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終助念 要特別注意這幾個小細節

2020-12-11 手機鳳凰網

2017年11月21日,蓮宗助念培訓班課程進入最後一天。在聆聽了多位法師的專題講座後,學員對佛教生死觀,蓮宗臨終關懷,修行淨土法門的認識逐漸清晰,佛陀的深妙智慧,如甘霖灑在學員心中,慢慢滋養出堅固的善根。

那麼回家之後如何落實修行呢?實踐起來還有種種疑惑、困難怎麼辦呢?會同法師的《平時修行與臨終往生》講座和入川法師的總結開示、答疑如及時雨般應需而至。

「我們平時修行,就是憶佛念佛,臨終往生,就是見佛。」會同法師開門見山直示主旨。他指出阿彌陀佛發出四十八大願,經過兆載永劫的艱苦修行如今已經圓滿成就了,眾生禮佛、念佛,佛即見之知之;眾生信願念佛,必得往生!

法師將善導大師的兩種深信和蕅益大師的六信,為學員逐一深入闡釋,並將善導大師的「二信」與蕅益大師的「信自」做了比較,前者從事相下手,後者在理上闡述,理事不相妨礙。

法師建議大家應當經常觀察生命不淨、苦、無常、無我的道理,生起厭離娑婆之心;多聽聞淨土經典,了解極樂世界殊勝莊嚴,生起欣求至誠之情。法師強調淨宗入道要門,信心為首;淨業修持急務,立願為先。信願行三者相輔相成,無願行不名真信,無行信不名真願,無信願不名真行。平時修行就是積累信願行三資糧的過程,就是瓜熟蒂落、水到渠成的過程。所以往生並不是煩煩惱惱,緊張痛苦地過日子,一面念佛一面擔心能不能去極樂世界,這樣可能會「枉死娑婆」,平常生活中就要放下,要經得住考驗。

隨後,會同法師講述了幾個往生失敗的案例,勸導大家「不要總覺得自己很有功德,很會修行,我們之所以能往生極樂,都是阿彌陀佛願力的加持、慈悲的接引」,這是淨業行人必須要謹記在心的。

法師帶領學員學習了「無論在家在庵,必須敬上和下,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這一段印祖文鈔,提醒大家在平時果能依此開示修行,決定可生西方極樂世界!並在講座最後祝福大家:平時歡喜修行,信願堅固、踏實認真、勇猛精進,臨終身無病苦、心不貪戀、意不顛倒,蒙佛接引,順利往生!

下午14時,入川法師再次升座,為大眾開示、答疑。

首先,入川法師就著前兩次講座未完成的話題,繼續開示。法師強調助念現場不應夾雜其他,而應以佛號為強緣助臨終人提起正念。並破斥了一些錯誤的助念方式,諸如念經持咒,立牌位代臨終人懺悔等等,強調要以佛經祖語為依據,不管什麼情況,只要助念人員把佛號提起來,以至誠心去念佛,就是對佛的慈悲光明最好的祈請。佛號是強緣,一入耳根即入心性,名號就是大悲,是智慧,念佛就是大因緣、大善根、大福德、大救度!

法師提倡助念者要站在臨終人的角度,考慮臨終人的感受,人性化地幫助他憶佛念佛,以護理性的方式助念,像母親呼喚孩子般,令其心得安穩、歡喜、信受,與佛快速感應。法師將如何為臨終人開導以及助念的心態、助念音聲的大小、音速的急緩等等做了細緻的分析。並特別強調,面對臨終苦難的人,一定要以柔軟、慈悲的心情來對待;我們助念者都是凡夫,沒有智慧,無法判斷臨終人的情況,因此要以聖言量為依據,相信佛力,依靠佛力。

開示部分結束後,法師為學員答疑,他睿智、幽默的回答引來現場一陣陣笑聲和掌聲,在輕鬆的氣氛中大家受益良多。

由於學員提問非常之多,雖然答疑延長了一個多小時,但法師也只能選擇了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一小部分來回答。諸如:能否給臨終人神識開示,讓它從頂門出去?功夫不夠能不能往生?什麼是往生的正念?助念會不會招鬼,背不背因果?亡者家人還吃肉吃葷,能不能助念等等。

法師以幫助學員提升對阿彌陀佛的信願為主,以聖言量為依據,回答重在解開大家在基礎教理上的疑惑。「你總是不相信佛的願力,就願意相信自己的業力」「不貪戀自己的身體、物質和家親眷屬,保持著願意往生極樂世界的心態,就是正念」「在助念現場,你為什麼不把佛裝在心裡,非要把鬼裝在心裡頭呢?都是自己嚇唬自己的事……」法師說助念時這種害怕的心態,很多人也經歷過,他已經寫成資料了,分為五個階段:恐懼、緊張、興奮、麻木、平靜。大家可以學習學習。

通過這些提問,也看出學員們的佛法基礎知識還很欠缺,法師再三建議大家一定要加強學習,建立正知正見,不被種種奇奇怪怪的邪知邪見帶偏。

最後,入川法師倡議大家,當下這顆心就要具足堅定的信願,好好去憶佛、念佛!大眾報以熱烈而長時的掌聲,表達心中對法師極大的感恩之情!

至此,廬山東林寺第二屆蓮宗助念培訓課程部分全部圓滿結束。

相關焦點

  • 助念有多重要?為什麼要助念?
    問:助念是什麼意思?為什麼要助念?哪些人需要助念?答:助念是幫助念佛不成熟的人。念佛成熟的人不需要助念,想什麼時候走就什麼時候走,自在往生。念佛沒有成熟,平常信心、願心若有若無,臨終時很容易迷惑顛倒、貪念親情,還想著家裡的財產事業,就隨業流轉。所以臨終時,同修念佛幫助他、提醒他,讓他不要錯了念頭。聽到佛號,果然提起,也想到阿彌陀佛,那他就會很幸運的往生了。臨終時真正放下,決定要靠助緣,有善知識來提醒,想想看都快要死了,什麼都帶不去,算了,放下!這才能成功。
  • 可以把往生的希望寄託於臨終的助念嗎?
    問:一些多年的念佛行人,對念佛往生依然沒有信心,一直存在著不安與恐懼,把往生的希望寄託於臨終助念,可以嗎? 法師答:往生的希望,在於我們信願感通佛力。只要有決定信心,臨終沒有助念照樣可以往生。
  • 真想往生極樂世界,臨終時沒有人助念怎麼辦?
    那麼如果真想往生西方極樂世界,臨命終時沒有人助念該怎麼辦呢?讓我們帶著疑問開始今天的答疑解惑。真想往生極樂世界,臨終時沒有人助念怎麼辦?問:真正想往生極樂世界,要具備什麼樣的條件?答:真正想往生,要具備真信、真願、真正肯念佛這三個條件。真信真願,就要把這個世間人情世故統統放下。雖有真信切願,如果我們這個世間還有一樁事情放不下,就被一條繩索拉住,就去不了極樂世界。世間最難分難捨的,不外乎親情和財產。這兩樁事情要放得乾乾淨淨,心裡一絲毫的牽掛都沒有,往生才會沒有障礙。哪怕有一絲毫牽掛,這一生往往就不能往生,那比什麼都可惜。
  • 臨終助念 往生淨土:「東林寺助念團」昨成立(圖)
    助念團導師大安法師向助念團團長本通法師授團徽    助念團團員領取會徽    回向佛教在線10月11日訊  10月10日上午9點,廬山東林寺在大雄寶殿舉行「東林寺助念團」成立儀式。儀式中,法師們紛紛講述了他們經歷的親友往生事件,最精彩的是緣了法師講的他父母臨終的事例。緣了法師的父親一生不偷盜,臨終很安詳,在得到助念後,臉上的安詳笑容竟然感動了幾個原本不信佛的子女,最後虛探老人頂部,覺得灼熱,可證往生無疑。緣了法師的母親臨終時原來是惡相,在得到助念後,面色由青轉粉白,嘴由歪轉正,由於沒有牙齒而癟下去的腮也鼓起來。足見佛的慈悲加持。
  • 臨終昏沉,有人助念能否往生
    問:人在臨命終時昏沉,提不起佛號,有人助念能否往生?答:阿彌陀佛慈悲至極,知道我們大部分人臨命終時都有種種的障礙,包括昏沉。昏沉是我們的第六意識昏沉啊,我們深層的意識——第七識、第八識,有著阿彌陀佛光明的注照啊,神識第八識往生跟第六識昏沉沒有關係的。
  • 學佛答問:如何助念幫助人往生
    所以過去大慈菩薩說,你幫助兩個人往生,助念,他真的往生了,就比你自己念佛功德殊勝;幫助十幾個人,那你的福報就太大了;能夠幫助一百個人以上,你是真正的菩薩。你就曉得助念的功德多大。我們依照情理來想,你要幫助很多人念佛往生,到自己臨終時,功夫差一點也沒有關係,那麼多人在極樂世界會拉著阿彌陀佛,我們能往生都是他幫的忙,現在一定要拖著佛一起去接引,你說可不可能?可能。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 問師父:用念佛機助念也能往生,蓮友助念有什麼意義?
    問:我計劃念地藏菩薩名號,今天念時觀想請地藏菩薩進入心臟,念完回向後心裡突然響起清晰地念阿彌陀佛名號的聲音,這是怎麼回事?答:很顯然,地藏菩薩要你念南無阿彌陀佛。問:臨終用念佛機助念就能往生,發起群裡的蓮友助念有什麼意義?答:對一些猶猶豫豫的眾生,經多一些人勸導,更容易發起願往生心。願往生者,皆得往生,南無阿彌陀佛。
  • 不可不知:死後去向與臨終處理有極大關係
    編者按:一個人死後究竟去哪裡,除了受其生前業力影響,也與其臨終面對的一切關係密切,甚至於臨終那一剎那的變動都有可能改變他們投生去處。關於臨終助念,很多人可能有不少疑問,比如:生前從不信佛念佛之人,臨終念佛(或由他人助念)有無意義?臨死前受三皈對於死後有何影響?
  • 佛教:為臨命終人助念,引導其往生西方極樂世界
    助念,就是自己信順彌陀救度,也來引導他人共同信仰彌陀救度,往生淨土。為臨命人助念,助其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真誠報彌陀恩德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臨終之人在臨終時刻究竟處於什麼狀態,我們不得而知,倒底他(她)是能念不能念呀,願意往生還是在留戀娑婆,我們沒法知道。為不知者令其知,不信者令其信,不念者令其念,不願者令其願,通過助念和開示讓臨終之人得到提醒和撫慰,使其順利往生。我們助念是非常有意義的,「聲聲不空過,聲聲都圓滿」!
  • 慧律法師開示死後的去向與臨終處理的關係極大
    但他就有個毛病——好色,就是這一關斷不了,很執著他的小老婆(這裡是指比他小很多歲的年輕妻子。----陽光師姐編注)。由於他精進地念佛,獲得感應,到臨命終時,他告訴家人:「阿彌陀佛再過幾天要來接引我了。」他知道自己的往生日期,自知時至了:「 你們在幾天後,我洗個澡,你們就開始幫我助念吧。」
  • 往生助念紀實;夢見外公坐寶蓮,身色相貌好莊嚴!
    丁國慶,男,60歲,寧波海曙人,因胰腺癌臨終昏迷,平生沒有接觸過佛法。因病危於2018年11月29日上午送來青雷寺求往生,宗依法師為其臨終開示,剛說幾句就斷命終。經反覆開示念佛,並組織人員助念。(所以助念時對於平時沒信願的人應儘量多開示幾次,多勸導要他願意往生,這是關健)。我就給她們講了董秀嶽往生例子(請看董秀嶽助念往生記)。並告訴她們補救方法;每天晚上抽時間,母女二人在家念佛,念佛前叫三聲丁國慶名字,因為人死後神識(靈魂)不會死,在還沒去投胎轉世前,這個時間段佛法中叫作中陰身階段。就是已經離開人世了,但還沒去投胎轉世的這個階段,叫中陰身階段。
  • 念佛往生|決定念佛得生之益,不待「臨終」,而在「當下」
    撰文:賢護「今日吾軀歸故土,他朝君體也相同」助念多年以來,曾見聞過不少留離生死之間的人,情況差異很大。怎麼知道何時是「臨終」?曾有家屬來電要求助念,但知當事人病重或昏迷垂危,不知是否「臨終」,是不是「適當」時候前往助念?這個問題很複雜,心中充滿矛盾。有些親屬以為助念是「催命」,令當事人失去求生意志。
  • 男生注意這幾個小細節,氣質立馬提升
    每個男生的衣櫥裡都會有那麼幾件襯衫:格子襯衫、正裝襯衫、白襯衫、牛仔襯衫……然而這件簡單的襯衫,很多男生卻穿不出帥氣的感覺,主要是敗在細節上。只要注意以下幾個小細節,一兩百的襯衫也能穿得帥帥的哦!不要穿短袖襯衫現在天冷,基本沒有男生會穿短袖襯衫出門。
  • 泰迪有這幾種表現,這是它臨終的表現
    大象要離開的時候,它們就會獨自離開自己生活的地方,然後自己孤獨地到達一個新的地方,慢慢的死去。我們平時養在家的寵物狗,比如說泰迪臨終時,也會有一定的徵兆。相信各位家裡有養泰迪的,也想知道這些徵兆是什麼吧?提前得知道自家狗子要臨終,能給自己多一點時間做好心理準備。等狗子真正要臨終的時候,就不會太難接受。下面小編就來給大家說一下,泰迪臨終前的這幾個表現。
  • 學文鈔:不可作世間痴心妄想,當依佛法為之助念
    不可作世間痴心妄想,當依佛法為之助念南無阿彌陀佛。祈其壽已盡,則速蒙佛慈接引往生西方。壽未盡,則速得痊癒。汝父年已七十多,當此危險世代,固宜全家一心念佛,求佛接引往生西方。若其世壽未盡,亦可以助念功德,令得速愈。但不可只求病癒,不求往生,如其壽盡,便失大事。當為汝父一心助念。彼能念,即隨之念。不能念,則一心聽汝等念。凡要緊事,當先問問。不要緊事,概不可提。若有志誠懇切之居士,宜請幾位。
  • 如何看出兩人有曖昧 一定要多注意這幾個細節
    如何看出兩人有曖昧 一定要多注意這幾個細節有人會覺有兩個人像是在談戀愛,但好像又不是在談戀愛。如果兩個人給別人的感覺是這樣的話,說明這兩個人是在搞曖昧。接下來,讓小編帶大家一起了深入解一下吧!細微的觀察兩人之間的眼神交流就可以看出,一群人走在一起就是會覺得他們兩個是一個小整體,這是因為他們相互保持著迷惑別人視線的距離,私下裡又渴望區別出來他們和旁人的不同,所以會自然流露出他們是一個小整體的感覺。3、「不經意間」的測試製造一些小的意外,要有懷疑的對象同時在場。比如:打翻牛奶燙到對方,或者其他不小心發生的小小的意外,在緊張的氛圍中觀察他們的眼睛。
  • 觀賞魚日常餵食中的幾個小細節,你注意了麼?
    我們在工作生活中常常說這樣一句話:「細節決定成敗」,其實細細想來養魚也是如此。很多養魚事故都是我們忽略了一些細節導致的,如果我們平時維護魚缸時多些耐心,多注意一些細節,其實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煩~!有時候體質弱的魚得病會導致很多其他併發症,這一類問題處理起來就比較棘手,一般都是盡人事聽天命!餵食時除了多觀察,本身也是一門學問。很多帖子中強調少餵勤餵不是沒有道理的。
  • 一定要注意的細節!這三個技巧要注意
    導語:烹飪美食對於很多朋友來說都是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有很多人對這件事情也是非常上心的,但是大家可能會發現一個問題,就是炒肉的時候非常出現粘鍋的情況,那麼我們應該怎麼做才能夠避免這種情況發生呢?其實掌握好三個技巧就可以了。
  • 想把女神布偶貓養得漂漂亮亮,這四個細節,一定要注意
    布偶貓比較好養,但是想要把布偶貓養得漂亮,那這幾個小細節,就一定要注意。第一個細節:每天梳毛布偶貓的毛髮比較厚密,作為長毛貓,它們每天靠自己梳毛真的是比較費勁。就算布偶貓自己很勤快地給自己梳毛,它們的毛髮也很容易打結或者擀氈。
  • 木門安裝要注意的幾個小細節,如果想美觀好看,那就這樣裝吧
    木門安裝要注意的幾個小細節,如果想美觀好看,那就這樣裝吧裝修的過程中離不開裝修門窗這一項,尤其是現在很多朋友在裝修的時候都比較喜歡偏中式的裝修風格,因此自家的門一般都會選擇古色古香的木門,不僅看起來非常的上檔次,而且還給我們一種大自然的美感,但其實在安裝木門的時候有很多講究,如果一個地方處理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