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頭娃娃」再現,嬰兒到底能不能使用激素?

2021-01-10 騰訊網

導語:不要談激素色變!

1月7日,網絡上某評測博主曝光了一起疑似「大頭娃娃」的事件,內容顯示,一位家長給女兒使用了「噯英樹」品牌的「益芙靈多效特護抑菌霜」後,僅5個月大的女嬰變成了重達22斤的「大頭娃娃」,同時該女嬰還表現為發育遲緩、多毛、面部腫大等症狀,隨後家長帶嬰兒輾轉多家醫院做檢查,檢查結果均顯示正常,醫生懷疑孩子使用了激素藥膏。在孩子自身和母親多項檢測均正常情況下,家長這才懷疑「益芙靈多效特護抑菌霜」可能存在問題。家長聯繫上該評測博主後,博主將「益芙靈多效特護抑菌霜」及同廠家的另一款嬰兒霜「開心森林」送給專業機構檢測,檢測結果均含有30多mg/kg的糖皮質激素(氯倍他索丙酸脂),而以上兩類產品均取得了「(閩)衛消證字」許可證號。

什麼是氯倍他索丙酸脂?

氯倍他索丙酸脂,即丙酸氯倍他索或丙酸氯倍米松,其屬於糖皮質激素家族中的一員,為抗炎皮質類固醇,可作用於各種皮膚病。外用適用於慢性溼疹、神經性皮炎、銀屑病等糖皮質激素外用治療有效的瘙癢性及非感染性炎症性皮膚病。氯倍他索丙酸脂具有較強的抗炎、抗瘙癢和毛細血管收縮作用,其抗炎作用約為氫化可的松的112.5倍,倍他米松磷酸鈉的2.3倍,氟輕鬆的18.7倍。同時具有抑制細胞有絲分裂的作用,能有效地滲透進皮膚角質層。

在臨床上皮膚科的醫生會使用氯倍他索丙酸酯乳膏或霜劑治療銀屑病等疾病,但使用時會明確對患者說明這種藥物是不宜長期使用的,以防產生皮質激素的全身作用等其它不良後果。藥品《丙酸氯倍他索乳膏說明書》中指出,在低至每日0.8g用量(含有丙酸氯倍他索0.4mg)時即可抑制下丘腦發揮藥效;然而市面上這款嬰兒霜中所含的氯倍他索丙酸脂激素的含量達到了30多mg,要比藥品高出了70多倍。

嬰幼兒溼疹類產品中是否含有糖皮質激素?

糖皮質激素類藥物外用可降低毛細血管的通透性、減少滲出和細胞浸潤,具有抗炎、抗過敏、免疫抑制、抗增生等作用,顯效速度非常快。然而長期使用含有糖皮質激素的化妝品會導致皮膚出現乾燥脫皮、紅血絲、色素沉著等症狀,甚至還會導致激素依賴性皮炎,給使用者帶來精神和身體的嚴重傷害。我國《化妝品安全技術規範》(2015年版)和歐盟化妝品規程(Directive76/768/EEC)均明確規定此類物質為化妝品禁用成分。

嬰幼兒溼疹,是一種在嬰幼兒群體中十分常見的炎症性皮膚病,多發於頭、面、頸部,患處瘙癢,病情易反覆發作,嚴重影響患兒的生活質量和健康成長。嬰幼兒皮膚功能不成熟,皮膚較為薄弱,未知情況下大量使用含糖皮質激素的產品會導致嬰兒皮膚產生藥物依賴性和反覆性皮炎。如今嬰幼兒溼疹類相關產品種類繁多,其中既包括生產許可證為「妝」字號的化妝品產品,也包括許可證為「消」字號的消毒劑產品。產品魚龍混雜,質量參差不齊,安全風險較大。

2018年潘小紅[1]等人利用全自動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法迪歐嬰幼兒溼疹類產品中的42種糖皮質激素進行了測定,結果發現,2批樣品中檢出醋酸潑尼松,含量分別為675mg/kg和844mg/kg;1批樣品中檢出地塞米松醋酸酯和氟米松,含量分別為264mg/kg和1. 2mg/kg。隨後2020年董亞蕾[2]等人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譜-串聯三重四級杆質譜(UHPLC-MS/MS)法對網絡銷售的嬰幼兒溼疹類產品中的43種糖皮質激素類藥物進行測定,結果發現,在34批「妝」字號產品中檢出2批樣品含有氯倍他索丙酸酯和地索奈德,檢出率為5.9%。在7批「消」字號產品中檢出4批樣品含有氯倍他索丙酸酯、地塞米松、地塞米松醋酸酯、倍他米松、倍他米松醋酸酯,檢出率為57.1%。

由此可見,嬰幼兒溼疹相關產品中確實存在糖皮質激素的非法添加行為。因此,相關監管部門應加強監管力度,有必要專門針對市場上銷售的嬰幼兒溼疹類相關產品中的激素類物質開展調查。

圖片來源:wikidoc.org

談到激素就要色變?如何合理使用激素來治療溼疹?

這兩天的嬰兒霜「大頭娃娃」事件讓很多人談到糖皮質激素,甚至談到激素就色變,那麼我們是否真的要談激素色變呢?事實上,我們人體自身也在不斷合成激素,輕度的溼疹單純保溼是有可能控制住,中重度的溼疹是要用激素的。按照病情,選擇合適強度,合理使用激素是安全而有效的,不知情的情況下在不該用的部位,超長時間使用聲稱不含激素實際卻含有強效激素的產品才可怕。

溼疹高發於5歲以下的學齡前兒童,目前還沒有藥物可以根治溼疹,但50%以上的寶寶隨著年齡的增長,溼疹可以自愈。在這個過程中,家長能做的就是通過正規渠道獲得專業知識,通過科學的護理及必要的藥物來控制溼疹反覆發作,減輕溼疹對寶寶生活質量和生長發育的影響,不要聽信偏方秘方,以免延誤寶寶的治療。

其實治療溼疹的外用激素藥膏仍然是首選,臨床經驗表明,對於輕度溼疹,單純用低敏保溼潤膚霜來護理就可以自愈,但對於中、重度溼疹,外用激素藥膏是首選。作為外用藥的激素藥膏,並不存在家長聯想到的副作用,通常只有長期大劑量口服激素或者注射激素,才會產生累及內分泌系統而抑制生長的副作用,而治療溼疹一般不主張用口服或者注射激素。外用激素長期使用的不良反應僅局限於皮膚,最嚴重的副作用是激素依賴性皮炎,而產生這類嚴重副作用的前提也是長期大劑量濫用強效激素藥膏,比如使用「激素寶寶霜」這類添加了強效激素的產品。

市面上常用的激素類藥膏有很多種。力言卓的有效成分是0.05%地奈德,屬於弱效激素;尤卓爾含有0.1%的丁酸氫化可的松,也屬中弱效激素。通常醫院自製的外用地塞米松藥膏屬於弱效激素。常用的外用激素的效能由弱到強的排序依次是:正規大醫院自製的含地塞米松的藥膏1%氫化可的松、0.1%丁酸氫化可的松(尤卓爾)0.1%糠酸莫米松(艾洛松)、0.05%地奈德(力言卓)倍他米松氯倍他索。

使用激素藥膏治療時應儘可能選用弱效的激素藥膏,除非是控制中、重度溼疹的急性發作,才可以選用稍微強效的激素藥膏短期使用,一旦急性期症狀控制住了,就要換成弱效的激素藥膏維持治療。激素類藥膏一般每日塗抹僅需1~2次,塗的次數不能太多。全身使用面積不要超過體表面積的1/3。家庭自行護理溼疹時,激素藥膏使用時間以5~7天為宜,若7天後溼疹症狀沒有改善,要及時就醫,以評價病情和調整用藥。如果同時使用兩種以上的藥膏,每種藥膏之間塗抹的時間要間隔半小時以上。

如何選擇嬰幼兒護膚品、溼疹膏等藥膏?如何避坑?

一、六個不要!

1.不要買「消」字號的產品:這類產品的批准文號裡有*衛消證字的字樣,產品名稱裡通常有「抑菌」之類的字眼。

2.不要買「械」字號的溼疹產品。

3.不要買暗示能治病的妝字號產品:妝字號的產品是化妝品,是不能明示或者暗示有醫療作用的。

4.不要選用名稱帶有「花」、「草」、「本草」類的產品,也不要選擇宣傳為「純天然」、「純植物」的產品。

5.不用買宣傳不含激素的藥膏。

6.不要買院內自製藥[3]。

二、買什麼?

溼疹的治療除了一些免疫抑制劑,以及針對瘙癢、感染問題的處方藥,主要的治療還是依靠保溼和外用皮質激素。處方藥需要聽醫師的(中藥膏、自製藥除外),我們自己買溼疹用的產品,主要就是在妝字號產品裡買保溼劑,在準字號藥品裡買外用激素[4]。

如何預防溼疹?

1.衣物和被褥以輕柔、乾燥為主,穿著的衣服要合適、舒適、透氣。

2、母親和嬰幼兒的飲食均需要進行幹預,禁食魚蝦、牛奶等,可讓嬰幼兒食用配方奶粉,明確過敏原,在保障嬰幼兒機體營養需求的同時嚴格避免食用可能導致過敏的食物。

3、注意保持皮膚溼潤清潔,避免皮膚刺激,洗澡時不可使用鹼性過強的沐浴露或香皂。

4、保證室內的溼度,如果室內的空氣比較乾燥,嬰幼兒也容易出現上火過敏從而誘發溼疹。

參考資料:

[1]潘小紅,殷帥,劉玉玲,等.全自動固相萃取-超高效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法測定嬰幼兒溼疹類產品中42種糖皮質激素[J].色譜,2018,36(4):256-361

[2]董亞蕾,劉釗,王海燕,等. UHPLC-MS/MS法測定網絡銷售嬰幼兒溼疹類產品中43種糖皮質激素類藥物[J].日用化學工業,2020,50(12):885-891,895

[3]裴洪崗.嬰兒霜讓孩子成「大頭娃娃」?如何識別這類藥膏避免自己孩子踩坑?

[4]裴洪崗.琳琅滿目的溼疹膏,怎麼選?

相關焦點

  • 「大頭娃娃」再現?嬰兒能用激素嗎?專家這樣說
    近日,有網友爆料稱,福建漳州一名5個月大的嬰兒因塗抹了含有激素的嬰兒霜而變成了大頭娃娃,額頭、全身長出了黑黑的汗毛。對此,福建省漳州市衛健委發布通報,已經責令相關企業召回涉事產品,並對在檢查現場查件的留樣樣品、產品包裝材料等進行了取樣留置,聯繫權威檢測機構進一步檢測。
  • 5個月女嬰被激素麵霜催成「大頭娃娃」,寶寶到底能不能用激素?
    這幾天,一條新聞牽動了無數父母們的心:江蘇一個只有5個月大的女寶寶柚子,因為用了一款嬰兒霜,竟然變成了「大頭娃娃」。 事件起因是這樣的:1月7日,知名測評博主@老爸測評-魏老爸發布在網上的一則「大頭娃娃」視頻。
  • 「大頭娃娃」再現 網民憤怒了!
    原標題:「大頭娃娃」再現,網民憤怒了!   1月7日,網上曝光了一起疑似「大頭娃娃」事件。
  • 女嬰使用嬰兒霜後變大頭娃娃,罪魁禍首是激素!嬰兒霜該怎麼選?醫生...
    近日,B站博主曝光了一起大頭娃娃事件。一位家長從市面上購買某品牌的護膚霜給五個月大的孩子使用後出現「大頭娃娃」」現象。出現了發育遲緩、多毛、臉腫大等表現。該博主稱,福建漳州一位5月齡寶寶在兩個月時間裡,不僅頭部面部變得腫大,全身發胖,還長了又黑又密又長的汗毛。
  • 又見「大頭娃娃」!這次是因為激素嬰兒霜?
    原標題:5月嬰兒被曝使用抑菌霜後成「大頭娃娃」,福建漳州衛健委:正在執法現場 1月7日,B站博主@老爸測評魏文鋒曝光了一起疑似「大頭娃娃」事件——有家長從市面上購買「噯嬰樹」品牌的「益芙靈多效特護抑菌霜」,給5個月大的孩子使用後出現「大頭娃娃」現象:發育遲緩
  • 嬰兒使用激素麵霜後成「大頭娃娃」、臉上長毛!嬰兒面霜還能用嗎
    之後,醫生猜測是不是給孩子使用了激素類藥物?沒成想,一語成讖:孩子日常使用的嬰兒面霜中激素含量超標,導致孩子發育異常!(圖片來源:老爸評測)案件「元兇」找到了,有關部門也對涉事的嬰兒面霜進行了全部下架處理。可是,這個激素帶給孩子的傷害確實持久的。據醫生說,寶寶可能以後會性早熟,到2年級就來例假,而且臉上的毛可能要好幾年才能褪去!
  • 漳州通報嬰兒霜「大頭娃娃」事件:​產品含激素,線索移送警方
    漳州通報嬰兒霜「大頭娃娃」事件:​產品含激素,線索移送警方 2021-01-17 10: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嬰兒霜「大頭娃娃」事件最新通報:產品含激素,線索移送警方
    嬰兒霜「大頭娃娃」事件最新通報:產品含激素,線索移送警方 2021-01-17 09: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女嬰使用面霜後變「大頭娃娃」,額頭長毛髮育遲緩… 有激素!
    女嬰使用面霜後變「大頭娃娃」,額頭長毛髮育遲緩… 有激素!1月7日B站博主@老爸評測魏文鋒曝光了一起疑似「大頭娃娃」事件一家人決定去更權威的醫院求醫醫生們懷疑孩子出現的症狀是因為使用了激素藥膏導致的最後所有的疑點都集中到一瓶日常使用的嬰兒霜
  • 激素超標的寶寶霜導致「大頭娃娃」背後是不明真相的家長
    近日,「老爸測評」曝光了一起疑似「大頭娃娃」事件——有家長從市面上購買「噯嬰樹」品牌的「益芙靈多效特護抑菌霜」,給5個月大的孩子使用後出現「大頭娃娃」現象:發育遲緩、多毛、臉腫大等。父母眼睜睜看著一個活潑可愛的孩子變成了越來越胖的大頭娃娃,是震驚和心疼的。
  • 嬰兒用抑菌霜後成"大頭娃娃" 據送檢結果含有激素
    1月7日,B站博主@老爸測評魏文鋒曝光了一起疑似「大頭娃娃」事件——有家長從市面上購買「噯嬰樹」品牌的「益芙靈多效特護抑菌霜」,給5個月大的孩子使用後出現「大頭娃娃」現象:發育遲緩、多毛、臉腫大等。此事引起眾多網友熱議。博主@老爸測評 魏文鋒稱,事後,家長、嬰兒輾轉做全套檢查,檢查結果均顯示正常。
  • 「大頭娃娃」再現,「嫌疑犯」是嬰兒霜?官方回應來了
    來源: 瞭望智庫 舉報   近日,B站博主「老爸評測」發布了一段視頻,曝光了一起疑似「大頭娃娃
  • 5月大嬰兒使用面霜後成「大頭娃娃」?你家的面霜合格嗎?
    最近幾天,5月寶寶因使用「毒」面霜變大頭娃娃的新聞引燃全網。要不是曝光了,誰能想到寶寶發育遲緩、多毛、臉腫大的禍首竟然是日常用的寶寶霜!真讓人有氣憤,又後怕!希望更多的人能知道這件事,提高警惕,避免讓寶寶受到傷害!
  • 「大頭娃娃」再現,網民憤怒了!丨思客數理話
    1月7日,網上曝光了一起疑似「大頭娃娃」事件。微博博主@老爸測評魏文鋒稱,有家長購買「噯嬰樹」品牌的「益芙靈多效特護抑菌霜」,給5個月大的孩子使用後出現「大頭娃娃」現象,發育遲緩、多毛、臉腫大。▲一名5個月大的孩子疑似因使用激素嬰兒霜後出現「大頭娃娃」現象。
  • 思客數理話丨「大頭娃娃」再現,網民憤怒了!
    1月7日,網上曝光了一起疑似「大頭娃娃」事件。微博博主@老爸測評魏文鋒稱,有家長購買「噯嬰樹」品牌的「益芙靈多效特護抑菌霜」,給5個月大的孩子使用後出現「大頭娃娃」現象,發育遲緩、多毛、臉腫大。▲一名5個月大的孩子疑似因使用激素嬰兒霜後出現「大頭娃娃」現象。
  • 「大頭娃娃」事件刷屏,你怎麼看日用品中的「激素」?
    近來,一位微博測評博主的曝光引發的對「含激素嬰兒化妝品導致大頭娃娃」事件的關注在網絡上持續發酵。實際上,在化妝品之中包括激素、類金屬和重金屬等物質的違規使用一直就是關注的重點,同時也是化妝品質量抽檢的重災區。激素臉到底是什麼?防腐劑究竟是好還是壞?全媒體記者請相關人士對此進行了全面解讀。
  • 嬰兒疑使用抑菌霜後變「大頭娃娃」,廠商質疑家長炒作
    嬰兒疑使用抑菌霜後變「大頭娃娃」,廠商質疑家長炒作 2021-01-09 10: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5月女嬰疑使用抑菌霜後變「大頭娃娃」,激素超標問題屢禁不止
    作者:時代財經 趙鵬宇 張靜 編輯:賈紅輝1月8日,經過一天發酵之後,「嬰兒疑似抹了抑菌霜,變成大頭娃娃」的視頻衝上了微博熱搜。微博博主@老爸評測-魏老爸1月7日發布了一條產品測評視頻,稱一位「大頭寶寶」家長向其求助,自家5月大的孩子用了「益芙靈多效特護抑菌霜」後,出現了發育遲緩、多毛、臉腫大等現象。
  • 被曝一嬰兒使用後變「大頭娃娃」,發育...
    被曝一嬰兒使用後變「大頭娃娃」,發育遲緩… 2021-01-08 19: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寶寶霜致一嬰兒變成「大頭娃娃」,只因內含激素,生產商拒不承認
    號稱能「日常使用」的嬰兒霜竟檢出激素?這兩天,有一款寶寶霜被某家長投訴,某檢測平臺幫忙檢測,結果發現寶寶霜裡含激素。這款抗菌寶寶霜,導致一個使用此霜的寶寶,變成了「大頭娃娃」。如果是患有溼疹的寶寶,在醫生的指導下,是可以少量使用含有激素的藥膏治癒的(當然不是特別嚴重的溼疹,最好不用,可以使用一些不含激素的無傷害藥膏,比如氧化鋅軟膏),但是像這個叫「益芙靈多效特護抑菌霜」的寶寶霜,在使用說明上,並沒有標明它是含有激素的,所以,家長就當做普通的寶寶霜給孩子用了,這才導致孩子用了兩三個月後,變成了臉部過於肥大,臉上多毛的激素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