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吧,阿sir,玩遊戲也這麼痛苦嗎?沒錯,這款可以提前體驗「打工人」未來的《中年失業模擬器》把無數年輕人給整崩潰了!
不同於其他精緻的模擬類遊戲,《中年失業模擬器》畫面簡單到了可以說是簡陋的地步。但就是這麼一款把玩家玩到破防,畫面粗糙的遊戲,卻讓無數玩家在簡單體驗後,就決定直接對它進行一個吹爆!
對模擬經營類遊戲來說,玩法和系統一直是評價它好玩與否的關鍵元素,畫面反而並沒那麼重要(黃油不算)。
曾一度引發模擬養成類遊戲熱潮的《中國式家長》,在畫風上就相當簡約。但靠著在玩法上獨特創新,特別是其中的家長面子系統、過年搶紅包等「中國風」元素,都讓玩家獲得了「沒錯,這就是我媽」的高度共鳴。
其實在萬物皆可模擬的今天,優秀的模擬遊戲實在不能算少,像《模擬人生》、《GTA5》、《都市:天際線》更是遊戲史上的經典之作。但就算有眾多佳作珠玉在前,我在簡單試玩了基於《RPG Maker》素材上製作的《中年失業模擬器》後,還是感到了眼前一亮。
開局即地獄,中年危機瞬間襲來
「不要大聲責罵年輕人,他們會立刻辭職的,但是你可以往死裡罵那些中年人,尤其是有房有車有娃的那些」。
正如這句充滿了戲謔味道的話,對大部分中年人來說,只要超過三個月沒有收入,他們的生活就會被每月的房貸、子女學費、父母贍養費等壓垮,變得一地雞毛。失業絕對是讓每個中年人都能在沉睡中驚醒的噩夢。
而《中年失業模擬器》就是這麼一款讓年輕人提前體驗,人在中年失業後艱難生活的,帶著一絲絲自虐傾向的模擬經營遊戲。
在遊戲開頭,玩家控制的主角阿巴就被老闆當作人才輸送到了社會上。中年的阿巴還來不及對老闆感恩,就發現自己此時不僅背著每月1.5萬的房貸,還有老婆、父母和孩子要養,身上又僅剩下一萬塊錢。玩家在開局不到一分鐘時間裡,就被迎面懟來的經濟壓力,提前體驗到了中年「打工人」的失業危機。
失業僅僅只是危機的開始
中年人懼怕失業,除了因為有著養家餬口的沉重負擔,還是因為中年人在失業後往往難以找到一份合適的工作。
價格比年輕人貴,沒年輕人能拼,專業能力還沒年輕人新,這三點致命缺陷讓大部分中年人在職場上,都宛如絕育後的寵物,喪失了與他人競爭的權力。他們投出的簡歷往往會石沉大海,最終要麼接受一份薪水大降的工作,要麼只能做做日工、開網約車、賣煎餅果子、送外賣勉強維持生活。
《中年失業模擬器》就很好地還原了這點,阿巴投出的簡歷往往除了耗費體力,就像對女神發出的微信一般,不會收到任何丁點的回應。阿巴只有每天耗盡全部體力,去打各種短工才能勉強維持生活。但高昂的房貸和潛藏的意外,總會榨乾你所有的努力,你每天都拼盡全力,仍然片刻都不能放鬆。中年人失去穩定工作後的艱辛,此時相信所有沒被開局勸退的玩家,都已經能深刻體會。
崩潰才是最真實的結局
但中年人的生活,不僅僅有日常的艱辛,還有那隨時可能到來,徹底將你擊垮的意外。
2020年安徽大雨,一茶企負責人看著被大雨泡壞的3000噸茶葉,在記者鏡頭前他最終沒忍住,失聲痛哭;
2019年合肥街頭,女子加班半個月後終於能正常下班,結果因為迷路,又沒能及時回家,面對交警的詢問,她聲嘶力竭,號啕大哭;
11月10日四川瀘州,因痴迷網購的妻子欠下30萬,男子與妻子大吵一架後,走上樓頂,若非警察及時趕到,他可能已經輕生。
這些都正如網上所說,「成年人的崩潰,往往只在一瞬之間」。
為了讓玩家對此能更感同身受,《中年失業模擬器》會在你認為靠著自己的堅持即將擺脫中年危機時,讓阿巴的父親突然得上重病,玩家要麼在28天內掏出3000萬的醫療費用,要麼最後面對遊戲失敗。這一絕妙的結局,讓之前還在苦苦努力,想盡一切辦法掙錢的玩家瞬間絕望,切身體會到「中年人的崩潰」可以來得有多麼突然。
當然,這是一款遊戲,玩家們可以運用SL大法,在通過貸款、開私募公司等途徑獲得足夠的資本後,不斷存檔讀檔來炒股,輕鬆獲得9999萬+的收入,最後為阿巴的父親掏上3000萬,迎來破繭後的新人生。
可當我們退出遊戲,再次回到現實,面對中年危機的無力感會再次襲來。特別是通過SL大法打通遊戲的玩家,失去了遊戲中的超能力,面對現實與遊戲的巨大落差,體會反而會更加強烈。
但正是這一點,讓《中年失業模擬器》比其他角色模擬類遊戲更具真實感,因為它讓所有玩家都體驗到了真實的中年危機,不管你在遊戲中表現有多麼出色。
近年來,隨著手機遊戲的蓬勃發展,在2012年井噴過後,便有些落寞的模擬類遊戲再次繁榮。但繁榮的背後,是原本可以獲得不同新穎體驗的模擬類遊戲,變得越來越同質化。而《中年失業模擬器》的出現,讓我們再次回想起了模擬類遊戲的魅力所在,也讓我們看到了更多模擬類遊戲的可能性。希望未來能有更多類似《中年失業模擬器》遊戲出現,即使體驗沒有那麼愉快,但那不也正是模擬類遊戲存在的意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