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伯利亞的永久凍土層在本質上就像是一個巨大的冰櫃,可將物體保持在數千年的低溫中。如果動物死後被凍土迅速掩埋,那它可能就會自然木乃伊化,這也是科學家能在凍土層下發現保存完好的動物遺骸的原因。俄羅斯科學家曾在2011年在發現了世界上唯一一隻天然木乃伊化的「狗」。而發表於《當代生物學》的一篇研究報告表明,科學家對這隻狗的胃容物進行研究分析,發現它的最後晚餐是一頭長毛犀牛。
據悉,俄羅斯科學家在2011年於西伯利亞東部雅庫茨克附近發現木乃伊化的「狗」,被命名為「圖馬特(Tumat)」。科學家通過放射性碳測年法和基因分析,確定這隻狗大約生活在14000年前,年齡只有2個月大、雄性,為犬科動物(介於狼和狗之間的物種)。
通過解剖檢查,科學家發現這隻史前最古老的狗的身體如同被凍住在時間膠囊一樣,具有完整的毛皮和牙齒,並且內臟保存完好:包括心臟、肝臟、肺、一部分的腸子和胃。後來科學家在這隻狗的胃裡發現了一塊毛皮組織,最初被認為是洞穴獅的殘骸,但瑞典生物學家有不同的看法。
來自瑞典斯德哥爾摩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古遺傳學中心團隊通過對那塊毛皮組織標本進行DNA測序,並和哺乳動物線粒體DNA的參考資料庫進行比對,確認這塊毛皮標本屬於長毛犀牛。按古遺傳學中心的說法,「世界上最後倖存的長毛犀牛之一被一隻小狗吃掉了。」
古遺傳學中心的埃達娜·洛德(Edana Lord)博士表示:「研究這些標本可以使我們更好地了解(與現代動物相比)冰河時期的動物是什麼樣的,而保存完好的動物樣本可為史前動物的習性和健康提供更詳細的證據,包括狗的最後一餐。使我們能夠更好解決有關其種群和進化史的一系列問題。」
不過由此也引發了團隊的一個疑問,小狗是如何設法吃掉了一隻巨大而稀有的長毛犀牛呢?
長毛犀牛是一種已滅絕的犀牛,生活在更新世時期的整個歐洲和亞洲北部,大約在14000或15000年前滅絕。相對猛獁象,長毛犀牛沒有那麼出名,但這兩種史前動物的共同特徵都有一身厚厚的皮毛。一項新的遺傳研究分析表明,氣候變化是導致長毛犀牛滅絕的主要原因。不過很多科學家認為不能排除人類參與的可能性。
在過去的研究中,從來沒有發現在冰河期食肉動物胃裡面有長毛犀牛的殘骸。而且長毛犀牛的體型和現代白犀牛相差無幾,不是一隻「小狗」能搞得定的。另一個特別的地方就是,長毛犀牛在這隻狗的胃裡沒有被消化完全,表明它是吃完長毛犀牛後沒多久就死亡了。一個合乎邏輯的推論是,應該是成年的犬科獵殺了一隻未成年的長毛犀牛,然後帶著幼崽在進食小長毛犀牛時,遭到了母長毛犀牛的報復攻擊而亡。
但也有可能是人類參與了狩獵活動。俄羅斯東北聯邦大學的謝爾蓋·費多洛夫(Sergey Fedorov)發現這塊長毛犀牛的毛皮標本的形狀有點奇怪:長方形、邊緣十分平整,這不像是動物在進食時自然撕裂的形狀,似乎更像是古代人類切割所致。如果是人類切割的,那人類馴化犬科動物的時間則要大大提前。
感謝閱讀!求三連擊!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