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06月15日訊 隨著梅雨季節的到來,如何防黴防潮成了很多人關注的問題。說起防黴,不少市民首先想到的是樟腦丸,但是目前市場上銷售的樟腦丸安不安全?昨天,記者走訪了市區幾家超市,發現幾乎所有的樟腦丸都含有禁用成分對二氯苯。
在售樟腦丸多含對二氯苯
在世紀聯華市府大道店,各種各樣的樟腦丸掛滿了貨架,有丸狀的,有片狀的,也有餅狀的,商品名大多統一稱為「防蛀防黴片劑」。
除了一款日本進口的樟腦丸標明主要成分為「右旋烯炔菊酯含量35%,微毒」和一款家用乾燥劑標明主要成分為「活性矽膠」外,其餘樟腦丸標註的主要成分全部是對二氯苯,含量最低的98%,高的達99.5%。
歐尚超市的情況也差不多,僅發現一款防蛀球劑標註樟腦含量94%,具有中國環境標誌。記者查閱資料得知,樟腦是從天然樟木中得到的晶體,用於醫藥及預防昆蟲蛀蝕等方面。正因為它無毒,對人體和衣服沒有任何壞影響,所以使用樟腦是安全的。
對二氯苯早已明令禁止使用
記者發現,在大部分樟腦丸的包裝袋上都標有「低毒」字樣,但是實際上對二氯苯卻不僅僅是「低毒」。
早在1999年,國家環保總局發布的《環境標誌產品技術要求——安全型防蟲蛀劑》中就規定:適用於以樟腦或擬除蟲菊酯為原料生產的衣物、布料、書籍類防蟲蛀劑產品,不得使用萘和對二氯苯作為原料。
2005年,國家環保總局對1999年發布的防蟲蛀劑的標準進行了重新修訂,新的《環境標誌產品技術要求——防蟲蛀劑》再次明確,防蟲蛀劑「產品生產過程中不得使用萘和對二氯苯」。
標準制定了10多年,已經明令禁止的對二氯苯樟腦丸卻依然堂而皇之地在銷售,而純天然的樟腦丸少之又少。這是為什麼?據了解,對二氯苯的生產成本遠遠低於樟腦,但是效果好,而且這兩種成分的防蛀劑的市場價格卻相差不多,這就使得有些生產廠商為了謀取高額利潤,大幅度使用對二氯苯。
消費者重視效果忽視危害
對二氯苯樟腦丸的暢銷,與消費者的忽視有很大關係。不少消費者雖然意識到這些產品有毒,但卻不在意,只要看到價格公道、氣味好聞並有效果就買了。
市疾控中心主任馮濟富告訴記者,對二氯苯主要損害肝臟,其次是腎臟。當濃度較高,即具有強烈氣味和對眼鼻刺激時,會引起中樞神經系統抑制現象,在歐美國家被列為可疑致癌物。
相比樟腦丸,記者在超市還看到多款防黴除溼劑和除溼防潮盒,所有除溼劑的主要成分都是氯化鈣。而氯化鈣本身無毒,只要不經口攝入,不會產生大危害。另外,也有不少網友建議直接在衣櫃裡放香皂或者竹炭包。
連結:
防黴防潮小辦法
辦法一:喜愛喝茶的人可以將幹茶葉裝入紗布袋,分散在各處,不僅能去除黴味,還能讓衣物散發陣陣清香。
辦法二:報紙不僅具有閱讀功能,還可以吸溼防黴。在櫥櫃底部鋪上報紙,甚至在櫥門內側貼上報紙也行。報紙能吸溼防黴,油墨味道還能驅蟲。
辦法三:家庭生活中,洗衣粉也是除溼一寶。把洗衣粉倒入用完的除溼盒中,或直接在盒裝洗衣粉上蓋上塑料保鮮膜,膜上戳上幾個小洞,然後置放在潮溼位置。當你發現洗衣粉吸飽水分後結成塊狀後,替換新的洗衣粉。
辦法四:曬乾的橘子皮,不但能當乾燥劑,還可以防蟲。另外把花椒或胡椒籽、幹的菸草或乾燥過的菊花瓣裝進小棉布袋中,放進衣櫃或收納箱裡,就是天然的驅蟲劑和芳香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