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你為了養一隻龜龜,並且早已為它煞費苦心布置好了曬臺,甚至造好了景。那麼恭喜你,你已經做好了百分之六十的工作。剩下的百分之四十,自然是努力的維護烏龜們的小家嘍。那麼怎麼養烏龜?下面就讓小編給大家總結幾條,以供玩家參考。
怎麼養烏龜?由於換了環境,小龜在剛到家時,顯得有些緊張。這也難怪,如果換做是你,亦或是你和一個沒怎麼接觸過的人約會,初次見面也會非常拘謹。更何況是小烏龜呢?往往龜龜感受到拘謹的表達方式就是不吃飯,找個地方躲起來。當然也有些龜生性幽默,和誰都處的來,一到新家立馬開吃。總之根據性格而定。但是需要你的一點耐心。漸漸地,它也會明白你的一番苦心。我們把剛到家的烏龜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之後開始吃東西,叫做「開食」。特別的有些剛到的龜龜因為害怕,也會有些輕微的腐皮,這就需要你多一點耐心,在它曬背時上一點土黴素。當然,小編個人並不主張一有什麼毛病就上藥。是藥三分毒如果症狀比較輕,建議最好不上藥,讓它完全自愈。
至於烏龜吃什麼的問題以及餵食頻率的問題,其實是最簡單的,多數烏龜屬於雜食性,也就是說什麼都吃,當然最好餵一些澱粉含量不高的鈣質豐富的食物。小編我就見過有人餵烏龜吃桃子,當然,如果有小魚那是再好不過的。對於龜苗,最好是將小魚切得稀碎,然後餵給它吃,因為龜苗嘴小力氣小,大塊的魚肉它撕不開。對於大龜就隨意了,但也要注意食物的大小,最好一口能吞下去。再其次就是給龜龜餵點新鮮的,市場裡買的魚苗先養起來,保證鮮活,龜龜其實願意吃點腥的東西,但是最好不要餵肥肉。
剩下的就是需要主人保持水質了,保持水質是一件長期堅持的活兒,就像是養魚需要換水一樣,烏龜也需要,而且要勤換。在我國北方,尤其是西北,屬於鹼性水質,並且水中經常會有漂白粉,和氯氣,處理這種水質最高大上的方法就是用涼開水養龜,同時去除水中的雜質。並且這種方法無論走到哪裡都很實用。再就是使用魚樂寶等的脫氯劑脫除水體中的氯,亦或者曬水曬到三四天左右。總之,方法多種多樣。也希望各位朋友多多查閱相關資料,肯定會有不小的收穫。換水的頻率在這裡不再特別討論,主要的就是沒有雜質(比如糞便,食物殘渣等)。
換水的方式一般分為兩種,第一種是半缸換水,就是說將水底的所有雜質吸出並且抽掉半缸水,在裡面再添半缸新水,這種方法固然省勁,但是經過很多爬友建議,最好不要總是如此。因為這樣做達不到徹底清除水體中水黴菌的作用。當然泥水養龜可以半缸換水,但並不是一勞永逸的。還有就是全缸換水,就是將水徹底換掉,這種方法雖然費勁,但是保險。
每次換水量最好是能讓龜龜們遊得開,即沒過龜背。當然也有所謂的「深水養龜」,這樣養出來的龜活動量大比較有活力。就像是遊泳是有效的減肥運動一樣。在水中遊動的龜龜生命力更強,這就是為什麼很多爬友願意買外塘龜而不買溫室龜的理由之一。所謂的外塘就是有專門的露天養龜池,所謂的溫室就是在室內利用激素和人工養殖的龜龜。
水溫的控制是很嚴格的,最好是原來的水溫多少度,換的水就是多少度。想要調整水溫也必須要分幾天階梯式的變溫。這樣可以有效預防烏龜感冒。很多新手往往不注意這一點,最後讓愛寵得了肺炎,往往得了肺炎的龜非常難治。如果養龜苗那麼就必須在水溫的精確控制上更加注意。
最後,一定要提醒新手朋友們,如果龜龜沒有生病就不要在龜缸裡放食鹽,或者消炎藥之類的除菌劑,首先消炎藥自不用說,是藥三分毒嘛。食鹽是萬萬不可的,除非你養的是海龜,就算是養海龜也要放粗鹽或者海鹽,就是不加碘底加工的鹽。而正常的淡水龜是不能代謝食鹽中的碘的。所以說你的好意最好放在日常的基本需求上,彼此之間多一點距離,恰恰也是一種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