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舞劇《我們的烏蘭牧騎》講述紅色文藝輕騎兵的故事

2021-01-10 包頭新聞網

打草、剪羊毛、撲滅草原大火、架著勒勒車演出……一幕幕烏蘭牧騎人演出、勞作的多個場景,帶領觀眾穿越時空,重回老一代烏蘭牧騎人艱辛卻美好的舊時光。

8月28日,第十四屆中國·內蒙古草原文化節系列活動之一歌舞劇《我們的烏蘭牧騎》在內蒙古人民會堂舉行。

該劇以烏蘭牧騎在錫林郭勒草原誕生及其發展歷程為題材,通過主人公那日蘇個人的生活經歷為脈絡,以歌舞表演形式,講述了烏蘭牧騎誕生以來,始終以演出、宣傳、輔導、服務為宗旨,深入牧民當中傳播社會主義文化。表現了烏蘭牧騎堅持文藝為人民群眾、服務於基層牧民生活的寶貴精神,揭示了烏蘭牧騎幾十年來對民族的繁榮與發展、對社會主義文藝事業興旺發達所承擔的歷史責任與現實價值。(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王磊 懷特烏勒斯 攝影報導)

相關焦點

  • 「胡楊樹下的紅色旗幟」額濟納旗烏蘭牧騎文藝演出精彩上演
    6月17日是全區烏蘭牧騎日,6月16日晚,以「胡楊樹下的紅色旗幟」為主題的額濟納旗烏蘭牧騎專場文藝演出在擁軍廣場精彩上演,旗委常委、宣傳部長馬布仁與觀眾一同觀看了晚會。晚會在群舞《胡楊樹下的紅色旗幟》中拉開帷幕,整場演出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歌曲、舞蹈、馬頭琴演奏等14個民族特色濃鬱的節目,展現了今天的幸福生活以及額濟納各族兒女對偉大祖國的深情讚美和對美麗家鄉的美好祝福。長調《寶格達山頂》、群舞《風之韻》、歌曲《烏蘭牧騎贊》等節目,展現了民族文化的獨特魅力和藝術特色,給觀眾呈現了一場精彩的視聽盛宴。
  • 瑪奈烏蘭牧騎:藍天就是幕布 草原就是舞臺
    講述人:全國政協委員、蘇尼特右旗烏蘭牧騎隊員哈斯塔娜「烏蘭牧騎」是蒙古語「紅色嫩芽」的意思,所以我們被稱為「紅色文藝輕騎兵」。1957年6月,第一支烏蘭牧騎誕生在美麗的蘇尼特右旗草原上。成立之初只有9名隊員、4件樂器、兩輛勒勒車。
  • 烏蘭牧騎 坐著勒勒車行走在草原
    2016年,烏蘭牧騎創作演出的民族情景歌舞劇《草原上的烏蘭牧騎》參加第五屆全國少數民族文藝會演。  幾十年前,「草原文藝輕騎兵」在「那達慕」大會上表演蒙古族舞蹈留影。中新社 趙偉 攝  內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麻斯塔拉草原,60歲的奧登其木格步履蹣跚,向烏蘭牧騎藝術節主會場進發。
  • 天作幕地為臺,上海藝術家走進草原體驗「烏蘭牧騎」精神
    他們深入草原走進基層,來到「烏蘭牧騎」誕生地錫林郭勒盟蘇尼特右旗牧區,向內蒙古第一支「烏蘭牧騎」的老隊員們學習交流,為牧民演出。體驗了什麼叫「烏蘭牧騎」精神,也嘗試真真切切的做了回「紅色文藝輕騎兵」。開幕演唱會廖昌永一場難忘的交流座談:人民需要藝術,藝術需要人民 在美麗的內蒙古大草原上,活躍著這樣一支隊伍。
  • 烏蘭牧騎這些老物件撐起了幾代人的回憶?
    60年代的話筒、薩克斯小號打擊樂器—鑼笙手鼓80年代揚琴80年代的蒙古古箏阿拉善左旗烏蘭牧騎第一臺電話機還有不,這是化妝品隊員所使用過的樸素的演出服裝,簡單的樂器、音響道具和落後的交通工具,這些看似平凡的物件,對於烏蘭牧騎隊員來說卻是最珍貴的藝術記憶。阿拉善的山水戈壁、沙漠草地都留下過烏蘭牧騎「演出、宣傳、輔導、服務」的閃光足跡。成為深受農牧民群眾喜愛的「草原紅色文藝輕騎兵」 「瑪奈烏蘭牧騎」。
  • 央視聚焦伊旗烏蘭牧騎!這些好看的節目原來是這樣製作出來的
    央視聚焦伊旗烏蘭牧騎!「十三五」期間,廣大文藝工作者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主題,推出了一大批謳歌黨、謳歌祖國、謳歌人民、謳歌英雄的現實力作,為人民提供了豐富的精神食糧。【報導內容節選】演員和觀眾的距離不到5米,迎賓舞、陝北小調這些接地氣的節目,都是伊金霍洛旗烏蘭牧騎今年的新創作,講的都是老百姓身邊的故事。
  • 《愛在內蒙古》男聲專場5月5號唱響呼和浩特 蔣大為、拉蘇榮、烏蘭...
    2019年5月5日,來自內蒙古民族藝術劇院直屬烏蘭牧騎的五位男聲實力唱將(孟和烏力吉、來寶、額爾敦烏拉、孫偉和扎那)將在呼和浩特烏蘭牧騎劇場舉辦《愛在內蒙古》男聲專場演唱會。蔣大為、金花、拉蘇榮、烏蘭託嘎、那順、劉和剛、齊峰、新吉樂圖等師友為直屬烏蘭牧騎《愛在內蒙古》男生專場演唱會發來祝福,預祝演唱會取得圓滿成功!
  • 家門口來了文藝輕騎兵-光明日報-光明網
    【新春走基層·吾鄉吾土吾家】      隨著新春佳節臨近,廣東省肇慶市各地「我們的中國夢」——文化進萬家活動也進入高潮,當地2000多名「紅色文藝輕騎兵」走進街道社區、鄉村墟鎮、學校企業,在春節前後為群眾送上過百場惠民文化活動。
  • 【中國故事】草原上的小黃鶯 走進蘇尼特少兒合唱團
    圖片作者:盧旭/視覺中國       巴圖朝魯帶領合唱團的孩子們參觀烏蘭牧騎紀念館,給孩子們講第一代烏蘭牧騎的故事。巴圖朝魯是第一代烏蘭牧騎隊員,曾擔任過第五任隊長,在烏蘭牧騎一幹就是20多年,後來調任內蒙古廣播電臺,長期從事少年兒童藝術創作、教育工作,就算是退休也從沒停止過工作。       烏蘭牧騎,蒙語原意為「紅色的嫩芽」,意為紅色文化工作隊,是活躍在草原農舍和蒙古包之間的文藝團隊。1957年誕生在內蒙古大草原。
  • 踐行新時代文藝工作者的職責使命——藝術院團下基層送文化送溫暖
    「東山是谷文昌精神的發源地,從話劇《谷文昌》到電視劇《谷文昌》,國家話劇院用藝術喚起紅色記憶,為我們帶來了精神享受。」東山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李斌認為,《谷文昌》劇組發揮烏蘭牧騎精神,走進基層,服務群眾,是「四有幹部」楷模谷文昌的精神在延續。  據悉,1月中下旬,國家話劇院的3支文藝小分隊將分赴湖南、福建、江西等地基層進行演出和慰問活動,為廣大群眾送去精神文化大餐。
  • 慶、派、爆、融、新:關鍵詞看2019中國文藝
    《2019中國藝術發展報告》延續著「總論」「分報告」「大事記」的成熟體例,並在以往12個藝術門類分報告基礎上,適時增加了「網絡文藝」分報告。  「國家榮譽」、「文旅融合」、《流浪地球》、新文藝群體、李子柒……讓我們在一個個熟悉的詞語中,回顧2019年文藝界大事,同時為讀者梳理這本書的精彩內容。
  • 迪士尼歌舞劇《報童傳奇》 三月轉戰百老匯
    搜狐戲劇訊 迪士尼戲劇公司已於近日宣布,曾於今年初秋在造紙廠劇院(Paper Mill Playhouse)首度上演的歌舞劇《報童傳奇(Newsies)》 將於今年3月29日轉至百老匯尼德倫劇院(Nederlander Theatre)掛牌上演,並將於3月15日進行首次百老匯預演。
  • 「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全國政協委員講述她們的創作故事及...
    「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最能代表一個時代的風貌,最能引領一個時代的風氣。」在與新冠肺炎疫情鬥爭的路上,「答應我,好嗎?」「保重!」這平凡的話語,不僅是對抗疫一線戰士們的祝願,還是文藝工作者們創作的源泉,成為鼓舞人心的文藝作品。在全民抗擊疫情的當前,文藝工作者孜孜不倦,用音樂、歌舞劇、美術等多種藝術形式創作了一批批感人至深的文藝作品,發時代之先聲,展現了中國人民團結一心、積極進取的精神風貌。
  • 「紅色菜籃子宣講」走進高校 講述戰疫戰貧故事
    「紅色菜籃子宣講」走進高校 講述戰疫戰貧故事 2020-11-23 20: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