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1-07 10: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俗話說:「要致富先修路」!
近年來
河口始終堅持「脫貧攻堅,交通先行」的理念
把道路交通建設作為全縣大事、發展要事、
民生大事來抓
不斷完善全縣路網體系
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
實現了交通運輸面貌大變樣
有效推動了區域經濟發展
河口口岸成為目前雲南省既通高速公路又通鐵路的國家一類口岸
清晨,當第一縷晨光射穿薄霧,在河口通往壩灑的一級路上,公交車師傅楊正朝已經滿載啟程了,2015年8月該一級路正式運行,河口縣城至壩灑農場的車程從原來半個小時縮短到10分鐘,這不僅拉近了紅河片區與河口縣城的距離,也方便了市民的生活,「路通到哪裡,幸福就通到哪裡」真實反映了沿線市民的狀態。
公交車上的乘客說:「原來我們還羨慕南溪片區的居民,現在南溪片區的居民也羨慕我們壩灑的居民了。原來道路不好走,如今,壩灑也有了寬敞的道路,服裝廠、電子廠等單位都在這邊開廠了,交通很方便。」
公交車駕駛員楊正朝說:「河口的道路交通越來越好了,我們開著也舒服。」
縣城裡,瑞豐路、環城路等路段的提升改造工作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著,施工現場,挖掘機和工人們正在對老舊路面進行施工,平整路基。每天近12個小時的緊張忙碌,讓工程施工進度穩步推進,不久後,這裡原本坑窪不平的小巷就會變成一條嶄新平整的路面。
公交車上的乘客說:「路修好後,不容易摔跤,老人出行也放心。 」
來到南溪鎮安家河村,一條條平整的水泥路延伸至村裡的田間地頭、通到農戶家門口,通村路、通組路交錯縱橫,交通建設讓該村嘗到了「致富路」帶來的甜頭,著實讓綠水青山變成了金山銀山。
馬場小組村民鄧保瓊說:「現在公路通了,我們拉肥料去地裡也方便了,把農作物運出去賣也很方便。」
北山國際貨場附近,來來往往的大貨車車水馬龍,日新月異的口岸交通聯通南北,讓這些常年奔忙在路上的「趕路人」深有感觸。
貨車司機姚師傅說:「我今天拉的這車水果是從越南進口的火龍果,要拉往河北保定的高碑店,全程大概是2900多公裡,路上的行程大概需要50多個小時,受益於咱這個四通八達的高速網,我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穿越雲貴高原,這要是在以前,我們是想都不敢想。」
四通八達的高速網
蒙河高速公路——通向越南等東南亞國家的便捷通道
千古百業興,先行在交通。十三五期間,河口縣科學有效布局交通網絡,加快推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完成投資13.62億。完成了蒙自至河口動車提升改造並開通,開啟了河口新篇章;改建了國道326河口段,新建了河口縣檳榔寨至火車北站一級公路(一期)工程成為史上第一條通往火車站的一級路;完成新改建農村公路976.96公裡,解決了14個行政村、191個村民小組的道路通暢問題,行政村和村民小組通暢率分別達到通達率100%、97.9%;完成了溜索改橋2座,完成了農村公路安保工程428.27公裡。打通了「外循環」,疏通了「內循環」,暢通了「微循環」。
雲南首開中歐國際貨運班列
目前,河口至馬關高速公路、屏邊至河口高速公路、蒙自至中國(雲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紅河片區高速鐵路、中國(雲南)自由貿易試驗區紅河片區至河口北站鐵路專用線、紅河界河航運、紅河界河大橋等重點項目前期工作有序開展。
通往河口北站的「綠巨人」
蒙河高速公路的運行、動車組列車的順利開行、米軌與準軌的有效銜接,讓口岸交通實現了「大動脈」與「毛細血管」的高效對接,「城鄉連接快速化、外聯通道便捷化、鄉村公路通暢化」讓交通區位優勢的長板效應、溢出效應在河口縣不斷凸顯,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活水」湧動,為該縣發展不斷注入勃勃生機。
我州「十四五」發展藍圖怎樣繪製?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
你的意見將會被匯總整理提供給
我州「十四五」規劃編制單位參考
我們需要你的「聲音」和「支持」
點擊下方圖片直接進入欄目
選擇相關關鍵詞即可獻策
↓↓↓
通訊員:梁忠瓊 梁斌 馮安潔 文/圖
圖片由河口縣融媒體中心提供
原標題:《飛速發展的交通網,為河口騰飛插上翅膀》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