還希望您支持生意。」這歉倒得有水平,細品都是小算盤:幾次變臉均和錢有關。
  • 我不建議你再去西貝吃飯,「因為你不配」
    第二,95%的微博網友月收入5000以下,都吃不起西貝。 我直接就是好傢夥,你不上熱搜誰上熱搜? 我知道有人會說,餐廳漲價與否是他們的自由,大不了就別去吃好了。 但學友哥這番言論,擺明了就是來噁心人的。
  • 西貝重倉零售化,賈國龍功夫菜超級中央廚房奠基
    棄快餐 西貝重倉零售化賈國龍功夫菜是西貝集團旗下餐飲零售化平臺,主打到家零售菜品或者半成品服務,即採用急凍鎖鮮技術保存大師研發的菜餚,消費者拿到菜品只需要簡單加熱,即可吃到大師研發的菜餚。今年5月,「賈國龍功夫菜」總體落戶天津開發區濱海—中關村科技園,計劃在天津設立生產工廠,主營中央廚房業務,輻射京津冀地區,預計3年內投資將達到10億元人民幣,而項目預計年營收將超過10億元。2020一場疫情,讓作為餐飲行業巨頭的西貝深刻意識到現有經營模式的短板,開始重倉零售化之路。疫情衝擊下,餐飲業堂食停滯,收入下降,資金短缺,陷入了經營困境。
  • 一個饅頭21一盤生菜49,月薪5000以下,真不配吃西貝!
    一不留神西貝又漲價了,而且價格離譜,普通的饅頭和花卷賣到21塊錢一個,一盤生菜竟然標價49元,一份涼皮49元。看來以後兩三個女人小範圍聚餐還能吃的起,人多,尤其男人多,吃一次只怕沒有上千塊錢下不來。前段時間我說要請朋友去西貝,她們的第一反應就是「貴」。要知道說貴的幾個朋友每年收入都在幾十萬,不是月收入5000以下。
  • 西貝功夫菜「翻車」:人均近百元 你就給我吃「盒飯」?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餐飲零售化不等於賣盒飯今年疫情期間哭窮的西貝老闆賈國龍最近又火了。前不久,以他名字命名的賈國龍功夫菜落地北京世紀金源購物中心。作為西貝試水餐飲零售化的重要一步,功夫菜承擔了西貝的「第二增長曲線」。西貝方面曾表示,該項目預計年營收將超過10億元。然而開店僅僅一個月,功夫菜就遭遇口碑翻車。
  • 一個饅頭21元,一份炒蛋43元……西貝菜品定價引爭議
    楚學友上述言論迅速頂上熱搜,網友吐槽不斷:「吃不起,月薪不到5000,看都不敢看」「請問你們是幾星米其林餐廳」「就月薪過了5000,也不是這樣花錢的吧」……與此同時,西貝莜麵村的菜品定價也引發外界關注。
  • 2021才開局,就湧現一大批餐飲上市「潛力股」
    家餘家餐飲企業;A股上市餐飲企業有全聚德、西安飲食、廣州酒家,以及今年上市的同慶樓、巴比饅頭,只佔A股的千分之一。 蜜雪冰城背後有管理公司管理運營,有研發公司主導研發生產,還有供應鏈公司提供倉儲物流,三個公司完成閉合的生意鏈。 作為連鎖加盟品牌,並非完全依靠加盟費來實現業績增長,主要收入來自於加盟商的原材料費,即供應鏈費用,加盟費用佔收入比重並不高。
  • 徐和誼之後,北汽新能源任重道遠
    北京奔馳則負責賺利潤,2019年北京奔馳營收1551.54億元,佔北汽集團總營收的88.85%;該年貢獻毛利422.15億元,根據股權比例歸屬北汽集團的毛利為215.3億元,佔北汽集團總毛利的57.43%。另外,早年間徐和誼還處理了北汽子公司的一系列歷史債務包袱,確立了北汽對一些各自為政品牌的主導權,讓北汽成功實現集團化,輕裝快速前進。
  • 完美日記屢被傳上市:線上增速放緩 線下尋新增長點
    來源:中國經營報完美日記屢被傳上市:線上增速放緩 線下尋新增長點本報記者/鍾楚涵/李向磊/上海報導今年以來,完美日記屢次被傳出IPO消息,但完美日記皆予以否認。完美日記曾經抓住社交媒體的風口,通過「極致性價比策略」快速在業內崛起。
  • 從「6億人月入千元」讀懂任重道遠
    李克強總理在5月28日答記者問中提到的這組數字,立即引發網民強烈關注。1000元,對於有的人來說,可能只夠一桌飯菜錢,買不到一套化妝品、一件衣服。可在現實中的中國,仍有6億人每個月要靠這微薄收入維繫整個生活的衣食住行、吃喝拉撒。「6億人月入僅千元」,數字的背後,道出的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任重道遠。前不久,有數據顯示我國總資產已超過1300萬億元。
  • 全球1/3奢侈品流向中國,年輕人購買2萬包,月薪卻不到5千
    這份報告中還說道,國際上的各種奢侈品品牌都已盯上中國市場,像愛馬仕、LV,均想在中國市場中分一杯羹,日本奢侈品品牌同樣如此。而且,奢侈品的消費主力也從幾年前的「大媽」變成了年輕人,這不禁讓人詫異,中國的年輕人都很有錢麼?
  • 幼兒園老師月薪2千,工資低工作又累,為何不辭職?真相出乎意料
    但小地方的幼兒園老師,工資並沒有想像中的高,月薪2千的大有人在。工作量又很大常常要同時照顧好多個小孩子,一天下來是累得人仰馬翻。那為什麼工資低工作又累,很多幼兒園老師沒有選擇辭職或者換工作呢?一個月薪2千在幼兒園工作5年的老師說出了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