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平縣:「老鄉菇」富了老鄉

2021-01-08 人民網

小小香菇不起眼,卻創造出了無限價值,作為阜平縣鼎力打造的特色產業,儼然已成為全縣脫貧攻堅的「致富菇」。

阜平縣委、縣政府經過研究和綜合分析論證,把食用菌產業作為強縣富民的主導產業來培育。經過幾年發展,食用菌產業形成了以發展阜平香菇為主、黑木耳為輔,以錯季香菇為重點周年產出鮮菇的生產格局。

2018年5月註冊「阜平香菇」地理標誌證明商標。阜平香菇及系列產品榮獲「河北省十佳知名品牌」和金、銀、銅獎,產業發展受到了國家和省市各級領導的支持與肯定。

為充分發揮區域特色產業,打造優質產品品牌化,註冊了「老鄉菇」多類別公共品牌商標。產業從無到有再到發展壯大,已建成規模化園區54個、棚室4000餘棟,佔地1.8萬畝,產業覆蓋13個鄉鎮140個行政村,2019年輻射帶動農戶1.5萬餘戶,其中貧困戶7000餘戶。2016-2019年,全縣共栽培1.9億餘棒,產量11萬餘噸,產值近10億元,參與農戶戶年均增收萬元以上。

為加快推進食用菌產業發展,在借鑑其它地區成熟經驗的基礎上,阜平縣委、縣政府制定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激勵產業健康快速發展。企業、合作社入駐基地(園區),農戶參與率達到80%以上且流轉土地100畝以上,給予水、電、路基礎設施配套。對年設計生產能力在1500萬棒以上的菌棒加工廠,日生產5萬棒以上,給予全部資金投入的40%資金補貼。對於基地(園區)內新建標準化冷庫,給予每平米150元的資金補貼。對建設磚混、鋼筋結構,配備棉被、捲簾機或巖棉及提溫設備自動化程度較高的設施暖棚,給予每平米20元的補貼;鋼架結構的涼棚每平米補貼5元;林下小拱棚每平米補貼1元。對栽培的菌袋補貼0.5元/棒。對種菇農民實行三戶聯保、政府擔保、無需抵押貸5-15萬元貼息貸款。由政府、農戶共同出資,對大棚、菌棒實施了價格損失保障險,為食用菌產業發展兜住經營風險,解除農民的後顧之憂。

阜平縣委、縣政府與吉林農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國際藥用菌學會理事長李玉院士達成合作協議,在阜平天生橋核心園區成立食用菌產業「李玉院士工作站」。在嘉鑫種植公司對接河北農大建設太行山農業創新驛站,成立太行山食用菌研究院,聘用全國各地優秀專家擔任崗位研究員,從菌種選育、設施設備、栽培基料、栽培技術、精深加工、文化餐飲六方面,開發、創新、引進、推廣新技術新品種,培養當地技術人員,引領全縣食用菌產業創新發展。

目前,全縣共建設食用菌保鮮庫52座,保鮮儲存能力達5000餘噸,在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設立直銷窗口,與京東商城、北國超市等55家銷售商建立了購銷售關係,鮮品暢銷各地。

食用菌產業發展吸引了眾多縣外市民到阜平開展採摘、觀光、休閒旅遊、餐飲等活動,提升了產品附加值。近期,通過網絡直播帶貨,阜平香菇著實火了一把,阜平香菇醬成為了供不應求的產品。

到2020年底,阜平縣預計總投資30億元,發展食用菌3.2萬畝,建設高標準四季出菇棚1萬棟,栽培總量達到5億棒,其中香菇3億棒、黑木耳2億棒,年產菇耳40萬噸,總產值25億元以上,實現產業縣域全覆蓋、貧困戶全覆蓋,參與農戶戶均增收2萬元以上。 

(責編:陳思危、史建中)

相關焦點

  • 河北阜平「老鄉菇」美了村莊富了老鄉
    河北阜平「老鄉菇」美了村莊富了老鄉 2020-11-25 11: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騰訊把直播間搬到河北太行深山,讓老鄉直播帶貨老鄉菇
    而就在大叔們喜氣洋洋地在直播間推銷完他們的「老鄉菇」之後,一場別開生面的發布會,也在他們的老家,河北省保定市阜平縣駱駝灣村的戲臺上,登場了。雖然這一場直播沒有了被烹飪得香噴噴的香菇,但它,依舊還是主角。現場,騰訊微視與阜平縣籤訂了戰略合作協議。
  • 靠著「無中生有」,「老鄉菇」帶領老鄉奔小康
    不開傘的蘑菇,因為孢子沒「溜走」,市場價高些,能賣到五六塊一斤,開傘的品相好,也能賣到3塊錢一斤,能賣多少錢都是有統一標準的,它們有一個統一的名字——「老鄉菇」。「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作為黨的十八大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扶貧工作的第一站,阜平縣用「老鄉菇」這個品牌名字凸顯了「發展扶貧產業、重在群眾受益」的決心。
  • 科技支撐龍頭帶動 河北阜平「老鄉菇」帶來「老鄉富」
    11月19日,「2020年河北省山區香菇栽培技術培訓會」在河北阜平縣舉辦,阜平縣龍泉關鎮顧家臺村的村民馬秀英早早來到會場,坐到了第一排。2020年河北省山區香菇栽培技術培訓會現場。張淑梅攝河北省山區香菇栽培技術培訓會由河北省山區科技創新中心主辦,河北省食用菌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太行山食用菌產業研究院、阜平縣嘉鑫種植有限公司和河北省食藥用菌資源高值利用技術創新中心承辦,旨在通過食用菌專家授課,提高農戶香菇栽培者理論水平和發菌、出菇管理技能,進一步鞏固脫貧成果,充分發揮食用菌產業在鄉村振興中的重要作用。
  • 今天瑞生縣長為老鄉菇代言
    今天瑞生縣長為老鄉菇代言 2020-04-30 04: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年河北省山區香菇栽培技術培訓會在阜平縣舉辦
    11月19日,河北省山區科技創新中心赴保定市阜平縣舉辦2020年河北省山區香菇栽培技術培訓會,並帶領參會群眾到阜平縣食用菌產業科技示範基地調研。     據了解,培訓會由河北省山區科技創新中心主辦,河北省食用菌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太行山食用菌產業研究院、阜平縣嘉鑫種植有限公司和河北省食藥用菌資源高值利用技術創新中心承辦,旨在通過食用菌專家授課,提高農戶香菇栽培者理論水平和發菌、出菇管理技能,進一步鞏固脫貧成果,充分發揮食用菌產業在鄉村振興中的重要作用。河北省有關香菇企業管理人員、一線從業人員等260餘人參加了會議。
  • 【決勝2020】保定阜平:小小「老鄉菇」 化身「致富菇」
    冀時客戶端報導(記者 耿傑飛 )11月19日,「決勝2020」網絡主題活動(河北站)媒體採訪團來到保平阜平縣現代食用菌產業核心區。小小香菇創造出了無限價值,作為阜平縣鼎力打造的特色產業,儼然已成為全縣脫貧攻堅的「致富菇」。
  •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河北阜平:「老鄉菇」何以掌握定價權
    蹲點調研「老鄉菇」何以掌握定價權——看河北阜平香菇產業如何跳出「穀賤傷農」怪圈「一級8元,二級7元,三級6元,全縣統一的價格標準。」5月12日,在河北阜平縣色嶺口香菇產業園,福建寧德老客戶周常進雖然一次收購了15噸優質香菇,但在價格上卻一分錢的優惠都沒討到。
  • 瑞生縣長推介特產「老鄉菇」,已突破231.9萬點擊量!
    4月30日,記者從騰訊微視上看到,在這個「阜平優品」的帳號上,最引人關注的視頻當屬阜平縣長賈瑞生關於特產「老鄉菇」的推介,截至到4月30日下午17時,收穫了231.9萬的點擊量。在騰訊微視的「阜平優品」帳號上,縣長、村幹部、企業代表、村民……紛紛推介當地特色農產品。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小香菇撐起阜平縣「致富傘」
    村民正在分揀剛採下的香菇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王新宇):今年2月29號,河北省保定市阜平縣退出貧困縣序列,正式「脫貧摘帽」。阜平縣成功脫貧,離不開食用菌產業的發展。2016年至2019年,全縣食用菌產業產值近10億元,參與農戶戶均增收1萬元以上。阜平縣用小香菇撐起了「致富傘」。
  • 色鮮味濃 阜平縣「六月紅」鮮食棗俏銷節日市場
    色鮮味濃 阜平縣「六月紅」鮮食棗俏銷節日市場    中新河北網保定9月20日電 19日,保定阜平縣阜平鎮蒼山村棗農趙兵忙得不亦樂乎,自家的「六月紅」鮮食棗成了市場上的「香餑餑」,短短10天,賣棗收入達1.2萬元。    阜平縣是著名的大棗之鄉,所產大棗素以皮薄肉厚、個大味甜著稱。
  • @巴中老鄉,歡迎來達州耍!
    巴山背二哥跨越時間和空間的阻隔,巴中的老鄉,兒娃子妹娃子們,快來達州,咱們在山水中,共同回憶蹉跎歲月和綿綿鄉愁。八臺山·獨秀峰 攝影/羅興明出了通江,就到萬源。萬源八臺山上白雪皚皚,據說最近十來天還會持續下雪。雪下得那麼深,下得那麼認真,就為了等待巴中來的朋友們。
  • 珍惜健康同鄉友情 摒棄狹隘老鄉觀念
    正確的態度應當是,珍惜健康同鄉友情,摒棄狹隘老鄉觀念。在保持與老鄉戰友正常交往的同時,注意把握好健康適度的原則,不為狹隘的老鄉觀念所拖累。老鄉關係是一種客觀存在的社會現象。每個人都熱愛自己的家鄉,對家鄉人也懷有特殊的情感。有人說,家鄉的記憶像一壺陳年老酒,總有品不完的味道;也像一幅美麗圖畫,總有讓人難忘的風景。鄉土情結人皆有之。
  • 綿陽老鄉看過來!
    【哈嘍】老鄉們好!我是那個村的王富貴。前幾天富貴兒徵集福星上江城的老鄉看房子現場,老鄉們很積極。當然,富貴兒也沒讓老鄉失望,也是成功的進入了房子現場。↓富貴兒再來兩張圖這是AB區裡頭老鄉們也看得到撒,綠化這些還早哦,泥巴都還沒有,房子都還沒有修好。C區這是富貴兒在小區外頭拍的,可以看得到撒,C區的話門窗安好了,綠化也在弄了,AB區還得加油啊!老鄉房子裡頭,老鄉他們家是AB區的,所以進度也要慢一點,老鄉們參考一下。
  • 裝死兔掛件談出來的老鄉情節——438
    有老鄉情節,大概是因為這幾個原因:1,方言、口語一樣,好交流,就是在一起吃飯喝酒,敬酒的風俗也一樣。2,都是一個地方長大的,受的教育環境一樣,思維有相似的地方,做起生意來想法相近好溝通。比如齊魯大地,受孔子教化深,思維相近。
  • 疫情面前不屈服,甘做群眾守護者——記阜平縣城管局工會副主席於傑
    今天,我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前線,向黨組織鄭重遞交這份入黨申請書,這並非是我一時心血來潮……」這是2月9日一早,河北阜平縣執法局疫情防控志願突擊隊臨時黨支部收到的一封入黨申請書,申請人叫於傑。
  • 58同城 幫老鄉拼車回家
    張小姐還告訴記者,這次拼車拼的不僅僅是一輛車,而是一組「老鄉拼車回家」車隊。「我們有7位資深『駕駛員』,就三輛車。每位輪番上場開個2、3個小時就可以到家了。如果路上有突發狀況,人多車多也方便解決。」拼車成功從鄉音開始多方了解,拼車的成功率,很多人考慮的就是老鄉之間的情愫。一旦碰上老鄉,事兒就簡單了很多。 俗話說,出門靠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