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建議頭年的小龜苗不要冬眠,等到第二年小龜長大了再冬眠,這樣更安全。當然,有的龜友經過試驗,證明龜苗也是能冬眠並且安全過冬的。97%的野生的龜苗都能安全過冬,可是不管烏龜價值高低,它也是一條活生生的生命。既然養了它,就要對它的生命負責。即使是1%的風險我們也不想冒,再說小龜苗冬眠意義不大。那麼烏龜冬天怎麼養?
氣溫降至13℃以下時,龜龜便開始進入冬眠,這個時候儘量就不要區移動它。 整個越冬期間,頭尾四肢均縮入殼內,雙目緊閉,不食不動不排洩,直至出蟄才移動位置。 若環境不適時,則難於入蟄。烏龜的冬眠溫度在1-10℃是適宜的。高於10℃很易引起龜的甦醒,從而消耗體力,而造成龜的體質下降,於來年的生長繁殖都不利。 一個冬眠期內多次反覆冬眠和甦醒也會造成引起龜的死亡。低於0℃的溫度將會凍傷烏龜,甚至凍死烏龜。因此人工設置烏龜的冬眠場所時必須考慮可能出現溫度變化因素。 到了10月左右龜不吃食了,用稍溫的水泡泡龜,用溫水刺激龜排便,清理腸道,把留在體內的糞便排乾淨,以免長時間停留在腸道裡引起腸道疾病, 停食的半年裡就靠這些脂肪活著, 龜過瘦或吃食狀態不好,或者過小的龜,越冬就要加溫飼養了,溫度調整到28度,龜會正常吃食,如果不加溫這種狀態冬眠,由於儲備的脂肪量過少,很可能因為無法堅持到氣溫回升就掛了。
烏龜冬天怎麼養?加熱棒加溫過冬。
用四方型玻璃缸、整理箱均可,在缸內放加熱棒,一般在十幾元到二十幾元左右,50瓦即可,裡面放層水,水要淹過加熱棒,加熱棒放缸底,橫放,不要豎放。
然後水裡放塊石頭或沉木,沉木最好,讓小苗能下喝水,能有平臺休息,沒有石頭和沉木放塊磚也行。
水要經常換,保持水質清潔,水要困過後再用,因為城市自來水,大多含有氯氣。小龜多餵肉食,投放蚯蚓、麵包蟲最好,這種方法簡單易行,龜苗成長迅速。
但是因為加熱棒淹沒在水裡,如果加熱棒的質量不過關,控溫失靈容易煮龜。如果水位降低沒有及時發現,加熱棒爆炸的情況也時有發生,不過這些是小概率事件。
烏龜冬天怎麼養?使用寵物加熱墊加溫過冬。
龜苗可以用小一點的整理箱飼養,寵物加熱墊墊在箱子底部加熱。就像我們用的電熱毯一樣的道理。
這種方法相對於加熱棒加溫比較安全,因為是從外部加溫,水體不易過大,因此也不適合裝過濾。
恆溫好但加溫過慢,因為沒有過濾要經常換水,換水時溫差掌握不好小烏龜會容易感冒,操作也比較麻煩。
烏龜冬天怎麼養?自然冬眠。
直接把烏龜放到整理箱裡,裡面放蛭石(可能沙子代替),上面蓋樹葉。蛭石(沙子)要潮溼,用手抓起,手鬆即散。也可在室內冬眠,在房屋的一角或池子的一邊堆放30 cm 厚的沙子, 當溫度降到一定程度時, 烏龜會自行潛入沙堆中進行冬眠, 冬眠期間,可在沙堆表面覆蓋一層稻草或樹葉, 避免沙堆溫度過低。
室內冬眠,既要保持周圍環境安靜, 還要注意防止鼠害, 防止烏龜越獄。因為冬眠期間, 若氣溫回升,溫度較高時,可見烏龜甦醒活動。當溫度再次降低,它又會重新鑽入沙子進入冬眠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