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中國人自古以來就養成了一日三餐的習慣,吃東西是我們攝取營養一個非常重要的方式,是我們身體產生能量的根本,也是生命得以運轉的最根本需求。但是由於現在飲食有了質的飛躍,因為飲食引發了太多太多的疾病,所以現在大家非常注重飲食的控制,甚至有一些人探索出了不一樣的養生方式,比如說「過午不食」、「辟穀」等等。
什麼是「過午不食」?
其實最早的過午不食是佛陀為出家人制定的戒律。所謂「午」就是中午11點~13點,過了13點就不能再吃飯了。這種養生方式真的靠譜嗎?
@玲兒:我爺爺今年90多歲了,從70多歲開始,他一直採用過午不食的養生方式,如今身體還比較硬朗,所以我也決定採用這種方式來養生。
@彩月不日:我的老闆就是採用這種方式減肥的,本來我剛開始還想採用這種方式養生,不過堅持了幾天,實在挨不住餓,又開始正常吃飯了。
@不落者:我覺得這種方式不適合長期用,長期用的話肯定會導致腸胃紊亂出現胃部疾病,所以偶爾用一下還是可以的,我打算以後也偶爾用這種方式減肥和養生。
長期不吃晚飯的人,最後會怎麼樣?
根據科學家研究表示,在晚上如果攝入過多的熱量,更容易患上心腦血管方面的疾病,據美國一個科研團隊調查記錄了100名女性的飲食,包括什麼時候吃?吃了多少吃的什麼,結果顯示下午6點之後女性熱量攝入過多,心臟健康程度下降,血糖更難以控制,血壓更容易升高。
所以這樣看來,如果不吃晚飯的話,相對來說身體要更健康一些。長期不吃晚飯真的可行嗎?
少吃和不吃有什麼區別?長期不吃晚飯真的可行嗎?
從上面我們可以看到兩個研究團隊研究出來的結果都是過午不食,更有利於身體健康,但是他們強調的少吃和不吃是有區別的。大家還需要注意,不管是哪一項研究,首先要保證基礎飲食,如果身體太飢餓的話,各項器官也無法正常運行,更不用談及健康的問題了。
長期不吃晚飯的人,最後會怎麼樣?除了變瘦,或許還需承受這些1、影響睡眠
如果長時間不吃晚飯的話,那麼晚上到了睡覺的時間點,我們就會感覺到飢餓,尤其是睡覺時間比較晚的話,飢餓感會更加強烈一些,這樣會導致我們很難入睡,長時間會出現失眠的現象,也會嚴重影響到睡眠質量,從而會影響到整個人的精神狀態。
2、引發低血糖
如果我們長時間不吃晚飯的話,很容易導致營養不良,雖然這個方法對於減肥非常有效,但是長期是對身體的一種透支,很容易導致營養,無法及時補充,從而出現頭昏眼花,體力不支,或者是低血糖的現象。
3、抵抗力降低
如果長期不吃晚飯的話,那麼各個器官無法得到充足的營養,很容易導致出現營養不良,長期也會導致我們的抵抗力下降。
4、引起腸胃疾病
如果長時間堅持過午不食的話,那麼我們的胃裡長時間沒有可以消化的食物,這樣就會導致胃酸分泌過多,過多的胃酸會傷害我們的胃黏膜,從而引發胃炎,胃潰瘍的現象,導致胃病越來越嚴重。
到底如何正確吃晚餐?
1、吃晚餐時間
雖然不建議大家過午不食,但是晚餐的時間一定要控制好,一般來說我們腸胃消化周期是4個小時左右,所以在睡覺之前最好給胃留足充分的消化吸收時間,如果11點上床睡覺的話,那麼吃晚飯的時間最好在7點左右。
2、晚飯吃多少
晚飯不能吃得太飽,大約吃七分飽就可以了,尤其是減肥期間的人,晚上最好吃五分飽。
3、晚餐該吃什麼?
晚上的飲食儘量以清淡為主,多吃一些素食,少吃一些葷菜,比如說可以選擇魚肉,蝦等低脂肪的肉類,最好以新鮮的水果和蔬菜為主。晚上活動量比較少,所以晚上最好吃一些容易消化的食物。
反覆胃痛,除了注意三餐規律之外,養胃護胃也是非常關鍵的,可以嘗試食療小妙招養胃茶。
嘗試小食方——養胃茶
茶為萬病之藥,不同的茶有不同的功效。在《黃帝內經》中,曾記載過一個小食方,把猴頭菇、沙棘、丁香、橘皮、山楂、大麥等食材搭配在一起煮水喝,能夠呵護腸胃健康,增強胃動力,其中部分食材藥食同源的道理如下:
猴頭菇:備受推崇的養胃食材,內含豐富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粗纖維、硫胺素,同時還擁有人體所需的各種胺基酸,利於身體循環,它所包含的獨特的低聚糖可以有效改善由胃黏膜引起的慢性胃部疾病
沙棘:活性營養成分高達一百多種,黃酮和酚類也有30多種,維生素和胺基酸種類也很多,尤其是脾胃虛弱的人長期使用還能增強脾胃功能
丁香:含有丁香油和丁香酚等物質,能夠理氣化痰、止嘔消脹、和胃
如果我們自己將這些食材搭配在一起的話比較麻煩,不如選擇小編給大家帶來的這一款現成茶包綜合了上述所有食材,只需要在開水中衝泡就可以直接喝,都是獨立小包,更適合攜帶。
有需求的朋友們可以點擊上方↑↑↑↑卡片獲取,健康值得你這點付出!
過午不食對一些人可能有一定的作用,但是不建議大家長期採用過午不食的方式。在平時大家一定要注意吃晚飯的時間以及吃的食物和吃的量,只要把這些方面控制好了,不僅可以補充營養,也更有利於身體健康,希望通過調理大家的腸胃越來越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