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13 10:04:37 來源:中國新聞網
去年曾因漲價問題上熱搜的西貝又上熱搜,還是與漲價有關。
近日,有網友發微博稱,海底撈和西貝漲價的事,為啥輿論反彈這麼大,是得罪了一大批微博網友,「畢竟95%的微博網友月收入在5000元以下」。1月10日,西貝前副總裁楚學友轉評該微博「學習了」,被網友截圖登上熱搜,並引發眾多網友對西貝菜價及菜品的熱議。
微博截圖。
「一個饅頭21元、一份蘿蔔21元、一份花菜59元、一份青菜燉凍豆腐61元,量少得可憐,性價比如此之低。」「吃得時候感覺自己像傻子一樣。」「對不起,我不配吃。」「行,吃不起還躲不起嗎?」
「月薪5000元以下『不配』吃西貝?」 為何去年大多數購物中心還處在疫後復甦的節奏中時,國內奢侈品店已經現排隊搶購潮?在這背後,國內的消費潛力不言而喻。「金錢傷害不大,侮辱性極強。」有消費者如是評論。
面對輿情,西貝方面向媒體回應稱,這不代表西貝立場,楚學友已於2020年9月從西貝離職。「希望所有的顧客都能夠來西貝就餐,我們不會把顧客劃分階層、年齡、地域、職業等。但近期不會漲價。」
不過,這並未能平息眾多消費者的不滿。「人前喊你上帝,背後唾液唾你。」「一方面賺著消費者的錢,一方面又歧視消費者收入低,這是典型的吃飯砸鍋。」
部分網友評論。截圖
事出有因!
2020年1月底,受疫情影響,西貝創始人、董事長賈國龍曾表示「靠貸款支撐不過3個月」,彼時,網友紛紛給西貝打氣,「再堅持一下,我們欠你一頓西貝。」
疫情相對穩定後,2020年4月初,海底撈、西貝被眼尖的網友質疑漲價。隨後,西貝否認漲價,表示「不存在漲價的情況」,結果引發更大的聲討。
2020年4月11日,西貝董事長賈國龍承認「確實漲價」,並道歉,進行價格恢復。但消費者認為西貝「薛丁格的漲價」,屬於「藉機營銷」。
部分網友曬出西貝菜單價格。截圖
顯然,消費者「心裡都有桿秤」,不願意當做「冤大頭」。
這一次「月薪5000元以下『不配』吃西貝」事件爆發後,西貝也再次提及漲價問題,「餐廳菜品的價格是隨著原材料成本價格的變動而變動的。因為西貝在菜品的選材上很嚴苛,所以在選材、運輸、用料等方面,餐廳背後的確產生了很高的成本。」
但感覺已經被忽悠過的消費者並不買帳。「成本過高不能一味在菜單價格上找補,你不在乎消費者心理感受,就別怪消費者用腳投票。」
餐飲行業屬於服務行業,菜品保質的同時也要講究服務,消費者吃舒坦了,才會再來。所以,西貝這次的輿論危機,不僅是「5000元收入以下的事」,更是消費者積累長久的不滿的爆發。
2020年,有的餐飲品牌承受不住疫情的高壓已經黯然離場,有的餐飲品牌則逆勢而上,轉危為機。傳統老字號全聚德出來擺攤賣菜,東來順推出68元一位的自助餐……中國餐飲行業的洗牌效應正在加速進行。
2020年12月,賈國龍出席某公開活動時也坦言,2020年餐飲業確實不好幹,西貝的目標是全年盈虧平衡。受疫情觸動,原本宣稱「永不上市」的西貝,希望在合適的時機會選擇上市。
但企業上市並不是解決問題的萬能鑰匙,顧客是上帝,任何品牌沒了顧客的回頭率,就會失去生存、發展的基礎。
中國飯店協會發布的《2020中國餐飲業年度報告》就指出,餐飲行業普遍存在產品附加值較低,客戶黏度不高,生命周期短等問題。「餐飲行業需要研究新需求、新消費,提供升級產品和服務。」
顧客是上帝,切莫讓上帝「生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