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剪刀的重生記(消費視窗·老字號 新國潮①)

2020-12-04 人民網

張小泉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員正通過直播平臺展示和銷售產品。人民視覺

用著張小泉剪刀、穿著飛躍帆布鞋、喝著北冰洋汽水……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將使用國貨、追逐「國潮」作為一種新時尚。不少老字號國產品牌抓住消費者尤其是年輕消費群體時尚化、個性化、品質化的消費需求,在設計、質量、服務上全面發力,重現品牌活力,引領消費新潮流。

面對消費市場上的新需求,老字號如何把握好傳承與創新的平衡點?近日,記者走進幾家老字號品牌企業,探訪其再放光彩、引領新「國潮」背後的故事。

——編者

在眾多刀剪品牌中,有著近400年歷史的老字號杭州「張小泉」可謂家喻戶曉。

改革開放初期,得益於市場化運營和品牌影響力,張小泉刀剪一度供應緊俏,公司銷售額快速邁上5000萬元的臺階。然而,進入21世紀,張小泉發展的腳步慢了下來,市場佔有率下滑、銷售業績遲滯不前。

最近,張小泉又火起來了:產品品類不斷豐富,從刀剪單一品類發展到1000多種相關商品;創新產品受到追捧,疫情防控期間推出的美發剪被搶購一空;擁抱電商拓展銷路,今年「618」購物節期間在京東平臺上的銷售額同比翻了一番……近3年,張小泉營收從3.4億元增長至4.84億元,老字號煥發出新的生機。

大力整合——

品牌實現全國統一

走進張小泉位於浙江杭州市河坊街的品牌直營店,就像走進了一個刀剪的世界。店面裝修古樸又不失簡約明快,展示櫃裡緊湊地陳列著數百種商品。從竹節剪、鏤空古典剪到仙鶴剪,從水果刀、切刀到料理刀,從咖啡勺、甜品勺到兒童勺,琳琅滿目、應有盡有。

最吸引眼球的,是店裡專門設置的古法制剪工藝展示區。「一隻風箱一把錘、一塊泥磚一隻盆、一把榔頭一條凳」,開槽、鑲鋼、打磨、淬火……流傳了幾百年的七十二道制剪工序,向人們講述著張小泉的品牌歷史。

「剪,鐵器也。」鐵質柔軟易彎,適合鍛打錘鍊。但全鐵鍛打的剪刀,刃口容易磨損變鈍。1628年,張小泉別出心裁,在刃口鑲上一層鋼,使其更加鋒利耐用。「嵌鋼入鐵」「良鋼精作」,成了張小泉與眾不同的特點。

儘管特色鮮明,但在張小泉近400年的發展過程中,曾多次處於品牌之爭的漩渦裡。

「青山映碧湖,小泉滿街巷。」清朝時流傳的一句讚美,既能看到當時張小泉的「火」,也能看到張小泉的「多」。乾隆年間,張小泉剪刀送入宮中,成了御用宮剪,從此名聲大噪,仿冒之風隨之興起。

為了保護品牌權益,當時官府提出了解決辦法:白水「泉」字,只能由張小泉近記一家獨享,並將「永禁冒用」的刻碑立於店門。一段品牌之爭,暫時告一段落。

現代化發展進程中的張小泉,也曾一度面臨品牌混亂的難題。

「可能很多人難以想像,全國曾經有好幾個張小泉,而且都是真的。」張小泉股份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夏乾良說。

夏乾良是上海人,小時候推開窗,就能看到樓下南京東路上的張小泉。正因如此,在他的印象裡,張小泉肯定是土生土長的上海品牌。直到來了杭州,他才知道,原來杭州也有一個張小泉,後來發現全國大大小小竟然還有好幾個張小泉!

品牌之爭是不少老字號發展道路上的一個難題。由於各種歷史原因,老字號的品牌保護意識往往不強,一些商標被惡意搶註或冒用。

為什麼很多老字號最終沒能發展起來?在夏乾良看來,品牌不統一是關鍵。「一個品牌想要發展,品牌使用者太多肯定受不了。打廣告都會犯嘀咕,是不是替別人花錢了?」

新「國潮」來襲,老字號發展迎來窗口期。而張小泉擁抱窗口期的第一步,就是大力整合品牌。

從2009年開始,張小泉開始了品牌整合之路。直到2018年5月,張小泉股份有限公司成立,品牌實現全國統一,讓張小泉徹底卸下了歷史包袱。

商務部認定的第一批中華老字號、鍛制技藝被列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產品標識是我國刀剪行業第一個馳名商標……沒有後顧之憂的張小泉開始了一輪品牌升級。通過微博、抖音等平臺,張小泉加大與消費者尤其是年輕消費群體的深度溝通,在密切互動中尋找和創造更多新需求,收穫了更大的品牌關注度。

主動創新——

渠道升級效益明顯

在杭州張小泉工廠的一棟三層小樓內,有一個裝修精緻的張小泉產品展示館。在館內一角,用於「直播帶貨」的場景布置,吸引了記者的目光。

「這是前段時間我們臨時搭起來的,前天剛做完一場直播。」夏乾良解釋說,「你看看解說詞,都是在介紹我們的最新產品。」

一張直播臺,折射出張小泉的渠道之變。

改革開放初期,得益於市場經濟釋放的活力,張小泉迎來了一波發展機遇。以前只能賣到浙江的產品,銷往了全國各地。

「當時發展快,是因為抓住了國內市場打通的機遇,自身經營方式和經營理念的轉變還遠遠不夠。」夏乾良說,要改變「接一個電話,收一張傳真,發一箱產品,就把錢給掙了」的銷售模式。

市場環境在變。除了國外品牌的衝擊,渠道變化對張小泉的影響最為明顯。從一輪大型連鎖超市興起,再到新一輪電商走熱,面對零售新業態,習慣了傳統銷售模式的張小泉很困惑:

跟超市打交道,為什麼品牌入駐還要付條碼費和終端陳列費?產品擺放和選品有哪些講究?

跟電商做對接,為什麼一個電商平臺上還能同時開幾個張小泉的店?不同的店鋪難道不會「打架」嗎?

跟物流談合作,剪刀和菜刀這種特殊商品能發快遞嗎?快遞費會不會很貴?

「這些都是張小泉實實在在經歷過的困惑。這些困惑告訴我們,要持續發展,就必須思考如何面對新的市場。」夏乾良說。

在張小泉的內部會議上,夏乾良經常用一個公式來說明問題:製造×流通=成果。對於製造端即產品生產上具有優勢的張小泉來說,在流通端即銷售渠道上做文章,無疑可以收到明顯的成效。

在線下,張小泉嘗試擁抱新業態。既有自營的零售門店,也跟大型連鎖超市對接,還開發了地區經銷商,把一些商品賣到了社區便利店。此外,張小泉還和一些銀行合作,成為銀行會員積分兌換的供應商。

在線上,張小泉主動試水新模式。2002年,張小泉電商渠道部總經理周麗自己做客服、做頁面、發快遞,開始了張小泉的電商經營探索。如今,張小泉電商銷售團隊已經有50多名員工。

渠道升級效益明顯:在京東平臺,張小泉品牌去年的整體銷售同比增長超過20%,「618」和「雙11」購物節當天的成交也呈現較大幅度的增長。去年,張小泉線上的銷售佔比已接近40%。

細分需求——

產品品類不斷豐富

打開張小泉京東自營旗艦店的頁面,「廚房剪」是所有商品中一個單獨的品類,適用於在廚房剪切肉粒、菜、雞骨等食物。如今,廚房剪已成為張小泉的一個主打產品。

「這個在今天看來非常普通的品類,是張小泉發展過程中一個標誌性產品。」夏乾良說。

從廚房剪開始,張小泉開啟了從研究剪刀向「研究人」的轉變。

以前的張小泉,大多是在工廠車間裡、在生產線上搞研究,不斷地把剪刀的質量、性能做改良型提升。「這種研究是非常必要的,但還不夠。隨著消費不斷升級,人們的需求也在變化,如果跟不上這個腳步,就不可能有好的發展。」夏乾良說。

夏乾良說,在上海有句話叫「一剪在手,萬事不愁」,說的就是一些人習慣一把剪刀解決家裡的很多問題。拆快遞、做針線活、剪魚肉……往往都是使用一把剪刀。

大家是不是希望在不同場景使用不同的剪刀?

「是!」通過市場調研,張小泉得出這樣的結論: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認為,廚房是一個特別的地方,應該有一把特定的剪刀放在廚房用。這樣的需求反饋到生產線,一個產品新品類就出現了。

瞄準消費者多樣化的需求,更多細分功能的產品誕生了:同時具備斬和切兩種功能的斬切刀、帶有開瓶器功能的廚房剪、刀座自帶磨刀器的刀具套裝……順著這個思路,從幾十元一把的家用菜刀,到數千元一套的精工禮品,張小泉的產品在聚焦廚房消費場景的基礎上不斷豐富,產品品類已經達到1000多個。

產品實現多樣化的同時,張小泉也沒有忽略滿足個性化需求。「現在產品開發既要有不同功能,還要有不同層次,才能更精準匹配人們的新需求。」夏乾良說。

針對不同類型的市場,張小泉進行了品牌分級,在「張小泉」的主標下做了更有針對性的分類。比如,帶有「泉惠」標識的,價格相對較低,主要面向鄉鎮、四線、五線城市市場;帶有「泉近」標識的,價格相對較高,主要面向一、二線城市市場;而帶有「海雲浴日」標識的,則是面向高端消費市場,對標國外高端品牌,只在張小泉線下直營店銷售。

電商不僅是老字號的新渠道,也成為老字號改良商品的好幫手。通過用戶畫像、數據分析等多重信息整合,張小泉捕捉到電商平臺刀具消費年輕化、顏值化、品質化的新趨勢。基於此,張小泉歷時7個多月,開發出了一款京東平臺的專供刀具套裝。新套裝上線後快速晉升為店鋪銷量前3名的單品,在去年「雙11」當天成交額同比增長超300%,今年「618」當天成交額同比也有大幅增長。

夏乾良說,「國潮」熱正在給老字號的發展帶來巨大機遇。擁有品牌優勢的老字號,既要把多年沉澱的工匠精神傳承下去,也要適時而變,把消費市場上的種種新需求研究透徹,這樣才能更好享受中國消費市場的紅利,把老字號的金字招牌擦得更亮。

《 人民日報 》( 2020年09月25日 18 版)

相關焦點

  • 緊跟消費新需求引領消費新潮流 老字號也能變「網紅」
    緊跟消費需求 煥發新的活力(消費視窗·老字號 新國潮④)核心閱讀市場在變化,消費者也在變化。老字號中式糕點應傳承弘揚傳統食文化,走上創新之路,這樣才能把招牌越擦越亮稻黍乾糧稱尚品,香透五味第一村。創新產品、拓展渠道,中式糕點老字號正煥發出新的活力。靠一門手藝——緊跟消費新需求,引領消費新潮流,老字號也能變「網紅」中秋才過又重陽,又見花糕各處忙。「我趕緊去買幾塊重陽花糕,就喜歡那個酸甜口。」
  • 老字號對話新國潮:品牌價值在老,發展出路在新
    12月23日,由《中國經營報》社主辦、北京天恆置業集團有限公司承辦的「老字號對話新國潮」主題沙龍在天恆水岸壹號售樓處舉辦,來自各行業的「老字號」及「新國潮」企業代表匯聚於此,深入探討老字號、傳統消費品類品牌價值及創新關鍵,共謀發展良策。中經私享會聯盟企業加盟儀式老字號迎來好時代「品牌價值在老,發展出路在新」,是此次探討過程中多位嘉賓的共識。
  • 老字號上海香皂踏上電商煥新路:尋找年輕人,打造國潮IP
    這是他擔任上海制皂有限公司新渠道部長以來,開闢的又一個新戰場。這個已有97年歷史的上海老字號正在持續煥發新的生機。「上海香皂」是上海制皂有限公司旗下家喻戶曉的老字號國貨品牌,一句「皮皂搨一搨」能喚起很多人的童年回憶。但長大後,年輕人卻和它漸行漸遠。通過電商渠道重新把握年輕人的脈搏,是上海香皂近年來致力達成的使命。
  • 《新神榜:哪吒重生》畫風很「國潮」
    來源標題:《新神榜:哪吒重生》畫風很「國潮」春節檔影片《新神榜:哪吒重生》日前開啟「新封神·新國潮」全國路演。這版哪吒和之前的《哪吒之魔童降世》世界觀和影像風格完全不同,影片把時代背景放在封神之戰3000年後的現代都市,畫風走「國潮」路線。
  • 「老字號」重煥生機!新品牌乘風破浪 這輪國潮風吹得有...
    然而,有一個領域卻在如此艱難的背景下逆勢突圍——國潮消費正在不斷升溫。泡泡瑪特上市引爆了潮玩市場、完美日記上市引領國產美妝邁入快車道、喜茶持續火爆正在進入越來越多人的話語體系,與此同時,一度差點被摒棄的「老字號」品牌李寧、回力鞋、波司登等在抓住Z世代消費「味蕾」之後,再度「爺青回」,成為年輕消費群體追捧的消費品牌。以國內新興品牌引領的新一波潮流之風無疑越吹越猛。
  • 小小剪刀,做成高端居然這麼不容易
    至於最早的剪刀,則是距今兩千年的一把青銅剪,出土於洛陽古墓,也是跟埃及相似的U形剪。此外,湖南長沙漢墓、廣州淘金坑南越趙氏王國貴族墓都各自出土了一把漢代剪刀,形制都為U形,與戰國時的差不多。值得一提的是,U形剪所依靠的驅動,無論亞非歐,都是依靠熟鐵的彈性,有點像現在的鑷子。
  • 大熱的國貨國潮背後,還有這些打動人心的細節
    原標題:大熱的國貨國潮背後,還有這些打動人心的細節 摘要:市場新風向。 這既是國潮、國貨產品走紅的一個縮影,又體現出國內消費市場的新偏好和新趨勢。 「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是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新要求。盤點這一年來消費市場上打動人心的產品細節,或許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能有所啟發。 「國潮」「國貨」引領消費 很多品牌發現,「國潮」對年輕的消費者吸引力和持續性都很強。
  • 稻香村集團:匠心傳承老字號 融入發展新賽道
    中式糕點復興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經過歷史發展,沉澱下來的品牌,才是真正的「老字號」。稻香村在蘇州建有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中心,老中青結合,言傳身教,讓更多人了解傳統的手工技藝以及老字號的工匠精神。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發,稻香村積極行動,馳援疫區,向武漢、黃岡、北京、上海、菏澤、太原等地捐贈了價值500多萬元的物資,為一線工作者送去暖心關愛。此外,稻香村集團還參與了老字號振興計劃、捐助邢臺水災災區、紀念長徵80周年、紀念建軍90周年、春蕾午餐計劃等。
  • 繼「六神」之後「英雄」墨水也可以喝了 天貓國潮打造新國貨聚集地
    近日,隨著國家設立5月10日「為中國品牌日」國貨品牌迎來全新的契機,「天貓國潮計劃」幫助更多主動求變的國貨順應跨行業「回潮」的大趨勢。  可以喝的墨水?  近日,RIO將聯名英雄金筆推出Rio英雄」墨水「雞尾酒的消息不脛而走,「是真的墨水口味的麼?」、「英雄金筆是否會推出相應的Rio墨水瓶?」、「酒的顏色是否和墨水是一樣的?」
  • 堅守廣式腊味80年,中華老字號皇上皇開設品牌文化館盡顯老品牌新活力
    、廣式腊味領導品牌皇上皇在 廣州 東方寶泰廣場重磅打造的80周年文化館,邀請一眾老廣來品味一份由1940年沉澱至今的廣式傳統腊味文化,感受國潮老字號的跨界新嘗試,為市民帶來了一場精彩紛呈的國潮與美食文化盛宴,拉開花城喜迎新年的序幕!
  • 哪吒重生變國潮機車男《新神榜:哪吒重生》大年初一上映
    中國江蘇網訊 國潮動畫電影《新神榜:哪吒重生》將於2021年大年初一上映。影片由《白蛇:緣起》原班人馬歷時四年傾力打造,追光動畫、阿里影業、博納影業、嗶哩嗶哩影業出品。1月6日,追光動畫聯合創始人於洲、《新神榜:哪吒重生》製片人路晞現身南京,與觀眾分享了這部動畫的創作幕後,同時也收穫了來自南京觀眾的禮物——《封神演義》精裝書籍。因為《封神演義》作者許仲琳的家鄉正是南京,由此揭開了哪吒與南京的不解之緣。《新神榜:哪吒重生》中的哪吒,十分顛覆。路晞透露,這源於趙霽導演的突發奇想:哪吒為什麼非要是穿紅肚兜的小孩,如果他來到現代會是什麼樣?
  • 洪肇設:一把剪刀裁出中華時尚美學風範
    ▲福建柒牌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洪肇設1979年,洪肇設憑著一把剪刀、一臺縫紉機從一家裁縫店開始了創牌徵途,41年來,他帶領著柒牌集團大力推廣中華立領,讓柒牌成為向世界展示中國文化的時尚品牌。2008年柒牌被指定為北京奧運會和帕運會升旗手禮服,2014年成為中國APEC峰會官方指定服裝和第十八屆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唯一指定投資專家禮服,2017年成為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指定禮賓服……一把剪刀的時代已經過去,然而洪肇設的創牌精神、創新精神卻永不過時。
  • 百年老字號攜國潮精品店在線賣貨,快手「原地逛街」助力豫園復市
    【來源:環球網綜合】4月17日,快手聯合上海豫園商城舉行「原地逛街」豫園專場活動,來自豫園商圈的13家百年老字號品牌和國潮精品店在快手完成首次直播賣貨嘗試。這開創了老字號品牌大規模在短視頻平臺直播賣貨的新記錄,豫園也成為全國首個嘗試以直播形式推動整體復工復市的文旅街區。豫園商城地處上海城市中心,集民俗、風雅和海派文化於一身,擁有大批百年老字號品牌和國潮精品店入駐,是上海著名的商業文化地標之一,每年客流量高達4500萬人次。
  • 近400歲的刀剪名牌「張小泉」進擊股市,僅餘千家的老字號如何煥發...
    天貓大數據曾分析,在「張小泉」的購買者中,18-29歲的90後佔總消費群體的32%,30-34歲的85後,佔總消費群體的24%,且90後消費群體的佔比趨勢正在逐年上升。在這樣的銷售對象年輕化形勢下,如何吸引年輕群體,在有用的剪刀之外,附加更多的文化價值,便成了張小泉剪刀的當務之急。
  • 專訪華興新業總經理劉慶春:老字號企業應「貼心取信,以新振興」
    除銷售渠道的拓寬,華興新業旗下老字號品牌同樣在尋求產品創新,力圖將老字號品牌所蘊含的豐厚文化積澱與符合時代要求的創新品類相結合,支持跨界合作,設計出符合消費者文化需求的國潮精品。如何在市場紅海中找尋符合自身定位的垂直市場,並進行空間升級,已經成為擺在老牌百貨商場面前的新課題。針對市場情況,復興商業城及新街口百貨,將顧客客群定位在中老年人。劉慶春則更願意將他們成為「銀髮新青年」。在他的敘述中,這類中老年人並不像二三十年代的老者,因生於物質匱乏年代,極端崇尚勤儉節約;但也不像80、90後,崇尚自我表達,有多元化的消費欲望。
  • 中國十大百年品牌:老字號的重生
    餘明陽將老品牌重生的秘訣歸類為三:  第一,新定位,清晰抓住市場需求。就像王老吉抓住了「怕上火」的客戶,雙妹也抓住了它的名媛市場。  第二,搶終端。許多企業進入了誤區,以為只要有品牌,狂轟濫炸砸廣告就可以。事實上,終端渠道才是關鍵。例如雅戈爾和紅豆,兩家企業銷售額差不多,市值卻差了十倍,原因就是雅戈爾有終端,而紅豆當初沒有。
  • 麵條還能用剪刀剪?一把剪刀,剪出麵條美味新吃法
    回家以後就趕緊查了一下剪刀面是怎麼做的,其實剪刀面還真的就是用剪刀剪出來的麵條。小編認為大家應該也很少接觸到剪刀面這種做法,所以今天就來告訴大家怎麼用剪刀剪出麵條來,剪刀面再加上濃濃的西紅柿汁的味道,保證又新奇又美味。
  • 哪吒重生變國潮機車男 這部國漫打造了一個「朋克哪吒」
    也許這部《新神榜:哪吒重生》,能夠再次帶給國內觀眾驚喜。1月6日,國潮動畫電影《新神榜:哪吒重生》來到成都路演,該片由《白蛇:緣起》原班人馬歷時四年傾力打造,並將於2021年大年初一上映。在路演現場,觀眾搶先看到了電影的精彩片段,而在放映結束後,導演趙霽、藝術總監龜爺現身,與觀眾們分享了電影的臺前幕後。
  • 情趣用品也國潮,天貓讓藝術和品牌擦出火花
    消費規模不斷攀升的背後,是高速增長的消費人數和源源不斷的新用戶群體。在網際網路電商的催化作用下,那些曾經不敢大膽說出口的需求,那些被汙名化的偏見,都像潮水一般打開了情趣行業的風口,線上荷爾蒙經濟的黃金期加速迎來。值得一提的是,情趣市場的規模激增並非僅僅來源於消費者的健康生理需求,隨著年輕一代消費能力的崛起,年輕人對自我身體的權力主張也表現得愈加明顯。
  • 天貓國潮雙11尋味百城百味,「國貨典藏館」助力國貨品牌振興轉型
    11月4日雙11前夕,天貓國潮攜手天貓美食「家鄉的味道」發起的「百城百味」活動重磅首發10城美味,以地方美食文化特色賦能營銷打法創新升級,引領國潮風繼續席捲全網,助力國貨品牌振興崛起。  甘肅蘭州、江蘇如皋、海南三亞、湖南長沙、上海等10個城市的國潮美味也將入駐11月9日開啟的天貓國潮「國貨典藏館」,為國貨品牌新一輪的爆發打響首輪發令槍。