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運臨近,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採取多種措施確保「智能時代」老年人日常乘火車出行便利順暢。
關心關愛老年人出行是重要的民生實事、民生工程。近日,在春運臨近之際,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採取多種措施確保「智能時代」老年人日常乘火車出行便利順暢。這背後彰顯著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飽含著濃濃的民生情懷。
疫情以來,無接觸經濟備受歡迎,線上購物、線上教育、線上支付等各類新經濟新業態競相迸發,成為後疫情時代中國經濟逆勢增長的強力支撐。數位化浪潮正深刻影響著社會的方方面面,但眾多老年人,面臨橫亙在眼前的「數字鴻溝」,無所適從。90多歲老人被抬起識別人臉、坐公交不會掃健康碼被拒載、冒雨到社保局用現金交醫保不收等等,老年人「被智能所困」的現象頻頻引發關注。
「智能時代」不能落下老年團體。根據《中國網際網路發展狀況統計報告》的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60歲以上的老人已經超過2.5億,其中將近2億的老人從來沒有接觸過網絡。一邊是一個龐大的「老年」數字,一邊是滾滾而來的「數字」社會,如何幫助老年群體跨越「數字鴻溝」,成了一個亟待解決的社會問題。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作為大眾化交通工具的鐵路部門早已意識到這一問題,且在服務老人、關心關愛老年旅客出行等方面已經做出了有效示範。如,在購票服務中,在各車站設立「老年人購票優先」售票窗口,緊貼老年人需求特點,所有人工窗口全部支持現金購票,備足找零金,確保滿足老年人現金購票找零的需求。與此同時,採取配備大字體的標識、放大老年人購票窗口麥克風音量等措施,為老年人旅客提供零距離服務……如此種種適老「慢」服務,停一停、等一等,給老人留足空間,讓「慢」下來的腳步更從容、更幸福。這是企業對老年群體的一種溫情關懷,也是企業弘揚愛老敬老社會風尚,適應老齡化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舉措。
「數字」社會浩浩湯湯,智能服務不是機械服務。讓「慢半拍」的老年人跟上智能時代發展的腳步,在相關政策的執行中要堅持「兩條腿」走路,彌合老年人「數字鴻溝」,讓老年人也能享受到智能化帶來的便捷。這樣的服務舉措,不僅體現著一種價值理念,更是一種發展智慧。
(桑月穎)
(責任編輯:佟明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