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招聘網站有陷阱或致個人信息洩露 求職須謹慎
招聘網站有陷阱或致個人信息洩露 求職須謹慎 求職者應聘時應多留心眼,謹防就業「陷阱」。 網投簡歷,竟招來「詐騙」簡訊 江西師範大學的小張在網上搜尋招聘信息廣投簡歷,在註冊一個招聘網站的帳號後,她填寫了包括姓名、手機號碼、電子郵箱等相關的個人信息,並向一些公司投出了簡歷。兩天後,她突然收到一條簡訊通知她去參加面試。
-
警方揭穿非法集資最常見六種手段 教你五招識破陷阱
□記者高鴻鵬核心提示丨5月16日上午9時,在鄭州市公安局報告廳鄭州警方召開「打擊防範非法集資和打擊預防經濟犯罪」新聞通氣會。鄭州警方首次對外發布近階段打擊非法集資經濟犯罪情況,起底非法集資最常見的六種手段,並教你五招識破非法集資「陷阱」。
-
@少年的你,警惕「高薪工作」,莫入求職陷阱
但該年齡段的少年往往輟學步入社會後,因缺乏求職經驗和法律意識,不能準確識別所謂「高薪工作」背後暗藏的求職陷阱而被「套牢」,甚至觸犯法律底線。圖說:對曾經在賭場工作的少年召開不起訴決定宣告會 黃浦區檢察院供圖(下同)17歲的小華接到老鄉電話,了解到柬埔寨工作薪酬高。一番蠱惑,小華當即辦理籤證,前往柬埔寨,卻赫然發現老鄉介紹的工作是在賭場上班。
-
非法集資沒有證據如何去報案,非法集資沒有證據怎麼辦?
近年來非法集資騙局日益增多,有賣原始股的、有基金投資的、有消費返利的......那麼,作為非法集資的受害者,非法集資沒有證據如何去報案,非法集資沒有證據怎麼辦?網友諮詢:非法集資沒有證據如何去報案,非法集資沒有證據怎麼辦?
-
非法集資主要表現形式和特點
1、民間投融資中介機構非法集資特點 一、以投資理財為名義,承諾無風險、高收益,公開向社會發售理財產品吸收公眾資金,甚至虛構投資項目或借款人,直接進行集資詐騙。
-
澳媒:赴澳留學生需警惕求職陷阱 免遭僱主剝削
澳媒:赴澳留學生需警惕求職陷阱 免遭僱主剝削 2018-01-29>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孟湘君 中新網1月29日電 澳洲網刊發文章稱,在澳大利亞,留學生及其他年輕海外勞工是實習求職陷阱的受害主體
-
「養豬場」非法集資 百名老人被騙602萬元
煙臺網警提醒:這是一起近年來針對老年人的少見的集資詐騙案,受騙上當的老年人特別多。有的老年人手中掌握的閒散資金較多,渴望進行高回報投資卻又欠缺有效的信息來源和準確的判斷能力,所以在高額利息誘惑下,極容易受騙上當。由於犯罪分子在騙取錢財後立馬就將財產轉移或者揮霍一空,這也導致事後追贓比較困難。多數情況下,明顯偏高的投資回報就是投資陷阱。
-
2019年貴州非法集資涉案金額約24億元
多彩貴州網訊(記者 洪英傑 陳鵬 倪淑琴 實習記者 彭燁)6月12日,記者從貴州省政府新聞辦舉辦的「2020年貴州省防範非法集資打擊經濟犯罪」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19年,貴州非法集資新發案件145件,涉案金額約24億元。
-
金融陷阱遍地,教你火眼金睛識騙局!
近年來,非法集資、非法放貸和金融詐騙等披著光鮮的外衣四處「亂竄」,給人民群眾的財產造成不小的損失。1月15日,在廣州市越秀區金融局聯合華泰證券廣東分公司合作共建金融消費者教育基地授牌儀式現場,不少街坊前來為自己關心的金融問題「尋醫問藥」。記者在現場了解到,這一金融消費者教育基地由廣州市越秀區金融局與華泰證券廣東分公司共同建立,是全國首個地方金融消費教育者基地。
-
旺鑫紙業回應「非法集資」事件 依法自救擔債務
中新網江西新聞11月21日電 近日,江西省內多家媒體報導了南昌旺鑫紙業有限公司(下稱旺鑫紙業)原總經理熊國權涉嫌非法集資近
-
非法集資案件中,如果報案了,警方不立案怎麼辦?
導語:近年來,非法集資犯罪活動高發。很多朋友問道,針對此類案件有時候投資人報案了,公安機關卻「不立案」?其實這裡面是有關公安機關針對金融犯罪類案件的辦理流程的問題。(如有相關問題諮詢可在評論區留言或至胖乎律師主頁私信留言)一、非法集資案件為什麼會「報不上案」?
-
上海一中院公開宣判單奕敏等集資詐騙案,非法吸收資金超百億
「上海一中法院」微信公眾號 圖2020年9月15日,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以下簡稱上海一中院)依法公開審理、宣判被告人單奕敏等4名被告人集資詐騙案,以集資詐騙罪分別判處被告人單奕敏等4名被告人有期徒刑十一年六個月至十三年六個月不等刑罰,並處50萬元至100萬元不等罰金。
-
【守住錢袋子之三 】「四看三思等一夜」,防範陷阱要牢記!
,提升社會公眾風險防範意識,自即日起,山西政法微信公眾號開設【守住錢袋子】欄目,對非法集資的特徵、危害、法律責任規定、防範措施等進行宣傳推廣。↓↓↓天上不會掉餡餅網上也沒有「免費的午餐」投資者應注意抵制誘惑謹慎對待自己的血汗錢防範網際網路非法集資非法集資手段多變如何防範非法集資記住以下幾點!
-
「守好錢袋子•護好幸福家」 ——福州樹德學校防範非法集資小知識集錦
有的犯罪分子以提供種苗等形式吸收資金,承諾以收購或包銷產品等方式支付回報;有的則以商品銷售的方式吸收資金,以承諾返租、回購、轉讓等方式給予回報;四是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集資目的。為掩飾其非法目的,犯罪分子往往與受害者籤訂合同,偽裝成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
-
求職過程中的心理陷阱——你是不是中招了?
在求職過程中一般會出現以下幾種心理陷阱,你是不是中招了?一、落腳心理剛找工作的人總有一種心理就是先找個地方落腳,之後再說,有工作比沒有強。同樣的求職者和面試官說工資不重要能學到東西就好這句話,最終結果往往是用人單位可能會以你能學到東西為由給你很多工作從而壓榨你哦~綜上所述,為了更好地避免求職心理陷阱,在面對求職過程中,要記住下幾點:一、綜合考慮的價值觀、興趣、性格、能力、專業等因素;二、找工作要本著在會後工作過程中盡心、盡力、持之以恆的態度,才能打動面試官;三、學會從用人單位的角度看待問題
-
非法吸收公眾存款1億多!警方提醒,這些可能都是非法集資
被告人 陳某梅 金頤鴻達還欠金草集團700多萬的貨款,然後我又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導致(金草集團)原來很多合作的大客戶都給我解除合同,導致金草集團受到更沉重的打擊,我自己也身陷囹圄。
-
睿思一刻|求職「不見面」,心裡也有底
求職「不見面」,心裡也有底日前,人社部發布《網絡招聘服務管理規定》,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該《規定》是我國網絡招聘服務領域第一部部門規章,對網絡招聘服務活動準入、服務規範、監督管理、法律責任等作出規定。
-
柳州睡寶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天壽園」集資詐騙…這些案件被通報
12月18日,市城中區人民檢察院打擊涉眾型經濟犯罪新聞發布會召開,通報了該院2014年至今,辦理了如睡寶集團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李傑歌等四人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肖光華等15人網絡詐騙案、徐虎軍等19人套路貸詐騙案等一批在本市乃至全區具有重大社會影響的涉眾型經濟犯罪案件。
-
無錫市重拳打擊「黑中介」 銷毀非法職介信息300餘條
(小蔡/攝)昨天上午,市勞動保障監察支隊會同梁溪區勞動保障監察大隊,以及梁溪區公安、城管、市場監督等執法部門組成了聯合檢查組,對無錫火車站周邊流動人口聚居的地區實施聯合檢查,對無執照、無資質的非法職業介紹機構進行了取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