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03 09:37圖文來源:紫金山/金陵晚報
61歲的湯風雲退休以後,在這個40多平方米的小房間裡,養了18隻流浪貓狗。此外,四五年來,每天雷打不動地去餵養小區附近的50多隻流浪貓,加起來餵養的流浪貓超過了70隻。
「這隻叫黑貓警長,比較黏人;這個叫白咪咪,剛來的時候不能吃,只能喝水; 籠子裡的這隻貓得了糖尿病,剛剛吃過了才睡覺……」
61歲的湯風雲退休以後,在這個40多平方米的小房間裡,養了18隻流浪貓狗。此外,四五年來,每天雷打不動地去餵養小區附近的50多隻流浪貓,加起來餵養的流浪貓超過了70隻。
家成了流浪貓的「醫院」
窩在床底下,跳上椅子、窗臺……記者在湯風雲家裡看到,小小的房間裡到處都有貓的影子。因為空間狹小,床底下還擺滿了4個貓窩。而家裡的門、門框,不少也被貓給抓掉漆了,有的部位甚至被抓爛了。「家裡沒法裝修,都是貓抓的。」
湯風雲2013年發生車禍以後腰部受傷,在家躺了一年。這期間兒子抱來了一隻小狗給她作伴,此後就結下了與貓貓狗狗的緣分。
後來她發現,小區裡的流浪貓比較多,有愛貓人士願意和她合夥一起出錢餵養流浪貓,湯風雲此後就「一發不可收拾」。退休前在廠裡做計劃生育相關的工作,退休後就全身心開始餵養流浪貓。
「下關那邊拆遷的時候,丟下了很多貓,這隻白貓就是那時候撿回來的。」白咪咪是一隻七八歲的貓,是湯風雲最開始收養的貓之一。湯風雲記得每一隻貓領養來的情況,給每一隻貓都取了一個名字。
除了自己家的貓狗,湯風雲還要每天去周邊4個點去餵小貓。每天早上8點和晚上7點出門,如果來晚了小貓們就已經待在老地方等她了。等貓吃完,收拾起貓碗,洗一洗,再去下一個地方。
湯風雲非常細心,貓吃的食物種類豐富,而且還會把煮熟的魚肉挑出刺來。「每天出來餵貓都是大包小包,有湯有水有貓糧有魚肉,小區裡都知道她餵養流浪貓的事情。」小區裡一位居民說道。
家裡還是流浪貓狗的「醫院」。因為地方有限,她如果發現外面的流浪貓生病了,就帶回家看病、休養一段時間,好了以後再放歸。她還收集棉衣,用泡沫箱子製作成一個個小窩,放入棉衣棉褲,給外面的流浪貓過冬用。
自學技能給小貓打針
然而照顧流浪貓還是一個耗錢的事情。
牙不好是很多貓的通病,湯風雲已經總結出來了經驗。感冒發燒這樣的小病她早就學著給小貓們打針了,「其他的病比如尿毒感染,或者需要拔牙等就要去醫院了,一般要兩三千。」湯風雲退休工資是一個月三千塊,買貓糧、小魚、貓砂,以及看病、做絕育,一年下來退休金花得乾乾淨淨。
近年來,無序繁殖造成流浪貓的數量越來越龐大,用絕育手術來阻止無序繁殖也成了通用做法。然而,「每隻母貓我都要做絕育,但是公貓沒有辦法,實在是沒有能力再給它們做絕育了。」這也正是湯風雲感到無奈的地方,「看著小貓們很可憐,實在不忍心不管,但是經濟上我也無能為力了。」
根據此前媒體報導,北京市政府就與動物醫療機構和民間組織合作,為流浪貓免費做絕育手術。在上海,有民間救助組織還與寵物醫院達成協議,流浪貓做絕育手術可享受「公益價」。
這幾年,小區裡流浪貓狗的數量在增加,湯風雲直言餵養的經濟壓力很大,也希望有民間組織或相關機構合作,提供經濟支持或者在絕育方面給予優惠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