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種豬選留,溫氏股份10月肉豬銷量同比減少過半

2020-12-04 新京報貝殼財經

新京報訊(記者 王思煬)11月5日晚間,養殖龍頭企業溫氏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溫氏股份」)披露2019年10月份肉雞及肉豬銷售情況簡報。這也是溫氏股份按照深交所最新信息披露要求,首次在月度銷售簡報中增加肉雞銷售情況。10月,溫氏股份銷售肉雞1.06億隻,肉豬89.43萬頭,分別收入32.7億元、38.59億元。而為了加大種豬選留、提升肉豬體重等,肉豬銷量同比減少過半。

2019年10月,在肉雞銷售方面,溫氏股份共銷售包含毛雞、鮮品和熟食在內的肉雞1.06億隻,環比增加32.87%,同比增加48.21%;銷售收入達到32.7億元,環比增加15.79%,同比增加64.98%;銷售均價為16.51元/公斤,環比下降14.06%,同比增加14.34%。

溫氏股份指出,得益於養雞業務規模不斷擴大、肉雞出欄量增長,肉雞銷量上漲。同時,肉雞售價上漲,使得肉雞銷售收入提高。

在肉豬方面,溫氏股份10月共銷售包含毛豬和鮮品在內的肉豬89.43萬頭,環比增加0.71%,同比下降52.87%。溫氏股份解釋稱,銷量下滑的原因主要在於上半年調整了投苗與銷售計劃,且本月仍在加大種豬選留和提升肉豬體重。

不過,溫氏股份的肉豬銷售收入達到38.59億元,環比增加36.36%,同比增加27.15%;銷售均價為36.19元/公斤,環比增加25.97%,同比增加153.79%。溫氏股份稱,銷售收入增長主要是受國內生豬供給偏緊,自身肉豬銷售均價上漲所致。

根據此前披露的三季報,2019年前三季度,溫氏股份實現營業收入482.89億元,同比上漲18.24%;實現淨利潤60.85億元,同比上漲109.84%。溫氏股份分析,業績的大幅提升與年內肉禽市場的較好行情和豬價上漲有關。

新京報記者 王思煬 編輯 李嚴

相關焦點

  • 多家豬企披露銷售數據 溫氏股份去年豬肉銷售近400億
    數據顯示,溫氏股份2020年12月銷售肉豬88.96萬頭,收入34.92億元,毛豬銷售均價32.55元/公斤,環比變動分別為6.16%、4.68%、11.7%,同比變動分別為-30.02%、-33.95%、-5.16%。對於12月肉豬銷售收入同比下降,溫氏股份表示,主要是總體投苗減少、加大種豬選留所致。
  • 豬周期助養豬股業績爆發:12家豬企2020年養豬收入同比增197.71%
    據財聯社記者統計,12家上市豬企2020年總銷量增長22.22%,除溫氏股份(300498,SZ)與羅牛山(000735,SZ)銷量出現負增長外,其餘10家豬企銷量均取得正增長,扣除溫氏股份影響後,其餘11家豬企總銷量增長70.97%。
  • 豬價雖下跌,實則不改高位!且看溫氏價格!
    2021年01月07日,據中國養豬網豬價系統數據監測可知:國內外三元(生豬品種)(以下簡稱豬價)平均價格為18.38元/斤,較昨日下跌0.10元/斤,環比上漲9.12%,同比上漲2.14%;儘管今日國內豬價有所下跌,但依舊不改其高價位姿態,豬價高企,豬市行情持續利好
  • 溫氏股份:黃雞消費回暖 生豬出欄恢復啟程
    據溫氏股份披露的銷售情況簡報,8月公司肉雞出欄量再次突破1億隻,同比增長25.30%,肉雞出欄量增速已經連續四個月在20%之上,前八月肉雞銷量累計增速達21.64%。照前八月的情勢來看,公司2020年全年的肉雞出欄量有望首次超10億隻。業內人士分析,隨著肉雞養殖行業格局逐漸好轉,溫氏股份可以憑藉低成本優勢快速擴張,提升市場佔有率。
  • 昔日「養豬一哥」溫氏股份是如何走下神壇的?
    通過對比肉豬、肉雞價格可以發現,「豬周期」和「雞周期」並不是一致的,在某些時候還呈現相反的走勢。並且,豬肉和雞肉是我國居民最主要的動物蛋白攝取來源,兩者也會呈現一定的相互替代關係。所以,溫氏股份抱著東窗不亮西窗亮的想法,協同發展肉豬、肉雞兩大業務。
  • 溫氏種豬公司種公豬站建設與管理
    溫氏種豬公司種公豬站建設與管理彭妙蓮、武亮、陳小強、張秀、黃美玲、梁德永、李根、虞志強(國家生豬種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廣東溫氏種豬科技有限公司)廣東溫氏種豬科技有限公司(簡稱溫氏種豬公司)隸屬於溫氏集團旗下的專業化種豬育種公司,擁有20餘年的育種經驗,以溫氏集團為依託,致力於為行業提供優質、高效的種豬和精液產品。
  • 誰飼料銷量、賣豬...
    140億元,其次是牧原和雙匯,分別是61億元和54億元,三家都和豬有關,離不開2019年利好的豬價行情;同比2018年,淨利潤漲幅最大的是牧原,翻10倍,其次是正邦7倍,益生股份翻了近5倍。年的63%,羅牛山也聲稱要重新回歸養豬第一主業,逐漸剝離房地產業務;第二是湖南正虹,淨利潤同比下降83.2%,變動主因在於上年同期全資子公司國有土地使用權及地上建(構)築物由政府收儲實現收益4588.24萬元,而本報告期並無相關收益;正虹是一家以飼料為主的企業,2019年飼料銷量31.6萬噸,同比去年減少10萬噸,其次有部分生豬養殖,2019年出欄生豬16萬頭,比去年增加2.4萬頭,2019年還增加了部分禽類養殖
  • 豬克隆技術是怎麼樣一種技術?有什麼用處?溫氏種豬石俊松博士這樣說
    說到這裡,大家應該都很好奇,豬克隆技術具體是怎麼樣的一種技術?它在國內外的發展和應用情況是怎麼樣的?接下來將由廣東溫氏種豬科技有限公司高級畜牧師石俊松博士為大家分享《豬克隆技術及克隆種豬應用推廣》。「克隆」是大家既熟悉又陌生的詞彙,熟悉是因為很多人在影視作品中都聽過,陌生則可能對這個詞的含義不完全了解。
  • 溫氏引進高健康種豬,加強西南區域育種布局
    工作人員在機場迎接種豬  12月29日晚23時08分,天空星光點點、月光皎潔,在經過30多個小時的長途飛行,761頭國外原種豬乘坐的AirBridgeCargo Airlines LLC航班順利降落在昆明長水國際機場
  • 一大波豬企、禽企、飼企、肉企前三季度成績出爐!你最服誰?
    截至10月30日,除新希望六和以及傲農生物外,其餘農牧企業的三季度業績報告已出爐!今年豬價和禽價簡直天壤之別,因此豬企和禽企利潤也是天差地別,但是無論是以生豬、飼料還是家禽為主營業務的企業,大部分都突破自我,創新發展,在艱難的時候守得住寂寞,在光明到來的時候才能全速前進。
  • 豬價「高光」時刻:粗放管理時代終結
    原標題:豬價「高光」時刻,但散戶已經養不起豬了?經濟觀察報 記者 陳姍 陸理寧 「賣豬肉十幾年來,我還從沒遇到過今年這種情況。往年豬價都是漲漲跌跌,而今年是一直上漲。」8月29日傍晚,上海浦東新區一家菜市場的肉攤老闆劉明(化名)對經濟觀察報記者表示,以前豬肉批發價最高時才十二塊五一斤,今年一口氣漲到了十九塊多。
  • 河南千億首富豪賭養豬場:身家超雷軍,半年賣了600多萬頭豬
    競爭多年,行業長期保持著溫氏老大、牧原老二的格局。雖然在2019年10月,牧原股份總市值超過了溫氏股份,但是,2019年度溫氏股份賣了1851.66萬頭豬,而牧原股份生豬銷售數量為1025.33萬頭,差距仍然很大。 神奇的是,僅僅半年時間,這一格局就徹底發生了變化。
  • 2018年大北農、天邦股份淨利潤同比下降,飼料銷量增加,生豬出欄量...
    公司的經營績效在2018年有所下降,主要系:①受豬周期養殖行情及非洲豬瘟疫情的影響,公司毛利率較高的豬前端料銷量佔比下滑,毛利率相對較低的中大豬料銷量佔比提高,加上原料價格波動影響,公司豬飼料業務毛利率水平同比下降;②近年公司養豬業務擴張較快,受豬價行情及非洲豬瘟疫情的影響,公司養豬業務虧損較大;③公司計提的限制性股票激勵費用1.19&nbsp億元,對本年業績影響較大。
  • 牧原股份:生豬養殖龍頭 自繁自養代表 成本為業內最低 ROE為25%
    隨著產能的恢復,豬價向下拐點顯現。1、官方能繁母豬存欄從2019年10月份開始環比回升;2、從官方豬飼料的產量數據來看,飼料數據全面向好;3、非洲豬瘟疫情基本穩定,產能恢復速度較快。豬價表現應該延緩下行速度,40+元/公斤的生豬高點將成為歷史。未來5年生豬養殖仍然會加速向頭部集中。
  • 豬肉價格持續回落,7家豬企10月銷售收入環比下滑
    據新京報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11月22日,共有12家於深交所上市的豬企披露了10月生豬銷售簡報。其中,生豬銷量三甲分別為牧原股份(151.6萬頭)、正邦科技(123.75萬頭)、新希望(91.15萬頭),生豬銷售收入三甲分別為牧原股份(49.11億元)、正邦科技(44.14億元)、溫氏股份(27.75億元)。
  • 中國豬企能繁母豬20強:17家存欄超5萬頭牧原趕超溫氏
    豬企能繁母豬20強:17家存欄超5萬頭,牧原趕超溫氏近期,一張「2020全球10萬頭母豬企業榜單」在業界廣泛傳播。其中,中國11家豬企上榜。除此,國內還有很多知名養殖企業的母豬存欄數也不少。本期《農財數讀》將盤點國內20家養殖企業的最新母豬存欄數據,一探國內母豬的存欄概況。牧原股份:生豬產能主要分布在河南、山東、湖北、山西、河北等省份。
  • 溫氏股份:2020年10月份肉雞及肉豬銷售情況簡報
    溫氏股份:2020年10月份肉雞及肉豬銷售情況簡報 時間:2020年11月04日 17:05:59&nbsp中財網 原標題:溫氏股份:2020年10月份肉雞及肉豬銷售情況簡報證券代碼:300498 證券簡稱:溫氏股份 公告編號:2020-163 溫氏食品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2020
  • 豬肉價格持續回落 天康生物等7家豬企10月銷售收入環比下滑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豬肉價格持續回落,7家豬企10月銷售收入環比下滑記者:王思煬受近期豬肉價格下降影響,各家豬企業績波動明顯。新京報記者統計了12家已披露10月生豬銷售簡報的深交所上市豬企發現,其中有7家企業10月銷售收入出現環比下滑。
  • 牧原、溫氏、正邦、新希望4家豬企明年要出欄生豬1.3億頭
    面對此輪豬周期最後的利潤窗口期,牧原股份、新希望、正邦科技等頭部豬企均透露了雄心勃勃的2021年銷量倍增計劃,試圖搶收豬周期史上最大紅利,若搶收成功,豬股創紀錄的業績頂峰將出現在202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