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西蘭:珍稀鳥類放歸自然

2020-11-08 光明網

11月7日,在紐西蘭南島馬瑟森湖地區附近舉行的放歸儀式上,護林員抱著一隻歐加裡託幾維鳥。 紐西蘭環境保護部與毛利部落7日在紐西蘭南島馬瑟森湖地區附近放生了13隻紐西蘭最珍稀的歐加裡託幾維鳥。 新華社發(楊柳 攝)

11月7日,在紐西蘭南島馬瑟森湖地區附近,護林員抱著一隻即將放歸自然的歐加裡託幾維鳥。 紐西蘭環境保護部與毛利部落7日在紐西蘭南島馬瑟森湖地區附近放生了13隻紐西蘭最珍稀的歐加裡託幾維鳥。 新華社發(楊柳 攝)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 新華網

相關焦點

  • 紐西蘭:珍稀鳥類放歸自然
    11月7日,在紐西蘭南島馬瑟森湖地區附近舉行的放歸儀式上,護林員抱著一隻歐加裡託幾維鳥。 紐西蘭環境保護部與毛利部落7日在紐西蘭南島馬瑟森湖地區附近放生了13隻紐西蘭最珍稀的歐加裡託幾維鳥。新華社發(楊柳 攝)11月7日,在紐西蘭南島馬瑟森湖地區附近,護林員抱著一隻即將放歸自然的歐加裡託幾維鳥。 紐西蘭環境保護部與毛利部落7日在紐西蘭南島馬瑟森湖地區附近放生了13隻紐西蘭最珍稀的歐加裡託幾維鳥。 新華社發(楊柳 攝)11月7日,在紐西蘭南島馬瑟森湖地區附近,護林員抱著一隻即將放歸自然的歐加裡託幾維鳥。
  • 紐西蘭南島:珍稀鳥類放歸自然
    紐西蘭環境保護部與毛利部落近日在紐西蘭南島馬瑟森湖地區附近放生了
  • 紐西蘭鳥類放歸儀式:13隻歐加裡託幾維鳥回歸自然
    upgrading to a web browser that supports HTML5 video 紐西蘭鳥類放歸儀式
  • 禁航後 紐西蘭珍稀鳥類破例搭航班
    【新華社微特稿】紐西蘭停止國內非必要航班通行以遏制新冠病毒傳播,卻破例動用航班將一小群珍稀鳥類送往一座離島。紐西蘭環境保護部門官員尤金妮·薩奇14日在一份聲明中說,紐西蘭航空公司將5隻幼年濱鴴從南島上的克賴斯特徹奇運往馬納島,全程450公裡。
  • 日本自然公園發現珍稀鳥類 遊人紛至沓來(組圖)
    原標題:日本自然公園發現珍稀鳥類 遊人紛至沓來    日本相模原市綠區的相模川自然村公園,發現飛來珍稀的歐歌鶇。  據日本媒體5日報導,日本相模原市綠區的相模川自然村公園,發現飛來珍稀的歐歌鶇。
  • 哪些鳥類是野生珍稀鳥類呢?
    哪些鳥類是野生珍稀鳥類呢?各國攝影師深入到地球上許多最偏遠的地區,花數星期時間躲在相機背後,只為捕捉這些野生珍稀或瀕危鳥類的罕見鏡頭。它們都是什麼鳥呢?鴞鸚鵡世界上最肥胖且唯一不會飛的鸚鵡梟鸚鵡的臉盤酷似夜間活動的貓頭鷹,是一種夜行性鸚鵡,全身披上黃綠色的細點,是紐西蘭的特產,據說全球僅存100隻左右,它也是世界上最肥胖且唯一不會飛的鸚鵡。褐秋沙鴨六大最受威脅的世界水禽之一褐秋沙鴨,是一種典型的秋沙鴨屬鳥類。棲息時多遊蕩在岸邊或水邊沙灘上。飛行快而直,兩翅扇動較快,常發出清晰的振動翅膀聲。
  • 瀋陽猛禽救助中心將被救治的鳥類放歸自然
    近日,一隻被救治的東方白鸛從瀋陽長白島公園,運往瀋陽康平縣臥龍湖溼地放歸自然東方白鸛是我國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鳥類
  • 保護珍稀海鳥 紐西蘭小鎮關閉路燈
    為保護當地鳥類,紐西蘭南島西岸的小鎮普納凱基最近關掉了部分路燈。韋斯特蘭海燕是一種珍稀鳥類,它們只在普納凱基附近山腳下的一片8公裡長的沿海森林中繁殖。為了保護這些鳥類,當地交通部門同意進行局部停電,在一段3.4公裡長的公路上關閉了15盞路燈。韋斯特蘭海燕保護基金會的主席說:「通常情況下,我會在路上撿到十幾隻韋斯特蘭海燕,但今年只撿到了一隻。」關閉路燈能保護海燕,但也會給人帶來麻煩,雖然大部分人支持關閉路燈的決定,但也有一小部分當地人擔心在沒有照明的道路上行走會帶來危險,交通當局建議他們自備手電筒。
  • 22隻被救鳥類在密雲水庫重歸自然
    緩緩開箱,工作人員退後,讓鳥兒自主飛出……這是近日(21日)在密雲水庫庫區發生的一幕,22隻在不同地區被救助的珍稀野鳥重歸自然。
  • 諸暨多次發現珍稀鳥類!這些你還不一定見過……
    來源於「視聽諸暨」 這兩年來,諸暨市民頻頻發現珍稀鳥類以及瀕危物種,並將他們放歸自然!之後,他們把這隻蒼鷹放歸大自然。 據了解,蒼鷹是中小型猛禽,對人畜安全有很大的威脅。樓煥澤說,諸暨本地沒有這個物種,也沒有批准過馴養蒼鷹的手續。 重要提醒!!!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普通人沒有經過允許,不能馴養。
  • 擁有競選團隊,甚至拉票作弊,紐西蘭鳥類大選競爭如此激烈?
    11月16日,紐西蘭一年一度的「年度鳥類「大賽公布了評選結果,瀕危鳥類鴞鸚鵡第二次摘取了這頂桂冠。鴞鸚鵡呆萌可愛,數量極少這場評選由紐西蘭鳥類保護組織「森林與鳥類」主辦,已有15年歷史。每年,「森林與鳥類」都會在紐西蘭的本土鳥類中選擇幾十種作為候選,將它們的圖片、習性介紹、瀕危程度列在評選頁面上,網友可從中選取最多5種鳥為它們投票。
  • 25.7萬尾珍稀魚類被放歸金沙江
    【25.7萬尾珍稀魚類被放歸金沙江】24日,金沙江向家壩水電站附近,25.7萬尾長江上遊珍稀特有魚類被放歸金沙江。本次活動共放流魚類有長江鱘、胭脂魚、長薄鰍等6種。其中放流4萬尾大規格子二代長江鱘,放流規模為國內歷年最大。
  • 麗江52隻野生動物被放歸自然
    今天(2020年12月25日),麗江市林草局、古城區林草局、古城區農業農村局、野生動物臨時收容救助站共同舉行了陸生野生動物放歸自然啟動儀式,放歸了一些接受救助後能正常適應環境生活的陸地野生動物。據介紹,此次野生動物放歸的區域和地點都是嚴格按照相關處置工作要求,按照不同物種密度控制標準,核算放歸點的環境容納量,在環境容納量範圍內放歸野生動物。
  • 北京密雲 15隻康復野生動物放歸自然
    放歸現場,15隻野生動物經過最後的身體健康檢查,確認狀態良好後,根據其野外活動時間、特點及生活習性,選擇在密雲水庫走馬莊副壩及庫區水邊分白天、夜晚兩次放歸。上午10時整,工作人員依次打開救護箱,將受傷康復的野生動物放出,它們在眾人的關注下,回歸大自然。
  • 北京密雲 15隻康復野生動物放歸自然
    近日,北京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北京市密雲水庫管理處、密雲區園林綠化局及密雲水庫綜合執法大隊聯合將救護康復的15隻野生動物放歸至密雲水庫庫區內,讓它們重歸大自然。放歸現場,15隻野生動物經過最後的身體健康檢查,確認狀態良好後,根據其野外活動時間、特點及生活習性,選擇在密雲水庫走馬莊副壩及庫區水邊分白天、夜晚兩次放歸。
  • 25天,這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成功放歸了
    5月31日,在南昌梅嶺就有這樣一隻猴面鷹被成功放歸自然。5月6號,在野保工作人員剛接收它的時候,它還只是只幼鳥,因為長期沒有進食,當時體質非常虛弱。江西省林科院野生動植物救護繁育中心況紹祥:「我們救護中心就給它提供模擬野外的環境,給它每天傍晚的時候提供一個小白鼠,又給它搭設一個棲架,經過25天的救護,這個東方草鴞已經達到野外的放歸標準。」
  • 一百隻珍稀雉鳥在湖南瀏陽放歸野外,其中20隻裝衛星跟蹤器
    由國家林業局、湖南省政府主辦的珍稀雉類野外放歸暨「千人繪精靈、鳥兒歸山林」宣傳活動在湖南瀏陽大圍山省級自然保護區進行。放歸現場10月29日,由國家林業局、湖南省政府主辦的珍稀雉類野外放歸暨「千人繪精靈、鳥兒歸山林」宣傳活動在湖南瀏陽大圍山省級自然保護區進行。
  • 保護本土動物,紐西蘭人「無底線」
    當地居民在實施多年救助後,今年從「救死扶傷」式治標走向「暗夜保護」式治本,體現了對自然的尊重。為了一群鳥兒而不惜每年3個月「摸黑」生活,這只是紐西蘭人為保護生態犧牲自我的一個側面。在這裡,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畫面處處可見,諸如行人、警察護送小鴨、企鵝過馬路而車輛自動熄火靜候等,早已算不上是新聞。
  • 【關注】「十三五」珍稀瀕危物種恢復性增長
    ▲ 2020年11月8日,在閩江河口國家溼地公園,全球瀕危珍稀鳥類之一、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黑臉琵鷺(下)在灘涂上歇息覓食。(新華社記者 魏培全 攝)「十三五」珍稀瀕危物種恢復性增長為300多種珍稀瀕危野生動物建立了人工繁育種群「十三五」期間,我國通過系統實施瀕危物種拯救工程,建立了佔國土面積18%的各類自然保護地,有效保護了90%的植被類型和陸地生態系統、65%的高等植物群落,85%的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種群,大熊貓
  • 放歸自然,近百隻野生動物在雲臺山「安家」!
    放歸自然,近百隻野生動物在雲臺山「安家」! 7月7日,雲臺山景區迎來一批特殊的「客人」,近百隻野生動物被放歸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