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類項目知多少

2021-01-13 非遺星球

前言

中國傳統體育如同中華民族五千年的燦爛文化一樣源遠流長。射箭、武術、摔跤、蹴鞠、馬球、捶丸、圍棋、技巧、冰嬉等這些體現東方文明魅力的體育活動,不僅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還有獨特的健身、娛樂、教育和軍事訓練的作用,影響了世界上許多民族的體育發展史,在世界體壇上獨樹一幟。

目前,在國家級代表性項目中,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類項目共計124項,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類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共88人。現在就讓星球君帶你領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的部分傳統體育項目,為你展現不一樣的中國體育競技,感受不一樣的中國精神。

01

花 毽

花毽亦稱「踢花毽」或「踢毽子」。青州花毽主要分布於青州市,而今擴展到濰坊市。平時以踢毽子健體強身,比賽時以踢毽花樣多少、難度高低、時間長短、動作優美程度為考核標準。青州花毽品種豐富,無論是遊藝毽、健身毽、觀賞毽還是比賽毽,無不配料科學、製作精美;踢弄花毽講究身形架步優美、心意相隨、眼到腳到、反應靈活、人隨毽舞、毽隨人轉;低踢毽如彩蝶飛舞,高踢毽如凌空飛燕。青州踢毽花樣繁多,有108式,即天罡36式和地煞72式。天罡36式是將踢花毽技藝形象與青州風土民情、山川景物緊密結合來命名,富有鮮明的青州地方特色;地煞72式是指歷代積累的踢花毽各種技巧動作的名稱。青州花毽與天地人文融會貫通,富有濃鬱的傳統文化內涵。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星球君友情提示~對毽子感興趣的朋友們,可以下圖掃碼進入課程頁面,來非遺星球看堂前燕毽子製作技藝傳承人殷文老師的「小毽子的大智慧」~「殷文老師手把手教你踢毽子「盤、磕、拐、繃、落」的基本動作~!

02

滿族珍珠球

珍珠球是滿族人三百多年來傳承不衰的競技活動之一,其發源地為現在的吉林省吉林市龍潭區烏拉街滿族鎮。珍珠球運動模仿採珠人的勞動情狀,比賽時運動員可在「水區」內任意傳、投、拍或滾動「珍珠」(球),力爭讓手持抄網站在得分區內的本方隊員採到「珍珠」。場上攻守往復,銀球穿梭飛舞,四隻蛤蚌忽張忽合,一對抄網力求有所斬獲。

整個運動過程緊張激烈,精彩絕倫,令人目不暇接。三百多年來,作為烏拉地區一種特有的滿族傳統體育項目,珍珠球備受當地人的推崇,它是滿族漁獵生活的活化石,對於傳承滿族文化有著深遠的歷史意義。   

03

賽 龍 舟

沅陵賽龍舟是融湘西民俗與競技為一體的傳統遊藝體育項目。沅陵傳統賽龍舟是在以山為營,以水為路的農耕經濟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是五溪文化與長江文化,外來文化和地域文化交融的結晶。

沅陵傳統賽龍舟基本形制是:每隻賽船48人,其中前引水、後艄公、頭旗、二旗、鑼手、鼓手各一人。賽程以江面水漲水落而定,分上下水排陣,橫江而競。划龍舟技藝多姿多彩,有跪式劃、坐式劃、坐式立式共用;單槌擂鼓、雙槌催船、單艄掌舵、雙艄齊下等不同式樣。沅陵傳統賽龍舟主要特色是賽程長,賽船多,劃手多,觀眾多,花樣多。包括「偷料」、「關頭」、「繞河」、「繞廟」、「賞紅」、「搶紅」、「衝灘」等,既以沅陵傳統為基礎,又吸納了周邊各縣的優長,形成了以沅陵為核心,多流派為一體的湖南賽龍舟的獨特風格。

04

蹴 鞠

蹴鞠又名「蹋鞠」、「蹴球」、「蹴圓」、「築球」、「踢圓」等,「蹴」即用腳踢,「鞠」系皮製的球,「蹴鞠」就是用腳踢球,它是中國一項古老的體育運動,有直接對抗、間接對抗和白打三種形式。

進行直接對抗比賽時,設鞠城即球場,周圍有短牆。比賽雙方都有像座小房子似的球門;場上隊員各12名,雙方進行身體直接接觸的對抗,就像打仗一樣,踢鞠入對方球門多者勝。進行間接對抗比賽時中間隔著球門,球門中間有兩尺多的「風流眼」,雙方各在一側,在球不落地的情況下,能使之穿過風流眼多者勝。

白打則主要是比賽花樣和技巧,亦稱比賽「解數」,每一套解數都有多種踢球動作,如拐、躡、搭、蹬、捻等,古人還給一些動作取了名字,如轉乾坤、燕歸巢、斜插花、風擺荷、佛頂珠、旱地拾魚、金佛推磨、雙肩背月、拐子流星等。

05

達斡爾族傳統曲棍球競技

達斡爾傳統曲棍球運動,達語稱作「貝闊他日克貝」,其中的「貝闊」係指球棍,達斡爾球棍選擇根部彎曲、枝幹挺直的柞木削磨加工而成。達語中球被稱為「樸列」,其大小如棒球,分木球、毛球、火球三種,偶爾也使用骨球。木球用柞樹根削磨製成;毛球用畜、獸毛搓制而成;火球主要用於夜間運動,它以樺樹上長出的已硬化的白菌製成,殼硬內空,球上穿通數孔,注入松明,點燃後煙火不熄。

達斡爾族傳統曲棍球比賽的比賽場地大都選在平坦的草地或村中開闊的地方,場地大小無統一規定,場地兩端各設一個球門,參加比賽的兩隊人數相等即可,以打進對方球門多者為勝。比賽規則規定不得從左側搶球和擊球,不得用球棍打人或拌人,除守門員外不得用手按球和以腳踩踢球。達斡爾傳統曲棍球運動是傳統曲棍運動的典型代表,是我國體育中的一項絕技,國家體委在1989年命名莫旗為「曲棍球之鄉」。  

06

抖 空 竹

空竹,以竹木為材料製成,中空,因而得名,清代曾與空鐘混稱,俗稱響葫蘆,江南又稱之為扯鈴,以北京、天津所產的最為著名。空竹為圓盤狀,中有木軸,以竹棍系線繩纏繞木軸拽拉抖動。空竹分為單輪(木軸一端為圓盤)和雙輪(木軸兩端各有一圓盤)兩種。圓盤四周有哨口,以一個大哨口為低音孔,若干小哨口為高音孔,分為雙響、四響、六響,直至三十六響。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看看小朋友的抖空竹技術!

拽拉抖動空竹時,各哨同時發音,高亢雄渾,聲入雲表。抖空竹是靠四肢巧妙配合完成的運動項目。當雙手握杆抖動空竹做各種花樣技巧時,上肢的肩關節、肘關節、腕關節,下肢的胯關節、膝關節、踝關節,加之頸椎、腰椎都在不同程度地運動著,因此抖空竹有助於人們的身體健康。

07

蒙古族搏克

「搏克」為蒙古語,意為摔跤,它是蒙古族「男兒三藝」之一,屬蒙古族傳統的體育項目。搏克運動的比賽形式古樸而莊重。按蒙古族傳統要求,參賽選手上身穿牛皮或帆布製成的「卓得戈」(緊身半袖坎肩),裸臂蓋背,「卓得戈」邊沿鑲有銅釘或銀釘,後背中間有圓形的銀鏡或「吉祥」之類樣字,腰間系用紅、藍、黃三色綢子做的「策日布格」(圍裙),下身穿用32尺或16尺白布做成的肥大「班澤勒」(褲),「班澤勒」外套一條繡有各種動物或花卉圖案的套褲,腳蹬蒙古靴或馬靴。優勝者脖頸上配套五色彩綢製成的「將嘎」(項圈)。它是搏克手獲勝次數多少的標誌,獲勝次數越多,「將嘎」上的五色彩綢條也越多。

搏克運動要求選手腰、腿部動作協調配合,在對抗中充分顯示自己的力量和技巧。從事搏克運動能發展力量、靈敏度、速度、耐力等方面身體素質,並能培養人的機智、勇敢、頑強等意志品格。現在,搏克已成為蒙古族農牧民群眾辛勤勞作一天之後進行娛樂的方式,同時它又是「那達慕」的重要內容。

08

朝鮮族跳板、鞦韆

跳板一般長近6米,寬40釐米、厚5釐米左右,大多用木質堅硬又極具彈性的水曲柳木板製成。跳板中間有一個支點,跳時兩人分別站在兩端,輪流起跳,利用跳板的反彈力把自己和對方彈向空中。這樣反覆地一起一伏,參加者奮力向上躍起,不斷增加騰空的高度並作出各種花樣動作。跳板比賽有比抽線拉高和比表演技巧兩種。比抽線就是比拉出的線的總長度,以抽線的長短定勝負,表演道具有鐵圈、花環等。

鞦韆活動具有高、飄、悠、巧、柔、美、歡的特點。鞦韆繩一般都拴在高大樹木結實的橫枝上,在鞦韆前方的上空懸有彩帶或鈴鐺,蕩起的鞦韆板要觸及這個標誌才能贏得歡呼與讚揚。常常是一人蕩起,眾人矚目,場邊喝彩連連。豔麗的衣裙像彩鳳的雙翼,帶動縷縷清風,遠遠望去,天空湛藍,草地青青,濃妝淡抹的朝鮮族少女宛若飛動的彩色蝴蝶,在天空中飄忽來去,構成一幅流動的瑰麗畫。鞦韆現已正式列入全國民族運動會的比賽項目,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的蕩鞦韆絕技已成為少數民族傳統體育園地一朵盛開的奇葩。

09

沙河藤牌陣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

兵法奇陣——藤牌陣

藤牌陣是我國古代戰場實戰技擊項目,如今僅存於我國河北省沙河市十里舖村,當地人稱之為「打藤牌」。藤牌開戰時,由戰鼓指揮,大篩鑼、鐃、鑔、鈸輔助烘託。表演陣法時,攻守方每隊最少4人,藤牌兵左手執藤牌,右手執短刀,與4名攥三齒叉、大片刀、長矛或木棍者按陣法輪番打鬥。實戰時藤牌陣法變化無窮,常見的有一字長蛇陣、八卦連環陣、梅花五方陣、四門迷魂陣、八門穿心陣等,陣容可隨實戰需要擴大到成千上萬人。製作藤牌的主要材料是北方太行山一帶常見的荊條,經過漚泡變得柔軟堅韌後,既可用來編制藤牌,製作完成後在藤牌頂部罩一塊畫有虎頭的帆布或生牛皮。

10

傳統箭術(南山射箭)

南山射箭是流行於青海省樂都縣的一項傳統體育項目,明代時傳入當地,至清代成形,歷數百年而不衰。南山射箭比賽方式獨特,內容豐富,深受當地漢、藏、回、土等各民族喜愛,是當地全民健身運動的主要形式。每到夏季,樂都南山地區各鄉鎮都舉辦射箭比賽,以鄉村之間的比賽、擂臺賽、邀請賽、集中賽、分散賽等多種形式進行,參加人數眾多。南山射箭同時也是「花兒會」和物資交流會,每逢比賽日,各方商販雲集,觀看的群眾「漫」(唱)起花兒和「拉伊」(當地藏族情歌),整個賽場氣氛熱烈,每個觀眾都以不同方式參與其中,使南山射箭成為當地人民的狂歡節。

星球互動

你還知道哪些非遺傳統體育項目呢?

相關焦點

  • 南安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
    南安非遺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共有7項,省級1個,泉州市級4個,南安市級2個。省級:南安「蛇脫殼」古陣法南安「蛇脫殼」古陣法發祥於南安豐州桃源的太祖拳,溯源於唐,定型於宋,盛於明清,是泉州南少林五大拳種之一,是見證我國南少林在泉州的有力證據。
  • 珍珠球、射弩、板鞋競速… 山東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反映別樣風土...
    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不同於現代競技體育,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個民族的歷史、政治、經濟、文化、宗教和風俗習慣,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深受各族人民喜愛。    魯網8月20日訊(記者 劉梅婷)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項目不同於現代競技體育,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各個民族的歷史、政治、經濟、文化、宗教和風俗習慣,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深受各族人民喜愛。
  • 土耳其舉行傳統體育項目運動會
    當地時間2018年5月13日,傳統體育運動會在土耳其伊斯坦堡舉行。這個節日是由世界民族運動聯合會組織的,旨在促進傳統體育運動,為奧運會做準備。(來源:視覺中國)(來源:視覺中國)當地時間2018年5月13日,傳統體育運動會在土耳其伊斯坦堡舉行。
  • 打球、鬥雞、踩高蹺,回老家過年玩什麼傳統體育項目?
    相比在飯桌上把酒言歡、打牌唱歌等傳統娛樂活動,越來越多的人已經意識到運動健身才是迎接新年更好的方式。而這些不僅僅在城市裡發生,當城裡的lucy、Tony回村變成翠花、二狗子時可能會發現,春節期間,各式各樣的農村運動會、體育比賽、民俗文化等活動正在逐步豐富鄉親們的精神文化生活。體育過大年正在漸漸成為家鄉新風尚。運動替代打牌?
  • 遊戲遊藝產業如何「玩」出新天地?
    近郊旅遊、農村旅遊、家庭旅遊、度假旅遊、小眾旅遊、科技旅遊……文旅市場的邊界不斷拓寬,順應這一趨勢,中山的遊戲遊藝傳統產業,如何打破傳統模式,實現轉型升級?記者在展會走訪中了解到,越來越多的龍頭企業,通過融合發展,在競爭中走出創新路徑。
  • 淺談:各個歷史時期的傳統文化對民族傳統體育的影響
    上述這些原因促成了我國古代體育第一次較全面地大發展。  先秦時期的軍事體育活動,民間娛樂體育活動以及各種導引養生活動都出現了嶄新的局面。不僅內容豐富多彩,形式多樣,而且很多項目,很多體育觀點都是新的,一些體育內容走向競技化的趨勢也在逐漸形成。這些都對傳統體育發展產生著深遠的影響。
  • 「戲苑遊藝」臺灣文化部門力推傳統文化
    華夏經緯網11月1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走訪臺灣,探訪在地傳統藝術,由臺灣文化部門主辦的「戲苑遊藝」系列活動即將熱烈登場。(圖取自臺灣文化部門網站)去年「戲苑遊藝」邀請重要傳統表演藝術、藝術大師、傳習藝生,於國定古蹟建築中展演,深獲各界好評。自今年十二月起至明年的三月份將陸續在新竹褒忠亭義民廟、屏東老七佳部落(石板屋聚落)、宜蘭碧霞宮、彰化鹿港新祖宮、臺北霞海城隍廟、臺南全臺祀典大天后宮等場地,接力推出六場精彩演出。榮興客家採茶劇團《客家扛茶》演出。
  • 貴州天柱:元旦遊藝笑翻了山裡娃
    貴州天柱:元旦遊藝笑翻了山裡娃特約記者 龍香文「老師,才進行幾分鐘,我就已經得了9張獎券了,真好玩!哈哈!兌完這幾張獎券我又掙去了。哈哈!」四(1)班劉雅涵手裡拿著一摞兌獎券高興得眼笑眉飛的對記者說。為豐富學生的校園生活,搭建展示才華的舞臺,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2021年元旦的前一天,天柱縣石洞鎮小學少先大隊部舉行了以「展示風採,喜迎新年」為主題的元旦遊藝活動。
  • 泉州「非遺」美食你知多少 吃貨版「非遺」你必須懂
    ­  昨日,泉州市文廣新局公布了第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43個入選項目涵蓋了傳統音樂、傳統舞蹈、傳統戲劇、傳統美術、傳統技藝、傳統醫藥、民俗、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等近10個類別。­  8個項目彰顯海絲文化­  本次公布的43項「非遺」項目,有8個項目彰顯了泉州的海絲文化,是海絲申遺的重要佐證。
  • 鬥雞之戲|唐代的自娛遊藝活動:當年重意氣,先佔鬥雞場
    在這種社會背景之下,繪畫、書法、音樂、體育遊藝豐富多樣的藝術形式發展至空前繁榮,並且在詩歌文學中佔有重要地位,其中鬥雞詩歌文學就是唐朝鬥雞遊藝之戲盛行的直接反映。豐富多彩的鬥雞遊藝活動,是唐代文人詩歌文學創作的藝術源泉,亦是唐代社會各階層人士熱衷於鬥雞遊藝活動的結果,更是是唐代娛樂遊藝文化繁榮的生動寫照。
  • 西藏自治區體育項目進校園 少年兒童盡歡顏
    記者鄭璐 袁海霞 攝 11月4日至19日,由西藏自治區體育局、自治區教育廳主辦的「西藏自治區體育項目進校園」系列活動在拉薩市各學校相繼開展。陽光排舞、少兒籃球、兒童滑步車、自行車、傳統體育等項目紛紛走進了校園。
  • 排球記分牌廣東優質廠家產品安全知識你知多少
    排球記分牌廣東優質廠家產品安全知識你知多少   排球記分牌廣東優質廠家產品安全知識你知多少    是一家生產移動式,固定式籃球架廠家,全銷專業批發、質優價廉,定做各種款式籃球架,籃球架子多少錢還是找,為您推薦合適的籃球架價格,籃球架運動之後要做些拾掇活動
  • 盤鷹風箏 花樣放飛——傳統體育項目展現新活力
    盤鷹風箏 花樣放飛(健身新視野)  ——傳統體育項目展現新活力⑤  核心閱讀  盤鷹風箏興起於北京,由風箏愛好者從雄鷹翱翔的姿態中獲得靈感創製,目前全國各地盤鷹風箏的愛好者約有十幾萬人。  相比於傳統風箏,花樣盤鷹風箏的玩法更具動態  盤鷹風箏興起於北京,由風箏愛好者從雄鷹翱翔的姿態中獲得靈感創製,盤鷹風箏開始逐漸翱翔於天際。在清代曹雪芹的作品《南鷂北鳶考工志》中,就有關於盤鷹風箏「尤須神似栩栩然,兔起鶴落擬鷹隼,下擊上翻復迴旋」的描寫。
  • 玉林市博白雜技等10項目入列廣西第八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單
    (記者 廖源 攝)日前,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公布了第八批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入列的項目共152項,主要涉及民間文學、傳統音樂、傳統舞蹈、曲藝、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傳統美術、傳統技藝、傳統醫藥、民俗等領域。玉林市博白雜技等10項目榜上有名。
  • 2018年自考《民族傳統體育》習題及答案
    2018年自考《民族傳統體育》習題及答案一、填空(每空0.5 分,共20 分)1、我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是指我國除了漢族以外的() 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2、養生導引氣功主要是通過 ()「三調」過程,增強了皮層和皮層下中樞系統的協調性,疏通經絡氣血,提高機體的修復和抗病能力。
  • 「直播+體育」 火貓助推傳統體育和電子競技共同發展
    重量級傳統體育賽事在遊戲直播平臺進行直播業內較為少見,此次賽事一經播出,迅速引起了體育圈內外眾多專業人士關注。   跆拳道以「始於禮,終於禮」的武道精神為基礎,是一項具有修身養性,塑造身型的健康運動,於2000年雪梨奧運會成為正式比賽項目。
  • 開展舞龍舞獅運動,傳播民族傳統體育
    隨著最後一支隊伍的表演結束,第六屆江蘇省大學生龍獅精英賽也就圓滿結束,在這次比賽中,每支隊伍都使出渾身解數,把平時努力訓練的成果給展現出來,正所謂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分鐘,江蘇省各個高校的龍獅隊如火如荼的比賽著,但其他地區的高校並沒有,甚至還不了解這項傳統項目
  • 第四屆全國體育大會比賽項目:舞龍舞獅
    搜狐體育訊 中國是龍獅運動的發源地。舞龍、舞獅自問世以來,一直深受各族人民的喜愛,歷代相傳,鼎盛不衰,並由此形成了極其燦爛的龍獅文化。  舞龍舞獅在中國,原是一種以自發性、娛樂性、隨意性為特點的民間傳統文體活動。經過兩千餘年的發展,其形式、種類繁多,風格、流派異彩紛呈。
  • 廣州華立科技舞萌DX聯賽啟動,推動遊藝遊樂產業新熱潮
    ,不僅延續了國慶雙節的遊樂場熱度,更是給傳統「一城一戰」的遊藝遊樂領域帶來了突破時間與空間的創意玩法。  華立科技舞萌DX聯賽之所以能引起眾多遊藝愛好者關注,與其原身產品的巨大影響力,和現有內容持續優化升級的運營策略密不可分。  一方面,舞萌DX引進於日本人氣街機音樂產品MAIMAIDX,MAIMAIDX自2012年發行以來深受亞洲各國玩家喜愛。再加上音樂舞蹈類產品本身有益於才情培養心情舒暢,一直是遊藝遊樂產業中的人氣經典。
  • 400餘名小學生操場上「鬥雞」 傳統體育熱(圖)
    昨天上午,鄭州市鄭東新區聚源路小學的春季運動會上,這一民間傳統體育項目大顯威力。比賽中,低年級和高年級的學生搬起右腿,用膝蓋互相攻擊對方,混戰在一起。低年級的學生力氣小、個兒矮、技差,很快敗下陣來。有的學生還沒來得及進攻,就一屁股坐在了草坪上,引得觀看的家長和老師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