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年度科學突破之首,食道癌「剋星」治療後5年未復發!

2021-01-08 騰訊網

中國人總說"民以食為天",但中國人消化疾病腫瘤的患病率卻相對很高,其中尤以食管癌最為典型。亞洲人口佔全球的60%,但卻有全球75%的食管癌病人(如圖)。臨床數據表明,傳統治療方法無法改善食道癌的生存期;同時也有數據表明,細胞免疫治療對食道癌患者有延長生存期的作用。

我國食管癌發病率與病死率都相對較高,食管癌一直是威脅我國居民健康的主要惡性腫瘤。我國是關愛的發病率在全部惡性腫瘤的發病率中約為第6位,死亡率約為第4位。

食管癌,是指食管上皮來源的惡性腫瘤。主要表現為吞咽食物時哽咽感、異物感、胸骨後疼痛或明顯的吞咽困難;若發生骨轉移或侵犯臨近器官,可出現疼痛和被累積器官的相應不適

近十幾年來,食管癌診斷和治療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定進展,但由於大多數人就診時已經是晚期,無法積極治療,所以生存率極低。目前在我國,中晚期的食管癌患者5年生存率仍低於15%。

除了生存率低之外,生活質量差也是一大磨難。2013年發表的一項數據顯示,吞咽困難、無法吃飯、疼痛和咳嗽困難是影響食管癌患者總體健康狀況的最重要因素

食管癌治療

食管癌的治療應採取個體化綜合治療的原則,根據患者的身體狀態、腫瘤的病理類型、侵犯範圍(分期),有計劃地應用多種治療手段,包括手術、抗腫瘤藥物、放療、免疫治療等手段以及計劃,以期最大幅度地根治腫瘤,提高治癒率

目前國內食管癌的治療方式主要是內鏡、手術、化療和放療,這些傳統治療手段雖然取得了一定的臨床效果,但對生存期的改善並不明顯

對於可切除的食管癌,手術切除是最重要也是首先要考慮的治療選擇,但由於食管癌術後復發轉移概率很高、且容易造成大出血、肺不張與肺部感染、吻合口瘻等嚴重併發症,存在較大的風險隱患

食管癌患者對於放療雖然敏感,但容易造成食管穿孔、放射性食管炎等併發症

化療雖可以使用化學藥物殺滅癌細胞,可能會出現胃腸道反應、骨髓抑制等併發症,且心、腎、肝、造血功能障礙的患者無法接受化療,並不是所有患者都適用。目前化療在姑息性治療中起著中流砥柱的作用,但其客觀緩解率僅為20%-40%,中位生存期約為8-10個月

那麼,如果不治療呢?有數據表明,出現症狀但未經任何治療的食管癌患者一般在一年內死亡。目前的多項證據表明,腫瘤免疫微環境在食管癌發生發展中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免疫療法與現有的或者新的治療模式相結合是食管癌治療的最佳治療策略

食管癌免疫治療

近二十年來,隨著腫瘤免疫學的深入了解,腫瘤免疫治療已經成為國外癌症治療的熱點之一。2013年底,腫瘤免疫治療被Science列為年度科學突破之首

食道癌生物免疫治療的基本原理是通過調動機體固有能力去抵禦腫瘤,就是給予病人一定的生物免疫因子或生物免疫刺激因子,以激活或增強機體免疫細胞對腫瘤細胞的殺傷,從而達到治療腫瘤或防止腫瘤轉移的目的。腫瘤的生物治療最適用於通過外科手術或藥物治療腫瘤已縮至最小時的病人

腫瘤免疫治療是通過調節機體的免疫進而達到預防和治療惡性腫瘤的一種治療方法。以細胞因子、腫瘤疫苗、過繼細胞治療和免疫檢查點阻斷劑為代表的免疫治療已經在臨床應用中顯示了巨大的臨床療效

腫瘤的治療目前已經進入了綜合治療的時代,臨床實踐表明,免疫治療和化療的聯合使用在多種腫瘤治療中取得了較單一療法更優的效果。

大量證據證明,免疫治療與化療的聯合使用具有多項優點,它不僅能逆轉腫瘤晚期導致的免疫抑制、提高腫瘤抗原的較差提呈作用、促進殺傷性T細胞增殖並使其更易殺傷腫瘤細胞,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化療的不良反應以及減緩腫瘤細胞耐藥性的發生

在免疫治療與手術相結合的臨床中,發現細胞免疫治療在清除微小殘留病灶、預防腫瘤復發轉移、提高治癒率方面具有良好的臨床價值。而在食管癌治療中,免疫治療與放療的結合則顯示出更加突出的臨床效果。大量數據表明,放療能改變局部腫瘤的微環境,這為放療與免疫治療的結合提供了有力證據。食管癌細胞高頻率的突變以及在其他胃腸道惡性腫瘤中免疫治療凸顯的有效成果為食管癌免疫治療提供了有力證據

下面分享一個接受細胞免疫治療後,病情好轉的具體案例:

1. 一位66歲手術、放療均無效的食管癌男性患者,癌細胞已轉移至食道、腹膜和部分腎臟。該患者不適合放療,也無法進行手術,而抗癌劑副作用太嚴重,使用4天後便停用。在免疫治療開始前,觀察到該患者食欲不振、食道流通性不良以及胃炎的趨勢。

接受細胞免疫治療後,病情好轉,腫瘤變小,最終消失,食慾恢復,食道流通性變好,體重增加,身體狀況各方面得到改善,所有檢查數值恢復正常,已經克服了癌症。細胞免疫治療對於這名患者而言,起效很快,不僅作用於原發食道,而且連轉移的腹膜和腎臟病灶液氣消了,隨後5年也一直沒有復發

免疫療法的出現,給了食道癌患者更多的希望。免疫治療聯合其他傳統療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有效地治療食道癌,減緩腫瘤生長,避免癌症進展,減少其它療法帶來的嚴重副作用,以及防止癌細胞發生轉移,降低復發率。

參考資料

(1)全球一半食管癌都在中國,到底怎麼回事.

(2)健康醫典. 食管癌. 流行病學.

(3)健康醫典. 食管癌. 疾病定義

(4)(11)(16)(19)(20)(22)(26)(27)食管癌免疫治療的現狀及展望. 《世界華人消化雜誌》.

(5)(17)(23)Chang S, Kohrt H, Maecher HT. Monitoring the immune competence of cancer patients to predict outcome. 《Cancer Immunnol Immunother》

(6)健康醫典. 食管癌. 概述.

(7)常曉松; 甄鵬; 王俊傑 食管癌放化療後局部復發挽救性治療的研究進展. 癌症進展 2018, 1582–1588.

(8)張晴晴; 戚豔波; 萬崇華; 李高峰; 羅家洪; 孟瓊 食管癌患者生命質量的影響因素分析. 廣東醫學 2013, 34, 1842–1844.

(10)健康醫典. 食管癌. 治療.

(12)健康醫典. 食管癌. 手術治療.

(13)健康醫典. 食管癌. 術後併發症.

(14)健康醫典. 食管癌. 放療併發症

(15)健康醫典. 食管癌. 化學治療

(18)健康醫典. 食管癌. 預後.

(21)食道癌. 生物治療.

(24)Lawrence MS, et al. Mutational heterogeneity in cancer and the search for new cancer-associated genes. 《Nature》

(25)Meyer C, et al. Frequencies of circulating MDSC correlate with clinical outcome of melanoma patients treated with ipilimumab. 《Cancer Immunol Immunother》

(28)日本官方醫學網站資料轉譯

相關焦點

  • Science評選2018年度十大科學突破,及三大惡劣事件
    每年年末,Science都會邀請讀者投票評選出年度最有影響力的科學進展。今年最後一期,也就是12月20日上線的Science公布了2018年度十大科學突破。一系列技術整合使人類能夠以單個細胞為單位細緻追蹤組織和器官發育的全過程,成為讀者和Science的記者、編輯們公認的Top 1.
  • 2020年度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公布
    13日,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公布了2020年度「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評選結果,8個知識創新類和2個技術創新類項目成果入選,這些成果解答了這些生命科學的難題。  據了解,本年度的獲獎項目中,非院士主導項目所佔比例較往年大,聯合體認為這體現了我國生命科學研究領域後備力量強大。
  • 他因「慢性咽炎」就診,卻查出食道癌!二者該怎麼區別?
    原來他聽鄰居聊天,說一親戚得了食道癌,症狀和自己很像,自己也有咽部異物感,於是斷定自己也患癌症,為不連累家人決定跳江自殺。 在民警的勸說下,周某到我院做了檢查,結果顯示只是得了咽炎,並非食道癌。 二者症狀的確有一些相像之處,那麼如何區別早期食道癌和慢性咽炎呢?
  • 把食道癌當成了慢性咽炎?二者的症狀怎麼區別?
    武漢國粹中醫腫瘤專家龍青峰主任介紹:食管癌的早期症狀非常不明顯,食管癌早期和慢性咽炎都會出現咽部不適、有異物感、吞咽困難等症狀,有很大的相似之處,所以很多人容易混淆。  比較容易忽視和混淆的是:食道癌早期有胸骨後和劍突下疼痛、食物滯留感和異物感、咽喉部乾燥和緊縮感、胸骨後悶脹不適,背痛和噯氣等症狀不是持續存在,而是間歇性或在勞累後及快速進食時加重。  簡而言之,食道癌症狀主要是在進食時才會有的症狀,如果只是吞咽時才有簡單的感覺,可能那並不是食道癌,所以最好提高警惕,出現這些症狀時作個無痛胃鏡檢查更為可靠和保險。
  • 腫瘤治療領域獲重大突破
    腫瘤治療領域獲重大突破 時間:2014年07月25日 08:20:47&nbsp中財網   腫瘤免疫治療是通過激發或調動機體的免疫功能,增強腫瘤微環境抗腫瘤免疫力,從而控制和殺傷腫瘤細胞的目的具有療效好、毒副作用低、無耐藥性顯著的優勢,成為繼傳統療法(手術、化療和放療)、靶向療法(小分子靶向藥物和單克隆抗體)後,腫瘤治療領域最具前景的研究方向之一。  2013年是癌症治療的一個轉折點。癌症免疫療法的臨床試驗出現了令人鼓舞的結果,癌症治療的標靶是人身體的免疫系統而不是直接針對腫瘤。當年12月,美國《科學》雜誌將癌症免疫療法評為2013年十大科學突破之首。
  • 警惕食道癌的6個早期症狀【2】
    食道癌早期症狀5:   心窩部、   食道癌早期症狀5:   咽喉部有乾燥感和緊迫感常感到下咽食物不順利,並有輕微疼痛,有點兒乾燥、發緊的感覺。特別是在吞咽乾燥或粗糙食物時這種乾燥、發緊的感覺更為明顯。
  • 2017中國科學年度新聞人物評選啟動
    2017年12月5-15日「2017中國科學年度新聞人物」投票已啟動。藉此讓我們為推動中國科技革命的「知識英雄」點讚,向推動中國科技進步的人致敬!快來為他投票「2017中國科學年度新聞人物」的評選有三種投票渠道。除了點擊活動官網連結:http://2017people.sciencenet.cn/(點擊文末【閱讀原文】)參與官網投票外,還可參與微信和微博投票。
  • 被查出食道癌的人,多半有5個「愛好」!真希望你沒有中招
    說到癌症,大部分人會想到肝癌、肺癌、胃癌等,較少人會想到食道癌。然而,食道癌在我國癌症死亡率中排行第四位,其發生與日常的飲食習慣極為密切。那麼,哪些習慣會誘發食道癌呢?
  • 食道癌是「吃」出來的!腫瘤醫生:這3個症狀,別再以為是咽炎
    胃鏡檢查顯示:食管中下段有一個2.5×3.0cm腫塊,表面凹凸不平,局部狹窄伴梗阻。經活檢,提示為食管癌中晚期。    指導專家:廣西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 胸外科主任醫師 謝彤  *本文真實病例僅供參考,如需治療請諮詢醫生,切勿自行用藥  一、為什麼食道癌一發現就是中晚期?主要症狀需留心   食道癌源於食管黏膜鱗狀上皮,是威脅我國居民健康的常見惡性腫瘤之一。
  • 西北工業大學生態與環境保護研究中心在《科學(Science)》雜誌同...
    西工大新聞網6月22日電(記者 高瑩 趙珍)西北工業大學生態與環境保護研究中心以西工大為通訊作者單位在《科學(Science)》雜誌同一期發表三篇研究長文(Research article)。這三篇論文於北京時間6月21日在線發布,6月22日正式刊印,並以「反芻動物基因組」為專欄,登上了當期《科學(Science)》雜誌封面。這一研究在國際上首次對反芻動物基因組進行了系統分析研究,揭示了反芻動物部分重要特性的基因密碼。其中,西工大為兩篇論文的第一完成單位、另一篇論文的第二完成單位。這標誌著我校在生態與環境保護領域基礎研究取得了重大進展。
  • 食道癌會傳染嗎 食道癌患者需要注意這些
    食道癌在現在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疾病,有很多的癌症是會傳染的那麼食道癌會傳染嗎?怎麼知道自己患上了食道癌呢,食道癌症狀有哪些?食道癌患者有哪些注意事項是什麼呢?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吧。食道癌症狀1、患者常常會呈現胸骨後邊脹或許細微疼痛的感覺。這種症狀是間歇性的,一般在勞累後或許進食的時候會有加劇,期望我們可以留意。2、在吞咽食物的時候,會有一種異物的感覺,讓人非常不舒服,這個時候就要注意是不是 有可能是食道癌的情況了。
  • 食道癌來時無聲無息?喉嚨若有三種「跡象」,建議先做個鋇餐檢查
    食管癌的早期表現缺乏特異性,常被誤診為咽炎,但當出現典型的吞咽困難時,食管癌已發展到中晚期,嚴重增加了治療負擔並嚴重影響療效。  如何鑑別咽炎和早期食道癌?  咽炎和食道癌最難以區別的症狀是咽幹感或咽異物感。慢性咽炎咽一般後有咽喉異物感明顯的症狀,同時還伴有瘙癢、乾燥、輕微疼痛、灼燒,咽有痰,但一般不會妨礙進食。  異物梗塞在吞咽唾液時很明顯,而在進食乾糧時則不明顯。和食道損傷經常可以看到吞咽困難,甚至疼痛等症狀,和慢性咽炎的症狀非常相似。除此之外,食道癌的發病有什麼不尋常之處呢?我們來談談。
  • 關於食道癌,留意這4個早期症狀,提前預防或能「避過一劫」
    食道癌是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我國是食道癌的高發地區,不管男女都有可能得食道癌,四十歲以上的人數佔比是比較大的。食道癌因為直接關係著吃飯,所以早期症狀還是會明顯一些的,不過也容易被人忽視。食道癌的早期症狀有哪些呢?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食道癌的早期症狀有哪些呢?
  • 肺癌剋星方治療肺癌,有效率100%,方是好方,可惜就是貴
    推薦關注:中醫世家(點擊圖中二維碼關注) 治療食道癌:每日用壁虎1條和米適量炒至焦黃,研成細粉,分2~3次以少量黃酒調服。治療4例,臨床症狀均消失。(摘錄《中藥大辭典》) 幹蟾皮臨床應用 治療慢性氣管炎:取活蟾蜍將皮完整剝下,烤乾研末,陳蜜制為丸或裝膠囊。每次口服1克,每日2次。10天為一療程,停藥5天,續服第二療程。觀察334例,經第一療程後,有效率為69.7%,二個療程的有效率為70%。
  • 2019年5月17日Science期刊精華
    5.Science:我們如何做出複雜決定?doi:10.1126/science.aav8911在一項新的研究中,麻省理工學院的神經科學家研究了大腦如何在決策層次結構後對可能的失敗原因進行推理。他們發現大腦使用額葉皮層的分布式網絡區域進行兩次計算。首先,大腦計算每個決定的結果的可信度,以找出最可能的失敗原因,其次,當不容易辨別原因時,大腦會進一步嘗試獲得更多信心。
  • IMDb公布年度十大演員 《獵魔人》葉奈法扮演者獲突破之星獎
    IMDb公布年度十大演員 《獵魔人》葉奈法扮演者獲突破之星獎 2020-12
  • 為什麼越來越多年輕人得「食道癌」?背後的原因實在令人唏噓
    這樣的情況,已經說明一被發現,張曦就已經到了食道癌晚期,失去了手術的機會,雖然醫生們依然努力救治,可張曦的情況一天比一天惡劣,腹部的積水增多,連化療也無法進去,直到最後,張曦的肚子鼓的像氣球一樣,只能依靠輸液進行營養支持…… 在與病魔抗爭3個月後,張曦不幸離世
  • 食道癌吃什麼食物最好 平時要注意些什麼
    食道癌吃什麼食物最好甲魚甲魚可以滋陰養血、補虛抗癌,它適合很多癌症病人食用,例如肺癌、胃癌、惡性淋巴瘤等。酸牛奶食道癌的患者可以多吃些酸牛奶,它當中富含蛋白質和維生素A,可以補益身體、增強體質,能夠提高免疫功能,可以抵抗癌症。它還可以影響致癌物質的代謝,適合癌症患者放療、化療後食用。
  • Science:揭示抗體混合物REGN-COV2有望預防和治療新冠肺炎
    /science.abd0831)。圖片來自Science, 2020, doi:10.1126/science.abe2402。這些研究人員說,「這些研究結果強調了[這種方法]在預防和治療SARS-CoV-2疾病方面的潛力。」雖然多項研究已經發現和表徵了針對SARS-CoV-2的強效中和單克隆抗體,但是對這些抗體在體內的療效評估是有限的,而且主要集中在預防條件下。
  • 北京劉氏腫瘤研究院劉長城:食道癌的早期症狀是什麼呢
    近年來,食道癌的發生越來越頻繁,食道癌的高發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很多人都不知道食道癌的症狀,這導致病人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機。那麼,食道癌的早期症狀是什麼呢,90%的人都不知道 第一:喉嚨乾燥,胸悶,阻塞,進食時加重 一般來說,食管癌初期,患者不會感到不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