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野味,珍愛生命!這些有靈性的小動物,最好也不吃,果報很大

2020-11-29 三茗聞道

除「胡黃白柳灰」五大家族外,這些小動物超有靈性,吃了會招惹禍端。

01

珍愛生命,拒絕野味!

黑死病,曾讓2500萬歐洲人喪生,追根溯源竟然是野兔。

伊波拉,瘋狂肆虐西非的病毒,跟人們捕獵猩猩猴子、蝙蝠有直接的關係。

席捲全球的非典,源自於蝙蝠,並以果子狸為中間宿主。

野味究竟有多可怕,數據顯示,目前超過70%的傳染病都來源於野生動物。

2003年的那場瘟疫,就是因為人們吃了果子狸,導致了一場烈性傳染病的爆發,17年後的今天,再次因為食用野味,引爆了一場全國性的疫情。

一次次慘痛的教訓告訴我們,保持與野生動的安全距離,不要亂吃野味,不破壞野生動物的棲息地,學會尊重自然,保護環境,愛護動物,與野生動物和諧相處。

可是總有一些人嘴饞,認為人類是食物鏈的頂端,挑戰各種野味。還滋生了一條產業鏈,把野生動物人工飼養。號稱人工飼養的無毒無公害,人工飼養就不再是野生的了。要知道導致2003年非典的就是人工飼養的果子狸。

除了這些野味,還有很多小動物,靈性很高,最好也少吃,或者不吃。

02

五大家族:胡黃白柳灰

所謂的五大家族,就是狐狸,黃鼠狼,刺蝟,蛇,老鼠。在東北的民間信仰中,他們可都是仙家,要供起來的。不能吃肉,更不能穿其皮毛製成的衣物。這些在民間信仰中,認為都會得到報復的,因為這五種動物的靈性極高,他們的長老修為已經功德圓滿,殺害其兒孫的果報可謂是立竿見影。

對於很多修行者來說,還有很多有靈性的動物,也千萬不能吃,比如龜類,大雁,大鵝,泥鰍,黃鱔,蛇,牛,貓,狗,牛蛙。

03

道教修行者不吃牛肉、大雁肉

正一天師道是堅決不能吃牛肉的,因為在道教中,太上老君的坐騎就是青牛,吃了牛肉的人,道家的護法就會遠離你。大雁大鵝,都是道教仙鶴的家族成員,也不能吃。

04

泥鰍黃鱔是龍族的近親

泥鰍黃鱔原本是一家,黃鱔在信仰和傳說中,是龍的近親,很多龍的元身都是黃鱔修煉而來。黃鱔又被任命為水中靈子,極具靈性。泥鰍也是頗有來歷。泥鰍原是天神犯錯,被打落凡間。所以泥鰍和黃鱔,能不吃最好也不要吃。

05

貓真的有9條命嗎?

民間有種說法,貓有九條命。貓屬陰,靈性特別強,同時貓的怨氣也特別大,吃了貓肉會沾染邪神,運勢健康等會受到極大的幹擾。

06

龜類千萬不要吃

烏龜甲魚類,在周易五行當中,也極具特殊含義,所謂四象中,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其中龜就是玄武的一種元素圖騰,同樣河圖洛書最早也是從龜背中的圖文得到指引的。

有位風水師在這某飯店勘察風水時,飯店的廚師給他講了一個故事:他親眼看見主刀的大廚在殺一隻甲魚時,突然倒地而亡。

要知道,甲魚的靈性很大,當主刀的廚師殺戮過多時,自己的福祿也被慢慢消掉,恰巧遇到靈力大的甲魚。這才導致悲劇發生。所以,千萬不要傷害它們,不要吃甲魚、黃鱔、狐狸,蛇、黃鼠狼這類靈力強大的動物,它們有些均是修煉了數千年甚至更長時間,有些壽命極長,法力具大,如果傷害了它們,就會傷及子孫運和自己的福壽。

07

蛇的報復心最強

蛇非常有靈性,而且蛇的報復心、嗔恨心以及法力特別強,因此殺蛇、吃蛇的報應往往非常快,而且明顯和嚴重。在道教經典《太上感應篇》中明確指出"無故殺龜打蛇,上天都不能庇護的。"

此次的武漢疫情,再次告訴我們,野生動物不可食!不要因為貪慾去獵殺、販賣、消費任何的野生動物, 基於對大自然的熱愛,對萬物生命的尊重,道教非常重視對物種的保護,希望建立一個萬物均安的世界。

《太平經》中設想的太平盛世是:「風雨為其時節,萬物為其好茂,百姓為其無言,鳥獸行,為其安靜,是其效也。倘若人類一意孤行,好殺眾生,以致天怒神怨,劫難降臨,萬物皆亡,天地同毀。可見,在道教看來,對動物植物的保護,不僅僅是出於一種善良的理念,而是關係著天地生育、萬物共存的根本大計。

一個唯有人類、沒有草木蟲獸的世界是不可想像的,讓我們與自然和諧共處,保護環境,保護生態,保護野生動物。珍愛生命,拒食野味。

相關焦點

  • 河北省中醫院醫生楊鑄鋒:珍愛生命,拒絕吃野生動物
    在疫情結束後,楊鑄鋒向全世界發出呼籲,希望人類一定要引以為戒,珍愛生命,拒絕吃野生動物。
  • 為什麼說有靈性的動物絕對不能殺?
    做美食自然離不開食材,越是鮮活的食材就越是招人喜歡,現在人們不僅僅只對家養的牲畜感興趣,把目光早已瞄向了山林裡的各種野味,因此,各種的「殺戮」也就接踵而來。動物有靈性人人皆知,但是人們並沒有因為它們有靈性就放過它們。天上飛的、海裡遊的、地上跑的,只要能吃的人們絲毫不會心慈手軟。
  • 因果不饒人,這2類靈氣動物,不要傷害,因緣果報絲毫不爽
    因果有輪迴,蒼天饒過誰,自古以來,對於生命以及因果方面的話題都是爭論不休,儒釋道三家文化,也都在不同程度上提到了人生的吉兇禍福。向儒家的《弟子規》,道家的《太上感應篇》,佛教的《十善業道經》,每部經典歸根結底都是勸人向善,語言雖簡練,卻包含著人生的大智慧。
  • 2020年高中名校模擬高考作文預測題:拒絕野味,尊重自然,敬畏生命
    2020年高中名校模擬高考作文預測題:拒絕野味,尊重自然,敬畏生命 閱讀下面的材料,自選角度,寫一篇作文。要求:1、文體自選 2、題目自擬 3、不得寫成詩歌。 我們所處的地球是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其中生活著的,有人類、植物、動物等千千萬萬種不同的生命。
  • 世界穿山甲日——拒絕野味,敬畏生命!
    因為被誤解會「穿山」,一些人認為既然穿山甲可以「穿山」,那麼它們的皮肉一定具有「打通」之功效,在「吃啥補啥」的古老邏輯的影響下,穿山甲,這個在地球上生存了4000多萬年,活動範圍涵蓋亞洲和非洲的古老物種,在幾十時年間,被吃的幾近絕種。穿山甲其實並不會穿山,沒有鑿石穿山的本領,不過只是能挖個洞罷了。所謂「穿山」,不過只是人類給它們起的名字,試想一下,你的名字與你本身的特點又有多大聯繫?
  • 校園法治小課堂第八期:讓青春透明 讓夢想純淨 珍愛生命 拒絕毒品
    校園法治小課堂第八期:讓青春透明 讓夢想純淨 珍愛生命 拒絕毒品 2020-06-27 03: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拒吃野味多吃家畜家禽!染病已治癒專家建議:多喝雞湯利於恢復!
    專家、媒體、網友等紛紛呼籲,「為了你我的生命安全,拒絕吃野味!」另外,據《長江日報》報導,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協和醫院急診科主任張勁農教授,長期堅守疫情防控一線,由於極度疲勞以及高頻次的密切接觸,他被確認感染新冠肺炎。隨後張勁農教授在家隔離治療一周後,已逐漸恢復。對於飲食方面,他建議多喝雞湯,喝到發汗,體溫升高有利於抗病毒。
  • ​弄清這些「野味」真相 別讓「吃貨」變「吃禍」
    國人不但愛吃、會吃,也敢吃。但經此一疫,讓很多人對於健康飲食問題加以重視。特別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通過以後,人們在聚焦野生動物保護現狀的同時,開始對濫食「野味」的陋習進行反思。
  • 拒絕野味,蝙蝠,果子狸算野味,那麼野雞野鴨野生黃鱔算野味嗎?
    原因就在:蝙蝠屬於源頭宿主,到人這個節點的過程中,還會有中間宿主,也就是其他野生動物都有攜帶病毒的可能,這不是駭人聽聞,2003年暴發SARS疫情就是中國人愛吃野味所致,當時曾一度把果子狸當成源頭宿主,對果子狸大加屠殺。
  • 2020年黑龍江事業單位招考面試熱點:禁食野味 拒絕「舌尖上的任性」
    黑龍江事業單位考試網提供以下事業單位備考技巧信息:2020年黑龍江事業單位招考面試熱點:禁食野味 拒絕「舌尖上的任性」,更多關於事業單位,備考指導,事業單位備考技巧的內容,請關注黑龍江事業單位考試網/黑龍江人事考試網!
  • 拒絕野味,你我做起!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拒絕野味管住嘴」已成為全民共識,然而近日有網友指出,武漢大學出版社出版圖書《動物小百科》中存在可以吃野味的不當表述。兩次被診斷為腦梗死發病原因竟是腦內有活蟲 2018年3月以來,江西的李先生多次出現突然暈倒、口吐白沫、肢體抽搐等症狀,回家休養後,情況仍不見好轉,接連兩次被診斷為腦梗死。最終診斷出腦內藏「蟲窩」,罪魁禍首是生吃蛇膽。
  • 與小動物和諧共處
    人與小動物之間能否和諧相處,這仿佛是個永遠都有討論不完的話題。討論不完說明各人的意識不同,那究竟能和諧相處嗎?我很肯定地告訴你,能!地球很大,如果人連身邊的小動物都容納不下,那還會容納社會上與自己有競爭的其他人嗎?個人認為,天生萬物皆有靈,都有存在的道理,不能因為個人片面理解抹殺全部道理。假如有狗咬傷了人,就要殺死全部的狗,那麼有人殺死了人,那豈不就要把人全滅了!這顯然不是個道理。那究竟人如何達到與小動物和諧共處呢?
  • 「果子狸全身都是寶,它們的肉可以吃」?拒絕野味,上海這樣做→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拒絕野味管住嘴」已成為全民共識然而近日有網友指出武漢大學出版社出版圖書《動物小百科》中存在可以吃野味的不當表述李先生:就這樣生吃,當時不知道,他們說吃了治百病。以後再也不敢吃了,治病花了這麼多錢。從小生吃蛇膽28歲小夥得「怪病」無獨有偶,浙江一位28歲的小夥,16年前開始出現癲癇、頭暈症狀。經診斷,他的部分腦組織已被寄生蟲「吃掉」,造成不可逆性損傷。
  • 葉璇發文支持禁吃野味 自稱曾因錄節目無奈吃不明來歷的蝙蝠蜥蜴
    人民日報都出來發聲了,支持禁絕野味市場,管住自己的嘴吧!世間美食千千萬,少吃那頓野味,也不會瘦2斤肉的。向大自然發出點友善的信號吧!對於人民日報呼籲禁絕野味這件事,知名影星葉璇力挺,而且她最近還爆料,說起之前自己參加過的一檔節目,製片人讓她們在鏡頭前吃一些來歷不明的昆蟲、小動物,如竹鼠、蝙蝠、蜈蚣、蜘蛛、老鼠等。
  • 官媒呼籲禁野味市場,葉璇稱曾被逼吃野味,在東方衛視當眾吃蜥蜴
    1月22日一早,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人民日報官微發文並帶標籤呼籲網友轉發支持禁絕野味市場,同時,為了引起重視,人民日報官微還用黑底白字的照片著重標識:「為了自己的生命安全,為了全人類的公共安全,為了維護大自然的多元生態,禁絕野味市場,管住我們的嘴!」
  • 抖音現最有靈性海豚,會撒嬌的海豚有魚吃!
    人們都說:撒嬌的女人最好命,但是其實這條道理在任何生物界都是適應的。最近小編就在抖音短視頻軟體上看到了這樣一則視頻。一條海豚在像海邊的遊客賣萌撒嬌,不過這樣的方式也讓它有了魚兒吃!真是會撒嬌的海豚有魚吃啊!海豚。是一個很有靈性的小動物。它們很聰明,學習能力極強,並且還會救人。
  • 東北人為什麼不吃野生動物
    筆者就是東北人,在我們東北上到80歲老人下到剛懂事的孩子都知道東北五仙,在我的童年裡奶奶一直告訴我不要惹黃鼠狼和狐狸這樣出沒在人類生活區域裡的小動物,說是有靈性還記仇,傷害了一個黃皮子(黃鼠狼)就得全家遭殃,還給我講了我家鄰居張老頭當年就是因為打死了一隻黃皮子,結果第二年就得了半身不遂,這件事一直成為了我的童年陰影,不要說吃小動物就是惹了它們我們東北人還得給它們修墳祭拜
  • 大數據揭秘:野味到底被誰吃了?
    事實上,我們的祖先經歷了幾千幾萬年的反覆篩選與淘汰,早已留下了一份包括雞、鴨、魚、牛、羊、豬等動物在內的寶貴食譜,這些也正是最適合後來人吃的食材。然而,總有一些「不走尋常路」的人,出於獵奇、虛榮等心理和「滋補養生」的意願而盯上了野生動物,從蛇、果子狸、鱷魚到野豬、穿山甲、貓頭鷹,甭管是天上飛的、地上爬的、還是水裡遊的、土裡鑽的,統統都想吃進肚子裡——縱然這些野味攜帶一身致命病毒,哪怕營養價值和口感並不佔優,但那些盯上它們的人依然我行我素,而「病從口入」的四字箴言,也被悉數拋諸腦後。
  • 野味指的什麼?哪些動物屬於野味?是怎麼被送上餐桌的?
    一場疫情的到來,讓廣大民眾的春節過得冷冷清清,而疫情的發生則有很大一部分是野味造成的。那野味指的什麼?哪些動物屬於野味?是怎麼被送上餐桌的?一、野味指的什麼?野味指獵取得來的做肉食的鳥獸,如野雞、野兔等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裡遊的野生動植物,非人工飼養。
  • 「滿不吃狗,回不吃豬,藏不吃魚」,漢族有哪三不吃?十人九不知
    「滿不吃狗,回不吃豬,藏不吃魚」,漢族有哪三不吃?十人九不知中華民族是一個由56個民族組成的大家庭。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風俗習慣,尤其是在飲食方面。很多人知道滿族人不吃狗肉,回族人忌食豬肉,藏族人不吃魚,但很多人不知道漢族人也有「三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