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心計:並不絕色的慈禧為何能在六宮粉黛中脫穎而出?

2021-01-08 中國網文化

後宮爭寵之戰歷來波譎雲詭,風雲突變。鹹豐帝好色又多情,後宮佳麗無數,卻無固寵,後宮人人自危,奪寵之爭更加激烈。後宮等級森嚴,皇后之下還有一個皇貴妃,兩個貴妃,四個妃子,六位嬪,貴人、常在、答應無定數。慈禧要在六宮粉黛中脫穎而出,美貌和智慧不可或缺。

後人見到的慈禧照片往往乾癟皺巴、難以入目,但這些照片都是慈禧年近七十歲時留下的,二八年華的慈禧卻美豔動人。試想好色而大權獨攬的鹹豐帝又不是雄才偉略的齊宣王,怎麼可能像齊宣王一樣勉為其難去寵幸只有智謀、沒有美貌的鐘無鹽?  慈禧少女時期,每次出外遊玩時,見過的人都忍不住駐足側目,都說她就像天仙下凡一樣漂亮迷人。慈禧晚年常常炫耀說,年輕時宮裡人都說她長得漂亮,大家都忌妒她。做過慈禧近兩年女侍官的德齡,在她的書中如此描繪慈禧的外貌:「太后當伊在妙齡時,真是一位風姿綽約、明媚鮮明的少女,這是宮中人所時常稱道的;就是伊在漸漸給年華所排擠,入於老境之後,也還依舊保留著好幾分動人的姿色咧!」  美國女畫家卡爾,光緒三十年(1904)八月入宮為慈禧畫像,與慈禧朝夕相處九個月,將自己的親見親歷,記錄於《慈禧寫照記》中。在書中她寫道:「我看眼前這位皇太后,乃是一位極美麗極和善的婦人,猜度其年齡,至多不過四十歲(其實慈禧已年近七旬),而且其性情佳麗姣好,使人一見便生喜悅之情。」「慈禧太后身體各部分極為相稱,美麗的面容,與其柔嫩修美的手、苗條的身材和烏黑光亮的頭髮,和諧地組合在一起,相得益彰。太后廣額豐頤,明眸隆準,眉目如畫,口唇寬度恰與鼻寬相稱。雖然其下頷極為廣闊,但絲毫不顯頑強的態勢。耳輪平整,牙齒潔白得如同編貝。嫣然一笑,姿態橫生,令人自然欣悅。我怎麼也不敢相信她已享六十九歲的大壽,平心揣測,當為一位四十歲的美麗中年婦女而已」。  西方作家 I·T·赫德蘭在《一個美國人眼中的慈禧太后》一書中寫道:  慈禧太后身高中等偏低,但她穿的鞋鞋跟很高,有的高達六英寸,再加上她穿的滿族式服裝,從雙肩垂落下來,所有這些使她看上去渾身透露著帝王氣度……她的體形非常完美,走起路來步履輕快,體態優雅,而且單從身體外表來看,她的的確確是一個魅力非凡的女人,與她皇太后的身份非常相稱。  她的容貌說不上是傾國傾城,但她精力充沛,充滿活力,十分令人愉快。她的膚色稍帶橄欖色,黑黑的睫毛下是一雙漆黑的眼眸,這讓她的臉頰光彩照人。在她漆黑的雙眸裡,時而帶著微笑,時而閃過一絲憤怒。  但受封為蘭貴人以後,慈禧並沒有成為獨寵專房的後宮嬪妃,競爭壓力依然極大。後宮與慈禧爭寵的仍有不少,以嬌麗溫順獲寵的雲嬪、以柔媚著稱的麗貴人和以姿容取勝的玫常在同樣深受鹹豐帝的寵愛。雲嬪武佳氏是鹹豐帝稱帝前的寵妾,姿容超群,是一朵溫順如水的解語花,與鹹豐帝情誼深厚,鹹豐稱帝後對她寵眷不衰。麗貴人、玫常在和慈禧同年選秀進宮。麗貴人豔若桃子,病如西子,最愛撒嬌弄嗔,嬌媚時柔若無骨,嗔痴時玉骨錚錚,自選秀入宮以來,是鹹豐帝的最愛;玫常在徐桂氏因出身低微,頗有心計,總能帶給鹹豐帝新鮮和刺激,不久把她晉升為貴人,但她妒忌心重,因而鹹豐帝對這位精靈古怪的美人總是又愛又恨。  慈禧每天都花大量的時間將自己裝扮得嬌俏可人,宮中內外都薰香繚繞,每晚她希望看到敬事房的太監走入她的房間,給她帶來侍寢的好消息,但大多時候,皇帝實在是分身乏術,她只能佇立窗前,聽麗貴人或玫常在宮中的鶯歌燕舞,暗自垂淚到天亮。如果他偶有臨幸,她便心花怒放,使盡渾身解數,讓他感受她的渴望和熱情。可皇帝真的太忙,她也厭倦了這種反反覆覆的失望,她需要的是獨寵。環視後宮,慈禧不是最美的,也不是最嬌媚的,如果要集三千寵愛於一身,必要時要出手又快又狠,有時還要學會等待機會的垂憐。慈禧在殘酷的後宮競爭中,漸漸變得冷靜和成熟。她開始聽從宮人建議,每日飲「駐香露」,使自己漸漸玉體溢香;她聽從御醫建議,用雞蛋清敷面,讓皮膚柔軟有彈性;她讓近侍從宮外採來人奶,天天用人奶沐浴,不久後通體細滑白嫩,肌膚宛如初生嬰兒;用宮中特製的玉容散化妝,使面容珠圓玉潤;她還偏愛中國的各種養生秘方。由於保養有方,二十出頭的慈禧少了剛入宮時的那份青澀,多了一份成熟女人的風韻和嫵媚。  在不斷提升女性魅力的同時,這位剛離開長輩庇護的女孩表現出了超乎常人的競爭能力。她是天生的翻雲覆雨手,在這小小的後宮裡,她潛在的政治才能得到充分的練習機會。她發動了身邊所有的宮娥太監,散盡錢財,四處賄賂,安插眼線,儼然組成一個宮內小社團,而她就是這個團體的首領。  他們刺探情報,對鹹豐帝每天寵幸的妃嬪了如指掌;她指使人陷害寵幸正濃的玫貴人,令鹹豐帝誤以為玫貴人在慈禧的點心中下毒,鹹豐帝一怒之下將她降為常在,再降為宮女。可鹹豐帝對她意猶未盡,幾天後再見她時,她楚楚動人的淚眼讓他憐香惜玉的柔情傾瀉得一塌糊塗,他對她的寵愛有增無減。這讓慈禧感覺失敗透頂,可百折不撓正是她可貴的品質,她很快收拾心情,等待再次伺機而動。麗貴人一直是個聰明的女人,慈禧的所有伎倆在她面前都不管用,鹹豐帝太愛她了,慈禧還需要經驗和等待機會。慈禧用蠱惑罪陷害雲嬪,雲嬪被打入冷宮,又氣又急,不久後懸梁喪了芳魂。  後宮裡都不是善善之輩,此時的慈禧雖漸漸略佔上風,但真正的轉折還是到了鹹豐四年(1854)。麗貴人懷上龍種,這事很快傳遍宮廷內外,鹹豐帝為了保住龍脈,讓麗貴人安心養胎,將目光投向了後宮中那群急不可耐地等待臨幸的嬪妃們。可此時的鹹豐帝被政事擾得心神不寧,他需要一朵解語花。慈禧風韻十足,閒時一盞古燈、一卷青書,已經把她薰陶得一舉手一投足都有知性女人的魅力。美貌的女人如果聰明而知性,便像磁場一樣具有強大的吸引力,本是後宮寵妃的慈禧成了皇宮中新的妒忌中心。在這個小小的皇宮裡,暗影是如此深厚,而皇帝是唯一的光源。她很享受這個過程,多年後她炫耀道:「我進宮以後,先帝很寵愛我,對其他人幾乎都不看一眼。」鹹豐四年(1854),慈禧被晉封為懿嬪,在榮華富貴的道路上邁進了一大步。  自從受到帝寵後,籠罩心頭的烏雲終於散去,突然間她鮮花盛開、通宵怒放,就像久旱的樹苗忽逢甘霖。她的這種快樂感染了皇帝,雖然他在女人身上的興趣廣泛,但他覺得慈禧別有風味,他像一隻殷勤的蜜蜂一樣圍繞她歡快地起舞。

每天晚膳過後,敬事房的太監會端來「膳牌」,牌頭漆成綠色,牌正面書寫后妃姓名及簡單履歷,皇帝對誰中意即翻下誰的綠頭牌。慈禧每晚都會焚香沐浴,精心地梳洗一番,等待皇帝的召幸。自鹹豐四年(1854)以後,大多數時候她都不會失望,敬事房的太監會來傳話。慈禧脫光衣物,躺進太監備好的大氅裡,收拾停當,太監領旨進來,扛往皇帝的寢宮。據說這種裸體入宮侍寢的制度是雍正帝以後形成的。傳說雍正帝之所以駕崩,是被一俠女所刺,所以後來皇帝每次召幸嬪妃都要裸體入宮,以免懷挾利器。太監把慈禧背入皇帝寢宮後,卸去氅衣。慈禧從皇帝的腳端鑽入衾中,不免一番雲雨。近侍太監照例在寢宮外候兩個小時後,高呼時間到,皇帝必須回答,如此反覆三遍,按例應把慈禧送到隔壁暖閣入睡,以保持鹹豐帝的體力。隨侍太監還會問留不留,皇帝如果說「留住」,記檔太監便詳細記錄時日,以便作日後備胎的證據;如果皇帝說「不留」,則立即對該嬪妃施行避孕。鹹豐帝的妃嬪都不會採取避孕措施,因為鹹豐帝急於獲得子嗣。鹹豐帝總是會把慈禧整晚留侍身邊,枕香臥軟而眠,直到日上三竿。皇后鈕祜祿氏,即慈安,比慈禧年輕兩歲,但嚴守禮法宮規,即使到了酷夏也將自己包裹得嚴嚴實實,洗浴時不許旁人侍候,人前人後對皇帝都是禮敬有加,鹹豐帝對她也十分敬重,然而夫妻生活方面卻對她「敬而遠之」。  慈禧的狡黠多謀、工於心計令她十分不安,曾勸鹹豐帝不要選她入宮,但鹹豐帝置若罔聞。慈禧專寵後,鹹豐帝「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期」,皇后雖然歷來不受寵愛,但妒忌幾乎是女人的天性。皇后畢竟是六宮之主,有規勸皇帝勤政的義務,也有督促妃子守規矩的權力。皇后見幾次勸說無效,決定以祖宗法制來威懾鹹豐帝,先是派了心腹太監摸清底細,次日清晨,便叫太監在慈禧的儲秀宮外誦祖訓,鹹豐帝一聽祖訓便披衣起而跪聽。時間久了,鹹豐帝便不再夜夜專寵,但皇后一放鬆,又故伎重演,皇后又如法炮製,這下惹惱了鹹豐帝,對著太監一頓訓斥,滿腹委屈的太監一傾訴,讓皇后顏面掃地,皇后決定親自出馬。鹹豐五年(1855)的一日清晨,皇后親自到儲秀宮外跪誦祖訓,嚇得鹹豐帝立馬起身上朝。皇后起駕回坤寧宮,傳慈禧同往。慈禧嚇得六神無主,身邊少了護身符,不得不任憑處置,皇后在宮中對進行了她一頓嚴厲的訓斥,並下令拉出去杖責。鹹豐帝上朝後,回想皇后的怒不可遏,根本無心朝政,退朝後急往坤寧宮救美,慈禧這才免了一頓杖責之苦。受了委屈的慈禧回宮後梨花帶雨地一陣撒嬌,令鹹豐帝更加寵愛備至。  此事之後,慈禧自知自己名位不濟,收斂了許多,也懂得了要時常逢迎皇帝之餘對皇后也曲意奉承。鹹豐帝賞賜了名貴物品,她不時拿來孝敬皇后;她變得謙卑有禮,會用甜言蜜語討好和哄騙皇后;她不再日上三竿還和鹹豐帝偎在溫柔鄉裡,不但敦促鹹豐帝及時處理朝政,她還經常從旁協助。這些轉變讓皇后的心情由雨轉陰,也為她的獨寵減少了許多阻力。  慈禧雖然以美貌獲得了鹹豐帝的格外垂愛,但環視後宮,處處都是婀娜多姿的身影,慈禧知道,在眾芳吐豔的後宮想要固寵,不善於審時度勢,邀媚惑主,很可能就是後宮角逐的犧牲品。冷靜睿智的慈禧決定主動出擊,擊敗群芳,獨佔鰲頭。  鹹豐帝時已是清朝晚期,由於承平日久,帝王們早已失去了先祖們的勵精圖治和雄才偉略。日漸腐朽的政局、日漸萎靡和懶惰的皇帝,給皇權旁落提供了滋養的土壤。懦弱而無能的鹹豐帝面對破敗的祖宗基業,一味寄情聲色,最終挖空了自己,狡黠多智的慈禧成了他身邊的智多星。  鹹豐帝即位之初,從道光帝手上接過來的江山已經是風雨飄搖的封建末世,積貧積弱的政治局面,加上內憂外患不斷,國家每況愈下。鹹豐帝即位的第八個月,洪秀全在廣西金田宣布起義。太平軍自出金田後連戰連捷,鹹豐三年(1853)太平軍攻入南京,改南京為天京,定為國都。太平軍起義歷時十四年,遍及十八個省,東南半壁江山淪入敵手。清兵屢戰屢敗,戰事快報雨片般飛往北京。長江太平軍未靖,捻軍之亂更是乘勢而起,北方十多個省點燃星星之火,情勢危及京城。內亂未平,外患又起。鹹豐帝即位三年後,英法聯軍又生事端,發動第二次鴉片戰爭。英法聯軍佔廣州,趨天津,突破京城,將百年皇家園林圓明園焚於一炬。  面對如此艱難而複雜的局勢,鹹豐帝感到力不從心,捉襟見肘。太平軍沿長江而下時,清軍一潰千裡,鹹豐帝寢食難安,曾國藩的湘軍成了對付太平軍的唯一勁旅,但鹹豐帝又顧慮重重,一籌莫展,他害怕漢族地主勢力坐大,於清廷不利,對湘軍有功不賞,有罪必罰,徵戰各地不給人事、財政大權,致使湘軍一再貽誤戰機。面對英法聯軍的肆意挑釁,鹹豐帝既沒有政治家的韜略,也沒有軍事家的遠謀;既沒有抗戰到底的決心,也沒有講和的勇氣,在和戰之間舉棋不定。戰爭爆發前夕,他還在圓明園大肆慶祝他的三十壽辰。當英法聯軍突破大沽口、攻佔天津後,他卻束手無策,與嬪妃們在圓明園抱頭痛哭,並率領群臣嬪妃「北狩」熱河。自鹹豐三年(1853)開始,鹹豐帝知道大勢已去,難以挽回,於是萬念俱灰,即位之初的那股勵精圖治、銳意進取的勁頭早已煙消雲散。軍情奏報總是堆積如山,鹹豐帝剛通宵達旦地閱完,第二天又一批奏章堆積案頭,大臣們還不時來催問,這讓原來瘦弱的鹹豐帝心力交瘁。

鹹豐帝批覽奏章時,時常會攜帶寵愛的妃嬪同往,以解寂寞和疲乏。但皇后賢德忠厚,不善言詞,對政事從來不贊一詞;雲嬪、麗貴人、玫常在等不過是豔麗的花瓶,忙於爭風吃醋,對政事提不出過多建議;唯有慈禧,她是後宮中唯一一位懂滿漢兩種語言,並熟知上下近五千年歷史的妃嬪。她胸懷丘壑,雖然深居後宮,但不少建議都能切正時弊,獲得鹹豐帝的認同,還不時有精闢分析、正確對策,有時讓鹹豐帝都自愧不如。慈禧善於察言觀色,洞悉人性,清朝皇帝一向不許後宮幹政,鹹豐帝也不例外,所以雖然常常侍立在側,她只是默默地替他攤開奏章,端茶研墨,如果鹹豐帝不主動提問,她絕不建一言,不多一事。鹹豐帝對這個善解人意的美人更加寵愛和信任,御覽奏章時不時攜她同往。耳濡目染,慈禧對奏章處理也看出了些門道,所有的奏章軍機處都會按類分好,並提供處理建議,一般奏報皇帝只需批「知道了」之類的語言,重要的軍情奏報皇帝可以選擇其中某種建議,也可以批上自己的意見。自鹹豐四年(1854),慈禧成了鹹豐帝的心頭最愛,情投意合時,兩人不免打情罵俏。鹹豐帝知道她書法端正,便讓她在奏章上代寫一些簡易字詞,如「知道了」、「再奏」等等。慢慢地,鹹豐帝會在疲憊時犯懶,把簡易奏章挑選出來,要慈禧代寫,自己從旁指點,慈禧總能做得讓他滿意。再後來,他對她的信任與日俱增,連指點也免去,自己乾脆在一旁閉目養神。  鹹豐帝的懶惰和日益繁重的行政任務給了慈禧越來越多的契機。慈禧在行政上本有天分,家庭教育和後天興趣又讓她如虎添翼。  慈禧從四歲開始,父親就為她請了家庭教師進行課讀,學習滿文也學習漢文。慈禧自己對文史、詩經、繪畫都很喜歡,到六歲就能用滿漢兩種語言流利地背誦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包括唐詩宋詞了,八歲時開始練習書法,還頗有些心得。不過滿族女子學琴棋書畫,全不為功名利祿,不過點綴應景,修養性情。慈禧雖然聰明且讀書用功,於讀書上卻天分不高,練了多年,字總是歪七豎八,不成字樣。有一次,父親甚至動怒,拿起戒尺打她的手,把她的手打得腫了好些天,連吃飯都困難。這頓打沒有白挨,慈禧於讀書習字上更加努力,這為她此後為鹹豐帝協理朝政提供了前提。  慈禧的決斷能力在少女時期就有表現。慈禧十二歲時,祖父因為一樁戶部虧空案牽連入獄。飛來橫禍讓慈禧一家驚恐萬狀,父親頓時措手無策。慈禧建議父親變賣家產,向親友告貸,想方設法籌款,先救祖父出獄。年幼的慈禧隨父親拜訪親友,上下打點,因為她聰明伶俐,能言善辯,總能說服親友接濟她們,最終花了一年多時間,湊足了資金,贖出了祖父。父親備感欣慰,逢人便說:這個女兒,可以當兒子使。親友也直誇她能幹,能當大任。  慈禧入宮後仍然天天以讀書、畫畫自娛。她的草書和蘭竹後來在宮中受到追捧。慈禧尤其是愛看些歷史典籍,自入宮開始,即使是酷夏,一懷涼茶,一把摺扇,她獨立窗前,堅持不輟閱覽前朝典故、近朝人物,漸漸對為政得失有了一些感慨和認知。這在「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晚清,在忙著塗唇描紅的後宮,慈禧的行為絕對算是驚人之舉。  術業有專攻,慈禧雖然機敏善變,學習刻苦,但於文化上一直水平不高。  保存至今的唯一一份慈禧手書,是一份罷免恭親王職務的上諭,全篇二百二十四個字,錯別字達十一個,且語句也不是很通順。當然她的楷書是臨過帖的,說「書法端膄」,不算為過。  鹹豐六年(1856)之前,慈禧雖能批閱一些簡單的奏章,但都不過是代筆,鹹豐帝雖無能卻不昏聵,他只會允許慈禧在自己的眼皮底下做一些無關緊要的瑣事。望著日漸破碎的山河,日漸繁重的政務,為了逃避現實,他漸漸沉湎酒色,朝政大事也逐漸被耽誤。奏章漸漸堆積如山,他既不願交給后妃,也不願交給權臣,最終還得自己親自出馬。如此反覆,讓他煩不勝煩。  圓明園本是皇家夏宮,皇帝一般三四月才入園,然後八月往熱河木蘭秋狩。鹹豐帝託言因疾頤養,一般正月便入園,終年留在園中,連朝政處理也搬到了頤和園,慈禧也隨皇帝入園居住。在圓明園少了宮中的祖法約束,鹹豐帝恣意縱情,玩得不亦樂乎。滿漢不聯姻,這是清宮祖制。據載,孝莊太后曾在宮門外豎了塊鐵牌,上書:「敢以小腳女子入此門者斬。」但在順治、康熙、乾隆等朝,後宮中都有漢族女子的倩影。鹹豐帝玩膩了滿蒙女子,不免生厭。一個奸佞大臣便阿諛逢迎,暗中挑選了十多名年輕貌美的漢女充盈宮室。鹹豐帝把她們安置在圓明園各處的樓臺亭館中,備受寵幸的有「四春娘娘」:牡丹春、海棠春、武陵春、杏花春。她們個個風姿綽約、豔麗超群。

鹹豐帝終日擁嬌愛翠,鶯歌燕舞,把圓明園當作了銷魂之所,忙得樂不思蜀。鹹豐帝還鍾情於一位寡婦曹氏,山西人,長得秀美嬌豔,嫵媚動人,一雙纖纖細足,配上明珠鞋履,行動處搖曳多姿,鹹豐帝對她寵愛備至。他隨身攜帶春藥,或宮內隨處都放置春藥以備不時之需,尤其是圓明園內,處處是他春風一度的如意場。翰林丁文誠有一次被召到圓明園覲見,因為提早到達,小太監將他引至一個偏殿中等候。丁文誠見茶几上白玉盤中有幾顆葡萄紫綠碩大,忍不住嘗了幾顆。幾分鐘後陽物暴長,他情急生智,臥地喊痛,這才躲過一窘。鹹豐帝日日春宵,只恨時日太短,奏章處理總是一再拖延,大臣們叫苦不迭。圓明園裡到處是渴望恩寵的青春女子,鹹豐帝只恨分身乏術,這時慈禧的重要性更加凸顯出來了,鹹豐帝乾脆把不甚重要的奏章全部交給慈禧處理,儘可能地節省時間去遊園玩樂,但重要奏章不是大臣們三催四請,總是批不下來。慈禧總能在關鍵時刻成為鹹豐帝的「救命稻草」。  一次,太平軍兵臨武漢,湖北巡撫幾次向朝廷告急,要求增派援兵。武漢是九省通衢之地,扼南北,通東西,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當時太平軍步步緊逼,清軍節節敗退,隨時有城破的可能,奏章幾天都沒有批下來,大臣們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可鹹豐帝與他的嬪妃們還在笙歌燕舞。大學士潘祖蔭等乾脆跪在圓明園請旨,鹹豐帝這才不情願地審閱奏章,可這時太平軍早已將武漢收入囊中,準備沿長江而下,正威逼江西九江。當時八旗、綠營等正規軍在太平軍面前一觸即潰,根本不堪任用,軍機處提供的建議都欠妥,鹹豐帝也一時沒了主意。慈禧早已聽說了此事,便到鹹豐帝的御書房來,照例研墨不語。鹹豐帝心中煩悶,愁眉不展,坐立不安,慈禧輕輕走過去,捶肩揉背,溫言寬慰,鹹豐帝心中舒展了不少,當然免不了一番抱怨。慈禧靜靜地聽完事情原委,建議鹹豐帝,大敵當前,暫時拋棄滿漢觀念,大膽任用曾國藩的湘軍,先躲過這一劫,以後再來剪滅曾國藩的羽翼不遲。鹹豐帝一聽如醍醐灌頂,幡然醒悟過來,下旨命湘軍前往收復失地。  鹹豐帝是個典型的戲迷,愛看戲,愛唱戲,有時甚至自己也粉墨登場。  皇宮內有御用戲班,有時一天三場大戲,鹹豐帝看得意猶未盡,還要求嬪妃太監替他演戲,他自己做導演,在一旁看得樂不可支。英法聯軍突破天津大沽口時,僧格林沁的部隊節節敗退,圓明園卻在張燈結彩,鑼鼓喧天,大臣們與皇室在一起賞戲三日。軍機處的大臣們如坐針氈,不時敲敲鹹豐帝的邊鼓,鹹豐帝迫於無奈,急匆匆地作出大致處理意見,便叫慈禧在奏章上酌量施朱。  鹹豐帝愛酒貪杯,一飲即醉,一醉便鬧,大耍酒風,每次喝醉必然遷怒於內侍宮女,甚至寵妃。如果能倖免於死,鹹豐帝醒後悔悟,對妃嬪則必定寵愛有加,對宮娥太監則大加賞賜,可是不久又醉,故態復萌,弄得後宮人人自危。尤其是英法聯軍入侵後,他還能一連醉幾天,只是寵幸妃嬪,毒打內侍宮女,不理朝政。慈禧倒經常能倖免於難,因為她聰穎過人,會避鋒芒,再則鹹豐帝還賴她處理「麻煩事」呢。鹹豐帝酒醒之後,見慈禧的處理得體妥當,下次便放心再醉。  雖然不可過分誇大慈禧在鹹豐朝政中的作用,但不可否認的是,慈禧是鹹豐所有的妃嬪中唯一通滿漢兩種語言的,也是唯一有具體行政經驗的,她是後宮中當之無愧的智多星。是鳳凰總是要棲上枝頭,慈禧缺乏的只是機會。本文摘自《慈禧太后》,高淑蘭著,鳳凰出版社出版 來源:人民網

相關焦點

  • 慈禧一生中最狼狽的一天:裹老棉襖 吃窩窩頭
    慈禧一生中最狼狽的一天:裹老棉襖 吃窩窩頭。慈禧之所以能牢牢抓住鹹豐的心,一方面因為她非花瓶式的女人,頗具心計,另一方面,還在於她很會打扮,常有新意,是宮中難得的一大"摩登女郎",使三千粉黛無顏色。「慈禧終生都穿旗袍。惟一一次改穿平民化的漢族服裝,是八國聯軍兵臨城下,十萬火急,慈禧只好化裝成農婦(怕被追兵發現),去西安逃荒要飯去了。公元1900年,八國聯軍打進北京,慈禧太后同光緒皇帝也走上逃難之路,躲到了西安。那一路上悽風苦雨,慈禧不僅披著老棉襖,而且吃了窩窩頭。
  • 舉手投足間都顯得那麼恰到好處,回眸一笑百魅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芙蓉不及美人妝,水殿風來珠翠香。 回眸一笑百生,六宮粉黛無顏色。手挽薄霧煙綠色拖地煙紗,風鬟霧鬢,發中別著珠花簪。眼神有神,眼眉之間點著一抹金調點,撩人心弦,果真是一位絕色佳人!舉手投足間都顯得那麼恰到好處。只見她蓮步輕移,或朱唇翠袖,或眼波琉璃,或輕盈淺笑,或凝神沉思。與其說是與愛情的邂逅,不如說是一場簡約套裝的盛宴。
  • 李蓮英為何能受慈禧獨寵?他有一項「絕活」,讓慈禧欲罷不能
    他自從跟隨慈禧之後就受到慈禧的寵愛,在慈禧身邊陪伴了五十三年。那麼李蓮英憑什麼從眾多太監中脫穎而出,成為慈禧身邊一輩子的紅人呢? 不過,李蓮英最成功的秘訣,還在於他掌握著讓慈禧高興舒心的頭上技藝,也就掌握了一套為女人梳理新髮型的技術,當時人稱「小篦李」。
  • 李蓮英到底跟慈禧是什麼關係?看完這個恍然大悟!
    在他入宮之前,一直做的是皮製生意,而且時不時的也會販賣硝磺,人送外號「皮硝李」。後來因為犯事,曾經進過一段時間的監獄。出來後就靠著補鞋為生。有幸經過老鄉沈蘭玉的推薦,進宮做了太監。而在機緣巧合之下,李蓮英能夠服侍慈禧。而李蓮英之所以可以脫穎而出,還是因為有著一手好的盤頭本事。經過他手的頭髮不僅漂亮,而且很有特點。到了晚年,慈禧經常掉頭髮,每天都得讓李蓮英親自來,別人都不願意。
  • 李蓮英為何深受慈禧寵愛?風光背後的辛酸誰能知道
    清末著名的大太監,那是非李蓮英莫屬,只要是和慈禧有關的電視劇,都離不開李蓮英這個形象。就這麼個小太監,為何會受到如此寵愛?來看看他風光背後的故事。 李蓮英7歲被淨身,兩年後他的父親李玉才託人將他引薦入宮。由於李蓮英相貌俊俏,嘴還甜,就被留在了儲秀宮,當時住在儲秀宮的正是慈禧,當時她還只是個懿貴人。
  • 多肉戀曲2018: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此物有毒:鶴頂紅()!這麼美的紅鶴我竟然有兩個(ω)hiahiahia,有位可愛的肉友說:每次看了你的肉肉,都覺得我的肉對不起我的疼愛!哈哈哈,有一種疼愛叫主人認為的疼愛呢!得疼愛對地方才好啊。
  • 《美人心計》劇中三位男星,第三羅晉,第一靜若處子、動若脫兔!
    《美人心計》劇中三位男星,第三羅晉,第一靜若處子、動若脫兔!《美人心計》是由紫駿影視傳媒集團、東陽歡娛影視文化有限公司、於正工作室出品的古裝愛情劇。該劇改編自瞬間傾城的小說《未央·沉浮》,描寫了在風姿妖嬈的漢室後宮中,幔帳幕簾之後的美人爾虞我詐、鬥智鬥勇的故事。1.陳鍵鋒陳鍵鋒(Sammul Chan),1978年5月4日出生於中國香港,香港影視演員、歌手。
  • 她是演員高洋,也是美人心計中的薄巧慧,你還記得嗎?
    說到高洋不知道大家會想起什麼,這個女孩憑藉著自己的能力子娛樂圈中已經摸爬滾打立刻十多年了,相信大家和小編一樣也是因為美人心計中的薄巧慧這個角色認識她的,劇中的她乖巧懂事,讓人印象深刻,而之後她卻並沒有像有些演員一樣從此消失在了娛樂圈中,而是選擇了堅持,也正是因為她的堅持才有了今天的高洋,她塑造了完美的角色
  • 《無懈可擊》揭職場法則 堪比時尚版《宮心計》
    看點1:時尚版《宮心計》。  劇中描寫職場的勾心鬥角,揭示職場生存法則,再加上潮男潮女之間浪漫纏綿的愛情故事,可稱時尚版《宮心計》。  看點2:美女潮男主演。  劇中有趙柯、董璇、戚薇、鄭希怡、佟麗婭、闞清子六大美女。另外還有何潤東、田亮、胡兵、連凱、葉項明五大潮男加盟。
  • TVB頒獎禮提名名單公布:《宮心計2》領跑|tvb|胡定欣|梁烈唯|楊怡|...
    全民+TVB評委會評選:最佳男主角1 《平安谷之詭谷傳說》 劉江2 《果欄中的江湖大嫂》 黃浩然3 《逆緣》 黎耀祥4 《逆緣》 陳家樂5 《宮心計2深宮計》 馬國明6 《宮心計2深宮計》 蕭正楠7 《天命》
  • 美人心計(一):真正的聰明人,都會裝傻
    美人心計,為你講述女人混職場的智慧與秘密。文/windy天意晚晴《知否》裡的明蘭,用顧二的話來說,就是披著羊羔皮的小狐狸。明明十分狡猾,卻讓人看著像個老實木訥的小孩子。正是因為她知道如何裝傻,才成為盛家三姐妹裡面最優秀的那一個。裝傻,是為了隱藏鋒芒明蘭投壺、馬球樣樣精通,卻隱而不發,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不表現出來。
  • 童星董慧近照曝光,曾在《美人心計》力壓張雪迎,如今兩人發展大不同
    如果要談到一部兒時經典之作,我想你的榜單裡一定有《美人心計》這部古裝電視劇。這部由林心如、楊冪、王麗坤、戚薇等一線明星參演的電視劇可以說是我們90後的童年記憶了。
  • 晚清真實老照片:慈禧起轎出宮場面壯觀,太監為婉容撐傘!
    晚清真實老照片:慈禧起嬌出宮場面壯觀,太監為婉容撐傘!隨著大清的滅亡,那個年代的太監也滅亡了,圖上這位太監好像外星人啊。晚清真實老照片:慈禧起嬌出宮場面壯觀,太監為婉容撐傘!圖為清朝最底層的百姓,老爺爺帶著孫子正在乞討!
  • 歷史上漢文帝劉恆對竇漪房的感情,真的就像美人心計裡的那樣嗎
    對於這一點,《美人心計》中漢文帝劉恆對竇漪房感情專一且深情。而歷史上漢文帝劉恆對竇漪房的感情就像《美人心計》裡的那樣嗎?歷史上代王劉恆原來的代王后生了四個兒子後不久去世。等到代王成為漢文帝後,原王后生的四個兒子也相繼病故。這樣,文帝即位不久,於前元元年(前180)長子劉啟立為太子後,三月太后封竇姬為皇后,,劉嫖封為館陶公主,幼子劉武先封為代王,後封為梁孝王。
  • 慈禧17歲入宮,6年內連升4級,她到底有何過人之處?
    網友們大家好,非常感謝你們打開小編的文章,我們將一如既往的給大家開誠布公的分享一些歷史知識和看法,如果說接下來的內容哪怕能對您產生一絲小小的快樂,筆者都將不勝榮幸!相信6年的青春時光對於任何一個人來說都是不短的,但是對於能被選入皇宮成為皇帝妃嬪的女人而言,6年已經算長了。
  • 他是《美人心計》裡的小配角,如今卻獨挑大梁演男主,片約不斷!
    提起2010年熱播的《美人心計》,大家可能都還記得,這部劇匯集了林心如、楊冪、王麗坤、馮紹峰、嚴屹寬等多位現下當紅的藝人,劇情也很吸引人,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可要說起飾演漢武帝劉徹的演員是誰,可能真的沒有幾個人說得出來,或者說壓根就沒想起來有這號人。
  • 李蓮英罕見的彩照曝光:一臉膿包,面露陰險,為何受盡慈禧寵愛?
    李蓮英這個名字一直以來都被與慈禧太后捆綁在了一起,可以說他成了慈禧太后一種標誌。但問題來了,在看到李蓮英真實照片,尤其是特地上色還原後的彩照,我實在想不出這樣面露陰險,一臉膿包的人,為何會受盡慈禧寵愛?人難道不是視覺動物,會喜歡長相好看的嗎?原因很簡單,李蓮英實在是太小心謹慎。
  • 同治私自出宮尋歡,有人用三個春字作了一副對聯,慈禧:沒法活了
    導讀:同治皇帝繼位之時年僅6歲,慈禧以皇太后的身份垂簾聽政,由於慈禧太后貪戀權力,遲遲不讓同治皇帝親政,直到同治18歲之時,才勉強同意他親政。雖然名義上皇帝已經親政,但慈禧依然把持著軍政大權不肯放手,導致同治皇帝成了傀儡,形同虛設。
  • 美人計 | 演慈禧最像的演員,是日本昭和美人?
    田中裕子是昭和時代的美人,在那個讓很多日本人懷念的年代,不光社會和平,人們的生活中也充滿樂趣與機遇。順便說一句,在劇中扮演少女時期慈禧的闞清子,與她年輕時也有幾分相似。就像張曼玉那樣。亦舒說張曼玉活潑可愛,像是純潔兔寶寶。她皮膚白皙嬌嫩,頭髮蓬鬆烏黑,眼睛明亮有神,總是滿含淚水。
  • 慈禧此生唯一一首詩,最後一句被無數父母奉為經典,如今無人不知
    如此工於心計,手段陰狠,說慈禧是中國歷史上最會玩弄權術的女人也並不誇張。而除了權術和賣國求榮外,慈禧還有一點其實一直被國人所忽視,即她還有一定的文化水平。聽起來似乎有點匪夷所思,但還真是那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