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拉薩貢嘎機場利用聲波儀播放各種聲音驅趕鳥類
20日,記者從民航西藏區局了解到,為持續做好機場鳥擊防範工作,基於在歷史記錄、鳥擊信息等資料基礎上,民航西藏區局將繼續完善鳥情資料庫,調查機場及周邊地區候鳥種類和數量,掌握完整鳥情信息。著重了解候鳥集群分布、主要棲息地、覓食區域,調查機場周邊人為因素造成的引鳥因素,採取應對措施。
機場鳥類數量 在8月份達到高峰
拉薩貢嘎機場位於雅魯藏布江中遊黑頸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貢嘎縣傑德秀國家級森林公園境內,氣候溫和,生物資源豐富,受周邊生態環境和地理條件影響,機場鳥類活動尤為頻繁。
民航西藏區局機場管理部鳥擊防範室副經理楊超介紹,機場鳥情季節性特點較為明顯,拉薩貢嘎機場常見鳥種有雁鴨類、鷗類、鶴類、鳩鴿類、戴勝、麻雀、燕類等。主要分為夏候鳥和冬候鳥,尤以冬季鳥類數量多、種類少、個體大且集群活動為鳥擊風險最大時期,其他季節則鳥類數量較少,但種類較多,行為複雜,不同季節防範對策差異較大。「夏季鳥類基本為無規律活動,以斑鳩、戴勝等為主,根據監控、驅趕的數量來分析,機場鳥類數量在每年的8月份達到高峰,整體呈現波動趨勢。」楊超說。
記者了解到,近幾年,貢嘎機場鳥類數量總體呈現增長態勢,原因主要是機場周邊環境不斷得到改善,給鳥類的棲息創造了良好的條件。根據數據分析,貢嘎機場周邊鳥類以每年5%至10%的速度增長,鳥擊防範形勢較為嚴峻。
楊超告訴記者,基於在歷史記錄、鳥擊信息、生態調研報告等資料的基礎上,民航西藏區局將繼續完善鳥情資料庫,調查機場及周邊地區候鳥種類和數量,掌握完整鳥情信息。著重弄清候鳥集群分布、主要棲息地、覓食區域。調查機場周邊人為因素造成的引鳥因素,採取應對措施。調查機場周邊動植物的種類及分布情況,查清候鳥主要食源,盡一切努力切斷鳥類食物源。
聲波儀播放各類聲音 讓鳥類遠離飛行區域
為了保障飛行安全,機場管理部門利用超聲波驅鳥儀、雷射驅鳥儀、定向聲波儀等設備,把鳥類驅趕出航空飛行軌跡。楊超表示,他們主要通過聲波儀播放猛禽的叫聲、鳥類的慘叫聲以及鞭炮聲等各類聲音驅趕鳥類,讓它們遠離飛行區域,確保每架飛機飛行安全。目前,土面區主要使用的驅鳥設備共10餘種,共完成2次破舊水溝覆網更換工作和破損攔鳥網的更換工作,總長度達26000多米。
在機場有飛行活動期間,驅鳥人員也會不間斷地觀察鳥情和開展驅鳥工作,遇有不正常鳥類活動,將及時通告塔臺,並將觀察到的候鳥種類、數量、飛行路線、飛行高度、活動目的、採取的措施記錄於臺帳。
「平日裡,我們工作人員會及時清理機場周邊水體,減少蠅、蝸牛等動物的滋生,以減少水性鳥類的棲息場所。2019年底,工作人員已對排水溝進行了施工改造,今年在機場內飛行區明溝上方全部布設溝網,控制鳥類食物鏈,進一步減少表面水,定期清理排水溝,疏通排汙水道,填平低洼地,減少對水生或喜水鳥類的吸引。」楊超說。
楊超表示,鳥擊防範是個世界性難題,在今後的工作中,他們將以科學的方法去指導實踐,運用科學的規律尋找對策,理清思路,轉變觀念,為實現「飛機與鳥類共享一片藍天」而努力。
(責編:旦增卓色、柴濟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